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歌剧《维特》中男高音维特的心理特征及其演唱分析

2011-11-13王文正

滁州学院学报 2011年6期
关键词:维特咏叹调大调

王文正

(安徽师范大学 音乐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0)

歌剧《维特》中男高音维特的心理特征及其演唱分析

王文正

(安徽师范大学 音乐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0)

马斯内根据歌德的小说《少年维特的烦恼》而创作的抒情歌剧《维特》是其重要的代表作之一。这部歌剧主要反映了维特与夏绿蒂之间的爱情悲剧,歌剧中所表现的是强烈的戏剧性冲突和主人公内心的伤感性,而不是小说所表现的爱情的不合理性。纵观整部歌剧,剧情虽简洁但却扣人心弦,作曲家把维特在不同时期心理特征的变化以及他内心所表现出的嫉妒和痴情、痛苦和无奈、悲观和绝望都发挥的淋漓尽致。

歌剧;维特;男高音;心理特征;演唱分析

《维特》,四幕五场抒情歌剧,马斯内作曲。它的原法语脚本为爱德华·布洛(Edeuard·Blaw)、保尔·米利埃(Paul·Milliet)和乔治·哈特曼(Geory·Hartmann)根据歌德(Goethe)小说《少年维特的烦恼》(The sorrows of Young Werther)编写。1892年上演于维也纳(用德语),1893年上演于巴黎,1894年上演于芝加哥、纽约大都会歌剧院和伦敦。毫无疑问,歌剧《维特》是作曲家马斯内最为成功的作品之一,他基本遵循歌德原著中剧情的发展、变化。“但马斯内着重表现的是故事的感伤性而不是歌德在原作中表现的感情的不合理性。它的每幕情节都很简洁,场景则是阳台庭院,客厅卧室,或是街角广场。但它的音乐却蕴藏热情,饱含感伤”[1]。马斯内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并突出音乐的功效,显示出强烈的个人情感冲突。

歌德小说《少年维特的烦恼》是以第一人称的书信体面世,因此,也可看成是一种主人公的内心独白,单这种写法特点就决定了这部小说是以心理刻画见长。维特是一位多情善感的诗人,他热爱大自然,性格含蓄、内敛,向往着自由、平等的生活,对他的爱情充满炽热的幻想,自从舞会上结识了美丽、端庄、贤淑的夏绿蒂之后,就被她深深的吸引……。剧中维特开始对他的生活充满无限遐想,对他的爱抱有幻想,直至剧终持枪自杀,伴随着剧情一步步的深入,不同时期,他的心理特征定会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一、咏叹调《啊!大自然你如此优美》(O nature,pleine de grâce)

(一)维特心理特征及角色发展变化:

第一幕:主人公维特应大法官之邀陪同他的女儿参加舞会,他如期来到大法官家门前。绿树成荫,鲜花遍地,这是一个美丽而且一望无际的花园。鲜花丛中环抱着一座哥特式的建筑,建筑前宽敞的绿荫凉台前有一个喷泉,泉水旁散落着几把休闲的椅子……,维特来到了这里,被眼前这梦幻般的景色迷住了。他感叹大自然如此美妙神奇,唱道:《啊!大自然你如此优美》

通过对歌曲的分析,我们不难看出青年诗人维特刚来到大法官家门前时,看到如此美景他内心极其激动,尽情徜徉在大自然的怀抱之中,心情非常舒畅、愉悦。“维特这种对自然的无限崇仰,淋漓尽致、生动形象地阐发了卢梭和斯宾诺莎的哲学思想和理论,不仅表现这青年歌德本人的世界观、社会观、道德观、审美观等等,而且更重要的,是曲折地反映了新兴资产阶级变革社会现实的要求。”[2]

