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青稞种植 西藏农业发展史的缩影——访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农业研究所研究员强小林

2011-11-06

科学中国人 2011年21期
关键词:葡聚糖青稞小林

本刊记者 王 楠

青稞种植 西藏农业发展史的缩影
——访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农业研究所研究员强小林

本刊记者 王 楠

今年正值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也是西藏和平解放60周年。1951年5月23日,中央人民政府的代表与西藏地方政府的代表在北京签订了《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标志西藏和平解放。这是西藏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和西藏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人民解放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维护国家统一的一件大事。60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西藏各族人民,开创了西藏和平解放、民主改革、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不同寻常的历史进程,实现了从封建农奴制度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历史性跨越,西藏的社会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巨变。为纪念西藏和平解放60周年,本刊特采编了这份稿件。

“我们捧上青稞美酒哟,哈达身上带到北京,献给毛主席,感谢他给我们带来了幸福……”上世纪六十年代,一首《毛主席派人来》的藏族歌曲唱遍大江南北,也让大家记住了青稞和哈达这两种西藏最富代表性的特产。青稞(裸大麦),是禾本科大麦属的谷类作物,主要产自中国西藏、青海、四川、云南等地,是藏族人民的主要粮食。在青藏高原四千多年的种植历史中,从物质文化延伸到精神文化领域,形成了内涵丰富、极富民族特色的青稞文化。青稞的播种反映了藏族先民由畜牧过渡至农耕的重大进程,然而,在几千年的农奴制社会里,青稞种植一直处于一种原始、粗放的经营状态,直到解放后,在党和政府的大力关怀下,在农业技术工作者的努力推广下,青稞种植领域才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进步。

强小林,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农业研究所副所长、党委副书记,西藏青稞研究与发展中心主任,1983年大学毕业后主动申请援藏工作,从此在青藏高原上扎根近三十个春秋,默默耕耘在青稞种植研究领域,被区内外誉为“青稞育种领域的‘袁隆平’”、“青稞之父”。他向记者详细介绍了藏区青稞种植的历史发展沿革,在他的描述中,青稞种植正如一部西藏农业发展史册的缩影,勾勒出的正是西藏发展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国内著名青稞专家强小林

上世纪五十年代~八十年代初期:开拓创建,深化认识,冬小麦推广阶段

西藏青稞的生产地位,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很多研究证明,青藏高原是世界大麦的起源中心之一,早在四千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西藏就已开始了青稞的种植栽培。青藏高原地区地势高昂,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自然环境气候恶劣。经过漫长的自然进化和人工栽培驯化选择,青稞成为最为适应西藏生态环境的作物,其耐瘠,耐旱,耐低温和抗病抗碱抗雹等特性在西藏灾害频繁的生产条件中得到充分的发挥;同时青稞又具有稞籽粒疏松、易熟化,加工简单、食用方便的优点,非常适应燃料紧张、流动放牧等特点。因此,青稞种植范围遍布西藏及其周边藏区,凡有种植业的地方就有青稞。“得青稞者,得天下”,这个说法对西藏一点也不夸张。但是,在很长一个时期,当地对青稞的种植就像散养的家畜一样,随意而简单,撒在土里坐等成熟的丰收。“在西藏和平解放以前,西藏农业没有任何现代意义的科学种植。”强小林这样告诉记者。

全国大麦产业体系专家考察藏青25高产创建示范田

低下的粮食产出量和靠天吃饭的生产状态,极大地限制了西藏经济发展,脆弱的农业生产系统也带来了不小的粮食生产安全问题,人均占有粮食不足150公斤,人民群众长期生活在半饥饿状态中。因此在和平解放之初,中央政府即派出了由资深专家组成的农业科学组随军徒步入藏考察,引入当时全国主要农区的多种作物品种在拉萨等地进行试验种植,拉开了开创高原现代农业科研工作的序幕。尽管绝大多数作物不适应西藏的气候生态条件,但我国著名小麦育种家、现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的庄巧生先生仍以其敏锐的视野,从近两年考察试验结果的分析中得出了“在海拔3000-4000米的西藏河谷农区可以推广种植晚熟冬小麦、并很有可能实现高产”的历史性结论;返回北京后庄先生继续关注并从相关试验中筛选出强冬性、特晚熟的德国小麦品种“亥恩·亥德”推荐给西藏科技人员。该品种1959年引入西藏一次试种成功,因其多穗多花、大穗大粒的形态特征被象地称为“肥麦”,1960-1980年间逐步在拉萨近郊和全自治区的河谷农区大面积推广,至今仍为西藏冬小麦的当家品种。冬小麦的推广使其以往零星种植迅速成为全区第二大作物和突出的高产粮食作物,亦带动了作物轮作替代撂荒轮作,化肥、农药、新型农机具等现代农业技术的广泛应用,引致了高原农业耕作制度的重大变革,同时使西藏的粮食总产量从1960年的18.29万吨跃至1978年的51.34万吨,增产180%以上,在22.27万吨的总增产量中,冬小麦增量达到15.3万余吨、约占69%,因“轮作代替撂荒”扩大种植面积增产7万吨。

