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肥市:走过风雨迎坦途

2011-11-16陈海强

中国石油石化 2011年4期
关键词:钾肥复合肥尿素

■文/陈海强

综合宏观政策和行业内因,化肥市场已经走过艰难时刻。2011年的中国化肥市场将趋向理性平稳。

2010年初的期盼在爆竹声中成为往事。本以为虎年的肥市能够虎虎生威,未承想却是下马威,使得无数英雄尽折腰。

2010年已经过去,波诡云谲的市场给每个化肥业内人士带来的感触都不尽相同,有停车时的沮丧,有积压时的忐忑,有限电时的不甘,有脱销时的欣喜,更多的可能是迷茫。但是2011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仍把焦点放在了三农问题上,这无疑奠定了化肥市场稳定的重要基础。对于2011年的化肥市场,从宏观政策到行业内因,多数业内人士认为,化肥市场已经走过艰难时刻,2011年的中国化肥市场将趋向理性平稳。

2010:肥市风波恶

2010年的肥市就像一幕跌宕起伏的舞台剧,充斥着各种戏剧元素,惊心动魄又让人意犹未尽。

年初,西南大旱已绵延三季,无水可浇,施肥自然无从说起;北方寒潮迟迟不退,化肥销售也是旺季不旺。

年中,煤、气涨价方兴未艾,节能减排又泰山压顶,拉闸限电使得企业望市兴叹——总算涨价了,产能却被限没了。

年末,好不容易不限电了,化肥企业正准备甩开膀子大干一番,出口关税却又飙涨接近16倍,从7%上升到110%。产能一下子全部转内销,肥价顿时大跌。

这可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一次次突如其来的变化打碎了经营者对虎年的寄托。下面就让我们仔细回顾一下化肥市场中各产品2010年的情况。

尿素跌跌不休

2010年国际尿素价格继2月一路下跌以来,终于在6月止跌回升,极端性灾害天气引发了对全球小麦减产的担忧,国际小麦期货大肆飙升。这只不过是大宗粮食减产的缩影。全球极端天气频繁暴发,粮食紧缺的预期引发国际化肥需求的增加。此轮国际尿素价格急涨,主要是受国际需求在低端价位集中采购,需求短期大量释放引起的短期货源供应紧张所致。

第一季度:春播不旺,国内尿素行业经过近年来的扩能高峰,供给大幅增加,但需求增长缓慢,加之政策调控频繁,仅依赖出口消化过剩产能最终不能改变供需关系。同时受原料煤、运输、人工等费用上涨的影响,产品制造成本生产费用不断上升,高额的成本对产品价格形成唯一支撑和拉升因素,故有跌无涨。

第二季度:开盘走势即偏弱,4月中旬尿素价格直线下滑。尽管期间供应量因检修而下滑,但价格下跌走势却一直保持。由此可见,市场信心极度缺失,并导致尿素厂家亏本出货而经销商接货情况持续低迷的恶性循环。

第三季度: 7月中旬开始追肥,尿素价位相对持稳为主。北方尿素主流报价1530元~1600元/吨,南方尿素主流报价1600元~1660元/吨。面对国内尿素行情供需失衡,下游复合肥行业需求一般,市场成交价格重心下移,市场信心不足,多数经销商持观望态度。8月,尿素行情开始急转直上,主要受出口利好及受国内节能减排利好,价格一路扶摇直上。加上煤价、电价导致尿素成本提高,北方地区小颗粒尿素主流执行1800元~1850元/吨,大颗粒尿素主流报价1900元~1930元/吨。南方小颗粒尿素主流报价1700元~1800元/吨,大颗粒尿素突破2000元/吨。

第四季度:国内用肥市场处于淡季,2010年12月1日后关税大门关闭,面对高位尿素,各地大中型经销商采货意愿不强。近年来尿素价格大涨大落,极大打击了经销商的市场信心。市场价格波动过大,经销商储肥多数赔钱,以至于2010年采货慎之又慎,市场交易稀少,各地生产企业预收款情况不容乐观。临近年关由于粮食运输,车皮申请较紧张,南下发货受阻,更加大了企业的出货压力。原料方面煤炭、天然气供应偏紧,市场处于上行通道,尿素厂家利润空间受到压缩,实际情况并不乐观。

复合肥涨涨跌跌

2010年,复合肥市场也在涨涨跌跌中走到了年末。国内复合肥市场经过了春夏的迅速下滑、秋季的快速上涨和冬储的扑朔迷离,处在这个市场中的人们也经历了五味杂陈的心路历程,每次市场的上涨下滑都是几家欢乐几家愁。

