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铸”:穿越生命的挚爱——访“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我国连铸专业著名专家杨拉道研究员
2011-11-04刘德英
本刊记者 党 辉 首席记者 刘德英
“连铸”:穿越生命的挚爱
——访“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我国连铸专业著名专家杨拉道研究员
本刊记者 党 辉 首席记者 刘德英
陕西,是一块厚重的土地,古风与今韵同在,传统与现代并存;传统给予它文明的积淀,科技则引领它走向未来。
这块土地上,有一颗璀璨的明珠、我国连铸技术装备的摇篮——中国重型机械研究院有限公司。它是由中国重型机械研究院改制而成的我国重型机械行业综合性装备技术研发、工程设计与成套的科技创新型企业(前身为创建于1956年的西安重型机械研究所)。我们今天走进这里,不仅是为了领略它的魅力,更是带着一项重要的采访任务,寻访刚刚荣获中国科协“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终身荣誉奖的我国著名连铸专家、副总工程师,燕山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杨拉道研究员。20多年来,他默默坚守自己的一隅,在我国连铸技术发展史上,抹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何为“连铸”?它是一项应用非常广泛的技术,是一项把钢水直接浇注成形的先进技术。在普通人眼里,它或许很陌生,但在杨拉道的眼里,连铸技术却犹如生命中朵朵神奇的时光之花……他用勤奋、智慧和汗水将它浇注了30多年,走出了一串闪光的足迹:有曲折的经历、艰苦的探索、成功的喜悦、事业的追求,更有家庭的悲欢——
青春蓓蕾,在非常岁月里悄然绽开
春秋轮回,斗转星移。
如今,回忆起自己成长的岁月,杨拉道依然有着刻骨铭心的记忆。他说,小时候饿饭的记忆,贫穷的记忆,文革的记忆最深刻……
1955年,他出生在陕西彬县一个普通农民家里。贫困生活的磨练,让他天性具有劳动者的本质——善良、淳朴、勤劳。
庆幸的是,日子再艰难,父母也坚持着送他上学。
然而,刚入校门不久,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就轰轰烈烈地开始了。由于受到娘舅家庭成份的牵累,他受到人身岐视,臂膀上连个红卫兵的袖章都没戴过。这,让他一直很自卑,也很受打击。
好在他喜欢书,喜欢看书和学习。但那时,根本就没有课外书可看,他只能反复地啃着有限的课本,反复地算题、抄报纸、练字。他把课本当作乳汁,一点一滴地吮吸着,书皮被一次次磨坏,他一次次地重包。他在一道道数理化题中陶醉,在一道道错综复杂、富有张力的难题前展开自己丰富的想像力,理想之帆也悄然扬起。
然而,高中毕业时高考大门早已关闭,上大学的梦破灭了。无奈的他,只得在老家彬县枣渠水电站建设工地找了份劳动工作。
他将目光悠然地投向建设工地,神情里却带着些许向往……
白天干活比较累,晚上一回到住地,别人洗洗也就睡了,可他却无法入眠,心潮总是在莫名地涌动。原来,是求知欲望强烈地占据了他整个心灵。然而简易的窑洞是大伙儿唯一歇脚处,住宿环境极其艰苦,更别说是用来看书学习了。
可他觉得,如不学习,就好像生活中没有了空气、阳光、水分、食物一样,便心一横,克服了重重困难每晚坚持学习到零点以后。白天,还挤出时间看书抄报,给劳动工地主动丈量计算,出主意想办法,写文章表扬好人好事。他的出色表现不仅获得了群众一致好评,也被公社党委副书记和工地总指挥发现了。于是,就如同一名战士,在水电站建设工地上“火线”入党了。
机会总是眷顾有心人。
70年代中期,大学在关闭了多年之后悄然打开,他像当年许多年轻人一样,一夜之间就改变了人生轨迹,成为那个时代“工农兵大学生”中一员。当时他所在的公社仅有3个名额,又是那位公社党委副书记推荐了他,并强调说:“不让这样的优秀青年上大学,国家将失去一个栋梁之材”。
杨拉道终于迈进了梦寐以求的大学之门——东北大学。
然而,当时的校园天空,依然被政治的荒谬笼罩着,运动很多,学习课程却很少。由于在同学们眼里他是老实巴交的农民儿子,所以没有被叫去参加运动。
或许,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具有偶然性。正是他这副不被人看好的农民儿子的模样,为他创造了埋头苦学的良机,他可以“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学习数理化”。