强小林把以上冬小麦的推广看成是科技推动西藏农业实质性发展的两大成就之一。他分析认为: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西藏农业的首要任务是解决百姓温饱问题,当时把增产优势突出的冬小麦列为西藏农业的发展重心实属必然,但同时也是一种无奈。因为整个五十年代的西藏还处于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度,来自内地的第一代西藏农业科技的开拓者们既来不及、也根本无法深入乡村田头对当地气候土壤和作物品种等做系统分析了解,更多地是继续庄先生的思路、从各自家乡引进品种进行试种筛选试验,也只能出“肥麦”这样的引种成果。

西藏对高原农业生产规律的认识经历了五十年的漫长过程。强小林介绍,1959年的民主改革为全面深入生产调查创造了条件,农业技术人员从不同区域的作物生产调查与农家品种的收集筛选等入手,开始了对西藏高原农业生产规律长期探索,拉萨农试场1963-1964间的“青稞原始材料种植观察”则成为现代农业本土化的标志性试验。但因为1960年代初期青稞科研空白和冬小麦特别是“肥麦”品种的突出增产优势,以及此后的文革极左思潮影响,“小麦高产、青稞低产”几乎成了先入为主的习惯思维,重小麦、轻青稞在八十年代初还引出“要80斤青稞还是要100斤小麦”的争论,直到上世纪末全区各方面对青稞生产主导地位的认识才算统一。“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强小林感叹道,不过他很庆幸自己赶上并经历了这一过程。在最初的十年里他从“西藏青稞遗传育种规律总结研究与实践”、“西藏青稞生育栽培规律”等基础研究入手,系统进行了以青稞为主的“农作物新品种多点试验示范(中间试验)体系建设”、多点对应的“春青稞丰产栽培的主要技术措施”、多作物比较的“发展冬青稞综合效益与配套技术”、“青藏高原地区青稞育种协作与新品种引进”等技术研究,这使他较早形成了对西藏青稞生产主导地位的认识。

拉萨青稞学术交流会场

甲措雄比扎村播种培训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九十年代: 突出重点,循序推广,青稞良种化阶段

1979年起,西藏农业生产发展后劲不足的隐忧开始出现,粮食生产连续十年徘徊(1988年总产50.88万吨低于1978年4600吨)。自治区领导和生产、技术部门开始思考打破徘徊、短期内突破的目标措施。此时,强小林毕业自愿申请进藏工作不过四年,经过仔细调研和深入思考,初出茅庐的他大胆提出了西藏粮食生产应首抓青稞的意见。在1987年底西藏作物学会粮食作物发展战略研讨会上,他宣读了自己的论文《搞好青稞生产是实现粮食持续增长的关键》。在分析全区粮食生产长期徘徊的原因后,强小林指出,藏区的耕种传统决定了青稞在各类作物中生产比重最大,虽然冬小麦成功推广使青稞的面积和产量比重一度有所下降,但仍保持在50%以上,同时,青稞的稳产性大大优于其它作物;现有单产水平低是现代科学技术应用推广不够、但也孕育了巨大的增产潜力。因此,青稞是粮食生产的主要矛盾,搞好青稞生产是迅速提高粮食(总)产量的关键,必须在战略上把青稞做为粮食生产发展的重点和突破口,集中力量,重点投资,争取在短期内把青稞单产搞上去。

