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庆市高职院校开设人文素质选修课现状的调查与建议

2011-11-06王春艳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11年6期
关键词:人文素质院校

王春艳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重庆 401331)

重庆市高职院校开设人文素质选修课现状的调查与建议

王春艳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重庆 401331)

通过调查与审视重庆市高职院校开设人文素质选修课的现状,文章揭示了重庆市高职院校人文素质选修课在课程目标、课程资源、课程供需状况、课程形式、课堂纪律及课程评价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了一系列参考建议,以期为人文素质选修课的进一步规范与合理建设方面提供参考。

人文素质;选修课;调查与建议;重庆高职

1 调查对象及调查方法

为了更好地了解重庆市各高职院校开设人文素质选修课的现状,课题组以重庆市6所高职院校(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重庆房地产职业学院、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重庆青年职业技术学院)一、二、三年级的在校学生 (共2 000人)为对象组织了一次调查活动,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辅以查阅学校教学计划及人文素质类选修课课程目录的方法。本次调查共发出问卷2 000份,收回问卷1 903份,收回率95.2%。其中有效问卷1 648份,有效率86.7%。调查结果表明,人文素质选修课受到了广大学生的欢迎,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亟需认真研究并予以解决。

2 调查情况及相关分析

2.1 学生对人文素质选修课的必要性认识和选择依据情况

根据问卷反馈的结果来看,大多数的学生认为在高职院校内开设人文素质选修课非常必要、很有必要的学生共占78%(如表1所示)。

表1 学生对开设人文素质选修课必要性的看法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学校借助选修课来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这一做法是受到学生的肯定与认可的。不仅如此,大多数学生还认为人文素质选修课对自身的长远发展也是很有益处的(如表2所示)。

学生对开设人文素质选修课有利于表2 自身长远发展的看法

另外,当问到学生是依据什么来选择人文素质选修课时,有49%的学生回答是“根据自己的喜好来选择人文素质选修课”,因为“好通过”才选的占15%,“随便选的”占14%,“根据未来就业需求选择热门课程”的占12%,而因为要“凑学分”而选课的则占到了10%。可见,学生虽认可人文素质选修课开设的必要性与重要性,但依然有1/3的学生没有摆正选择课程的态度,他们选择课程的初衷仅仅是为了顺利毕业。这其实也反映出学生在学习的价值取向上依然还停留在功利的层面,课程选择的随意性和功利性较强。

2.2 人文素质选修课课程数量供需情况

问卷结果显示,有4%的学生认为人文素质选修课的门数完全不够学生选择,有13%的学生也认为人文素质选修课的门数不太够选择(如表3所示),如某院校仅开设了体育方面的人文素质选修课。这说明,虽然近几年重庆市高职院校的人文素质类的选修课程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是从课程供需方面来看,课程门数依然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有些学生甚至表示,对于某些“热门”课程,他们需要通宵等待选课机会,生怕机会“转瞬即逝”。另外还有学生建议学校能多开设一些学生喜欢的课程,或者不要限制“热门”课程的选课人数。

表3 学生对人文素质选修课开设门数选择余地的看法

在众多人文素质选修课程中,学生最希望开设的课程依次是艺术欣赏类课程、语言文学类课程、哲学历史类课程、经济管理类课程、应用心理类课程、政治法律类课程和自然知识普及类的课程(如图1所示)。这表明学生对于一些能够提升自身文化修养的课程是很青睐的。

图1 根据开设必要性及喜好对人文素质选修课的门类进行排序

2.3 人文素质选修课课程目标实现情况

人文素质选修课应该是“一肩担多任”的,在保证学生学习人文知识的同时,也要满足学生人文能力和人文情感的全面发展。根据问卷反馈的结果来看,有26%的学生认为人文素质选修课很能拓宽自己的人文知识;46%的学生认为人文素质选修课比较能拓宽自己的人文知识;有23%的学生认为人文素质选修课很能增强自己的就业竞争能力以及在社会上的适应能力等人文能力;38%的学生认为人文素质选修课很能增强自己的人文能力;有24%的学生认为人文素质选修课很能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帮助他们体验人文情感;有41%的学生认为人文素质选修课比较能帮助他们体验人文情感(如表4所示)。通过对三个结果进行对比,我们可以看出人文素质选修课有利于改善学生单一的学科知识结构,能够拓宽学生的人文知识面。但是,现在所开设的人文素质选修课在提高学生人文能力与丰富学生人文情感方面还相对较弱。

表4 学生对人文素质选修课能否提高自身人文知识、人文能力、人文情感的看法

2.4 人文素质选修课课程资源情况

当问到人文素质选修课的课程内容是否丰富多彩时,有12%的学生认为课程内容非常好,有31%的学生认为比较好,而选择一般的学生则多达46%(如表5所示)。这说明人文素质选修课的课程内容距离学生所认定的丰富多彩还有一定距离。

