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彝勋业 时代的足迹——专访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获得者、第四军医大学苗丹民教授
2011-11-04狄金唤
本刊记者 狄金唤
鼎彝勋业 时代的足迹
——专访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获得者、第四军医大学苗丹民教授
本刊记者 狄金唤
专家档案:
苗丹民,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心理学家,第四军医大学心理学教研室主任、全国征兵心理检测技术中心主任、全军医学心理学重点实验室主任,全军心理研究中心主任。主要从事军事人员心理学选拔、特殊军事环境认知与行为影响、心理战防御研究等研究。先后主持国家支撑项目、863项目、921项目、国防部重大专项、军队指令课题等20余项课题。
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发表研究论文300余篇,其中在SCI/SSCI收录期刊上发表20余篇。主编专著11部。获军队院校育才金奖。先后参加汶川抗震救灾、新疆维稳、国庆阅兵等重大军事任务。现担任中国心理学会军事心理学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康复医学会康复心理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全军军事卫生心理学专业委员会主任、教育部高等院校心理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2011年1月14日,第四军医大学苗丹民教授、徐勇勇教授等完成的“中国军人医学与心理选拔系统及标准”,斩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第四军医大学连续第三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成为我国设立科学技术奖以来首个获得“三连冠”的军队院校。
这一天,让他的名字瞬间被放大,在众人眼中,这一时刻,苗丹民教授及其团队是幸运而被人羡慕的,让我们忽略了,在这繁华背后,他们所要付出的艰辛和努力。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适龄青年中社会心理问题逐步增加。而现代战争高科技要素的增加和作战样式的变化,对军人体质和心理素质要求却越来越高。四医大苗丹民和徐勇勇等历经19年,首次建立了我军完整的军人医学与心理选拔系统及标准。
征兵项目在全国应用后,已阻止70多万有明显躯体疾病和心理障碍的应征青年进入部队,为特殊兵种多输送优秀兵员20多万,飞行学员训练成才率提高12%,极大地提高了我国的兵员质量。
近日,本刊记者对苗丹民教授进行了专访。
记者:《中国军人医学与心理选拔系统及标准》的研究,直接用于解决我军重大现实问题,为提高部队作战能力服务,受到中央军委、国防部和四总部的高度重视。请您谈谈研究的意义好吗?
苗丹民教授:军人始终是战争胜负的决定因素。随着现代战争高科技要素的增加和作战样式的变化,对军人体质与心理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军人选拔始终是军事医学和军事心理学研究领域的重要问题,是决定国家武装力量质量建设的重要因素,直接影响到国家安全稳定和部队战斗力生成。
军人医学与心理选拔,是根据军事职业的特殊需要,运用医学和心理学方法,对候选者进行检测与评定,选拔体质与心理特征符合军事职业要求,淘汰有躯体或心理疾病者,实现人与特殊军事岗位有效匹配,达到提高军人素质和军事作业绩效、维护部队安全稳定,提升作战能力的目的。世界各军事强国均十分重视军人选拔与特殊岗位分类选拔,已经建立了各自的选拔标准。是进入90年代以来,随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世界各国适龄青年上学、就业机会增加,可征集人群中优秀青年的比例逐渐减少,与现代高科技战争对军人素质要求形成了尖锐的矛盾。这些问题也直接影响到我国兵员质量和战斗力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