APP下载

大学生手机依赖行为的研究*

2011-11-17汤效禹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2011年5期
关键词:手机短信人格量表

孙 玲,汤效禹

(宁夏大学 教育学院,宁夏 银川 750021)

大学生手机依赖行为的研究*

孙 玲,汤效禹

(宁夏大学 教育学院,宁夏 银川 750021)

大学生作为特殊的社会群体,其手机依赖行为会有哪些特点与差异?本研究采用自编的《大学生手机依赖量表》与EPQ问卷中的E(内外向)量表,定额选取宁夏大学的130名学生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大学生手机依赖行为存在性别差异,且女生比男生更容易产生手机依赖行为;2.大学生的手机依赖行为不存在年级差异;3.内外向因素不是决定大学生手机依赖行为的决定性人格因素。

大学生;手机依赖;内外向

手机短信以其新颖的交往方式改变了大学生的人际交往方式,其对大学生心理的影响不言而喻。如同其他科技创新所带来的“双刃剑”作用一样,大学生在享受手机短信带来的便利的同时也深受其困扰。到目前为止学术界也无法给手机依赖一个明确的、公认的定义,对于手机依赖行为的研究也就只能借助其他的概念。北京师范大学的张华等人借助“行为成瘾”的概念研究手机依赖,本研究也沿用这一概念。所谓行为成瘾,是指一部分人身上存在过度沉湎与某种事物或活动的现象,这些成瘾行为可能并不涉及任何具体直接生物效应的物质,而是指一种异乎寻常的行为方式,由于反复从事这些活动,导致个体痛苦或明显影响其生理、心理健康、职业功能或社会交往等。

对于大学生手机依赖行为的研究有助于新形势下大学生心理问题的解决,并且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重要意义。另外,在以往的研究中,学者对于内外向因素与手机依赖行为的关系存在争议,本研究将重点探讨大学生手机依赖行为与内外向因素的关系。

一、调查对象与方法

1.对象

定额抽取宁夏大学大一至大三学生共130人发放问卷,收回问卷124份,回收率为95.38%,有效问卷116份,有效率为93.55%。其中,男生56份,女生60份,大一38份,大二39份,大三39份。

2.工具

自编的《大学生手机依赖量表》,测得其信度为0.8728。

采用EPQ问卷中的E(内外向)量表,再测信度为0.6883。

3.程序

(1)通过访谈、前测,编制《大学生手机依赖量表》。

(2)发放由《大学生手机依赖量表》与EPQ问卷中的E(内外向)量表组成的研究量表,进行施测。

(3)回收问卷,进行统计。

二、结果

1.不同性别大学生手机依赖行为的差异检验

表1 不同性别大学生在手机依赖行为上的差异

2.不同年级大学生手机依赖行为的差异检验

表2 不同年级大学生在手机依赖行为上的差异

3.内外向高、低分组大学生在手机依赖行为上的差异检验

表3 内外向高、低分组大学生在手机依赖行为上的差异

三、分析讨论

1.不同性别大学生手机依赖行为的差异分析

大学生手机依赖行为存在性别差异,且女生比男生更容易产生手机依赖行为,原因可能如下:

(1)社会刻板印象

在传统的社会分工中,男性往往被寄望于成为勇敢、坚强、不屈不挠的人,所以就会有“男儿有泪不轻弹”的说法。这种社会期望使即将成为男人的大学男生刻意模仿成熟男性的行为方式,如压抑自己的情感,不轻易表露自我等。这些行为表现在手机的使用上,就显示出男生们往往不会沉溺于手机依赖中,也不会将其作为情绪情感发泄的方式。

与此相反,女性被期望成为温柔、善良、体贴的人,女性往往被看做社会中的弱者,期望得到保护与照顾。在这种社会暗示下,女性更容易表达自己的情绪情感,也更容易将手机短信作为表达的渠道,从而产生手机依赖的几率也就高于男性。

(2)社交方式

男性往往表现为更富有精力,这使他们的视野与社交范围高于女性,且更容易结交朋友。女性的交往方式虽不如男性丰富,但是在友谊的保持上要好于男性。在交友以及友谊的保持过程中,女性比男性更多地使用手机短信,从而更容易产生手机依赖行为。而男性由于社交方式较多,所以较少使用手机短息交友及保持友谊。

2.不同年级大学生手机依赖行为的差异不显著

在进行大学生手机依赖行为存在年级差异的假设时,默认了一个前提条件,那就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以及交往范围扩大与交往方式的多样化,大学生的手机依赖行为会逐渐减少。而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的手机依赖行为不存在年级差异。这就推翻了假设前提,即交往范围与交往方式不是产生手机依赖行为的决定性因素,也可以解释为手机依赖行为有一定的持续性,它的产生可能与某些人格因素有关。

3.内外向高、低分组大学生在手机依赖行为上的差异不显著

本研究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的方法进行内外向高、低分组大学生在手机依赖行为上的差异检验,结果在p<0.05的水平上差异不显著,表明内外向因素不是决定大学生手机依赖行为的决定性人格因素。产生此结果的原因可能如下:

(1)结果正确,内外向因素的确不是决定大学生手机依赖行为的决定性人格因素。在以往研究中,就内外向因素与手机依赖行为的关系一直存在争议,本研究的其中一个目的就是探讨内外向因素与大学生手机依赖行为的关系。决定大学生手机依赖行为的人格因素有很多,不能简单的说内向的人更容易产生手机依赖或是外向的人更容易产生手机依赖,决定大学生手机依赖行为的人格因素很可能是交互的,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探讨。

(2)结果有误,内外向高、低分组大学生在手机依赖行为上的差异显著。本研究中的EPQ问卷中的E量表的再测信度为0.6883,不是很高,且被试人数较少,这些都可能影响最后的结果。本研究仍需改进,并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探讨。

[1]刘伟.手机短信的六种媒体优势[J].新闻爱好者,2004,(5):15 ~16.

[2]新周刊.今天你短信了么?——京沪穗三地居民手机短信消费行为调查[J].新周刊,2002,(7):48~50.

[3]郑根岭.信息焦虑症[N].中国工商报,2003-07-22(2).

[4]徐华,等.大学生手机依赖量表的编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8,(16):26~27.

G641

A

1006-5342(2011)05-0117-02

2011-03-16

猜你喜欢

手机短信人格量表
共产党人的人格力量
远去的平凡背影,光辉的伟大人格
胸痹气虚证疗效评价量表探讨
A Study on the Cohesion of English and ChineseBlessing Short Messages
福建顺昌县水技站借力手机短信服务平台服务当前复杂气候渔业生产
遭遇短信诈骗,手机短信如何在法庭上作为诉讼证据出示?
论君子人格的养成
三种抑郁量表应用于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的分析
慢性葡萄膜炎患者生存质量量表的验证
基于手机短信的智能交互式环境监测仪的设计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