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澳国LNG:中石油再添绿翼

2011-11-16张起花

中国石油石化 2011年4期
关键词:寰球液化澳大利亚

■文/本刊记者 张起花

成为澳大利亚LNG公司最大股东,意味着中国石油天然气产业链的绿色羽翼更加丰满。

春节前夕,中石油集团为天然气发展战略再添绿色羽翼。其下属的寰球工程公司与澳大利亚Liquefied Natural GasLimited(澳大利亚LNG有限公司)在北京签署股权认购框架协议。据了解,此次认购完成后,寰球工程公司将持有LNG有限公司19.9%股权,成为其最大股东。

这是中石油在海外非常规天然气领域第二次踏上澳洲版图。去年3月,其下属的国际投资有限公司和壳牌子公司澳洲壳牌能源控股有限公司联合宣布,以35亿澳元收购Arrow公司100%的股权。根据收购提案的内容,合资公司拥有在格拉德斯通市柯蒂斯岛拟建的液化天然气厂。

中石油表示,本次交易符合集团公司突出发展天然气业务、打造绿色中石油的总体思路,对于快速提升集团在液化天然气领域的技术实力具有重要意义。

相中澳国有缘由

随着能源紧缺压力日益增大和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 LNG在生产与生活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关注。中国石油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教授刘毅军表示,这两年,LNG用于城市燃气调峰的作用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在不具备建设地下储气库条件的区域,规划建设LNG项目是实现储气调峰、应急供应目标的有效措施,但气源是最为关键的问题。

在中国,液化天然气的主要供应商来自澳大利亚、印尼、卡塔尔和马来西亚,但近年来,中石油似乎对澳大利亚情有独钟,两次进军。究其原因,中国石油集团经济技术研究院战略发展部研究员张祁分析认为,在中国液化天然气的进口份额中,澳大利亚目前是最大的。2006-2010年,中国从澳大利亚进口的LNG在总进口量中所占份额超过60%,而且澳大利亚还在不断增加LNG生产能力和出口量。如果能够与该国当地的LNG公司合作,不仅有利于进一步稳定中国液化天然气资源的供应、满足中国对清洁能源的需求,而且还会极大提升企业自身在天然气市场的竞争能力。

据了解,由于亚洲北部地区需求量不断增加,澳大利亚2009—2010财政年度的LNG产量再创历史新高,同比增加了7.5%,从1740万吨增加到了1870万吨,中国占了其20%左右的出口量。

其实,澳大利亚早在2006年就为我国第一个LNG接收站提供了第一船液化天然气资源,意义非常。此后,我国各石油企业与澳大利亚相关方面积累下不少合作的经验。因此,从这个角度讲,我国政府和石油企业对澳大利亚的资源情况及政治和经济发展环境较为熟悉,这为中石油此次合作打下了较为坚实的基础。

此外,中石油选择与澳大利亚合作,通盘考虑了经济性。澳大利亚的天然气售价相比其他国家要便宜一些。卡塔尔等国的合约价相对很高。有消息称卡塔尔的平均售价是中国基准价格的2.4倍。与澳大利亚的深入合作,有利于减少进口天然气价格增长过快而带来的成本压力。

寻求技术突破

“寰球工程公司此次认购的重要目的是拥有天然气液化技术使用的优先权。这项合作可迅速补齐中石油在液化天然气领域的短板。”中国石油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教授刘毅军表示,从近两年在海外非常规天然气领域的拓展情况看,中石油除了看重合作方的资源外,更偏向于专业技术能力的加强。

其实,从项目合作双方的特点不难看出,中石油在技术诉求上的偏向。LNG有限公司是澳大利亚的上市公司,专注于中小型液化天然气项目,并拥有天然气液化技术。该技术具有能量综合利用、工艺技术总体效率高、流程简单、碳排放量低、高效和低投资的优势。而寰球工程公司是中石油集团所属的具有项目管理承包和工程总承包综合能力的国际工程公司,是智力及技术密集的科技型国有骨干企业。中石油表示,澳大利亚LNG有限公司的技术可以运用在寰球工程公司现有及未来的项目之上,进一步提高公司在国际市场LNG领域的竞争力。

刘毅军认为,中石油从技术的角度切入,展开合作,更加凸显出上中下游一体化发展、打造综合型能源公司的决心。“通过优先掌握核心技术,更有利于尽早在液化天然气等非常规天然气领域将勘探开发与运输销售各环节统一起来。”

目前,中石油没有透露此次收购总金额。中国石油集团经济技术研究院战略发展部研究员张祁表示,中石油与专注于液化天然气项目并拥有天然气液化技术优势的LNG专业公司合作,将有助于提升在LNG生产领域的技术实力。

技术方面问题的解决的确会为中石油在海外其他地区业务的拓展上带来更多机遇。例如,伊朗坐拥世界第二大天然气储量,鉴于欧盟的制裁难以有效开发,如果中石油能够攻破天然气液化技术,便有机会与其建立专门的合作项目,实现双赢。

完善链条强实力

据国家发改委能源局消息,2010年,中国天然气全年产量约950亿立方米,净进口122亿立方米。我国天然气在“十二五”期间的供应结构初步定为国产1700亿立方米,净进口900亿立方米。这意味着,未来五年内我国天然气消费量的年均增速将达到25%以上。

正是看到了这样的市场机遇,我国三大石油公司纷纷将天然气业务作为今后重要的利润增长点来打造,并提出要重点发展天然气业务,实施“以气代油”战略。于是,从国内和国外两个市场开发非常规天然气资源成为重要举措。

“纵观三大公司当前的实力,尽管中石油拥有中国天然气产销量的80%,且大部分天然气管道经营和建设权也都握于手中,但在LNG领域,其产业链还不完善。”刘毅军认为,中石油与澳大利亚在液化天然气领域的合作意在完善LNG产业链,快速壮大在天然气市场上的综合竞争能力。

由于历史原因,在上游,中石油虽然与卡塔尔和澳大利亚建立了项目合作关系,签订了资源购买协议,但总量远不及中海油。在运输船及接收设施建设上,中石油起步较晚。中石油首个LNG项目—大连LNG码头在去年9月才建成,江苏LNG、唐山LNG等项目还在建设中。值得称道的是,当前其致力于将控股的昆仑能源打造成上下游一体化的LNG供应商。在各项天然气业务中,昆仑能源优先发展LNG业务。昆仑能源在建的LNG项目包括新疆新捷LNG、和田LNG、华油内蒙LNG等多个LNG项目。中石油还不断将LNG接收站注入到昆仑能源,江苏和大连项目都已经注入。这样的整合能与其管道优势很好地结合在一起。

张祁评价说:“虽然,中石油在天然气资源、管网和终端销售上具有一定的优势,但在LNG项目建设和海外项目拓展,以及加快建设与完善LNG接收站和储备能力、打造完整的液化天然气产业链等方面仍需进一步实行开放与合作。”

可见,结合国际LNG贸易流动性增加等新特点,转变建设理念,从落实LNG资源、市场,转变到落实LNG接收站的综合处理能力,是中石油接下来的重点功课。

猜你喜欢

寰球液化澳大利亚
基于HYSYS软件的天然气液化和调压工艺模拟
液化天然气槽车装卸一体化系统
曾华伟
澳大利亚RaeRae五口之家
Tai Businessmen’s Personal Characters, History, and Enterprises in Harb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Yuan Yuelu
复杂液化地基处理的工程应用分析
港珠澳大桥开通
上海车展意向成交超过700人 寰球试ZHEN会消费者关注车型都有哪些?
澳大利亚将严格限制2,4-滴的使用
面部液化随意改变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