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滚动”激活复杂油田

2011-11-16胡文瑞专栏

中国石油石化 2011年4期
关键词:断块油气藏岩性

■胡文瑞专栏

对一些丰度较小的复杂油气藏采用滚动勘探开发,把勘探和开发工作结合起来,以提高勘探实效,这是我们成功的经验。

滚动勘探开发是针对地质条件复杂的油气田而提出的一种简化评价勘探、加速新油田产能建设的快速勘探方法。它是在少数探井和早期储量估计以及对油田有一个整体认识的基础上,将高产富集区块优先投入开发,实行开发的向前延伸;在重点区块突破的同时,在开发中继续深化新层系和新区块的勘探工作,解决油气田评价的遗留问题,实现扩边连片。

油气勘探和开发,是在同一目标下两个不同的工作阶段构成的系统工程,两者阶段不同,又有内在的一致性,必须紧密结合,才能提高整体效益,有利于减少阶段投入和成本。这便是滚动勘探开发的题中之义。

渤海湾盆地胜利油区的东辛油田,在摸索实行滚动勘探开发方面先走了一步。东辛油田是华北地区最早发现的油田,也是我国已开发的最大的复杂断块油田,是有名的“破盘子”,共有断层210条,将油田分割成22个断块区185个断块,有6套油层互相交叉重叠,十分复杂。从1966年开始,部署了地震勘查和系统取心井、油基钻井液取心和解剖井,进行开发准备工作,这套做法仍然是按照整装背斜构造油藏开发的思路。到1966年下半年详探井、系统取心井及解剖井陆续完成,就暴露出许多实际与预想不符的新问题,有的地方钻井成功率仅40%,差距很大。

通过上述反复,人们认识到,复杂断块油田在开发程序上和整装背斜构造油藏应有很大的区别。东辛油田虽然是在背斜构造背景上的断块油田,但为众多断层所复杂化。每个断块是一个独立的油藏,断块间的含油层位、富集程度、油水关系、原油性质及产能高低有很大差异。这就决定了详探与开发阶段没有截然的界限。

针对上述情况,石油工作者加强了地质构造研究,增强对不同断块油藏的预见性,对东辛油田的油气富集规律有了初步认识,摸索出了一套对复杂断块油田的开发政策:对一个断块区在详探井见油后,要按照“整体设想、分批实施、及时调整、逐步完善”的钻井程序,完善开发井网,尽可能避免钻低效井;对一个具体断块要先占高点,逐步蔓延,先不探边,不求完善。经过试采后再补充完善井网;应采取评价一块、准备一块、开发一块、建设一块,投产一块的交叉打井方法,使整个复杂断块油田的开发建设交叉滚动前进。这样就收到了好的效果,逐步探明储量2.34×l08吨,原油年产量从最初的80×104吨,发展到300×104吨,翻了3倍还多,而且还积累了一套区别于整装大油田的复杂断块的勘探开发方法。

上世纪80~90年代,正是采取了勘探开发结合的有效方法,在渤海湾地区滚动评价建产取得了良好成效。“对一些丰度较小的复杂油气藏采用‘滚动勘探’,把勘探同开发工作结合起来,以提高勘探实效,这是我们成功的经验。”

进入本世纪以来,随着勘探评价的不断深入和对地下认识的不断提高,除复杂断块油气藏作为滚动勘探开发目标外,构造-岩性、岩性油气藏也已成为重要的滚动勘探开发对象。

下面四种情况是典型的滚动评价区块。

首先是大庆太东地区。本区为岩性及构造岩性油藏群构成的含油区,整体是在提交探明储量后编制开发方案,进行产能建设。但具体较小区块则是结合建产滚动评价,一方面减少勘探评价井数;另一方面,通过局部解剖,强化对油藏的认识,以利于整体评价。事实上,太东地区是通过几年来勘探开发结合,滚动评价,最终取得油藏的全面认识。

其次是华北桐47-1井区(向高部位滚动)。本区块含油面积仅0.4平方千米。由于面积较小,不宜再采用评价井探明,则通过滚动建产,实现探明67万吨,并同时建成1.9万吨生产能力。

再次是华北西柳10区(扩边)。西柳10区已有探明2平方千米204万吨储量。在开发建设中,油藏向周边逐步扩大。

最后是大港港深60×1区块(向低部位滚动)。本块含油面积0.5平方公里。下一步将研究部署滚动开发井,年底可提交探明储量

猜你喜欢

断块油气藏岩性
一种全浸式油气藏工程课程设计方式研究
复杂断块油藏三维地质模型的多级定量评价
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碎屑岩岩性识别方法及应用
连续型油藏形成的条件与分布特征
港中油田南一断块高含水后期提高开发效果研究
基于石灰石岩性的超近距管沟爆破试验研究
基于DEM的地形因子分析与岩性分类
关于岩性地层油气藏地质理论分析与勘探技术探讨
秦南凹陷地层岩性油气藏勘探关键技术及其应用成效
泉28断块注天然气混相驱开发效果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