表5 学生对人文素质选修课课程内容是否丰富多彩的看法

人文素质选修课是学生了解最先进文化与思想的平台,教师应该尽快更新课程内容、纳入新观点,让学生能够在最短的时间里获取最新信息,但现在人文素质选修课课程内容在与时俱进这方面做的还不够好。当问到人文素质选修课的课程内容是否能跟上时代脚步时,有3%的学生认为课程内容完全跟不上时代,有7%的同学认为比较差,选择一般的同学达41%(如表6所示)。

表6 学生对人文素质选修课课程内容能否跟上时代脚步的看法

人文素质选修课教材使用情况的调查结果,更应该敲响教学管理部门的警钟。根据调查结果显示,多达19%的学生没有任何形式的教材,以论文汇编作为教材的有10%,还有25%的学生是以教师的讲义作为教材(如表7所示)。在这种情况下上课,学生往往一堂课下来,连教学内容都记不全、教学重点都不知道,更不必说对知识的理解、掌握与运用了。

表7 人文素质选修课教材使用的情况

当问到授课教师会用到哪些教学资源时,只有24%的学生选择了教材、教案等纸质资源,这也说明不仅仅是学生缺少教材,甚至连多数教师手中也没有教材。有30%的学生反映教师是运用课件上课的。同样有30%的学生反映教师运用电影及音乐等媒体资源授课 (如表8所示),这让我们不得不担心教室是否已变成影院。仅有11%的学生回答自己所选课程是有课程网站的,这说明人文素质选修课的课程建设还需要在网站建设上着力。

表8 学生对人文素质选修课教师授课时会运用哪些教学资源的反映

2.5 人文素质选修课课程形式情况

学生所希望的人文素质选修课课程形式的调查结果说明,学生并不赞同单纯完成一定课时量的听讲这种课程形式,而是倾向于多种课程形式并存。有32%的学生希望听校内校外的讲座完成学习任务,21%的学生希望通过参加某种形式的竞赛来完成学习任务,有15%的学生希望通过完成某项具体任务完成人文素质公选课的学习(如表9所示)。

表9 学生希望的人文素质选修课课程形式情况

2.6 人文素质选修课课堂纪律情况

人文素质选修课的学生较多,点名这种考勤方式虽然费时,却是不可缺的。学生反映教师不经常点名的占29%,偶尔点名的占9%,从来不点的占2%,共占据了40%(如表10所示)。这样看来,人文素质选修课考勤的频率并不高,不能充分起到督促学生学习的作用。

表10 人文素质选修课考勤情况

另外,人文素质选修课课堂纪律非常松散。当问到学生在人文素质选修课课堂上做些什么时,只有43%的学生回答自己在认真听讲,其余的学生大都在忙自己的事情、看其他的书或者睡觉(如表11所示)。

表11 人文素质选修课课堂纪律情况

问卷调查结果还显示,人文素质选修课学生的逃课现象也很严重:有9%的学生经常逃课,有11%的学生逃课比较多,有16%的学生逃课不太多(如表12所示)。相较于其他必修类的课程,人文素质选修课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必逃课”了。

表12 人文素质选修课学生逃课、缺课情况

学生的到课情况一方面要取决于学生的自觉性与自律性,另一方面也要取决于教师是否在认真负责地授课。问卷结果显示有25%的教师上课很认真,有40%的教师上课比较认真(如表13所示),然而也有少数教师仅仅把人文素质选修课看作是赚取课时的手段,因此授课并不认真。

表13 学生对人文素质课选修课教师授课认真负责的看法

2.7 人文素质选修课课程评价情况

调查结果显示,人文素质选修课的课程评价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但大多是过去常用的评价方式还不能做到评价方式灵活、新颖。人文素质选修课的课程评价一般采取平时成绩为主,期末成绩为辅的方式,占32%。另外,开卷考试为主,平时成绩为辅也占了25%(如表14所示)。

表14 人文素质选修课教师对学生的考评方式情况

人文素质选修课的考评并不严格。有27%的学生反映考评不太严格,9%的学生反映考评比较松散,有5%的学生反映考评非常松散(如表15所示),以致很多学生认为人文素质选修课非常好过,只要考试到场,做题、写论文就一定能过。事实上,在现实中,教师、学生都不太重视人文素质选修课的考评。

表15 人文素质选修课学生考评情况

人文素质选修课的考评不仅包括教师对学生的考评,也包括学生对教师的考评。对于教师的考评方式也是有很多种的(如表16所示)。我们看到大多数的高职院校都对人文素质选修课教师进行了考评,但我们也不能忽视依然有7%的同学反映他们没有通过任何方式对授课教师进行过评价,这种现象很不利于人文素质选修课教师队伍的优化。

