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留住农民工可向德国学习

2011-11-14郑风田

中国畜牧业 2011年4期
关键词:中型企业用工工人

文|郑风田

郑风田:

经济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副院长。

后农民工的春天来了,据报道讲,目前我国已经开打“中西部农民工争夺战”。其实近年来每年春节过后都要上演一阵子“民工荒”连续剧,只不过在这场争夺战中,西部的声音变得愈来愈大,这次后劲发展十足的重庆打出各种招牌来抢夺农民工,在声势上已占了上风。

宏观背景的“农民荒”对于微观的企业来讲,就是“用工荒”、“招工难”问题。作为用工企业,如何才能彻底有效地解决“用工荒”问题?其实不妨学习一下德国人的做法。

经济危机后,美国与欧元区的不少国家都陷在危机泥潭中难以自拔,但德国经济却一枝独秀。其实德国的出口奇迹是由被称为“隐形冠军”的中型企业创造的。这些中型企业虽然从名声上来讲在行业之外几乎没有什么人知道,但在目前全球分工越来越细的专业领域内,德国的这些中型企业可都是他们所在行业的领头羊。

为什么德国的中型企业能够成为行业冠军?有四个最关键之处:其一,出现不景气时公司与员工抱团渡难关。德国的这些隐形冠军们,在危机到来时并不像美国的企业那样,通过解雇工人来降低开支以自保,大多数公司并不解雇员工,公司管理层与员工一起通过降薪来渡过难关。危难时刻见真情,在经济好转时,员工也不会轻易跳槽奔高薪而去,从而保证公司一直有高水平的技术骨干;其二是对员工持续不断的技术培训。德国的二元制教育使德国工人自小就打下了很好的技术基础,进入公司后通过师傅带徒弟的方式使工人们很快成为熟练技师。公司还提供各种技术培训机会使工人们在技术上不断完善;其三是各公司在制度上保证技术优秀工人有足够的成长空间,公司通过精心营造的技术创新氛围,鼓励工人们进行各种技术发明创造,并且获得丰厚的回报;其四是公司的管理层与技术工人的薪水差别并不巨大。

美国在这次危机中一直难以自拔,许多美国有志之士也一直在反思美国的用工模式。过去美国许多公司CEO拿着比普通员工高数百倍的工资,公司一有问题就通过大批解雇员工来重组。目前美国的经济还一直乏力,就业岗位有限,失业率居高不下,跟这种管理风格有很大关系。

其实我国已有一些有远见的企业开始学习德国人的这种做法,并且已取得了很大的成功。笔者去年在浙江台州参观考察,发现台州是全球工业缝纫机的隐形冠军,占了世界60%以上的市场份额。领军的是一家年产值已过15亿元的公司,该公司由三位白手起家的农民兄弟创立,但在技术上已打败国外竞争者,成为全球的行业霸主。为了留住公司外来技术人才,公司不但为外地员工子女入学提供方便,而且还资助他们在当地买房置业,给打工者解除了后顾之忧,从而减少员工流失率。

2010年11月,笔者参加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举办的农民工圆桌讨论会,这次会议与一般研讨会的不同之处在于邀请了不少农民工代表参加。会上有一个新的发现就是农民工真正最关心的并不是我们所想像的户籍、社保等问题。按优先程度,他们其实最关心的是孩子能不能在打工地上学,解决了上学之后能不能住上便宜点的房子,以及能不能学到技术本领等,这些问题都是很直接很现实但也是最重要的问题。

看最近的各种报道,讲东西部为了抢夺农民工,打出4000多元的高薪等。高工资当然很好,但仅有这些是不够的,一定要善待他们,从各方面真正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这样才能够更长远地留住他们,再也不用这样每年来回折腾,来回招工。可以通过厂办子弟学校、合建廉租房等,解决农民工们最关心的问题。留着他们的心,也就留住了他们的人,也就等于解决了企业自身的后顾之忧。至少,一个固定高效的员工队伍也会为企业的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中型企业用工工人
“夹层”中型企业融资现状、问题及建议
——以浙江金华为例
以“灵活用工”破解用工荒是有益尝试
“信息超市”精准破解用工“两头难”
“用工难”困扰西部地区:费力气招人 干一个月走人
浅析我国中型企业融资问题及对策
基层关工人的梦
中型企业“小金库”的有效审计策略探究
一名关工人的中国梦
政企联手应对“用工荒”困境 推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