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职非英语专业英语课堂教学设置的探讨
2011-11-06陈颜
陈 颜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 人文素质部,重庆 401331)
关于高职非英语专业英语课堂教学设置的探讨
陈 颜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 人文素质部,重庆 401331)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目前国内职业教育的最高形式,近年来已得到迅速的发展,而公共英语教学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本文从一堂英语精读课入手,就高职英语教学所面临的问题,结合学生思维特点和学科之间的联系以及学生的爱好和特长,制定了详细、具体的课堂教学设置。
高职教育;公共英语;精读课;课堂教学设置
在新时期高等职业教育的要求下,高职院校的英语教育与社会需求并不完全适应。高职非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的不合理导致大部分学生的语言潜力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大多数学生毕业后英语应用能力差,从而影响其社会竞争力和发展。课堂教学是我们进行英语教学改革的基本点、出发点,也是提高英语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怎样的课堂教学才能使英语教学达到最佳的效果?在课堂中进行怎样的操作,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实现教学目标?哪些课后练习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学科优势,全方位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怎样才能抓住高职学生的特点,在人才培养的模式改革中,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中的英语教学?这些已经成为高等职业教育英语教学中急待解决的问题。
1 高职英语教学所面临的问题
1.1 教学思路偏差
高职学生的入学成绩参差不齐,相较于本科院校的学生,学生入学的英语成绩比较差,词汇量比较少,同时又没有比较合适的教材和参考资料,导致高职英语教学不同于其他院校的教学模式。目前,高职英语教学仍主要采用以传授语言知识为主的 “教材+黑板+录音机”的模式,大多数教师在讲课时仍采用“说教式”教学法,仍然是教师以课本为中心,学生被动学。在时间有限的课堂上,英语教师大多讲解英语语言的“形式”和“规范”,学生进行某些规定的词汇、句型或语法的操练,缺乏引发语言交流动机的“信息沟(information gap)”,学生对这种“假的(artificial)”英语运用很容易失去兴趣,在课堂上得不到实际英语运用的体验。这种多年来形成的英语教学思路对于学习能力强,有一定的英语基础,对英语这门学科感兴趣的学生尚可使用,但用在英语基础较差的高职学生上是不适合的,甚至形成了尖锐的对立和直接的冲撞。
1.2 教学模式混淆
高职院校的学生生源复杂,知识结构、层次不一,再加上高职教育的特殊性——培养操作型和应用型人才,这些都导致教育模式的复杂性。就以我校(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为例,大的专业分三类:工科(电子信息、通信工程、软件工程、计算机应用、汽车工程等)、文科(工商管理、会计与金融)和艺术类(传媒艺术)。就英语基础来看,文科类的学生优于工科和艺术类的学生,基础不同导致教育模式的不一致;就所学专业来看,各专业对英语的兴趣程度也不一致。比如车辆专业的学生在他们以后的实际工作中基本上用不到英语,所以很多学生从心理上排斥英语这门学科,兴趣点不同导致教育模式的不一致。但在实际的教学中,大部分教师为完成教学计划和目的,只能按照学校规定的模式开展教学,导致一种教案用于多个学科、一种教学方式用于多个课堂、一个标准用于各层次的学生,以至于教学模式混淆,教学质量低下。
2 非英语专业英语课堂教学设置的探讨
当前高职非英语专业课堂教学有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老师教得很辛苦,学生学得很痛苦,但学生的英语水平没有得到应有的提高。作为教师,到底应拥有什么样的有效教学理念、掌握哪些有效的教学策略,就显得格外迫切与重要。
2.1 有效教学的定义
有效教学问题的研究源于20世纪初的教学科学运动,该运动很快引起世界各国教育同仁的关注。其中“教学是艺术”的教学观在西方教育理论中占主导地位。随着20世纪后科学思潮的影响以及心理学特别是行为科学的发展,有人提出“教学不仅是艺术,也是科学”的观点。于是人们开始关注教学的哲学、心理学、社会学的理论基础以及如何用观察、实验等科学方法来研究教学问题。有效教学研究就是在这一背景下提出来的,它的核心问题就是教学的效益,通过效益来衡量什么样的教学是有效的。
2.2 英语有效教学的研究