知识的积淀,为他日后取得优异成绩奠定了坚实基础。毕业时,他取得了东工机械系74年级第一名的好成绩。
连铸人生,“活不精品死不休”
跟连铸结缘,三生有幸;
为连铸服务,无怨无悔;
让连铸高效,精益求精;
与连铸俱进,不断创新。
采访中,形象外表依然是老实巴交农民儿子的杨拉道,谈及自己对“连铸”事业的挚爱时,语句竟然如此地压韵、如此地声情并茂,即富哲理,又充满诗的意境和激情。这让我们看到了一位连铸专家的生命之花,已被岁月的风雨浇灌得亮丽而璀璨;事业之心,也宛如月光一样清澈透明。
还是把时光拉回到他奋斗的30余年时光中——
踏进科学研究的领域,杨拉道虽然游刃有余地工作,但并没有好高骛远自命清高,总是注重向有实践经验的人讨教。他知道,要干好一种事业,崇尚科学、求索不止、勤奋工作是必然的。
他在科研一线踏踏实实地工作着,从事着冶金行业中连续铸钢设备的研究开发工作。“连铸”也是连续铸钢的意思,是把钢水通过结晶器和二冷段连续不断地冷凝、切割而直接得到铸坯的工艺。这可不是简单的工艺活,因为上一套板坯连铸机项目,投资少则上亿,多则几亿、十几亿,每套的设计费都相当可观。试想,一个产品知名度的分量有多重,价值有多高!
在漫长的探索连铸技术过程中,杨拉道有过失败,有过成功,也有过眼泪和喜悦。他是一位“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精神探索者,也是努力培养自己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更为自己建立了“学习、进取、求索、创新,活不精品死不休”的人生信条,将连铸设备的国产化,达到和赶超世界水平,作为了自己毕生事业的追求目标。
30余年中,他先后负责、参加了数10项科研项目和大型成套设备设计和开发工作。
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他赴日参加宝钢二期工程中1930mm板坯连铸机中日联合设计、合作制造的前期技术准备、可行性研究、技术攻关和联合设计,经中日两国专家的共同努力,顺利地完成了任务,并获1991年国家重大装备特等奖。
90年代初期,美国CITI STEEL钢厂决定对原德国设计的2032mm板坯连铸机进行技术改造,在国际上进行招标。由于美方的技术要求高、工期短、条件苛刻,杨拉道作为竞标方总设计师,不畏艰险,勇挑重担,带领同事们忘我工作,以先进的技术,合理的方案一举夺标。经过近一年时间,他带领技术团队攻克了14个关键技术,采用了多项新技术,4个国家专利,保质保量如期完成了改造任务。经中美双方专家联合检验验收认为:“设计合理,技术先进,操作运行可靠,浇铸质量超过合同要求”。为我国创汇161万美元;第2年又给该钢厂增加纯利润432万美元;1995年再创纯利润1600万美元。为我国的连铸技术首次走出国门立下了汗马功劳,也为祖国争了光。这项技术,分别获得机械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1993年,杨拉道担任了酒钢两套1350mm板坯连铸机的总设计师。该项目投资3亿多元,要求立足于国内,涉及到机械、自动化、液压等、是一项规模宏大的系统工程。面对这样艰巨的任务,知识渊博的杨拉道,又勇于挑起了重担,带领同事们一起废寝忘食,精心组织,精心设计。他们采用了多项国内外先进技术,历经4年的努力,顺利地完成了两套完全由我国自主开发、达到现代化水准的大型板坯连铸机,彻底结束了我国西北地区没有大型板坯连铸设备的历史,为开发大西北作出了重要贡献。
90年代末期,宝钢决定投资13个亿,建设目前国内规模最大,采用当今世界上连铸技术领域最新工艺和技术的2300mm特大型板坯连铸机,又是杨拉道带领80名科技人员,经过大半年的技术准备、调研论证,拿出了设计方案。在与国内外数家颇具实力的单位竞争中,又一次夺得全套设备的设计合同。在竞标过程中,杨拉道所显示的出众才华,深厚的技术功底,严谨的科学作风,专一的广博知识以及他所作出的业绩和在行业中的影响,都给竞标者和用户留下了深刻印象,得到了用户的信赖,同行专家们也很折服。他被用户指名为这套设备的总设计师。
1998年的春天,上海宝钢指挥部通知西重所,宝钢要上一套全国最大的厚板坯连铸机,初步确定由西重所承担,希望由杨拉道担任项目总设计师。
上世纪的最后一个春天,杨拉道在上海接到酒泉钢铁公司电话:酒钢要上一套不锈钢板坯连铸机,希望杨拉道能带人参与竞标并做甲方的技术顾问。
2001年,还是一个春天,上钢一厂的连铸工程要上3套碳钢和不锈钢板坯连铸机,这回,上钢一厂更是指名道姓了:项目负责人非杨拉道莫属。
