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通识教育教学团队的建设与管理
2011-11-16叶大鹏吴红云
杨 凡,叶大鹏,吴红云
(1.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务处,合肥 230026;2.安徽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文理科学系,合肥 230051)
通识教育是大学教育的重要内容,旨在克服过度专业化教育所造成的弊端,是实现全面素质教育的有效形式。通识教育如今已是世界各大学普遍接受的教育理念,日益受到中国教育家和教育行政部门的高度重视;一系列有关通识教育的理念正逐步纳入我国普通高校教学改革之中。
近几年,我国不少著名高校相继开展了有关通识教育改革的具体实践,积累了不少经验,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通识教育目前在我国的发展仍面临诸多挑战。师资力量不足及由此而衍生的课程体系不全、课程质量不高等一系列问题在通识教育所面临的挑战中表现较为突出。通过组建教学团队,有助于解决师资不足的困境,从而较好地提高通识教育的课程质量和教学效果。
一、通识教育的师资困境
(一)因人设课,课程设置因师资瓶颈而难具系统性
师资力量不足是目前众多高校实施通识教育所面临的一个较为普遍的问题,这一点在非综合性大学表现尤为突出。受师资力量的制约,不少学校不得不因人设课,通识教育课程设置结构欠佳,内容设置偏向应用型和专业化,过分集中于个别学科领域。有些高校开设通识教育课每学期由教师自主申报,课程设置“拼盘化”,各门课程之间缺少有机联系。人忙课停,随机开课的现象普遍存在。
(二)跨学科类通识教育课程难以统筹分散的教师资源
通识教育课程有别于专业课,有相当一部分通识教育课程具有跨学科的特质,需要调动多个学科的教师资源。由于受院系划分、人员管理等因素的制约,分散在各教学单位的师资很难通过传统教研室的形式进行整合。例如“职业生涯规划与求职技巧”课程,该课程内容主要包括生涯发展理论与决策、人际沟通与面试策略、社交礼仪、案例解析、就业形势与政策法规、就业趋向与协议签订、自我创业等。课程涉及社会、心理、公关、法律等学科,同时还需要学校就业管理部门的配合与社会职场精英的参与,因此如果仅仅依靠一位教师、一本教材不仅难以为继,而且较难保证教学效果。
二、教学团队在通识教育中的作用
教学团队建设是高校教学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实施教育部“质量工程”的新课题。教学团队的定义及其积极意义目前已基本达成共识,本文不再赘述。关于教学团队在通识教育中的作用,我们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有利于解决师资不足的瓶颈
11教学团队的组织形式有利于整合通识教育分散的教师资源。由于不少通识教育课程具有跨学科的特点,为了课程建设而聚合在一起的教学团队成员可以来自同一系部,也可以来自不同院系,甚至还可以来自校外。不同背景的教师聚集在同一个教学团队内,这样不仅有利于统筹优势资源,便于人员管理,更为拓展教师资源开辟了一条有益的尝试路径。
21教学团队的组织形式有利于通识教育师资力量的可持续发展。一般情况下,青年教师的教学经验有赖于时间的积累,老教师丰富的教学经验往往没有较好的途径传授给青年教师。而在教学团队内部,一般有至少一名富有经验的教学负责人,负责人与青年教师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言传身教及团队内部“传帮带”的机制,将更有利于对青年教师的培养,促进教师专业化,实现通识教育师资力量可持续发展。
(二)有利于提高通识教育课程的质量
通识教育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关键在于激发学生强烈的现实关怀和突出的问题意识,因此通识教育课程不是单纯以传授知识为基本目标,不是大而化之的概论课,更不是各种知识的简单灌输。通识课程涉及多个学科,因此采用团队教学 (Team Teaching)的形式具有较大的优势,这一点也得到多数国外教育研究者的共识,例如美国俄克拉荷马文理大学的英格里德·莎弗尔 (Ingrid Shafer)认为团队教学是讲授多学科问题的最有效方式之一[1]。
由于不少通识教育课程跨学科的特点,因此在教材、教学大纲、教案、习题、实践 (实习)指导等方面均需要比普通专业课程更加丰富的教学资源作支撑。传统单兵作战的“个体化”模式,由单个教师提供“一条龙”服务,教学资源得不到共享[2]。教学团队的组织形式分工明确,有利于集思广益、博采众长,实现教学信息共享和教学经验互补,从而依靠集体的智慧和力量提高通识教育课程的质量。
(三)有利于培养教师团队合作文化,促进和谐校园建设
工作的相对独立性是教师职业的特点之一,教师之间的合作机会相对较少。通过组建通识教育教学团队,跨学科、跨院系开展教学、科研等方面的经验交流活动,增进教师之间的相互了解,形成教学团队的合力,有利于培养教师团队合作文化,促进和谐校园建设。
三、通识教育教学团队的特点
(一)部分团队具有文理兼融的学科特点
通识教育旨在克服教育过度专业化造成的弊端,打破文理专业壁垒,让学生剖析不同学术领域的思想体系和研究方法,从而为学科背景各异的大学生提供今后学习所必需的方法和眼界。通识教育的这种特点决定了通识教育教学团队可以超越学科的界限,部分团队具有文理兼融的学科特点。
