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苏州道教音乐》——浅谈“十番鼓”、“十番锣鼓”
2011-11-17府剑萍
府剑萍
苏州道教音乐,是指以“苏州玄妙观”为代表的、包括遍布于苏州城乡在家及出家道士所演奏、演唱的器乐曲及经韵韵腔。器乐曲主要由笛曲、鼓段及两者联缀而成的套曲组成。
“十番鼓”、“十番锣鼓”,是“创于京师而盛于江浙”的民间吹打乐种,明代起在苏州一带十分流行的两个器乐乐种。历史悠久,有关情况早在明、清两代的文人著作中就屡有记载。尤其是清乾隆年间,在李斗的《扬州画舫录》(1795年初刻)中,对这两个器乐乐种特点、异同各有详尽生动的描述:“十番鼓者,吹双笛,用紧膜,其声最高,谓之闷笛,佐以箫管,管声如人度曲;三弦紧缓与锣鼓相应,佐以提琴;鼍鼓紧缓以檀板相应;佐以汤锣。众乐齐,乃用单皮鼓,响如裂竹,所谓头如青山峰,手似白两点,佐以木鱼、檀板,以成节奏,此十番鼓也。是乐不用小锣、金锣、铙钹、号筒,只用笛、管、箫、弦、提琴、云锣、汤锣、木鱼、檀板、大鼓十种,故名十番鼓。番者,更番之谓”。一般以为“十番锣鼓”在“十番鼓”之后,或受其他乐种影响后的一种变体。李斗的《扬州画舫录》对此有一番描述:“后增星、钹,器辄不止十种;遂以‘星、汤、蒲、大、各、勺、同’七字为谱,……七字乃吴语状器之声,有声无字。……若夹用锣、铙之属,则为粗细十番,如‘下西风’……乃‘锣鼓’、非‘十番鼓’也”。“十番鼓”历史上也曾称为十番箫鼓、十番、十番笛等。“十番锣鼓”在历史上又有“十样锦”、“十弗闲”、等称谓。1985年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的《中国音乐词典》的“十番鼓”和“十番锣鼓”的解说中也基本根据这些史料作了表述。
“十番鼓”和“十番锣鼓”这两个乐种,有很多相同的地方,又有不同的特点。它们同为吹打乐,一般都由“吹”的段落和“打”的段落连缀组成。而“吹”的丝竹曲牌大都来自元、明以来的南北曲曲牌,流行于苏南,同为苏南一带道士用于做道场时演奏,同为“堂名”用于婚、丧、喜、庆等场合的演奏。而它们又有不同的特点,最大的区分是在使用打击乐的乐器上。
“十番鼓”主要是丝竹曲牌和鼓段结构而成,鼓独奏形式为“鼓段”,如《慢鼓段》(一板三眼,分为四个小段:【座子】、【帽子】、【中段】、【入曲】);《中鼓段》(一板一眼,分为四个小段:【排韵】、【中段】、【排韵】、【入曲】);《快鼓段》(包括了许多小段和牌子,有【接头】、【细排】、【海底翻】、【鲤鱼扑水】、【蝴蝶双飞】、【虎头摇】、【收头】等等)。鼓常作为独奏段落(鼓段)穿插于乐曲中。“十番鼓”结构形式,其节奏一般都是有慢板、中板、快板之分,乐曲的进行中,常是由慢而快,鼓段独奏颇具特点与特色,演奏中,在鼓心、鼓边轻击、重击,轻滚、重滚的变化,演奏出十余种不同音色的变化,曲目一般有“慢鼓段”,“中鼓段”和“快鼓段”三个独奏鼓段。在实际演奏中,也有一个鼓段、两个鼓段以及三个鼓段的乐曲。由于老道士传下来的套曲主要用于道家醮仪法事,乐曲演奏一般都比较长,不太适合作为道教音乐的演奏,八十年代经苏州玄妙观周祖福等老道长重新编排和删改的套曲:板鼓(单皮鼓)独奏(如《百花园》在此曲中运用了【夹拆】、【快鼓段】),同鼓(大堂鼓)独奏(如《碧桃花》在此曲中运用了【快慢拆】、【中鼓段】、【快鼓段】)。
“十番锣鼓”与“十番鼓”的主要区别在于使用了较多的锣类乐器,其形式有 “清锣鼓”、“笛吹锣鼓”、“笙吹锣鼓”、“粗细丝竹锣鼓”等。所用的乐器,少则十余件,多则三十多件。尤其粗细丝竹锣鼓,打击乐上加用了马锣、春锣、内锣、汤锣、中钹、小钹、双星等,锣鼓部分则由“星、汤、浦、大”和“妻、内、同、王”构成,音色变化丰富,情绪热烈。“十番锣鼓”的曲目除了来自军中乐、宫乐和民间外,还有一些来自昆曲。如《十八拍》中的“又道是”、“再走去”等“干牌子”,便是昆曲中念白时作为伴奏的锣鼓段。“十番锣鼓”的打击乐器在结构上非常有特点,例如:【蛇脱壳】(由“妻、内、王、同”的音序作“七、五、三、一”由大至小节奏变化组成,进行中均由一音开始,然后脱掉前音而过度到后音,环环相扣,似蛇脱壳之形状)。【金橄榄】(由节奏的变化从“一、三、五、七、五、三、一”两头小,中间大的结构,仿佛橄榄之形状)。【螺蛳结顶】(由“丈”音和“扎”音变化组成,在“扎”音作“三、五、七”击,由合到开,在“丈”音作“七、五、三”击,由开到合,速度愈来愈快,整个结构仿佛螺丝形状,有“到头”结束之意)。【走马】、【急急风】、【合头】、【合尾】等等,充分运用打击乐器的不同组合,以强化节奏、润色风采、渲染气氛为目的,表现出复杂的情绪和色彩,组成具有强烈感染力的乐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