在30余年的求索和奋斗中,杨拉道负责完成了中国重型院连铸企业标准;负责、参与、组织领导了科研、工程设计项目及涉外技术谈判项目87项;其中投产工程及理论应用项目44项;完成连续铸钢技术研究报告、技术总结、技术方案论证报告、设备技术方案等541.9万字;主持完成4项大型科研项目(其中大型软件项目2项);完成板坯连铸设备动态轻压下数模与应用软件研究、板坯连铸总体设计系统、脉冲电流对钢液凝固组织影响的试验研究、大承载能力连铸钢包回转台主要结构优化的资料入库100多万字;发表论文90篇;授权专利15项;个人和团队先后获得国家、部及省级奖励10多项;成为名符其实、硕果累累的连铸专家。
其具有代表性的国家级重要奖项有——
1995年12月,任总设计师的“2032mm板坯连铸机关键技术攻关”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个人排名第二;同获机械工业部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2009年12月,“中薄板坯连铸机成套技术与关键设备开发及应用”,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个人排名第一。
其它部、省、市级奖20多项——
1985年5月国家计委、国家经委、国家科委、国家财政部“六五科技攻关”奖励;1988年12月国务院重大技术装备领导小组、机电部奖励;1989年9月,国家计委、国家科委、国家财政部“七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专题”奖励;1991年3月国家重大技术装备成果奖、同年9月国家计委、国家科委、国家财政部“七五科技攻关”奖励;1997年12月机械工业部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1998年6月内蒙古自治区优秀工程设计一等奖;2005年6月西安重型机械研究所科学技术奖特等奖,排名第一;2007年8月中国机械工业集团科技进步奖一等奖,排名第一、同年12月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颁发的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排名第一;2008年1月陕西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排名第一;2010年11月,“330mm×2500mm宽厚板坯连铸机成套技术装备”,分别获中国机械工业集团和西安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排名第四……
从数不尽的荣誉中,不难看出杨拉道为“连铸”这个事业所竭尽的心血,他就如同一位诗人,吟诵出的,总是不朽的篇章和千古绝唱。
自35岁担纲改造美国CITI STEEL钢厂连铸设备任总设计师获得成功后,杨拉道先后被破格评聘为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中国机械工业青年科技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1995/1996年度第一、二层次人选;陕西省“三五”人材工程第一层次人选;西安市劳动模范;陕西省有突出贡献的专家等称号……兼任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高级会员、中国金属学会连铸设备委员会委员、中国金属学会高级会员、第二届机械工业冶金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创新方法研究会会员等职。2001年初,被光荣地推荐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候选人。
2005年夏天,党中央、国务院在北戴河举办国家专家家庭代表座谈会,给一批共和国建设功臣提供休养待遇,杨拉道这才第一次偕同妻儿休息,并光荣地受到中央领导接见。
有人说:那些实现自己的目标,取得成功的人,并非有超凡的能力,而是有超凡的人格魅力。
的确,采访中我们也惊奇地发现,杨拉道的人格魅力,神秘的近乎神奇。
凌晨4点左右,往往是人们睡得正香的时候。而杨拉道多年来,都是在这个时间点上忙着起床上岗,无论春夏秋冬,酷暑严寒,早则3、4点,晚则5、6点,偶尔也会提前到凌晨2点。这个时间段,他一定是走在暮色笼罩的上班路上。而忙碌一天的他,一日三餐的内容,却几乎都是千篇一律的面条和馍……他说,他永远是农民的儿子,简单的一碗面条、一杯水,就是他生活的满足和幸福。
这种独特的人生态度,鲜有的生活理念无言地证明,只有将生命和事业浑然一体,才能达到一种高妙超然的人生境界。
事业亲情,天涯咫尺紧相连
如果问杨拉道,科学事业与家庭亲情相比,哪个更有价值?