见到维特,大法官非常高兴。这是维特第一次与夏绿蒂的见面,眼前这位美女是那么的端庄、贤淑、落落大方,她的一颦一笑都深深吸引着维特。他俩漫步在梦幻般的花园里,维特跪倒在地向夏绿蒂求爱,大法官的到来打破了这求爱的场面,他告诉夏绿蒂她的未婚夫阿尔伯特回来了。“阿尔伯特回来了,理想与现实、爱情与道德第一次发生了碰撞。维特立刻被击倒了。他发现,爱情并不能超越现实,爱情就是现实!而在现实中,阿尔伯特是夏绿蒂的未婚夫,这是一个不可更改的事实。”[3]他告诉匆忙离去的夏绿蒂:“你若坚守诺言,我将会因此而死去”,此语为剧终的悲剧埋下了伏笔。

(二)全曲结构、演唱分析:

1.全曲的结构及调性分析:

音乐结构宣叙调部分(1-20小节)咏叹调部分(21-60小节)A(21-29)连接(30-34)B(35-47)Aˊ(48-57)Coda(58-60)调性 D大调 G大调 a小调 G大调

从上表可以看出:1-20小节是宣叙调部分,D大调。21-60小节是咏叹调部分,而咏叹调部分为带有尾声的单三部曲式(结构为ABA′)。A部分调性由开始的D大调转至下属G大调上,接着,连接部(30-34小节)的调性逐渐向a小调过度,B部分(35小节起)又转至a小调,且伴奏声部保持3小节的主和弦持续,Aˊ部分(48小节起)转回至G大调。

2.演唱分析:必须强调的是维特这一角色需要“斯宾托”①声音类型的男高音来演绎。维特是一位学识渊博、性格内向的诗人,但他对生活充满激情,所以演唱时要“柔中带刚”,全曲的音域是#f1-a2。

第一、起始的宣叙调部分(1-20小节),音乐极富有歌唱性特点(多数宣叙调为朗诵性特点)。长笛奏出抒情、优美的旋律(引子1-5小节),歌声进入,主人公仿佛置身于梦幻般的世界。

第二、高音总是在f2处来回徘徊,所以要求男高音必须具备高超的声音技巧。同时,唱高音时在声音力度上要进行控制,不能喊叫。

第三、乐句的线条也比较宽,声音要保持绝对的连贯(Legato)、平稳和清晰,不能拖泥带水。

第四、注意音乐进入B段(35小节后)后发生转调(G大调转C大调),主人公的情绪此时也发生了变化,故演唱音色也要做相应的调整。

第五、曲终高音g2应作渐强处理,演唱时具有一定的激情与紧张度。

二、咏叹调《应该在我怀里紧紧搂着》(J'aurais sur ma poitrine pressé)

(一)维特心理特征及角色发展变化:

第二幕:在维茨拉尔的一个广场上,远处矗立着宏伟、壮观的教堂。突然,维特看到前方不远处有一对甜蜜的夫妇,身影是那么的熟悉。是她,是他日夜思念的夏绿蒂,维特在心底疾呼:啊!上帝!你为什么要让她成为别人的新娘?这本该属于我的爱却活生生的被他人夺走。我的生命还有何意义?我的身心在颤抖,我该飘向何方?他唱道:《应该在我怀里紧紧搂着》

通过歌曲分析可看出:维特由开始的赞美大自然,感叹人生,对未来生活的憧憬。现在,上帝为他创造了如此美丽圣洁的女人,而她如今却成为别人的新娘,他内心希望的肥皂泡破灭了。维特进而转变为无比的愤怒,悲叹人世的不公。他的生活失去了目标,他的全身在颤抖,他的身心在哭泣……。

(二)全曲结构、演唱分析:

1.全曲的结构及调性分析:

音乐结构宣叙调部分(1-30小节)咏叹调部分(31-88小节)引子(1-6) Ⅰ(7-12) Ⅱ(13-30) 间奏(31-33)A A1A2(34-46) (47-58) (59-83)Coda(84-88)调 性 D大调 bA大调 bA大调

从上表可看出:宣叙调可分为Ⅰ、Ⅱ两个片段,音乐进入Ⅱ片段,调性由D大调转为bA大调,表述了主人公不同的内心情感。开始,乐曲上方标有Avec agitation(激动地),引子(1-6小节)由定音鼓奏出,如狂风暴雨般强烈震撼着主人公的心田。因为维特此时看见夏绿蒂已成为别人的新娘,所以顿感五雷轰顶,不知所措(如谱例1)。

