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林果:新疆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柱——新疆特色林果发展十年再回首
2011-11-05新疆农业大学林学与园艺学院李疆何天明
■文│ 新疆农业大学林学与园艺学院 李疆 何天明
新疆特色林果业的迅猛发展,得益于自治区党委政府十多年来一直把发展特色林果业作为事关农民大幅度增收、长远造福人民群众、积极改善民生的战略任务,坚持把建设特色林果基地作为实施优势资源转换战略的一项重要内容摆在重要议事日程上强力推进,实现了林果基地规模的快速扩张。
吐鲁番的葡萄熟了,阿拉木汗的心儿醉了
金秋时节,在辽阔的新疆大地上,到处都是一片瓜果飘香、欢歌笑语的丰收景象。各族儿女笑逐颜开,将一车车香梨、红枣、核桃、葡萄等新疆特色果品源源不断地运往大江南北、世界各地。“巴州林果享誉广州”、“特色林果诠释绿色新疆”、“林果收入快速鼓起农民钱袋子,新疆林果主产区农民收入成倍增长”、“新疆特色林果产品广州交易会签约金额达52亿元”等报道都在传递着一个喜人的消息:新疆特色林果的确红了,火了。吐鲁番的葡萄、库尔勒的香梨、阿克苏的苹果……这些久负盛名的特色果品,今天真正成了新疆乃至中国农业的名片,飞向了五洲四海。
“吐鲁番的葡萄熟了,阿拉木汗的心儿醉了……”这首传唱海内外多年的新疆民歌今天成了新疆特色林果产业十年发展历程的最好诠释:据自治区统计局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11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林果总面积已突破1700万亩,红枣、核桃、杏子、葡萄、香梨、苹果等12个主栽品种有效株数超过9亿株,具备了千万吨优质果品生产能力。2011年的新疆果品总量达到560万吨,产值达150亿元,农民人均林果纯收入600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14.3%,主产区农民林果业的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25%以上,一些林果业发展较早的地方如库尔勒、若羌、阿克苏等地,林果业收入甚至占到农民收入的40%以上。林果业产值上亿元、农牧民人均林果业纯收入上千元的县市,全疆共有10多个。数据虽然枯燥,但真实地表达了这样一个无可辩驳的事实:特色林果已经成为新疆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柱,新疆自治区党委政府十年前拟定的将特色林果做成新疆农村经济一大支柱产业的战略目标已经初步实现。尤其是在南疆5地州,特色林果已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增长点、农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突破点、农民收入持续增加的新亮点、新农村建设最现实的着力点。
问渠哪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
我们在赞叹新疆林果产业发展的骄人业绩时,再回首新疆林果产业十年的发展历程,感慨万千。毫无疑问,总结这些经验,能更好地指引我们未来要走的路,毕竟,新疆林果产业可持续发展的路还很长。
问渠哪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自治区当年发展林果产业的英明战略决策源于对区情的深刻认识。上世纪90年代至本世纪初,棉花产业是自治区农业发展的重头戏,棉花种植在农民收入提高方面发挥了很大作用。当时,通过大量的调查研究,自治区党委政府发现传统的棉花产业因为用工成本的增长和市场价格的扑朔迷离在自治区农村经济结构中的比较优势正在减弱,农民的收入提高乏力,单一的产业结构潜在风险很大,新疆农业产业结构科学调整是摆在当时各级党委、政府面前的难题。
为了破解这一难题,自治区组织了阵容强大的调研队伍,分赴天山南北进行了深入调查研究。结果显示,新疆光热资源丰富,具有适合多数特色经济林果生长发育的生态条件,如光照时间长、有效积温高、昼夜温差大、生长季节降雨少、空气干燥、雨热同季,既利于果实成熟,也利于抑制病虫害。与此同时,还有土壤通水透气性好和作物靠灌溉供水等特点,是多数温带落叶果树的优质产区之一。特有的生态条件赋予了果品优良的外观品质和内在质量,大多能达到绿色食品标准。新疆的瓜果等特色农产品自古以来就享誉全国,在国际上也有较高的声誉,在消费者心目中具有“特色和珍稀”概念,具有中国加入WTO后率先冲击国际市场的潜力。
“举全疆之力,以产业化的形式全面推进新疆林果基地建设”,取得如此共识后,自治区党委政府将林果产业的发展写进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按照规模化生产、区域化布局、产业化经营的要求,依托得天独厚的水、土、光、热资源和发展现代大农业的有利条件,大力推进棉花、粮食、特色林果和畜产品四大基地建设”。特色林果作为推动农民增收和区域经济发展的新抓手,成为各级党委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十年磨一剑,新疆特色林果最终做成了今天的天下文章。
