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癌组织中CD146和MMP-14表达的意义及相关性分析
2011-11-15杨其昌刘宏斌刘曼华张晓娟
朱 燕 杨其昌 刘宏斌 刘曼华 张晓娟 沈 屹
黏附分子CD146(Mel-CAM)是新近发现的新生血管标志物,介导细胞与细胞之间、细胞与细胞外基质之间的黏附,其过度表达能促进肿瘤血管生成及远处转移;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MMPs)能降解细胞外基质(extra cellularmatrix,ECM)及基膜(basementmembrane,BM)成分,是促进肿瘤浸润转移的1种重要的酶类,其中主要成员有MMP-14等。本文通过检测CD146、MMP-14在宫颈鳞癌中联合表达情况,旨在探讨它们在宫颈癌发生、发展及血管生成中的作用。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收集我院1998年~2008年手术切除的82例宫颈鳞癌标本作为实验组,该组患者术前均未给予化疗和放疗,年龄32~81岁,中位年龄53岁。按照Broders分类标准分类[1]:鳞癌Ⅰ级 24 例(29.27%);Ⅱ级33 例(40.24%);Ⅲ级 25 例(30.49%)。按照 FIGO临床分期标准进行分期[2]:Ⅰ期 +Ⅱ期 61例(74.39%),Ⅲ期 +Ⅳ期 21 例(25.61%)。按照淋巴结转移情况分组:无淋巴结转移62例(75.61%);有淋巴结转移20 例(24.39%)。参照文献方法[3],82 例宫颈癌按间质浸润情况分组:侵及或未侵及浅肌层25例(30.49%);侵至深肌层 57例(69.51%)。收集同期慢性宫颈炎24例及CIN 48例(CINⅡ级27例,Ⅲ级21例)作为对照组。所有标本均经病理检查确诊。
1.2 方法
所有标本均经10%中性福尔马林液固定,常规处理,石蜡包埋,4 μm连续切片,进行HE染色及免疫组织化学SP法染色,鼠抗人单克隆抗体CD146(工作浓度1∶30)、MMP-14(工作浓度1∶60)均购自北京中杉金桥生物有限公司。用 PBS液取材一抗作为阴性对照,用试剂公司提供的阳性切片作为阳性对照。
1.3 免疫组化结果判断标准
CD146阳性表达呈棕黄色细颗粒,主要定位于癌及癌旁组织的血管内皮,部分表达于癌细胞。CD146标记的微血管数量用MVD值表示。MVD测定参照Weidner[4]方法,首先在低倍镜( ×40)下观察全部视野,在每张切片上选择3个富含血管组织的“热点”区,即棕黄染色密度最高的区域,然后,在高倍镜(×100)下计数热区CD146表达的血管数目,凡单个或聚集在一起的数个被染为棕黄色或棕褐色的内皮细胞,只要与邻近血管、肿瘤细胞和其他结缔组织成分清楚分开的即为1个能够计数的微血管。肌层太厚及血管腔面积大于8个红细胞直径的血管均不计数。取3个视野的微血管数,由计算机自动标记及分析,并求和取平均值作为该例MVD。
MMP-14免疫组化阳性染色为棕黄色颗粒,位于肿瘤细胞胞质。阳性反应的分级参照文献[5]采用兼顾阳性细胞染色强度和阳性细胞所占百分比的判断标准:每张切片随机选取5个高倍视野,首先按阳性细胞所占百分比评分:阴性为0分,阳性细胞数≤10%为1分,11% ~50%为2分,51% ~75%为3分,>75%为4分;再按染色强度评分:无色为0,淡黄色为1分,棕黄色为2分,棕褐色为3分;最后按两者乘积分数分为4个等级:-(0、1、2分),+(3、4 分),++(6、8 分),+++(9、12 分)。
1.4 统计分析
采用美国计算机研究中心研制的Stata 7.0统计软件包进行。MVD值以s表示。不同组间的MVD比较采用t检验、F检验,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相关性分析用列联相关系数。检验水准α =0.05。
2 结果
2.1 各组织中CD146蛋白表达的情况
CD146表达主要定位于癌组织及癌旁组织的血管内皮细胞膜上,部分表达于癌细胞。CD146在CIN中呈不同程度的表达,在正常宫颈上皮中表达较弱。不同宫颈病变组织中CD146标记的MVD结果见表1。
表1 不同宫颈病变组织中CD146标记的MVD比较(s)
表1 不同宫颈病变组织中CD146标记的MVD比较(s)
注:F*为单因素方差分析
组别 例数 CD146标记的MVD F*P 82 33.76 ±7.32 96.37 0.000宫颈上皮内瘤变 48 24.49 ±4.21慢性宫颈炎宫颈鳞癌24 5.81 ±2.43
由表1可见,3组CD146标记的MVD存在显著差异,进一步分析显示,宫颈鳞癌组织 CD146标记的MVD显著高于CIN及慢性宫颈炎组织(P<0.01)。
2.2 CD146标记的MVD与宫颈鳞癌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表2)
表2 CD146标记的MVD与宫颈鳞癌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s)
t P年龄(岁)临床病理因素 例数 CD146标记的MVD≤53 39 32.47 ±6.52>53 43 34.91 ±7.92 -1.51 0.13浸润深度≤浅肌层 25 25.76 ±6.32>深肌层 57 38.59±4.48 -10.48 0.00组织学分级Ⅰ级 24 24.82 ±5.29Ⅱ级 33 32.38 ±7.27Ⅲ级 25 39.75 ±5.62 13.38 0.00淋巴结转移无62 28.27 ±5.46有20 39.72 ±3.19 -8.87 0.00 FIGO分期Ⅰ +Ⅱ期 61 28.59 ±5.91Ⅲ+Ⅳ期21 41.52 ±6.72 -8.34 0.00