谱例1: 引子

Ⅰ片段(7-12小节)“Un autre est sonépoux”(另一个男人是她的丈夫)重复一遍不断加强,表示他此时绝望的心情。接着,音乐逐渐舒缓下来进入Ⅱ片段(13-30小节),这段是表述主人公内心撕心裂肺的伤痛感,强弱对比变化较大,要把维特那份无奈和无助,嫉妒和痴情发挥到极致。乐队配器手法上加强管乐声部的律动,极大地丰富了乐队的表现力,推动了剧情戏剧化的发展。

谱例2: 间奏

2.演唱分析:

第一、这首咏叹调具有一定的戏剧性,且情绪对比变化较大,哪里是表现痛苦、绝望的心情,哪里是表现无奈、忐忑不安的心情,演唱时需准确诠释。

第二、变化音较多、语速较快。演唱时要注意音准的把握,同时还需慢慢朗读歌词,注意语调的变化。“咬清楚”每一个字,不能含浑不清。

第三、音乐具有一定的张力,演唱时注意声音的弹性和音乐的流动性。

三、咏叹调《当一个孩子从旅途中提前归来》(Lorsque l'enfant revient d'un voyage avant l'heure)

(一)维特心理特征及角色发展变化:

第二幕:这是阿尔伯特第一次与这位年轻人不期而遇,他对维特之前喜欢自已的未婚妻深表理解。她是那么美丽、温柔、端庄、贤淑,维特喜欢她是很自然的事,维特感谢阿尔伯特的理解。他向阿尔伯特保证,自己会在痛苦和绝望中苏醒过来。这时他进入幻觉之中:他感到上帝此时正在召唤自己,他只有祈祷,祈祷上帝给予他怜悯和希望。他跪倒在地,仰望苍穹,但愿上帝在天堂召唤自己,唱道:《当一个孩子从旅途中提前归来》

通过歌曲分析我们可以看出:维特的内心非常复杂和矛盾,理智告诫自己,夏绿蒂已成为别人的妻子,但这又是他极不情愿见到的,因为他深爱着夏绿蒂。口口声声答应要离开夏绿蒂,他又不甘心离开她,所以他非常犹豫并深感痛苦,他感觉到自己是一只迷途的羔羊,正在一步步逼近死亡。现在,他只能把他的爱情托付给上帝,渴望上帝来拯救这颗孤独的灵魂,帮他实现自己的愿望。

(二)全曲结构、演唱分析:

1.全曲的结构及调性分析:

宣叙调(1-33小节)音乐结构咏叹调(34-67小节)引子(1-8) Ⅰ(9-12) 连接(13-16) Ⅱ(17-33)A(34-48) B(49-67)调性 f小调 b小调 B大调 g-bB-B

这首作品音乐充满了戏剧性,即使在咏叹调部分,旋律也是紧紧围绕人物内心激烈的戏剧性冲突而展开。从上表可以看出,它的调性关系较为复杂,宣叙调包含引子、Ⅰ片段、连接部和Ⅱ片段,调性由引子开始的f小调转为Ⅰ片段的b小调。Ⅱ片段,维特以自言自语的方式,让自己的思绪和轻柔的音乐融合在一起。他感受到离别对他来说是多么的痛苦和无奈,逐渐的陷入冥思苦想和幻觉之中。咏叹调部分,可分为A和B两段。A段由宣叙调部分的b小调转为B大调(同主音大小调),在绵延的节奏下,伴随着轻柔的弦乐伴奏,音乐单纯而朴素,主人公声张作为一个凡人的基本权利。注意高音点(38小节和41小节的第一拍处)气息要控制好,并用“半声”处理。

B段音乐进入g小调,调性突变,由g小调转为bB大调(56小节始),然后又转为B大调(61小节始至结尾)。伴奏声部基本都伴有强烈的震音,同时突出了管乐声部,音乐变得紧张和悲壮,主人公的神情也随之巨变。“否定、宣泄、试问……”,主人公激烈的情绪随着歌声一一迸发出来,结尾第一个“Appelle moi”处,把音乐推向高潮,强烈的情感碰撞把音乐的戏剧性发挥到了极致,同时,后两个“Appelle moi”用弱声处理。

