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代 差”的弥合──在战斗机划代上美俄由不同走向趋同

2011-11-15

国防科技工业 2011年3期
关键词:米格超声速战斗机

□ 陈 黎

长期以来,美国及其他西方国家与俄罗斯(原苏联)对喷气式战斗机“代”的划分存在着明显差异:按照前者的划代标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喷气式战斗机的发展分为四代,而按照后者的标准则应分为五代。这其中最主要的差别在于前苏联/俄罗斯将其米格-21和米格-23这两种飞机各自划为一代,而西方国家则将其视作同一代战斗机。但是自2005年底F-22A战斗机正式服役以来,美国军方和工业界、媒体开始对原有的战斗机划代标准进行了调整,把刚服役的F-22A和仍在研的F-35战斗机由以前的“第四代战斗机”改称为“第五代战斗机”,而将当前大量服役的F-15、F-16等主力战斗机重新划归为“第四代战斗机”。根据这种新的战斗机划代观点,自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喷气式战斗机问世以来,迄今为止喷气式战斗机的发展可分为五代。

到目前,这种新的战斗机划代标准已经逐渐被其他西方国家所承认和接受,其概况如下:

第一代:指出现于20世纪40年代的世界上最早一批喷气式战斗机。其主要机型包括纳粹德国的M e262和英国的“流星”(Meteor),以及后来苏联的米格-9、米格-15、米格-17,美国的F-80“流星”、F-84“雷电”、F-86“佩刀”、F-89“蝎”和F-94“星火”等。这类飞机采用了早期的喷气发动机作为动力装置,但仍带有活塞式战斗机时代留下的很深烙印,部分飞机甚至外形也与后者相当相似(如米格-9),其空战武器也没有大的变化,主要是机炮、机枪和无制导火箭等。在上述各型第一代战斗机中,Me262和“流星”(英国)均于1944年开始服役,并参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的战斗,米格-15和F-86则在1950—1953年的朝鲜战争中互为对手。

第二代:主要指出现于20世纪50年代的早期超声速战斗机。这一代飞机采用了更加成熟的喷气发动机和更加先进的气动外形(如后掠翼、三角翼、变后掠翼以及按面积律设计的机身等),飞行速度突破了声障(其中部分飞机的最大飞行速度超过了2倍声速),并且开始使用早期的空空导弹作为空战武器。第二代战斗机主要包括原苏联米格-19、米格-21、苏-7、苏-9、苏-11,英国“闪电”,美国著名的F“100系列”战斗机和F-8“十字军战士”、F-11“虎”等机型。其中F-100是世界上第一种超声速战斗机。

第四代: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出现。这一代战斗机广泛采用大推重比涡轮风扇发动机、先进复合材料、电传控制和放宽静稳定性设计等先进技术,尤其注重飞机的高机动性,空战中强调超视距作战和近距格斗并重。同时,这一代飞机还配备有先进完善的航电设备,其火控雷达普遍采用脉冲多普勒雷达(具备下视下射能力),并可携带各种精确制导对空/地机载武器。第四代战斗机的典型机型主要包括前苏联的米格-29、米格-31、苏-27,法国“幻影”2000,欧洲三国(英国、德国和意大利)合作研制的“狂风”,以及美国的F-14“雄猫”、F-15“鹰”、F-16“战隼”和F/A-18“大黄蜂”等。目前第四代战斗机已大量服役并在世界大多数国家空军中发挥主力和核心的作用,其中个别机型已经开始退出现役(如美国F-14)。

此外值得指出的是,目前在美国等西方国家也有四代半(也被称为4+或4.5代)战斗机的说法。这类飞机主要指20世纪90年代以来研发装备的部分战斗机,主要机型包括:欧洲四国(英国、德国、意大利和西班牙)合作研制的“台风”、法国的“阵风”、瑞典的“鹰狮”以及美国在F-18C/D“大黄蜂”基础上改进的F-18E/F“超级大黄蜂”、俄罗斯在苏-27基础上改进的苏-35S,在米格-29基础上改进的米格-35战斗机等。它们尽管与已被列入第五代战斗机的美国F-22同期研制,其综合战技性能也比早期的四代机明显提高,但是与真正的第五代战斗机相比,这类飞机在部分性能指标上仍有显著差距(尤其是不具备隐身和超声速巡航能力),因此通常被认为比F-22所代表的技术层次低半代,而被称作四代半战斗机。