由表2可见,CD146标记的MVD与肿瘤浸润深度、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及FIGO分期显著相关(P<0.01),CD146标记的 MVD与患者年龄无关(P>0.05)。
2.3 各组织中MMP-14蛋白的表达情况
MMP-14蛋白主要定位于细胞质中,呈棕黄色。宫颈鳞癌组中72例(87.80%)呈阳性表达,CIN组中27例(56.25%)呈阳性表达,慢性宫颈炎组中2例呈弱阳性表达(8.33%),3组阳性率比较差异显著(P<0.01)。组间分析结果显示,MMP-14阳性率宫颈鳞癌组与CIN及慢性宫颈炎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
统计结果显示,MMP-14表达与宫颈鳞癌浸润深度、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和FIGO分期呈正相关,与患者年龄无相关性(表3)。
2.4 CD146与MMP-14蛋白表达的相关性
按照宫颈鳞癌中CD146标记的MVD均值30为界,分为LCD146(MVD≤30)(48例)和HCD146(MVD>30)(34例)。用列联相关系数分析其与MMP-14表达的相关性(表4)。
表3 MMP-14表达与宫颈鳞癌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例)
表4 宫颈鳞癌中CD146标记的MVD与MMP-14蛋白表达的相关性(例,%)
由表4可见,宫颈鳞癌组织中 CD146标记的MVD,与MMP-14蛋白表达呈正相关性(P<0.01),列联系数 Cramer's V 和 Goodman-Kruskal的 gamma均 >0。
3 讨论
CD146是1种Ca2+非依赖性细胞黏附分子的跨膜蛋白,属于免疫球蛋白超家族(Igsf)成员,介导细胞与细胞之间、细胞与细胞外基质之间的相互作用,有助于局部黏连聚集、细胞骨架重组、细胞间相互作用、细胞形态的维持及细胞游走和增殖的调控[6]。近来研究发现CD146在许多恶性肿瘤组织中高表达,提示其与肿瘤发生发展及转移有关,可作为判断肿瘤预后的参考指标[7,8]。MMPs是一组 Zn2+依赖性的蛋白水解酶,能够降解多种基膜和细胞外基质成分,在肿瘤的浸润和转移过程中起重要作用。MMPs包含许多成员,其中MMP-14能活化细胞外基质结构蛋白的活性且能激活其它的MMPs,既可以直接和(或)间接降解ECM和BM,也可以诱导肿瘤血管生成,维持肿瘤的不断生长,并为肿瘤细胞进入循环系统转移提供条件。
我们的研究结果显示:CD146在宫颈鳞癌中表达主要定位于癌及癌旁组织的血管内皮细胞,在宫颈上皮内瘤变中见不同程度的表达,而在慢性宫颈炎上皮中表达较少。宫颈鳞癌组织中CD146标记的MVD显著高于其它各组。本研究结果显示,以CD146标记的宫颈鳞癌组MVD与患者年龄无关,但淋巴结转移阳性组CD146标记的MVD显著高于淋巴结阴性组。说明宫颈鳞癌淋巴道转移中伴有大量血管形成。其原因是肿瘤中大量新生血管形成,增加了肿瘤细胞的营养,使肿瘤细胞呈指数生长,并向周围浸润和淋巴结转移,同时CD146通过调节细胞间的黏附聚集、增殖参与肿瘤的浸润、转移过程。我们的结果提示CD146蛋白参与、促进宫颈上皮从癌前病变、原位癌到浸润癌的发生发展过程,其表达情况可作为判断宫颈癌发展进程的参考指标。这与马建华等[9]在前列腺中的研究结果及张龙云等[10]在卵巢癌中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文献报道CD146在前列腺癌、乳腺癌、卵巢癌、食管癌等恶性肿瘤中呈高水平表达,且表达水平与这些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转移复发、血管生成及预后相关[9~12],但也有文献报道[13]乳腺癌中CD146表达呈下调,与我们的结果及上述文献中CD146呈过表达相反,范嫏娣等认为这反映了肿瘤生物学的总体复杂性。
我们研究结果发现,MMP-14在宫颈鳞癌患者中的表达明显增强,说明宫颈鳞癌的侵袭性增强与MMP-14高表达有关,MMP-14在不同临床分期和不同组织学分级的宫颈鳞癌组织中,Ⅲ+Ⅳ期MMP-14表达强度显著高于Ⅰ+Ⅱ期;Ⅲ级MMP-14表达显著高于Ⅰ、Ⅱ级。提示MMP-14是宫颈鳞癌发生中1种重要的蛋白水解酶,能够降解多种基膜和细胞外基质成分,使宫颈鳞癌细胞易于穿透血管壁,由血循环进入淋巴循环,形成淋巴结的转移。Yamashita等[14]证实MMP-14在食管癌的进展期起关键作用。本组结果与他们研究结论一致,提示MMP-14可以作为反映宫颈癌侵袭转移能力的生物学标志物。
我们研究结果还显示,CD146表达与MMP-14表达密切相关。肿瘤转移过程需要肿瘤细胞进出血管系统,CD146阳性的肿瘤组织中的血管内皮细胞,通过与肿瘤细胞上的CD146配体结合,参与肿瘤细胞进出血管系统。所以,血管内皮细胞中表达的 CD146,为CD146配体阳性的肿瘤细胞进出血管提供了途径。肿瘤细胞中CD146-CD146配体间的相互作用则引起了肿瘤细胞的聚集,这些细胞团引起血管堵塞,继而黏附于血管内皮,CD146阳性的内皮细胞介导肿瘤细胞侵入周围组织。另外,CD146介导形成的肿瘤细胞团块促进了肿瘤细胞间的相互作用,分泌生长因子,也促进了肿瘤的生长。CD146参与肿瘤细胞的黏附、转移及新病灶的形成。而MMP蛋白能降解细胞外基质及基膜成分,亦能诱导肿瘤血管生成,目前研究表明MMP-14在多种肿瘤组织中呈过度表达,上调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促进肿瘤的生长和血管生成,协同参与多种肿瘤侵袭和转移过程。由此可知两者在肿瘤发展中确实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总之,宫颈癌的发生、发展是多基因损伤、多级因子相互作用的复杂过程。