(二)团队课程设置面向全校学生
21世纪高等教育所培养的人才,不仅应受过专业的学术训练,而且要形成健全的人格。因此,与专业课不同,通识教育课程淡化学科背景,面向全校同学开设,给学生充分的选择机会,使他们能够接触不同的学科、文化和不同的思维模式。
四、通识教育教学团队的建设与管理
(一 )组织架构
科学合理的组织架构是通识教育教学团队建设的前提。组织架构包括学缘结构、学历结构和年龄结构等。通识教育教学团队应该有一位具有组织协调能力的团队负责人,一位负责日常事务的团队秘书,一批年龄结构合理、知识结构互补、职称结构均衡的中青年骨干教师,必要时还要求有来自行业、企业领域的兼职教师。
有效合作是维系教学团队架构的纽带。日本熊本大学斯图尔特 (Timothy Stewart,Kumamoto University,Japan)通过调研,总结了团队教学有效合作的三大要素:认同团队教学的作用、经验和知识、个人性格特征。他建议教学团队的管理者在组建团队之前,可以通过喝咖啡、共进午餐、到课堂听课等方式深入了解各成员的特征[3]。
Elements of Effective Partnership in Team Teaching[3]
(二 )运作模式
一般来说,通识教育教学团队的建设分为四大步骤,即“课程规划—组建团队—立项建设—评估验收”。具体的运作模式如下图所示:
需要说明的是,通识教育教学团队的运作模式有两大显著特征:
11课程优先,先有课程再有团队,团队为课程服务。通识教育教学团队的建设首先应根据学校定位、培养目标以及本校学生的特点等情况进行系统的课程规划。这是通识教育教学团队建设的前提和基础,也是通识教育教学团队建设的关键性步骤。课程优先的特点可以避免通识教育因人设课、课程设置不具系统性的问题,从而有效提高通识教育的教学效果。
21团队成员来源广泛,不受院系条块分割限制。一般课程的教学团队往往以教研室为单位进行组建,成员局限于同一院系。其实,真正意义的教学团队应打破团队成员的行政部门划分,而是以课程群组为单位来组织团队成员[4]。通识教育教学团队围绕课程来建设,打破教师的行政院系划分,成员可能来自不同的院系、不同学校,甚至是校外非教学组织。这样的运作模式有助于统筹教师资源,最大限度地解决通识教育师资不足的困境。
(三 )管理机制
在通识教育教学团队的建设和发展中,学校要加强管理,建立科学的激励与约束机制。根据通识教育课程规划,管理部门可以采取公开招标的形式组建教学团队,采取目标管理和过程管理相结合的管理方式。明确团队成员的责任和义务,探索建立基于团队业绩和团队整体绩效的评估体系,强调集体原则,淡化个人主义。
科学的管理离不开健全的制度。在通识教育教学团队的管理中,应逐步完善相关制度,如为了培养通识教育后备师资力量,将“传、帮、带”的师承体系落到实处,可以建立“青年教师听课制度”,规定团队内青年教师必须到经验丰富的老教师课堂听课,达到规定学时方能达标。制度建设可以借鉴其他类型教学团队的管理经验,如制定“集体备课制度”、“教学研讨制度”、“相互听课制度”等一系列制度,加强教学活动的规范性。有了健全、规范的制度,即使发生了核心人才的流失,也不会对整个教学团队系统运行的稳定性有较大的影响,教学团队的建立和发展不因人而变[5]。
教学管理部门要对教学团队的阶段性成果进行评估,及时纠正偏差,总结经验。通识教育教学团队在建设周期结束后,学校要组织专家组对团队进行评估和验收,在教学改革、教学研究、课程建设和教材建设等方面都要有一定量的考核指标。对验收结果为优秀的团队,可以提高其层次,纳入下一轮资助计划,向省级、国家级教学团队的目标发展;对评估不合格的团队,应查找原因,整改提高。评估结果在团队成员的奖金与职称评聘方面也应有所体现。同一学校不同院系、同一地区不同高校之间应探索建立通识教育师资合作机制,鼓励高校之间师资共建共享,对于教学团队成员的工作业绩共评互认。
总之,通识教育教学团队的建设是一个探索、创新、发展的过程。基于通识教育课程特点而建设的教学团队,应该在师资培养、运作模式、管理机制等方面不断创新,从而充分发挥教学团队在通识教育中的积极作用。
[1]Ingrid Shafer,Team Teaching:Education for the Future[EB/OL].http://www.usao.edu/~facshaferi/teamteach2 ing.htm,2010-04-11.
[2]张意忠.建设高校教学团队,提高教师教学水平 [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9,(4):40-43.
[3]Timothy Stewart,Interdisciplinary Team Teaching as aMod2 el for Teacher Development[EB/OL].http://www.teslej.org/wordpress/issues/volume9/ej34/ej34a7/,2010-05-13.
[4]李健,等.教学团队建设中的机制创新与实践 [J].中国高等教育,2009,(10):28-29.
[5]陈世平,等.高校教学团队的建设与管理 [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8,(6):152-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