表16 人文素质选修课教师考评情况

3 思考与建议

3.1 课程设置科学化

在人文素质选修课课程设置上,各校基本涵盖了哲学、文学、历史学、社会学、伦理学、心理学、创造学、艺术学等学科领域,已经比较全面了。但我们还应注意两点:第一,高职院校选修课的人文教育应融入其独有的职业特点,实现人文教育与职业教育在选修课课程上的融合。第二,在保证人文大框架的前提下,学校应当在课程的具体设置上多听取学生的意见,尽量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3.2 课程目标多维化

高职人文素质类选修课的课程目标应当多维化,至少从人文知识、人文能力、人文情感三个层面来制定课程目标。首先,学校及教师应向学生阐明人文及人文素质的内涵与意义;其次,学校及教师应在教学大纲等资料中向学生阐明具体课程会涉及到哪些人文知识、人文能力、人文精神,尤其要着重指出学生会体验到哪些人文情感。

3.3 课程形式人性化

在课程形式上,我们建议尽量人性化一些,不要拘泥于课堂与课时,不要将老师和学生圈在教室的园囿之中,除了课堂讲授以外,还可以采用多种课程形式:有些人文素质选修课可采用专题系列讲座的课程形式;某些专业性不太强的课程如《外国文学》、《西方哲学史》等课程,教师可以适当采用理论分析与学生鉴赏阅读、撰写读书报告相结合的方式;某些人文素质选修课也适用竞赛式课程形式,如《英语诗歌》、《演讲与口才》等课程。

3.4 课程资源优选化

现阶段,重庆市高职院校在课程资源建设方面最应该做的就是进行课程资源的优选与共享。课程资源建设首先要考虑师资资源的优选。学校应充分挖掘教师资源,鼓励教授与学科带头人开设人文素质选修课,同时也要鼓励各人文系科的优秀教师开设课程,学校也可以聘请社会上的知名专家开课。教学资源的优选也是不容忽视的、急需改进的问题。学校可以设立人文素质选修课程建设基金和教材出版基金,鼓励教师编写教材,择优选取使用。对于暂无教材的课程,教师也应当编写讲义或授课纲要,确保学生人手一份。现在重庆市大学城内的各高职院校还可以加强校际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3.5 课程评价多样化

建立完善的人文素质选修课教学质量监控和教学评价体系是课程实施和人文素质教育目标实现的保障。授课教师完全可以在注重平时成绩的基础上采取一些全新的、以学生的人文能力与人文精神作为主要评价对象的评价方式。比如高职《大学生心理学》教师就可以采用学生自主创设情景解决心理学相关问题,应用心理学相关知识分析情境中所存在的复杂的心理问题等方式。当然,这些评价方式需要根据课程的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但是无论选用哪一种考核方式,任课教师都要做到严格把关。

3.6 课程管理制度化

高职人文素质选修课课堂纪律的管理主要涉及教师和学生两方面。首先,在教学过程中,开展课程质量的监控与评估,建立有效的课程质量评估机制。第二,学院管理部门对于教师的教学可以有某些政策性倾斜,对工作责任心强、教学满意度高的优秀教师,给予物质和精神的奖励,反之则给予批评。第三,在学生管理层面要确立纪律规范,严把课堂纪律关。

[1]张华.课程与教学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2]刘理,朱则杰.高校人文社科类选修课考试方法探索[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4):82~83.

[3]尤建国.高职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体系构建探索[J].江苏高教,2008,(3):137~138.

Survey on the Present State of Humanistic Quality Elective Courses Offered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of Chongqing

WANG Chunyan
(Chongqing College of Electronic Engineering,Chongqing 401331,China)

This paper conducted a survey on the present state of humanistic quality elective courses offered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of Chongqing with the purpose to find out the problems exist in the course objectives,curriculum resources,supply and demand of the courses,curriculum forms,classroom disciplines and course evaluations etc..The relatively proposals were presented to solve the problems to make the humanistic quality elective courses offered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of Chongqing more standard and the curriculum development more reasonable.

humanistic quality;elective courses;survey and proposals;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of Chongqing

G718

A

1674-5787(2011)04-0006-04

2011-08-30

本文是教育部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文化教育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十二五”规划教育科研课题“重庆市高职院校开设人文素质选修课的情况调查与对策研究”的阶段性成果,课题代码:WJ125YB098,课题负责人:杨莉。

王春艳(1981—),女,天津市人,硕士,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人文素质部讲师,主要从事高职语文教学及相关研究。

责任编辑 周丁力

猜你喜欢

人文素质院校
人文
高铁乘务员的素质要求及其养成
人文绍兴
人文社科
素质是一场博弈
什么是重要的素质
让人文光辉照耀未来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