发现问题不容易,解决问题更不容易,强小林自此开始了他长达三十年的青稞育种研究和推广工作。在进藏初期,对强小林来说,最为困扰他的问题就是以往青稞研究积累不足和藏族农民群众对现代科学种田技术的抵制。由于传统和迷信的桎梏,当时政府无偿发放的化肥被转而倒掉,因为怕“杀生”而拒绝使用农药等非常普遍。这些困难并没有打消强小林和他的同事们对科学种植的推广热情,他们吃住在农家,搞实验,搞生产,用事实说话。他们手把手地教农民使用新品种和新技术,并向心存疑虑的农民保证:“种我们的品种,增产归你,减产了我们赔产”。

强小林强调,这一阶段既是实现生产责任制初期,也是文革之后各方面“拨乱反正”、探究规律、重树思想路线的重要时期:农牧民群众在经历了由历史上无人身自由的农奴较快转身为自主意识不足的人民公社社员的过程后,开始了全面的生产技术与自我经营方法的(自耕农)补课学习;科技人员通过分析总结冬小麦科研推广的经验教训,则更加注重顺应对当地自然环境与生产、消费的客观规律(需求),一线技术人员长期下乡蹲点、言传身教,由点及面、示范推广等奠定了全区青稞良种化的基础。

在藏族的民间传说中,青稞种是古代一个名叫阿初的王子,经历了重重磨难和惊险,从蛇王那里讨要的。因为阿初王子的聪明、勇敢、善良,人们从此吃上了用黄灿灿的青稞磨成的香喷喷的糌粑。这则神话情节曲折,生动感人,也表达了老百姓对那些为人类做出贡献的英雄人物的期望和赞许。在农业技术推广的一线,科研工作者所经历的磨练和付出也是惊人的。

到四川甘孜青稞产区考察调研

在进藏前,强小林对西藏一无所知,可是一入西藏,强小林就把自己的事业和生活完全扎根在了这片热土上。因为青稞育种实验,强小林大部分时间都生活在田间地头,他的爱人为照顾孩子上学于1993年底调回陕西,他本人身体不好并曾因病危回内地治病近两年,不得已做了全结肠切除手术,但他却两次放弃内调机会,忍受着两地分居的相思之苦,坚持一人在藏工作十余年。三十年来,强小林先后主持承担了40余项(次)国家科技部、农业部、自然科学基金委、外专局和西藏自治区重大科技项目,取得科技成果数十项,获自治区科技进步奖18项;1994年被中共中央组织部、国家人事部和中国科协授予第四届中国青年科技奖并成为西藏获此殊荣的第一人,1998年作为西藏唯一入选?者被科技部列入全国500名农业科技骨干名单,2001年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05年被推选为全国先进工作者受到国务院奖励。现在,提起西藏的青稞研究,业内人士一致公认强小林是自治区权威的专家。他是区内唯一系统进行青稞资源区划、遗传育种、生理栽培和加工开发多方面和冬青稞、春青稞及高寒(区)早熟(春)青稞多类型生产技术改进的科技人员,参加或主持选育冬青稞品种多达的21个、多数已大面积推广应用,其中积十余年心血、从自家小菜园开始杂交选育的藏青25是世界上β-葡聚糖含量最高的大麦品种,目前已成为区内外商家进行保健青稞产业开发的竞争对象;30年间,在国内外发表研究论文70篇,形成了对高原农业特别是农作物育种改良与种植生产规律的系统认识和独特见解,而且开辟了青稞精深加工、小麦品质改良和生物技术育种等新的研究领域。