第五代:这一代飞机的研制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也是迄今为止世界各国研发装备的最新最先进的一代战斗机。第五代战斗机以隐身、超声速巡航、超机动性、信息融合以至网络中心战等为主要能力特征。这类飞机大量采用先进的低可观测技术(如:隐身外形、内埋弹舱、先进吸波/透波材料等),配备有高度综合的航电系统,火控雷达换装为更加先进的有源相控阵(AESA)雷达,同时还日益强调装备的可靠性和可维护性。这一代飞机以美国的F-22“猛禽”、F-35“雷电”II和俄罗斯的PAK FA(即“前线航空兵未来航空武器装备”,其原型机编号为T-50)为代表。其中前者已于2005年12月正式服役,后两者已完成原型机首飞,目前仍处于工程研制阶段。

第六代:尽管目前世界上仅美国一国装备了第五代战斗机,在今后相当长时间内有能力装备第五代战斗机的国家也可以说是屈指可数,但是美国、俄罗斯等航空强国的军方、工业界和相关研究机构已经开始了未来更新一代、即第六代战斗机的方案探索和技术预研工作。根据近年来国外对相关领域的研讨,已经初步勾勒出第六代战斗机的部分能力特征,如:宽频甚至全频隐身、可选有人甚至完全自主无人驾驶、高超声速甚至空天飞机、高度的网络化和信息化能力等,为此第六代战斗机将很可能会采用新一代(比F-22/-35这类飞机更加先进)的低可观测技术、变循环发动机、自适应外形、智能蒙皮和全电飞机等技术,并将配备高度灵敏的新一代传感器和先进的定向能武器(如机载激光武器等)。目前美国空军正在酝酿发展第五代战斗机F-22的后继机,按计划该机的研发工作(即“F-X”战斗机项目)将很可能在2020财年之前启动,并争取能在2025年后问世,届时该机将是世界上第一种投入现役的六代机。

由以上可以看出,近年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所采用的调整后的战斗机划代标准,仍然与原苏联/俄罗斯的不完全相同,它之所以在原来的四代基础上多了一代,主要是因为把诞生于二战末期的一些早期喷气式战斗机也归列进来的缘故,而俄罗斯对战斗机五代的划分是从米格-19这一类最早问世的超声速战斗机开始的,并没有将米格-15/-17等早期亚声速喷气式战斗机计算在内。尽管这样,根据西方国家新近调整后的战斗机划代标准,也使原来的三代、四代机分别被重新划为四代、五代机,因此从第四代战斗机开始,美、俄对战斗机“代”的划分开始趋向一致。

不过值得指出的是,上述战斗机“代”的划分,迄今为止尚未见到有相关国家的权威机构正式界定。就是在美国国内,对上述战斗机划代标准也存在不同看法,尤其是对其中第二、三代战斗机的划分存在较大争议。有相当部分观点认为这两代飞机应当分别指二战后的亚声速喷气式战斗机和这之后、第四代之前的所有以追求速度为主要设计目标的超声速战斗机,也就是说将F-86和米格-15这一类飞机单独作为一代,而将F-100/-8/-4和F“100系列”战斗机以及米格-19/-21/-23/-25等超声速战斗机全部划归为一代。

猜你喜欢

米格超声速战斗机
高超声速出版工程
高超声速飞行器
苏-35S战斗机
米格设计局大力研发无人机
米格-25战斗机
歼-5战斗机
蚋式战斗机
美军发展高超声速武器再升温
米格—21战斗机
高超声速大博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