2003年,自治区明确提出,要坚持以“产品标准化、生产规范化、经营产业化、生产者知识化(专业化)”的“四化”原则来发展林果产业,把林果产业打造成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2004年,自治区党委和人民政府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快林业发展的意见》;2005年14号新党发《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林果业发展的意见》;2006年《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意见》。2008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在阿克苏地区召开了特色林果业工作会议,出台了《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提高特色林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意见》,对进一步加快发展林果业的总体思路、目标任务、产业布局、灾害防控、政策措施、工作重点等提出了明确要求。伴随着一系列红头文件的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如春风化雨般滋润和推动着林果产业又好又快的规模扩张。从2003年始,新疆林果种植面积每年都以新增百万亩的速度向前发展,到2006年年底全区林果种植面积已超过1200万亩。以若羌为例,2001年全县红枣累计种植面积0.97万亩,2005年全县红枣累计种植面积8万亩,2010年全县红枣的种植面积已达到20万亩,红枣产量达到3.3万吨,全县农、牧民的人均纯收入80%以上来自于红枣产业,2010年全县农、牧民的人均纯收入为1.41万元,在“十一五”时期,全县农、牧民的人均纯收入年均增加1951.4元,红枣已真正成为若羌农民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
科技强力推动林果产业发展进程
万事开头难。虽然新疆特色林果的资源优势明显,但暴露出的劣势也不少,品种混杂、商品性差、管理粗放、林果基地建设的整体质量和效益不高等共性问题成为当时困扰新疆特色林果业起飞的沉重负担。幸运的是,大家找到了破解这一难题的金钥匙——科技支撑。
为了推动新疆特色林果产业发展,2007年启动了“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环塔里木盆地特色林果产业发展关键技术研发与示范”和自治区科技重大专项“环塔里木盆地特色林果业关键技术开发与示范”、自治区科技攻关项目“环塔里木盆地特色果树主要病虫害防控技术集成与示范”、“果园膜下滴灌节水技术与新产品开发”等项目。通过这些项目的实施,获得了一大批在本土能落地生根的科研成果,为新疆特色林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使特色林果基地建设质量与水平逐步提升、优势资源转换的巨大增收潜力进一步显现。如“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实施四年,项目累计引进汇集的果树品种665个,筛选出适合环塔里木盆地栽培的优良新品种、新品系90个,通过了自治区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审(认)定。项目执行过程中,提出了红枣、核桃、香梨、葡萄等特色林果生产技术标准111个,申请国家专利36项,其中发明专利29项,软件著作权5项。目前已获得16项发明专利授权。内容涉及特色林果的栽培管理、病虫害防治、化控、加工贮运等方面。这些来自生产一线和试验研究过程的专利,对产业的发展发挥了很大的理论指导作用和实用价值。
在重视技术研发的同时,技术的推广示范工作也如火如荼地在天山南北全面展开。自治区先后启动了林果业科技推广项目、良种繁育及推广项目、林果示范基地项目、有害生物防治项目和劳动者技能培训项目等各种项目300多个。为提高林果业的科技支撑能力,自治区还聘请了7位林果首席专家,深入基层和农村开展科技服务。各地也建立了林果科技专家服务体系,提高良种使用率,推广应用先进适用技术。阿克苏市还组建了林果业科技110,为技术人员配备了科技下乡专用车。就加快林果新科技、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自治区在鼓励科技骨干深入基层、深入一线开展服务的同时,还不断加大对果农的培训力度。各地州为加强对果农的培训,3年来共安排财政专项资金近5000万元,培训各类技术人员和果农100多万人次。同时,各地还积极推广应用果粮套种、果棉套作等技术,有效提高了单位面积效益。轮台县推行的杏、粮套种和杏、棉套种,亩均收入普遍达到2200~2500元。
积极发展林果贮藏加工业,延长产业链
新疆特色林果业的超常发展,带动了新疆各种类型的果品贮藏保鲜与深加工企业的兴起,目前果品贮藏保鲜与深加工企业120多家,加工处理能力约130万吨,实际加工能力60万吨左右。以杏酱为重点的果酱已成为新疆重要的出口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一定地位。葡萄酒(汁)的生产能力不断提高,全疆大大小小葡萄酒(汁)生产企业49家,在国内葡萄酒酿制行业中占有重要地位,“新天国际”、“乡都酒业”等产品在国内外消费者中享有盛名。但由于新疆林果规模扩张的速度太快,目前新疆果品生产与加工能力反差巨大。而更让林果发展区领导和果农着急的是,自治区特色林果已陆续进入盛果期,挂果面积逐年增大,加工跟不上,会影响林果业的健康发展。