长期主持青稞优良品种选育

“青稞良种化”被强小林视为西藏农业发展的另一大科技成就、而且是最能体现现代农业科技本土化的巨大成就,凝聚了几代科技人员心血和科研积累,同时也是各方面共同努力地结果。目前占全区200多万亩青稞面积60%的“藏青320”品种是西藏农科院农业所老一代技术人员1970年代杂交选育春青稞品种、1980年代初期曾被全区区域试验淘汰,强小林等年轻技术人员通过亲自组织多点试验重新鉴定后才得以审定并在全区推广,至今种植面积至今仍在100万亩以上;在经历了“要80斤青稞还是100斤小麦”的争论和技术人员驻村蹲点进行青稞新品种及其配套技术筛选示范后,“主抓青稞”的意见首先被生产部门认可。自治区农业局自1998年开始连续组织实施了以青稞良种良法配套为核心的“良种千亩丰产方”和“麦类作物模式化工程栽培”等全区性技术推广活动,使藏青320等改良品种很快取代了延续数千年的混合体农家品种,优良品种覆盖率超过70%,保证了粮食连续15年丰收。全区青稞亩产由1980年的163公斤提高到了2002年的327公斤,粮食总产由50.5万吨提高到了98.4万吨;在47.9万吨的总增产量中,青稞增产量达到39.9万吨、约占83%,冬小麦增7.7万吨占16%。青稞良种化的实现,根本解决了群众温饱问题,也使全区农民接受了一次现代农业科技普及,尝到甜头的核心农区农民完全接受了机耕机播、种子包衣、化肥深施、合理灌溉等科学种植方法,不再抗拒农药,更乐于接受新技术,更重要是他们已经从过去的听命模仿的被动劳动者转变为自主安排生产活动的主动经营者。

新世纪以来:科技先导,注重特色,产业化阶段正式启动

新世纪以来,西藏农业进入了由传统向现代、自给型生产向商品型开发、增产向增收等根本性转变阶段。全区青稞常年产量稳定在60~64万吨,扣除基本的生活生产需求后年实际余粮5~8万吨,农牧民人均积压青稞达30公斤左右,加之青稞自身的区域性消费特点和加工产业滞后,外销、转化困难,主产区普遍出现富粮穷户、增产不增收现象。区内有识之士逐渐把发展青稞产业化并带动整个农业现代化看作西藏农业的根本出路。

上世纪80年代末,大麦特别是裸大麦(青稞)富含的β-葡聚糖的降血脂和血清胆固醇,调节血糖、提高免疫力、抗肿瘤的作用陆续被发现,其预防心血管疾病、肥胖症、高血压以及癌症等功能引起了全世界的广泛关注。有关专家认为,青稞突出的医疗保健功能,是西藏人长寿的重要因素之一。目前,我国平均每百万人中有6.4名百岁以上老人,而高寒缺氧的西藏平均每百万人中就有44名百岁以上老人,是中国百岁老人最多的省区之一。已有澳大利亚科学家临床试验证实大麦β-葡聚糖比欧美国家用于食品添加剂的燕麦β-葡聚糖的降血脂和调节血糖方面更为理想,而生长于西藏高海拔区域的青稞β-葡聚糖含量与燕麦接近,但其单位面积产量则比燕麦高出1倍多,这就决定了单位面积耕地的青稞β-葡聚糖的生产量和价值要比燕麦大得多。很显然,如果以往“藏青320”等丰产类品种的大面积生产应用解决了西藏人民粮食温饱问题,那么以“藏青25”为代表的优质加工原料青稞育种及其加工利用技术研究,必将成为促进西藏青稞转化增值和农民致富的基础与法宝。

强小林等敏锐地看到了发展青稞产业化的巨大潜力,在较早提出并不遗余力地呼吁、宣传西藏发展青稞精深加工产业的重要意义同时,最先开展高β-葡聚糖青稞品种选育并逐渐将自己的研究重点转向了青稞精深加工技术研发。进入新世纪以来,西藏农科院及其农业所适应青稞产业化开发需要组建的西藏青稞研究与发展中心,在不到十年时间里,相继开展完成了西藏和周边藏区主要青稞品种β-葡聚糖含量检测与分布分析;与国内高校合作,通过系统试验中试,摸索出“从青稞中提取β-葡聚糖的方法”并取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建立了专门的青稞β-葡聚糖提取检测实验室与中试车间,开发了一批青稞及其β-葡聚糖产品,其中的辅助降血脂产品“青稞银杏胶囊”已取得国家保健食品批号。对于这些进展,媒体纷纷以《青稞科技重大发现蕴育西藏农业产业革命》、《青稞产品受到人们青睐》、《青稞β-葡聚糖全县应用蓄势待发》等为题进行报道,过去一直“默默无闻”的青稞将有望成为全球最有价值的麦类作物之一。一股青稞加工热和保健消费热悄然兴起,青稞咂酒(藏秘)、青稞白酒、青稞啤酒、青稞糌粑、青稞麦片、青稞米等逐渐成为青藏高原区域的品牌产品,