第一季度:1月开始,原料市场下行就给复合肥市场下滑打出了信号。复合肥市场在延续2009年底大幅走高后,逐步盘整期,局部小幅上调。下游对高端价格难以接受,高价位成交不理想,厂家主要走前期订单为主,元旦前升温的东北市场在寒冷的天气影响下,市场启动延后,经销商拿货谨慎。45%cl 复合肥主流出厂价格为2000元~2100元/吨,45%s 复合肥主流出厂价格为2200元~2350元/吨。春季市场并没有照常启动,化肥没有流通,造成近期市场停滞。库存却随着新订单接单不佳和产量的增加而越来越多,销售压力较为明显。

第二季度:4月复合肥市场延续下滑之势,企业报价高昂,但有价无市,所以对市场没有多少实际指导意义。整体化肥市场困顿,备肥气氛死气沉沉。5月复合肥市场销售形势严峻。夏季市场开始,平衡肥逐渐退出市场,进而让高氮肥取而代之。企业提高高氮肥的开工率供应订单,但整体的开工情况依然是低迷状态。5月、6月,复合肥持续低迷运行,保持低复合肥开工率。南方地区遭受严重洪涝灾害,原料市场价格疲软,复合肥市场没有利好因素支撑,有价无市的局面随着夏季市场逐渐接近尾声。本季度45%cl 复合肥主流出厂价价格为1750元~1850元/吨,45%s 复合肥主流出厂价格为2000元/吨,高塔40% 30-5-5出厂价格为1700元~1800元/吨。企业出货基本停滞,库存的压力让生产企业开工率稍显下滑。企业报价基本平稳,但是成交的稀少让市场价位混乱依然,高低价皆有。

第三季度:三季度开始,人们把希望寄托在秋季复合肥市场上面。整体市场呈现由启动到火热再到平稳的走势。7月是复合肥市场的一个转折点,小麦追肥启动,复合肥厂家开工率有所提高,为后期的小麦肥储备库存。复合肥厂家收款比较集中,复合肥价格稳中回升,带动了整个化肥市场的信心。8月复合肥市场整体状态理想,行情乐观向上,上涨明显,企业开工恢复。上涨的行情刺激经销商打款拿货更为积极,原料继续向高位推涨,复合肥价位坚挺。复合肥厂家达到一个满负荷生产的黄金时期,总体开工率较前期又进一步提升,下游经销商打款备货比较积极,秋季用肥积极全部启动。9月份,复合肥市场经过8月的上涨,低端市场价位消失,氮磷钾三大元素继续推涨,企业发货紧张,化肥市场因为需求支撑继续向好。

第四季度:10月,复合肥价位经过了数次上调,上调次数频繁且幅度大。主要原因就是氮磷钾原料涨价,推高复合肥成本,加上节能减排使得复合肥市场供货紧张。45%cl 复合肥主流出厂价格为为2350元~2450元/吨,45%s 15-15-15主流出厂价格为2550元~2750元/吨。11月,南京磷复肥会议结束。关税在大家的关注中于11月的最后一天千呼万唤始出来,宣布了12月1日到12月31日的尿素和磷肥的关税调整。关税文件出台,尿素下滑,钾肥和一铵询价和成交量明显减少,复合肥市场更是观望一片。2011年关税的出台终结了7月以来的上涨局面,市场出现下滑迹象。企业出于成交和原料下滑压力的考量,价位开始明稳暗降,其中湖北地区价位下滑最为明显。行情颇有些扑朔迷离,企业和经销商静观后市。下游贸易商还是持观望态度的居多,复合肥开工非常低迷。12月,45%cl 15-15-15主流出厂价为2350元~2400元/吨,45%s 复合肥主流出厂价格为2550元~2600元/吨。

◎兔年伊始,多地持续大旱,给化肥市场蒙上了一层阴影。 供图/CFP

2011,平稳发展

受2010年下半年农作物价格上涨支撑,全球化肥需求将在2011年同比上涨4.7%至1.714亿吨,创历史新高。其中,氮肥需求同比增长1.6%至1.042亿吨;磷肥需求增长6%至3980万吨;钾肥需求增长至2740万吨,增幅达到16.3%。化肥需求总量在东欧、中亚和西亚增势不明显,其他地区均有增长。估计2010年度东亚需求增长量最大,同比增长310万吨;其次是北美150万吨、拉丁美洲130万吨以及南亚120万吨。

IFA认为,由于2011年国际农产品价格可能不稳定,因此2011-2012年度化肥价格很难预测,但农产品市场总体乐观,因此到2011-2012年度化肥需求仍将持续增长。