提到有效教学,就必须要涉及到人的大脑结构、学科、学习习惯、学习兴趣等问题。脑科学研究表明:人类由于大脑发育倾向不同而产生了两种完全相反的思维倾向。人的大脑分为左半球和右半球,左半球即左脑,是语言脑(意识),右半球即右脑,是形象脑(潜意识)。由于左右脑分工的不同,所以功能也就有差异。左脑与右脑最大的区别就是在阅读、写作、思考、记忆等的时候有没有用大脑把所看到所想的东西用图片来描绘。采用右脑去记忆就是把所要记忆的东西转换成图片并保存在大脑里。脑的大部分记忆是将情景以模糊的图象存入右脑,就如同录像带的工作原理一样。所谓思考,就是左脑一边观察右脑所描绘的图象,一边把它符号化、语言化的过程。由于人体的自然生理属性以及传统应试教育和“填鸭式”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在现实生活中95%以上的人仅仅使用自己一半的大脑——左脑,而创新思维单凭左脑的逻辑推理已经远远不够,“开发右脑”迫在眉睫。所以,我们应从科学的角度出发来设计课堂,同样的课程对于不同的学生应采取相应的教学方式。比如对于理科生,他们惯于用左脑来思考问题,而学习外语需要开发右脑,所以在课堂的设计上,一方面要配合他们传统的思维方式,另一方面要加强他们右脑的训练。而对于文科和艺术类的学生,他们惯于用右脑思考问题,在课堂上可以用大量的图片、播放电影片段这些直观的方式来加强他们的记忆,通过不同的课堂设置,提高英语教育的有效性。
2.3 高职英语课堂设置的探索
以《21世纪大学实用英语》第二册第二单元的精读文章“Mistaken Identity”为例,从教案制定、课堂操作、课后练习来探讨英语课堂设置问题,从而增加教育的有效性。
2.3.1 制定教案
这一课的标准教案的信息如下:
课题:
Mistaken Identify(adapted)
教学目的及要求:
a)To introduce something about Mark Twain.
b)To teach key words,phrases and structures of the passage.
c)To have the students understand the main ideas of Text A and master the useful sentence structures.
d)To strengthen the students’memory for Text A ___the words,phrases and structures.
教学重点:
a)To explain the basic meaning of the new words.
b)To introduce extra meanings about some new words.
教学难点:
To increase the students’ amount of vocabulary.
教学步骤及内容:
这是一篇一年级第二学期的精读教案。总体上还是以教师为主学生为辅的格局。由于高职院校学生生源的复杂性,教师在制定教案时,应考虑到不同专业学生的思维方式,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能力及学生对英语的兴趣程度。这份标准教案适合于英语基础较好的学生,但对于车辆专业、机电专业等工科类和艺术类的学生,要达到教案上的教学目标就相对吃力。对于这类英语基础较差的学生,可以对教学目的和教学重点做一些适当的调整——去掉 “To introduce extra meanings about some new words”这一环节,让这些基础较差的学生先扎实地掌握一些基础的词汇和常用的意思,同时还可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在教学过程中形成一种良性循环;另外,可以在教学的反馈阶段降低难度——在STAGE 3的练习环节,没有必要让学生及时完成课后作业,可以让他们先熟悉课文的新单词(以练习题中的单词为主)。
2.3.2 课堂操作
英语学习的最终目的是在课堂以外的各种语言环境中真实地使用语言,用来学习其他的课程、工作或者娱乐。英语实际运用的水平,也只有通过亲身体验过的、实际的、随机的英语交流来提高。所以教师在课堂上应从英语的实用性来安排教学,可结合各科的学科特点和学生的学习习惯,以学生的兴趣为切入点来设置课堂教学。
学生的用脑习惯直接影响到兴趣爱好,学习外语是训练右脑的有效途径,反过来我们可以通过对学生右脑的训练来提高其英语水平。可以通过有效的课堂操作,让学生有意识地尽量使用左手,从而达到训练右脑的目的(右脑半球控制左侧肢体,多做左侧肢体运动可以刺激右脑)。同时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有意识地引入一些开发右脑的学习方法。比如在教学生辨别“give out”(分发,耗尽),“give away”(赠送, 泄漏), “give off”(发出, 放出) 这组由“give”构成的短语时,就可以让学生通过形象联想来记忆。 比如“give off”中的“off”,“o”就像圆圆的太阳,会“发出,放出”光芒;“f”就好比伞,可以遮挡阳光。把这些形象的画面同枯燥的意思结合在一起,可以让知识接受方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下学习,主动接受新知识。
同时,我们在课堂的设置上应注重英语的实用性,结合学生的学科特点和学习习惯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比如这篇精读课文是以故事的形式出现,所以可以让学生分小组来扮演故事中的角色,以表演的形式来诠释课文的内容。通过这一过程学生会很自然地掌握课文的内容,同时可以训练学生的口语和语言的组织表达能力,还可以让学生很轻松地记住该课的单词和一些漂亮的句型。当然这里仍然要考虑到学生的英语水平。可以让工科和艺术类的学生看着课本来表演,而对于文科类一些基础较好的学生则可以采取脱稿的形式来表演。在课堂上通过课堂教学提高学生与其工作相关的英语能力,在可行的条件下对部分专业的学生可以进行双语教学。