他一定会说,两者是一条金丝带,剪不断也分不开。
尽管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他赴日参加宝钢二期工程中日联合设计任务,一年零四个月后回国时,做的只有一件事:想方设法把这一年多在日本学习掌握、搜集到的连铸技术资料整整32箱全部带回了国内。但是,从骨子里全力以赴执着于“连铸”研究的杨拉道,也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他博大的科学胸怀里深藏着对亲人的关怀,对家庭的担当。
他深知,能潜移默化影响孩子性格的就是父母。虽然总是出差在外,但他非常注重以自己的言行和作风影响儿子,感染儿子;注重和妻子一起培养儿子专注的性格和爱读书、爱学习的自觉习惯。
在夫妻两人的共同教育和学校的培养下,儿子上小学的六年里,期中、期未共12次语文和数学考试,有11次为“双百”,被评为市、区“三好学生”。并担任班长、学习委员、少先队大队长等职。
儿子上中学是寄校学习,杨拉道虽然经常出差在外,与儿子见面机会极少,但他利用书信形式与儿子交流,提出要求,将转抄的“戒满、戒惰、戒浮、戒躁、戒急、戒粗、戒袭、戒奇”的“读书八戒”作为儿子的学习准则。还买来优秀作文书,足球篮球方面的书,教育儿子要做品学兼优的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学生。还叮咛儿子要谦虚谨慎,不要骄傲。
接受记者采访
夜以继日的工作
在美国CITI钢厂
在日本新日铁
出色的家庭教育背景,使儿子以特别优秀的“三好学生”身份免试升入高中。2000年8月,在他当选为西安市劳动模范的这一年,儿子喜获陕西省理科高考状元,被清华大学录取。
当时《陕西日报》,以《杨拉道双喜临门五子登科》为题作了较大篇幅报导,在社会上引起很大反响;“在西重所,杨拉道还有一种五子登科的美誉,当然这不是30年代作家张恨水笔下的金子、妻子、票子、房子、车子,而是时代骄子,爱国赤子、工作尖子、逆境学子、精心育子的新五子登科。”
日前,直读博士的儿子博士后即将毕业,正在与美国专家联手攻克新的课题,一颗科技的新星正冉冉升起。
但当年养育儿子的同时,杨拉道还是一个背负沉重家庭负担和极大生活压力的人。上有90高龄的奶奶、年迈的父亲和多病的母亲,下有三个妹妹和两个弟弟。他把抚养老人看成天经地义的事情,把支持弟妹上学当作自己应尽的义务。
1980年结婚时,夫妻俩工资相加总共才78元。他们一分一角地省着花。夏天上街舍不得买杯5分钱的茶水,冬天杨拉道还穿着一双单布鞋。出国时,他咬咬牙花了25元,才买下了人生中第一套西装。
在夫妻俩省吃俭用下,两个妹妹高中毕了业,两个弟弟都上了大学,走上了工作岗位。然而,帮了弟妹们,却亏了他们自己。长期的超负荷工作和超低消费,使得他们营养不良,身体也常常欠佳。杨拉道得了急性胃溃疡,上消化道出血便血9天不止;患有胆囊息肉增大增多,不得不做切除手术……1996年妻子冀慧兰也累得生了病,是“淋巴细胞异常增生综合症”,需要住院。
而这时,酒钢工程正紧,杨拉道第2天就要乘车去嘉峪关。
激烈的思想矛盾和无形的精神压力使妻子慧兰忍不住泪如雨下。她多么心疼体弱的丈夫,又多么渴望他留在自己身边相互给予关照啊!
