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合成空间理论看仿拟手机短信的意义建构
2011-11-16卢培培
卢培培
(湛江师范学院基础教育学院,广东湛江 524300)
引言
手机短信这一交际方式成为当今一种不可或缺的时尚。手机短信内容丰富,在表现形式上也多种多样,运用诸如比喻、排比、仿拟、双关等修辞方式,使得短信语言结构多变、朗朗上口、诙谐幽默。
在研究手机短信的过程中,众多学者多从修辞的角度对其进行分析解读,很少从认知层面探究其意义建构和解读过程中人的认知能力所发挥的巨大作用。
本文试图以合成空间理论为理论框架,并以网上的短信为基本素材,来探讨仿拟手机短信的意义建构和在解读过程中人的认知能力所发挥的巨大作用。
一、合成空间理论 (SpaceBlending Theory)简介
合成空间理论是在心理空间 (mental space)理论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弗科尼尔 (Fauconnier,1985/1994)在其专著《心理空间》提出了心理空间 (Mental space)的概念[1]。所谓心理空间就是语言使用者建立语言理解时的心理表现结构,通过这种心理结构的激活,人们能构建对某些语言现象的理解。合成空间产生的基础就是心理空间的融合,它是由一系列不同的心理空间有机组合的结果,其实质是人们进行创造性思维和活动时的普遍存在着的一种认知过程。
合成空间的理论的正式提出首见于弗科尼尔的第二本专著《思维与语言中的映射》[2],这一理论是心理空间理论的延续和发展,是认知语言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说来合成空间包含四个心理空间:两个输入空间 (input space)、一个能抽象概括两个输入空间内容的类属空间 (generic space)和一个合成空间(blended space)。两个输入空间通过跨空间 (crossmapping)的部分映射联系,将输入空间中的成分和结构有选择地进入合成空间,形成一个在一定程度上区别于原输入空间的概念结构[3]。
二、合成空间对仿拟手机短信的意义建构的阐释力
仿拟 (parody)是“‘仿’照某种现成的语言形式‘拟’创造出一个临时性的新说法的修辞方法”[4],是指人们根据交际和使用的需要,故意模仿某些众所周知的词语、句子、篇章和曲调等,以创造出临时使用的新词语、句子、篇章和曲调。我们发现在手机短信中充斥着大量的仿拟修辞,且多为对其他体裁的仿拟,比如对诗歌、流行歌曲、天气预报、食品说明书、通告等体裁的模仿。
合成空间理论为解读仿拟手机短信的建构意义提供了一种有力的、不可或缺的认知工具。下面我们结合实例,利用合成空间理论来阐释仿拟手机短信的意义建构过程。
(1)三只老鼠在吹牛,一只老鼠说:“我跳进酒缸里喝多少都不会醉。”另一只说:“那算啥,遍地都是夹子我照样蹦迪。”最后一只抬手看看表说:“失陪了,我该去泡猫了!”(仿词语)
“泡猫”是对现在流行用语“泡妞”的仿拟,即显示了对猫的不恭敬态度,也显示了老鼠的胆大妄为。这一现象可以用合成空间理论来解释:我们形成一个输入空间 1(泡妞),根据我们的认知,这一个输入空间包括:男性、追求、女性、送花等追求方式;在创造这条短信时,我们心理中形成这样一个场景,即输入空间 2,该空间包括:雄性猫、追求、雌性猫、舔舐等追求方式。然后我们将这两个空间的共同因子:采取方式、追求异性等投射到类属空间,然后跨空间映射到合成空间,在合成空间里,这些因素进行组合、完善并扩展,完成这些认知运作后,脑海中呈现了“泡猫”这个词汇,继而产生了这样一条形象生动,让人哑然失笑的短信。在人们读到这条短信的时候,也会迅速在心理空间中形成这样的一个解读过程,从而理解这条短信,形成笑点(见图 1)。
(2)“满纸废号码,一把辛酸泪。都云彩民痴,谁解其中味?”(仿句式)
这则短信通过仿拟《红楼梦》中“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这一首诗而做。我们尝试将此仿诗句的心理过程用图式表现出来(见图2):
我们会迅速调动出头脑中“诗”的认知图式和审美图式,并准确理解这则短信笑里含泪,或伤感无奈或慷慨悲壮的感情色彩。
(3)今天白天有点想你,下午转至爆想,心情指数将由此降低 10个百分点。受此低情绪影响,预计此类天气将持续到见到你为之。(仿语篇)
