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走越俏的民间习俗——以吴江同里“走三桥”习俗为例
2011-11-16朱晓红
朱晓红
在苏州的吴江,有一座恬美幽静的江南古镇——同里。同里位于太湖之畔,古运河之东,四面临水,是目前江苏省保存最为完整的水乡古镇,也是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已列为太湖十三景区之一。
同里五湖环抱,镇内街巷逶迤,河道纵横,镇上有各个年代的古桥49座。世代在桥边生活的同里人,有个延续数百年的习俗——走三桥。走三桥指依次步行走过太平桥、吉利桥和长庆桥三座桥。同里人认为走三桥是消灾去难、吉祥幸福的象征:走过太平桥,一年四季身体都会好;走过吉利桥,生意兴隆步步高;走过长庆桥,青春长驻永不老。几乎每个走三桥的人,都能寄托心中的希望:小孩走三桥,读书聪明成绩好;老年人走三桥,鹤发童颜身体好;小伙子走三桥,平步青云前程好;大姑娘走三桥,天生丽质又苗条。
同里走三桥习俗约略滥觞于清乾隆中期,形成的精确年代已难以查考。它起源于婚嫁习俗。旧时婚嫁的男女双方家庭相隔路程较近,娶亲时不需迎船,只用花轿,名谓“走亲”。为求完整圆满之意,图吉利、太平、喜庆之气,新郎新娘在“走亲”时往往都要将太平、吉利、长庆三座桥完完全全走一遍,久而久之,习惯成自然,遂形成走三桥的惯例。浸染熏陶之中,后来渐渐衍变成凡遇喜庆吉祥之事都要走“三桥”的习俗,并广为流传。20世纪80年代以来,同里及周边地区的镇郊村民结婚也会特意到镇区来走“三桥”。1982年,同里镇政府把“三桥”列为旅游景点。2011年,吴江市人民政府公布同里走三桥习俗列入吴江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进入21世纪,随着同里旅游品牌的升级和影响力的渗透,走三桥习俗也随之走向全国乃至世界。
一.同里走三桥,走出民众祈福求祥的美好情结
同里镇在新石器时代就有先人聚居,唐末形成村落,宋代设镇,清时居民日增,镇区扩展,至民国期间已成为全邑“七大镇”之一,曾流传“小小吴江城,勿及半个同里镇”之民谚,足见其市面繁华、影响之大。解放初,同里镇居民共2000户,其中有百亩以上良田和经营工商业的富户达504户,占总户数的1/4还多。由于集市终年昌盛,殷实大户讲究礼仪等因素,全镇居民十分重视传统习俗,四时八节、婚丧寿期等都要遵照“老规矩”办理,其中的走三桥就是符合同里民众心理的一项习俗,历久不衰。
走三桥,就是从家门走出,绕街巷而行,走历三桥,再回到家中,无论路程长短,不可重复。同里镇走三桥的三座桥分别为太平桥、吉利桥和长庆桥,三桥跨三圩,越两港,相距不足50米,形成三足鼎立之势,若站立在吉利桥北岸环顾三桥,则小桥如三虹卧波,流水清澈明净,波光桥影在河岸绿树掩映下充满诗情画意。
同里走三桥是绕着喜庆走的。喜事同庆是中华民族自古有之的人生礼仪,九州同俗,同里走三桥的喜事有三:一是娶媳迎亲走三桥。旧时迎亲用花轿,新娘坐在花轿里,新郎前面引路,在吹鼓手吹吹打打的喜乐声中依次走过三桥,以图男婚女嫁太平吉利,夫妻白头偕老可长庆。二是老人做寿走三桥。老人做寿,特别是刚满花甲的老人做寿相当隆重,邀亲友,吃寿面,同时要走三桥,表示对寿者的祝福。三是婴儿满月走三桥。按当地习俗,婴儿满月要吃满月酒,吃满月酒以后,由母亲怀抱婴儿走三桥,祈盼孩子顺利成长,一生平安。
解放以后,同里镇除旧布新,走三桥的习俗时断时续,“文化大革命”时期中断。改革开放以后,经济快速发展,民生日益富裕,传统习俗重归民众生活,走三桥习俗又开始盛行。
二.同里走三桥是一脉相承的民俗现象
走三桥并不是同里独有的习俗。同里走三桥习俗扎根于深厚、悠久的中华文化。就苏州地区来说,正月十五夜走三桥是妇女的一种避灾求福活动,此夜妇女要走过三座桥,如此可免百病。明代吴江人周用曾作诗曰:“诸姨新妇及小姑,相约梳妆走百病。”《清嘉录》“走三桥”的释文为:“元夕,妇女相率宵行,以却疾病,必历三桥而止,谓之走三桥。”可见走三桥的日期在元宵节,是为“却病”而走,故又名“走百病”。该书又说:“吴郡此风,昔废今传……”《清嘉录》刊行于清道光十年(1830年),即在作者著述时昔日已废的“走三桥”又流传起来。以上两则记录传达的信息有三条:苏州地区在明朝乃至更早的时期,就有走三桥习俗;此俗在清道光年间又盛行起来;在元宵节为却病而走三桥。至于书中所说的“昔废”,废于何时,废除之前已传承多少年,都没有答案。走三桥不只是苏州或苏州周边市县的方志与史书有记载,全国各地,尤其是北方有此记述的也不在少数。明《广志绎》提及,京津一带妇女在正月十六日 “过桥走百病,灯光彻夜”。明《宛署杂记·民风一》同样记述:“正月十六日夜,妇女……凡有桥之说,三五相率一过,取渡厄之意。”此外,明嘉靖河北《威县志》、河南《夏邑县志》、江西《铅山县志》等志书都有上元节“游过桥”或“登桥陡阜”的记载,统称“走百病”,不同的是走桥时“男女相率夜行”或“男女杂游”,不只限于妇女了。福州转三桥则可上溯至宋代,那时闽山巷闽山庙的社俗活动中已出现元宵夜“转三桥”,取“驱邪避讳”之意。广东汕头一带,每年元宵节夜,到处张灯树,扮八景,乡民则提灯游行,奔走于各桥之间。另外,上海新生儿满月有走余杭路桥、溧阳路桥和嘉兴路桥等三桥的习俗,带孩子“去见外面的世界,听听外面的声音”。浙江绍兴则有出丧过桥的习俗,过桥时在桥板上撒“买路纸钱”,求桥神让亡魂顺利过桥。还有在少数民族中流行“过桥”、“走桥”习俗的也较多见,有的至今传习不止。综上所述,大致可归纳为四:一是“过桥”或“走桥”的习俗遍及大江南北;二是除为祛病而走以外,还有走满月和走丧;三是既有妇女走桥,也有男女同走的;四是沿袭时间可上推至宋代。