尿素市场不容乐观

市场供大于求。

经过2010年行业洗牌,中国尿素生产领域元气伤势稍大,一部分中小型尿素生产装置陆续退出生产领域。值得一提的是中石化363万吨的尿素装置将在未来几年陆续退出尿素行业。而由于各种客观原因,新增加的产能释放量相对较小。2010年全年全国尿素累计实物产量5782万吨,按6700万吨/年的产能来算,2010年全国尿素厂家平均开工率86%,同时按照以往几年开工率来看,预计2011年总产量或将达到6000万吨。

需求方面主要包括农业需求、工业需求和出口。农业需求按照以往的数据全年在4000万吨左右,由于粮食价格上涨,对化肥需求量相对来说就会增加。2010年全年粮食总产量达到54641万吨,比上年增长2.9%,连续七年增产。其中,夏粮产量12310万吨,下降0.3%。早稻3132万吨,下降6.1%。秋粮39199万吨,增长4.8%。粮食价格的上涨刺激了农民种粮积极性的提高,从而拉动了农业市场对化肥的需求量,间接推升了化肥的价格。

但是气候因素也将影响施肥量。预计2011年若无较大自然灾害影响,农业对尿素的需求量将比2010年增加。但是今年初山东、河南、山西、甘肃、安徽等地区都存在不同程度干旱问题,局部地区旱情达到60年一遇,在这种情况下老百姓用肥积极性明显降低。如果旱情持续下去的话,春肥销售有可能会受到较大影响。另外南方湖北、湖南、贵州地区则遭遇雨雪冰冻灾害,对农作物带来的危害性还是个未知数。

出口方面,根据中国2011年出口关税政策,淡季执行时间较2010年缩短。我国在1月、11月和12月关闭尿素出口大门,而新增了9-10月的低关税出口期。总的来讲,由于出口期缩短、保税仓的尿素数量减少,所以预计2011年中国出口量将从2010年550万吨下降到350万~400万吨,其中只有10万~15万吨尿素可以从保税仓出口。

工业尿素需求恢复反弹;农业需求保持稳步增长;出口量相比2010年略有减少。预计整体表观消费量将保持3%~5%的增长。尽管如此,2011年国内尿素市场整体上仍将呈现供大于求的形势。

原料压力增大。

煤头企业:因山西省进行煤矿整合,关闭了很多中小型煤矿,造成煤炭供不应求,一直高位运行。2010年10月以来,价格急速上涨。据调查,氮肥企业(计划外)用无烟煤平均到厂价达到1500元~1600元/吨。晋煤晋煤、阳煤下属尿素企业自2011年元月开始煤价上调120元~150元/吨,到厂价为1100元~1200元/吨。据中国氮肥工业协会统计,除晋煤集团、阳煤集团等煤矿参股控股的氮肥企业以外,有占全国尿素产能近50%的煤头尿素企业直接从市场采购煤炭。按照目前的无烟煤到厂价,多数企业的成本超过1800元/吨,与当前尿素市场价格相比,利润已是微乎其微。

气头企业:如果天然气价格涨幅为每立方米0.2元~0.4元,尿素生产企业生产1吨化肥的成本将增加120元~240元。2010年6月1日起,工业用天然气上涨0.23元/立方米(还可上浮10%),天然气整体涨幅达0.4元/立方米,同比增长48.3%。气头尿素生产企业吨尿素成本上涨240元~280元。再加上国家又上调了0.08元/立方米的天然气管道运输费,气头尿素生产企业的成本压力较大。

后期国内天然气价格预期仍将上涨,甚至可能转变为与原油定价机制完全相同的市场定价,煤价也将小幅上扬。原材料价格上扬,必然致使尿素制造成本不断上升,特别是以天然气为原料的尿素,气头尿素竞争力急剧下滑。未来以天然气为原料的尿素企业必将因成本上涨速度高于尿素价格上涨速度而不得不退出尿素市场,使得以煤为原料的尿素生产厂成本竞争力增强。以煤为原料的尿素生产企业还将产生两方面变化,一是烟煤产尿素比重加大,二是西部煤资源相对丰富,尿素生产厂数量将大幅增加,内蒙古、宁夏、新疆将成为中国尿素主产区。电价优惠对中小化肥影响较大,目前价差0.17元/吨,使吨尿素成本降低165元。如果取消此优惠,将加快中小化肥退出市场速度。