这是一则恋人或好朋友之间互通思念的一则短信,将思念的心情用播报天气预报的方式表达出来,语言轻松诙谐且充满智慧,让人不禁望文生乐。其产生的心理机制是这样的:我们为了表达对恋人或朋友的思念之情,首先在心理上针对这种思念的变化过程创造了一个输入空间 1,它包括:白天,小雨;下午,暴雨;感冒指数,二级;天气持续至,明天夜间。然后我们形成输入空间 2,它包括:白天,有点想你;下午,爆想;心情指数,下降;天气持续至——见到你。类属空间提取二者共同因子:变化因子(小雨转暴雨和有点想你转爆想)、指数、持续时间,接着跨空间映射到合成空间并在合成空间里将这些映射组合、完善和扩展,形成层创结构:今天白天有点想你,下午转至爆想,心情指数将由此降低 10个百分点。受此低情绪影响,预计此类天气将持续到见到你为之。
在日常短信联系时,为了给对方的生活增添一些乐趣,达到诙谐幽默的效果,使用者往往通过这种手段,仿拟流行歌曲、诗词、食品说明书等,创造了许许多多幽默短信,如“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今日天气寒冷,望爱卿多添衣衫,万不可感冒流涕。偶尔打几个喷嚏不要紧,那是寡人在想你。笑什么?还不赶快扔了手机谢主隆恩!”这类手机短信都体现了合成空间理论的运用。
(4)You know I’m who ma?No afraid tell you!Ben people walk no change name,sit no change xing,big name ding ding,call wind call rain,I’m river lake small hun hun!(仿中国式英语)
初看此短信,甚为不解,仔细观察,这是一则仿拟中国民间地痞语言,通过中国式英语 (chinglish)来达到幽默效果。此短信源于“你知道我是谁吗?不怕告诉你!本人行不更名,坐不改姓,大名鼎鼎,呼风唤雨,我是江湖小混混!”我们尝试将此跨语言仿拟短信的产生及其意义建构的心理过程通过合成空间理论来得到解释。
在英语学习过程中,中国学习者经常会产出像“You ask me,I ask who?(你问我,我问谁?)”这样的中国式英语。短信创造者脑海中首先会出现这种中国式英语的合成空间 (图 3),继而通过仿拟图 3的意义建构过程,产生了这样一条让人忍俊不禁的短信。收到短信的人只有迅速调动出已存的中国式英语的意义建构过程,才能理解这条短信,形成笑点。
与上述例子相似,这则手机短信虽然是属于两种语言之间的仿拟,但其心理过程还是如此:两个输入控件的共同因子投射到类属空间,再映射到合成空间,经组合、完善并扩展,形成层创结构:You know I’m who ma?No afraid tell you!Ben people walk no change name,sit no change xing,big name ding ding,call wind call rain,I’m river lake small hun hun!
结语
上文探讨了合成空间理论及其对仿拟手机短信意义建构的分析,可以看出,合成空间理论为仿拟手机短信的意义建构和在解读过程中人的认知能力所发挥的巨大作用提供了一个新的认知视角,同时也进一步证明了合成空间理论对仿拟的意义建构和阐释过程中推理机制的分析具有强大的解释力。我们应该从具体的语境出发,根据语言所提供的有限线索,从认知的角度去分析、理解和阐释各种语言现象的意义建构。受到英语语料收集难度的影响,本文仅对以汉语手机短信为仿拟对象的仿词、仿句、仿篇作了分析,英语手机短信的合成空间理论分析还有待于今后的进一步研究。
[1]Fauconnier,G.Mental Spaces[M].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4.
[2]Fauconnier,G.Mappings in Thought and Language[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7.
[3]束定芳.语言的认知研究——认知语言学论文精选[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4]徐国珍.仿拟研究 [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