[1]Broders AC(2002).Squamous cell epithelioma of the skin.A study of 256 cases〔J〕.Ann Surg,2002,73:141.
[2]Tavassoil FA,Soares J.Myoepithelial Lesions.In:Tavassoil FA,Devilee P〔M〕.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Classification of Tumors.In:WHO,ed.Pathology and genetics of tumors of the breast and female genital organs.Lyon:ILAC Press,2003.
[3]江忠清,朱凤川,曲军英,等.宫颈癌组织CD105表达与局部血管生成、癌细胞增殖侵袭的关系〔J〕.中华妇产科杂志,2003,6(38):374.
[4]Weidner N.Current pathologic methods for measuring intratumoral microvessel density within breast carcinoma and other solid tumors〔J〕.Breast Cancer Res Treat,1995,36(2):168.
[5]姚广裕,林 鹏,王军业,等.MMP-14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J〕.肿瘤防治研究,2005,32(5):267.
[6]Anfosso F,Bardin N,Frances V,et al.Activation of human endothelial cells via S-endo-1 antigen(CD146)stimulates the tyrosine phosphorylation of focal adhesion kinase P125(FAK)〔J〕.J Biol Chem,1998,273(41):26852.
[7]Yan X,Lin Y,Yang D,et al.A novel anti-CD146 monoclonal antibody,AA98,inhibits angiogenesis and tumor growth〔J〕.Blood,2003,102(1):184.
[8]Wu GJ,Varma VA,Wu M W,et al.Expression of a human cell adhesion molecule,MUC18,inprostate cancer cell lines and tissues〔J〕.Prostate,2001,48(4):305.
[9]马建华,白进良,傅 梧,等.CD146与前列腺癌微血管生成关系的研究〔J〕.中国男科学杂志,2005,19(4):12.
[10]张龙云,孙 彤.卵巢上皮性肿瘤中三维能量超声血流成像与MVD、CD146表达的研究〔J〕.重庆医科大学学报,2009,34(4):413.
[11]Garcia S,Dalès JP,Charafe-Jauffret E,et al.Poor prognosis in breast carcinomas correlates with increased expression of targetable CD146 and c-Met and with proteomic basal-like phenotype〔J〕.Hum Pathol,2007,38(6):830.
[12]Loges S,Clausen H,Reichelt U,et al.Determination of microvessel density by 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 in esophageal cancer:correlation with histologic methods,angiogenic growth factor expression,and lymph node metastasis〔J〕.Clin Cancer Res,2007,13:76.
[13]Shih I M,Hsu M Y,Palazzo J P,et al.The cell-cell adhesion receptor Mel-CAM acts as a tumor suppressor in breast carcinoma〔J〕.Am J Pathol,1997,151(3):745.
[14]Yamashita K,Tanaka Y,Mimori K,et al.Differential expression of MMP and uPA systems and prognostic relevance of their expression in 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J〕.Int J Cancer,2004,11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