为了进一步促进特色林果产业链的建设,自治区和各地州启动了一系列科研项目和优惠政策,吸引扶持国内外林果业加工企业就地发展面向国内外市场的林果加工业。积极引进国内外资金、技术、设备和管理经验,开发以林果产品为原料、科技含量高的保健品和药品等,拓展林果业精深加工新领域,提高附加值,提升林果业的综合效益。支持龙头企业通过订单、租赁等方式,参与林果基地建设,促进基地建设上水平。引导鼓励各种经济主体和广大果农参与林果产品初加工、运输、包装、贮藏保鲜等,建设一批中小型加工企业群体,逐步形成特色鲜明、主业突出的林果业产业集群优势。
加工业对林果业发展的带动作用已初见成效。总部设在轮台县的新疆大德恒科技有限公司,是一个以加工杏产品为主的企业。小小的杏子被该公司加工得淋漓尽致。该公司的“杏之堂”系列产品包括冷榨甜杏仁油、杏仁油高级化妆用品、开口小白杏核、富硒浓缩小白杏果、杏浆、特级杏仁蛋白粉等产品。新疆大德恒科技有限公司目前在内地有40多个专卖店,1公斤甜杏仁油卖到好几百元。
全力打造新疆特色林果外销平台
随着基地规模的扩张,产量的逐年提高,新疆特色果品的市场销售问题接踵而来。2009年,新疆林果种植面积已超过1600万亩,其中,红枣、核桃、香梨等12个主要优质特色林果品种当年总产超过530万吨,并且每年都以70万吨以上的速度递增,预计5年内,全区林果产量可达1000万吨。自治区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仅有180多家,加工能力有限,农产品市场开拓、加工转化迫在眉睫。提前谋划,实现现代果业从基地建设向市场开拓、加工转化的转型,特色林果业由大区向强区的转变势在必行。
面对这一新形势,从2009年始,自治区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搭建平台,实现对接,打出了三套漂亮的组合拳,积极打造出新疆林果产品的外销平台,有效防止了可能出现的果品卖难问题。
其中一套组合拳是创建特色林果品牌,不断提升品牌荣誉。如今的“库尔勒香梨”、“吐鲁番葡萄”、“吐鲁番葡萄干”、“哈密大枣”、“阿克苏红枣”、“阿克苏核桃”、“阿克苏苹果”、“英吉沙色买提杏”、“莎车巴旦木”、“叶城核桃”等特色果品都先后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称号。吐鲁番地区、和田县分别被农业部绿色食品管理办公室、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批准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葡萄)标准化生产基地和全国绿色食品原料(和田薄皮核桃)标准化生产基地。
二是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各级政府引领企业利用林博会、广交会等平台为新疆林果品牌开拓国内外市场。从2009年起,自治区连续举办了3届“特色林果产品博览会”,签约资金近100亿元。连续四年,每年进入8月份以后,自治区人民政府组织各地州涉农部门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前往北京、上海、广州、长春、天津等城市和地区进行以林果产品为主的农产品宣传促销活动,向当地市民展示了新疆天然、环保、绿色的农副产品,为新疆农产品与广大经销商搭建了对接平台,使新疆农副产品进一步拓宽了内地市场。通过这些展会,全面展示了新疆特色林果基地建设和林果业产业化经营成果,宣传了新疆特色林果业发展成就,扩大了新疆特色林果产品在国内外的知名度。
三是大力发展物流配送、产销直挂、连锁经营、网上交易、电子商务等新型营销方式,建立辐射国内外的林果产品市场营销网络,尽快形成多层次、多渠道的林果产品销售流通体系。新疆在北京、上海、广州建立了新疆农产品外销建设3大平台,整合了原有的销售渠道,并建立了“顺畅有序、配送灵活、保鲜供应、四季销售”的区内、区外、国外三大市场的销售网络体系,同时还建成了电子商务网站销售平台。新疆果业集团在国内建设的6大展示平台和物流配送中心正在进行中,包括以北京为中心辐射华北、东北地区;以上海为中心辐射华中;以广州为中心辐射华南;以武汉为中心辐射华东;以成都为中心辐射西南等。目前北京和上海展示平台和物流配送中心已建成,在此基础上,将在全国建设100家连锁店和加盟店。
新疆特色林果业的迅猛发展,得益于自治区党委政府十多年来一直把发展特色林果业作为事关农民大幅度增收、长远造福人民群众、积极改善民生的战略任务,坚持把建设特色林果基地作为实施优势资源转换战略的一项重要内容摆在重要议事日程上强力推进,实现了林果基地规模的快速扩张。特别是近几年来,新疆各地立足实际,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基地建设为抓手,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为核心,进一步加大结构调整力度,不断加快传统林果业向现代林果业转变,全区特色林果业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