由此可见,同里走三桥并非孤立的民俗现象,而是与苏州地区,乃至全国各地是一脉相承的,只是特征相同而特色各异而已。同里走三桥的特色在于:三桥成“品“字形鼎立于集镇中心,相望相守,走三桥尽在一览中,更富于情趣;走三桥不限于妇女,男女老少皆有份,更具有包容性;去走三桥的以婚嫁为主体,兼有婴儿满月和老人做寿,且已相沿成习,丰富多采。唯其如此,同里走三桥习俗才得以比其它各地传承久远,其凝聚力也始终没有削弱,以致如今成为同里镇旅游的重头戏之一。
三.同里走三桥常走不衰的原因
近年来,在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倡导下,走三桥习俗在各地不断地恢复,特别是春节期间的走三桥活动更成为民众过年祈福、甚至狂欢的热门活动。2006年春节,苏州市姑胥元宵灯会在市区重新发掘正月十五“走三桥”的习俗。2009年元宵,包括“走三桥”在内的许多丰富多彩的老民俗重现上海的街巷。同里走三桥习俗在近几年也越走越俏,其常走不衰的原因有四个方面:
一是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同里镇四周环水,镶嵌在同里、九里、叶泽、南星和庞山等五湖之中。镇区被“川”字形的15条小河分割成七只圩,河面横驾49座古桥,将七圩串成一个整体,可谓“举足是河,非桥莫渡,家家临水,户户通舟”,是一幅名符其实的“小桥流水人家”画图。至今,形态各异的宋、元、明、清古桥保存完好,许多古桥都有优美动人的传说,每座古桥都紧连着当地的文化与生活。桥头有好风,桥下有好水,同里人出门入户、生活起居几乎离不开桥离不开水,桥是同里人的脉,水是同里人的魂,祖居同里的人对水上的桥、桥下的水情有独钟,因此寄情于桥于水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二是深远厚重的人文环境。同里镇东有座“小东溪桥”,桥联为“一泓月色含规影,两岸书声接榜歌”,生动地描绘了历代同里文人雅士云集而盛行的读书之风。读书造就了众多历史名士,自宋淳祐四年(1244年)至清末,同里先后出状元1人、进士42人、文武举人90余人,此外书画家和学者名流也代有辈出。同里人重视读书,以诗礼传家,礼仪因此也就始终放在极其重要的位置,使包括走三桥在内的一些人生礼仪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内容,从而演变成世代沿袭的例规。
三是共存共荣的资源互动。同里镇有三多,除上述水和桥多、名人出得多以外,还有一多是深宅大院。据镇志记载,从1271年至1911年,镇上先后建成宅园38处、寺观祠宇47座,数百户士绅豪府之家的住宅都有一定规模,被同济大学陈从周教授誉为“江南园林的博物馆”。民间习俗的传承既要有信仰作支撑,也不能离开物质基础,正是由于有了“三桥”,才衍生出“走三桥”来;也正是由于三桥反复重修或重建,保持三桥完好,“走三桥”才得以顺利沿袭。还有一点是至关重要的,那就是三桥周边的良好环境,可谓占尽优势。在“三桥”周围数百米范围内,著名的“三堂”尽在其中,此外同里镇宅园中的点睛之作,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退思园”相距颇近,迎亲“走三桥”多数是绕着这些宅园沿街巡回的,形成资源的优势互动互补,加倍生动活泼起来。
四是旅游业升温的新机遇。同里镇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着力打造旅游名镇,加快发展旅游事业,现在已成为太湖风景区十三大景点之一,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江苏省首批历史文化名镇。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升温,同里镇的各个景点的知名度也同步攀升,其中“三桥”与“退思园”并驾齐驱,尤其是“走三桥”,其传统的气势,醇正的水韵和温馨的氛围,始终是中外游客的最爱。游客中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叫“不进退思园,不知道同里美在那里;没有走三桥,等于没有走过同里”,足见“走三桥”在游客心目中的份量有多重。近年来,同里镇接待中外游客每年都在40万人次以上,并在逐年提升。在这些游客中,冲着“走三桥”的为数不少,2011年春节期间,“三桥”迎来无数游客,人满为患。
走三桥习俗体现的是民众祈福求祥、祛病禳灾的愿望,已经成为同里民众生活的不可分割的部分;同里走三桥利用同里镇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扩大了参与者的外延,吸引游客也加入其中,成为游客们争相参加的必游项目;还有同里镇每年组织的各类文化活动,进一步推介、宣传走三桥习俗。通过多种举措,同里走三桥活动在体验、传承、宣传中得以继承与发扬。这就是同里走三桥习俗从古传到今、从本地人传到游客中并且越走越俏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