2.演唱分析:

第一、这首作品音区跨度大(#f1-b2),变化音较多,演绎难度较大。

第二、注意音乐具有一定的张力和戏剧性,情绪的变化和对比较大。“沉思、冥思苦想、富有哲理的、进入幻境”等,这些表现维特不同的心境和情绪要准确把握,演绎到位。

第三、注意有的高音要控制,用弱声处理,但最后的高音点b2要尽量使声音透出来,同时,注意“持续音”要尽量唱的饱满。

四、咏叹调《春风啊,你为何唤醒我!》(Pourquoi me réveiller)

(一)维特心理特征及角色发展变化:

第三幕:平安夜的晚上,她在客厅等待维特的到来。突然,她看见维特已站在门口,凝视着她。夏绿蒂内心无比激动与兴奋,在这熟悉的房间里,维特看到了那架钢琴,还有那些书籍,曾经令他们的思绪一起畅游在甜蜜的世界里。夏绿蒂此时拿出一本维特曾经翻译过的诗集,试图来打破屋内这令人窒息的空气。手捧着诗集,维特感慨万千。唱道:《春风啊,你为何唤醒我?》

通过歌曲分析可看出:维特此时手捧着诗集,心潮涌动。他对上苍如此不公深感哀叹,他对命运如此安排深感悲恸,他对夏绿蒂的如此无情而深感惋惜。“春风啊,你让我感知爱抚,你让我体会爱情。然而,春风过后却是狂风暴雨般的苦难。如此人生,春风啊,你又为何把我唤醒?”[4]

第四幕:圣诞节夜晚,窗外飘着鹅毛般的大雪,维特孤独一人在自己的卧室里,他此时彻底地绝望了,拔出手枪对准了自己……。当夏绿蒂闻讯匆忙赶来时,维特已经奄奄一息了。她此时痛不欲生,把维特抱在怀里拼命的哭喊“维特……,维特……”。远处飘来了圣歌,维特此时已感觉到天使在不远处召唤自己,安详的闭上了双眼。

(二)全曲结构、演唱分析:

1.全曲的结构及调性分析

全曲共分为两部分,以分节歌②的形式,用两段不同的歌词,重复同样的旋律,乐曲为#f小调。

2.演唱分析

这是一首美妙绝伦的咏叹调,作曲家曾开玩笑地自夸:“百科全书般的学识加上神奇的写作手法,才能造就他那出神入化般的作曲技巧”。[5]第一部分,由定音鼓在属音上奏出强而有力的震音,接着由大提琴奏出深邃而凝重的旋律,第3小节始竖琴拨奏出轻柔的主和弦分解琶音(如谱例3),主人公娓娓唱出伤感的旋律。

谱例3: 引 子

第10小节第4拍至14小节“Et pourtant bien proche est le temps,Des orages et des tristesses”这两句音乐是逐渐上行的,演唱者的情绪也随之逐渐加强,表明主人公此时无助、苦闷的心情。直到“Pourquoi me réveiller”这一句,主人公绝望的心境如狂风暴雨般迸发至高音点bb2音,音乐也由开始的#f小调转变为#F大调(属同主音大小调交替),bb2音同样采用“渐强”处理(如谱例4)。

谱例4:

突然,音乐安静下来,“du printemps”采用“半声”处理。把此时主人公心酸、痛苦和绝望的心情发挥的淋漓尽致。咏叹调的第二部分和第一部分的处理基本相似,只是全曲结尾处的高音#f2不采用“半声”,而需全面爆发出来,一气呵成。

第一、注意对气息的控制要到位,否则我们的声音很难做到轻柔、连贯和统一。同时,此曲的线条较宽,音乐且具有一定的张力和戏剧性,特别要注意声音力度上的变化。

第二、注意“音准”的把握。此曲的变化音多,音程跨度大,音域也较宽,所以对男高音的演唱技巧是一种挑战。

第三、节奏上的“弱起”,特别注意14小节处“Pour quoi me réveiller”这一句,第三拍的弱起32分音符要唱的准确、清晰,换气要从容些,还需注意第4拍上32分音符带有附点节奏的处理。