2.3.3 课后练习
在布置练习题的时候,教师同样要考虑到学生的学科特点和英语基础问题。比如同样是该课课后第四题“Read text A again and complete the following table”,教师在给不同专业的学生布置任务时可以采取不同的方式。对于理科生,由于长期采取题海战术,他们已经习惯以题目的方式来巩固知识点,所以可以直接让他们以填空的方式来完成该项题目;对于文科专业的学生,由于他们的英语基础较好,具备较好的英语组织能力,可以让他们结合表格的内容,用自己的语言总结各段的段落大意;而对于艺术类的学生,例如我校的传媒艺术的学生,在作业的设置时可以利用他们的专业优势,让他们结合课后的表格以三维动画的形式将课文的内容展现出来。这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又培养了其DIY的能力,真正做到以“创新精神为核心,提高学生素质”。另外,教师可以通过各院系合作,让学生在定岗实习中来完成一定量的英语作业,比如用英语来完成简单的实训报告等,把这些成绩都列入该学生的实训成绩中,这样可以让学生在实际工作中提高英语应用能力。
3 结语
目前,高职高专教育的飞速发展对英语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我们只有重视反思、善于反思,调整和改进教学思路。教师可以结合高职院校的自身特点,遵循其办学宗旨,注重教育的实用性和针对性,用实事求是的态度,结合高职高专学生的特点和实际英语基础,从科学的角度和以学生为本的宗旨来设置课程,安排教学内容,使英语教学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达到最理想的教学效果。
[1]Krashen.S.D.Principles and Practice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London:Prentice Hall International,1969.
[2]阿诺.右脑革命——如何激发孩子学习的潜能[M]北京:中国民航出版社,2005,10(1).
[3]韩清林.自主学习教改实验的若干基本问题[J].教育研究,2001,(5):55-59.
[4]贾冠杰.外语教育心理学[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
[5]梁晓春.探寻理想的教学模式[A].上海市大学英语教学论文集(3)[C].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25.
[6]李延国,张庆源.右脑风暴[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9:1-2.
[7]束定芳,庄智象.现代外语教学——理论、实践与方法[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
[8]翟向俊.Mistaken Identity[A].21世纪大学实用英语(BOOK1)
[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47-49.
Discussion about English Class Teaching Offered in College for Non-English Majors
CHEN Yan
(Chongqing College of Electronic Engineering,Chongqing 401331,China)
Recently higher vocation education as the highest form in the national vocational education is developed rapidly these years,which mainly consists of public English.According to the problem of higher vocational English teaching,the essay starts with an English intensive reading class,combining with the relations between the character of students’thinking and subjects as well as students’habits and the specialty to design detailed and concrete curriculum design.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public English;intensive reading class;curriculum design
G712
A
1674-5787(2011)05-0135-03
2011-06-26
陈颜(1982—),女,重庆市人,重庆师范大学2009级硕士研究生,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人文素质部,讲师。
责任编辑 闫桂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