强小林告诉记者,青稞新型食品开发已成为近十年西藏各工业开发区的投资主导,已建成生产线原料青稞的(设计)加工能力达7.5万余吨、与实际余粮数基本持平,实际投产约1.68万吨;传统食品“糌粑”加工也通过“农户联合体”等形式由“作坊”转向“企业”、并开始工业化生产改造。调查几个主要产品加工增值情况:“巴热糌粑”增值2.5倍,“雪域圣谷麦片”增值3.5倍,“珠峰天米”增值4倍;“藏缘青稞白酒” 增值4.25,几种“青稞咂酒”增值6~8倍;而以高科技手段提取的青稞β-葡聚糖为主原料开发的“青之元牌青稞银杏胶囊”试产增值超过110倍。显然,加工技术和产品的科技含量决定其增值率。

青稞及其β-葡聚糖产品开发

主持青稞β-葡聚糖加工研究

追昔话今看发展:社会变革,国家支援,科技进步促生产

西藏和平解放6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在中央高度重视、全国大力支援和西藏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下,西藏发生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从落后走向进步,从封闭走向开放,从专制走向民主,从贫穷走向富裕,将一个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度的旧西藏变为社会主义的新西藏,其社会变革程度之深,经济发展速度之快,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之明显,前所未有的。2010年全区生产总值达到507.4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是1959年的83.3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7万元,是1959年的34倍;2010年农牧林渔业总产值100.77亿元,是1959年的11.6倍;2010年全区粮食总产91.2万吨,是1959年5倍,人均粮食304公斤,是1959年的2倍。强小林比较分析六十年种植业生产发展经验发现,两大农业科技成就的应用实施过程,有着惊人相似的特征。

“冬小麦推广”开始于民主改革之后,原有的生产关系被打破了,获得土地的百万翻身农奴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前六年通过轮作替代撂荒扩大种植规模相当于增加(土地资源)投入,后八年大规模农田基本建设(农业学大寨)则使生产条件得到明显改善。“青稞良种化”则更有改革开放以后全面事项生产责任制、“土地归户、自主经营、长期不变”政策支持;同时,“八五”、“九五”期间国家投巨资实施的“一江两河中部流域农业综合开发”则使核心农区的生产条件得到根本改善并基本告别了以往“三年一小灾、五年一大灾”状况,稍后的农业综合开发、扶贫工程也使部分次核心产区的农田水利条件得到明显改善。政策的支持和投入保障自然是两大科技成就得以顺利实施,恰好应了改革开发以来全国农业“一靠政策、二靠科技,三靠投入”的发展经验。

从技术本身来看,有三点经验值得特别重视:第一,要有对高原农业生产发展规律的不断探索和对不同作物尤其是青稞生产的正确定位,同时又明确的发展目标;第二,要未雨绸缪、超前研究,有持久过硬的成果积累;第三,要坚持各部门通力协作的应用推广体制。对于农业科技人员自身而言,注重对宏观生产发展趋势规律的分析是各自微观技术研究取得实质性成果的前提。这是强小林自身的体会,也是对年轻技术人员的期望。

能把个人的事业发展与西藏的农业发展紧密相连,强小林对于过去三十年的耕耘和付出倍感欣慰,因为深刻理解西藏农业发展的过去和现状,对于今后的科研和推广工作,才更加能感到沉甸甸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十一五”开始,他因为先后受聘农业部小宗粮豆作物指导组专家和国家大麦产业技术体系青稞栽培岗位科学家,他的研究调查范围扩大到了整个青藏高原区域青稞产区。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明确提出了“到2020年,农牧民人均纯收入接近全国平均水平,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升”的总体目标和整个藏区同步发展的总体要求。从以往经验分析,无论增产增收、无论粮食增产、技术进步及其社会和谐发展、西藏与周边藏区农业发展都与青稞生产有关、特别是青稞产业化都任重道远,同时也充满希望。

猜你喜欢

葡聚糖青稞小林
青稞地里的母亲
全谷物食品重要膳食纤维组分
——谷物β-葡聚糖的最新研究进展
高温高压水提取灵芝β-葡聚糖工艺优化
我想跟小林一样——读《大林和小林》有感
为梦孤独
β-1,3葡聚糖对肉鸡免疫器官指数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饲用葡聚糖酶在畜禽饲粮中应用价值研究进展
大师教你做藏餐《牦牛肉炒青稞》
这一次我又写到青稞
高考前与高考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