第四、注意“持续音”的运用。整首作品几乎每一乐句都有持续音,演唱时时值要饱满,情绪要到位。

五、结束语

马斯内是19世纪法国抒情歌剧重要作曲家,他的音乐创作体现出鲜明的个性特征:风格细腻、多愁善感,具有美妙的音乐,高超的作曲技法和极为强烈的戏剧性冲突,人物形象刻画的惟妙惟肖。本文所研究的歌剧《维特》是其重要的代表作之一。歌剧《维特》在艺术形式上不但反映出很多马斯内一贯的创作手法和观念,而且在某些方面还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剧情上,戏剧性冲突强烈,注重人物心理的刻画;旋律上,优美、清新和自然;和声上,“半音化”程度提高和大量增六和弦的运用;调性上,转调频繁、调性模糊和伴有离调进行;配器上,手法较为大胆、新颖,特别强调管乐对的歌剧情节及气氛的烘托,极大地丰富了管弦乐队的表现力;同时,他深受瓦格纳“主导动机”的影响,把它融入到自己的音乐创作中,等等。这些音乐创作手法无不对后世的法国印象派作曲家德彪西、拉威尔等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近些年,在法国马斯内的故乡每年一度还举行音乐节来促进马斯内音乐的复兴,以便于让更多的学者学习和研究他的音乐。

注 释

①所谓“斯宾托”在意大利文中原意为“推出”,用在声乐上,则表示要有活力,有冲击力。因而抒情型与戏剧型相结合的抒情斯宾托声音类型便普遍地出现于歌剧之中,无论是抒情女高音还是抒情男高音,均要求在抒情风格中强化音色的紧张度,运用坚实的发声和富于激情的情感状态将音乐推向戏剧性高潮。马斯内、威尔第、瓦格纳、普契尼等许多作曲家歌剧中抒情女高音、抒情男高音中均普遍运用抒情斯宾托的表现方式。

②分节歌曲(strophic):是指一种歌曲,其中相继出现的每个诗节用相同的音乐(也许有稍微的变化),像民歌风格,其对立面是通节歌曲。

[1] 钱 苑,林华著.歌剧概论[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3:37.

[2] 歌 德.少年维特的烦恼[M](第1版).杨武能,译.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05:117.

[3] 张尧均.爱的受难与自杀的救赎-关于维特爱与死的一种解读[J].海南大学学报(社科版)1997,(4):57-64.

[4] 王景彬 主编.抒情男高音(一)[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9:69.

[5] 曲 歌.歌剧《维特》中男高音咏叹调《为何唤醒我》演唱风格阐释[J].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09,(4):93-95.

On the Psychological Features of Tenor Werther and Analyses of His Singing in OperaWerther

Wang Wenzheng

(School of Music,Anhui Normal University,Wuhu 241000,China)

Based on Goethe’s The Sorrows of Young Werther,the lyrical opera“Werther”is one of his important representative works.The opera mainly presents the love tragedy between Werther and Charlotte.Instead of showing the irrationality of love in the novel,the opera reflects the intense dramatic conflict and the hero’s sentiment in heart.Throughout the whole opera,the plot is simple but exciting,and Massenet clearly presents Werther’s psychological changes in different times and his inward jealousy and infatuation,his pain and helplessness,and his pessimism and despair.

opera;Werther;tenor;psychological features;analyses of singing

J605

A

1673-1794(2011)06-0059-04

王文正(1975-)男,硕士,讲师,研究方向:声乐演唱与教学研究。

安徽师范大学科研培育基金资助(2010xmpy006)

2011-09-18

猜你喜欢

维特咏叹调大调
诗意街头
安东尼奥·罗塞蒂圆号作品《降E大调协奏曲》的演奏技巧分析
G大调随想曲
王宝钏
——寒窑咏叹调
长安铃木维特拉
咏叹调“亲爱的名字”演唱研究
改变!拉力赛版维特拉
关于咏叹调《冰凉的小手》的诠释与演绎研究
老李的咏叹调
舒伯特钢琴奏鸣曲第一乐章呈示部和声结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