价格高位震荡。

尿素市场价格变动主要决定于供求关系。2011年上半年国内尿素行情在各种因素的制约下,不会出现暴涨或暴跌现象,主流行情震荡幅度在50元~100元/吨。预计春节前北方地区主流行情基本维持在1900元~2000元/吨。春节后3月份左右用肥前期,有望出现采购高峰,行情或将突破2000元/吨。

2010年四季度尿素价格延续高位运行,出厂价1900元/吨左右。据分析,2011年3月尿素价格将在高位震荡,支撑因素为冬季天然气供应不足、电力紧张,煤价持续高位,并且历年来的低库存,使得经销商和厂家看好春耕。进入第二季度,国内尿素价格将呈现自由落体式下滑,原因为天然气、煤、电等供应逐渐充足,尿素产量相比第一季度增加,供大于求。第三季度受淡季关税影响,在国际行情需求的前提下,尿素价格有再度上行空间。尿素适量出口,减缓了国内尿素供大于求的压力,价格转而上扬。2011年第四季度,尿素价格继续高位震荡,但总体价格水平低于2010年同期。

复合肥市场前高后低

当前化肥市场整体进入观望期,相对于其他品种,复合肥的冬储情况相对较好。随着春耕化肥市场需求旺季的临近,大部分地区春耕复合肥市场备货不足,部分经销商开始拿货,但是观望者还是多数。多数业者观点趋于一致,认为2011年复合肥市场出现前高后低的概率较大。

原料价格波动大。

复合肥成本是输入型的,自身价格控制能力较弱,相对其他化肥品种价格波动幅度较大,整体营利水平较低,而且产品有可替代性。当二铵价格较低的时候,农民就会选择二铵代替复合肥。从整个市场经济环境来看,对通胀的预期,原材料的支撑,上下游价值链的产品价格在高位运行等原因会导致复合肥的价位维持在相对较高的程度。但是由于国家政策的引导,价格不会太高,相对比较平稳。从出口来看,复合肥的出口只有几万吨,非常有限。所有的产能都在国内消化,而国内复合肥产能处于过剩状态,再加上市场上复合肥分布不均,供给需求关系有变,导致市场波动。

进口有保障。

目前市场上经销商进货略有减少,2010年年底市场上缺口很大。因为前期市场价格涨得太猛,经销商不敢拿货。再者是,一般在10月以后,企业会出台一系列的优惠政策,但是2010年却没有出台。复合肥价格一路上涨,风险系数高,经销商都处于观望状态。12月后,市场缺口有所缓解。后期价格受到春运的影响。今年的春运是1月19日—2月27日,期间有些市场到货不理想,存在货源紧张的情况。由于春运的影响,在此期间,价格可能会拉高。出口关税对复合肥市场有一定的影响。因为复合肥的价格受氮磷钾影响很大,新关税政策的出台对尿素、磷铵等出口有了限制。预计4月份之前,复合肥市场以稳为主,市场不会出现缺货,5月份之后价格会回升。

刚刚进入2011年时,中国化肥行业就迎来了一个好消息,中国钾肥谈判小组最终以到站价350美元/吨的价格与BPC签订了全年钾肥进口合同,几乎是全球最低价。这无疑对推广中国农业用钾肥带来了很大益处,当然也意味着进口钾肥的基价相对较低。随着大合同敲定价格,春节后国内钾肥市场将很快启动。

客观因素须重视。

天气和铁路两大不可控因素可能在2011年影响复合肥价格走势。去年,复合肥市场曾受“南旱北雪”推迟用肥的影响。对于铁路运输问题,复合肥生产企业特别是青海、新疆等地的许多钾肥企业感到困惑,旺季时即使面对着供不应求的市场,也无法消化库存,无法及时满足市场需求。为了保障春耕,农业部2010年12月底已经发文缓解2011年新疆和青海铁路运力。青海钾肥企业反映近期库存钾肥发运情况明显好转。但春运过后钾肥货运完成之后铁道部门能否“持续给力”让业内各界颇为担心。据了解,格尔木等地的钾肥运输一般享有国家2号运价的优惠,而淡季外运后回程车皮空驶致使铁路部门运输钾肥而利益受损。因此,钾肥季节性的发运难也可能左右钾肥价格

猜你喜欢

钾肥复合肥尿素
我国在境外首个百万吨级钾肥项目竣工
2022年7月复合肥零售价格
2022年8月复合肥零售价格
释放钾肥储备正当时
2022年1月复合肥零售价格
挖掘机尿素喷嘴散热改进
尿素涨价坐实的两个必要条件
流翔高钙系列肥 新型液体复合肥
尿素再涨 也换救不了市场
钾肥迎来零关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