然而,作为酒钢板坯连铸工程的总设计师,杨拉道把肺腑之言和盘托出:我们夫妻感情是珍贵的,而项目合同是无情的,耽误工期意味着要给单位造成重大损失,责任重大,几年的心血和同事们的付出也将无法补偿。
听了这席话,妻子只得把眼泪往肚子里咽,对丈夫却没有一点指责,因为,他们早已成为了灵魂的伴侣。
1998年1月9日,是杨拉道永远难忘的日子。
忙着第二天赶赴武汉出差的他,突然接到父亲从老家打来的电话:母亲病危,火速回家!
焦急万分的他,便携妻当夜赶回了家。
这一夜,真是“北风吹雁雪纷纷”。当夫妻俩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于晚上7点到达彬县北极镇老家的时候,映入眼前的一片白色让他惊呆了。
原来,就在父亲放下电话后,母亲就去世了。由于三个儿子都不在身边,母亲遗憾地离开了人世。杨拉道如万箭穿心……
痛苦的同时又面临着痛苦的抉择,是留下来办母亲的丧事,还是第二天去武汉?孰轻孰重?
送母亲一路走好,是一个孝顺儿子的天职。但去武汉争取项目,又是一件重要的事情。此次赴武汉,是就武钢的板坯连铸机改造工程方案向用户作介绍并进行答辩,非他不行。争取到项目,就可以给单位增加几百万元的收入。
经过反复思考,他无可奈何地对妻子说:“武汉我还得去,因为我一个人一直在做这项工作,别人谁也代替不了。家里的事再大,比起公事来也是小事,如果由于自己办丧事丢掉了这个项目,面对咱们单位的职工和领导,我将无地自容。”杨拉道面对妻子泣不成声:“老二、老三还未回来,家里的事就全拜托你了,我把邻居和亲戚说服,特别是做好舅和妗子的工作。妈活着都是你在尽孝,我只寄点钱,生未尽‘孝’,死难管‘终’,‘自古忠孝难两全’我今天亲身体会到了……”
他的字字语声声泪,让人听得撕心裂肺。丈夫所为完全在妻子慧兰的意料之中,她知道,他定下来的事情,都是深思熟虑的,是谁也改变不了的,工作在他心目中永远是排第一的。她叹声气说:“想不出更好的办法也只能如此,亲戚朋友的工作由我来做。我虽不懂农村习俗,但他们要办什么我都支持,要我干什么我就干什么,你把武汉的事办定,一定要赶回来,给妈下葬!”
杨拉道赶赴武汉答辩完技术方案后,回到宾馆已夜深人静。他面对西北方,声泪俱下:“老娘啊,在世时你生儿养儿教儿,不孝儿对不起您,对不起您!”
或许是母亲冥冥中的保佑,让心怀赤诚之心的儿子,最终在激烈的竞争中一举中标。
就这样,30年如一日,杨拉道一直兢兢业业,刻苦努力,透支体力,甚至常常带病坚持拼命工作。他在献身科学的道路上坎坷前行,既有硕果累累的成就,又有不肯改变的农民儿子的朴素本质。那比鸡还起得早的习惯;那极其简单的生活方式;那用知识修炼出来的学者的风范、智者的广阔胸襟;那用智慧与魄力开创出的震古烁今的“连铸”奇迹……都源于一种执着。
这种执着,穿越了生命。
统稿:本刊编辑王银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