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历纪年法简介
2011-11-16马海军
马海军
公历是现在国际通用的历法,也是历史学习中最常见的纪年法之一。本文就关于公历的基本概念和换算作一简单的介绍。
一、公历来历
公历是现在国际通用的历法,又称格列历,通称阳历。“阳历”又名“太阳历”,系以地球绕行太阳一周为一年,为西方各国所通用,故又名“西历”。公历的前身是古罗马凯撒修订的儒略历。根据儒略历的规定,每4年有1个闰年,闰年为366日,其余3年(称为平年)各有365日。公元年数能被4除得尽的是闰年。儒略历1年平均长365.25日,比实际公转周期的365.2422日长11分14秒,即每400年约长3日。这样到公元16世纪时已经积累了有10天误差。可以明显感觉到两至两分提前了。在此情况下,教皇格列高里十三世于1582年宣布改历。先是一步到位把儒略历1582年10月4日的下一天定为格列历10月15日,中间跳过10天。同时修改了儒略历置闰法则。除了保留儒略历年数被4除尽的是闰年外,增加了被100除得尽而被400除不尽的则不是闰年的规定。这样的做法可在400年中减少3个闰年。在格列高里历法里,400年中有97个闰年(每年366日)及303个平年(每年365日),所以每年平均长365.2425日,与公转周期的365.2422日十分接近。
二、世纪
一个世纪是一百年,通常是指连续的一百年。当用来计算日子时,世纪通常从可以被100整除的年代或此后一年开始,以此类推,任何世纪或者年代都是从“1”开始,以“0”结束。因此1世纪从公元1年到公元100年,而20世纪则从公元1901年到公元2000年,因此2001年是21世纪的第一年。
世纪的分期:世纪初是一般指本世纪前二十年、世纪末是指后二十年,两个世纪之交的特殊称谓:一般把上一个世纪的最后20年到下个世纪的最初20年称为xx世纪末xx世纪初;早期,一般是一个世纪的前30多年;中期,指一个世纪的中间30多年。后期,指一个世纪的后30多年,但是三期的界限是比较模糊、并非十分鲜明的,所以学习时不能过于绝对化;(上)前半期和后(下)半期是一般指一个世纪的前50年和后50年。
三、年代
关于“年代”,应注意以下几点:
1.划分
从理论上讲每一个世纪又分为十个年代,每一个年代为10年,通常从0~9年计算的。如公元前356年商鞅变法处于公元前4世纪50年代;20世纪90年代处于1990—1999年。
2.千年代
在世界古代史上,我们还可以看到有几处用了“千年代”这个概念。一千年是一个“千年代”,公元前三千年代指公元前第三个一千年,即公元前3000年—公元前2001年之间。
四、公历之间的换算
1.关于世纪
判定某一年在哪个世纪时,可以用一个简单的方法:反正世纪就是年份除以100、因为一个世纪是100年,得出的数字再加一就是要换算成的世纪了。如2006年,2006/100=20.06,用20+1=21,那就是21世纪。公元前的世纪推算以此同理。公元前8年是公元前1世纪。如公元前1123年,就是公元前12世纪(用上面的方法可以得来)。
2.关于年代
至于是什么年代,就要是看公元前还是公元后:公元前的年代数先后顺序是由绝对值大的数字到小的数字、与公元后的正好相反;公元后的年代数先后顺序是由小数字到大数字。如公元前208年的巨鹿之战、即公元前3世纪末;赤壁之战发生于公元208年,即公元3世纪初。
3.计算公元纪年距今的年代数之方法
(1)跨越公元前和公元后之间的年数。因为国际上是以耶稣的诞辰的那一年为公元元年,而没有公元零年,所以把公元前和公元后的对应年数加起来减去一就是公元前和公元后之间的年数,即“异号相加减去1”。如计算公元前841年到1949年之间有多少年,正确的计算是841+1949-1=2789年。
(2)若同是公元前或公元后历史事件距今年代。就用公元前或公元后大数字的年代减去小数字的年代即可,为“同号相减”。如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至201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多少周年,两者相距2011-1921=90年。
(3)若有月份差,一般是月差在半年及其以上者,就在年差上增加1年。若月差小于半年则舍去不提。如抗日战争是从1937年7月—1945年8月,年差8年、月差1个月,故谓“八年抗战”。
(4)世纪之遥。两个世纪间隔的计算与年代计算基本相同。要注意,由于没有公元0年,当历史从公元前1年进入公元1年也就意味着历史从公元前1世纪过渡到公元1世纪。如秦朝公元前221年建立到清朝公元1912年灭亡,期间经历了共3+20-1=22个世纪,可见中国封建王朝的漫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纪年采用世界大多数国家的公元纪年制度,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的四项决议的第二项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纪年采用公元”。
(作者单位 陕西省神木县第四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