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杂色鲍组织蛋白酶L的分离纯化与性质研究

2011-11-02董训江蔡秋凤曹敏杰

食品工业科技 2011年12期
关键词:杂色鲍鱼柱层析

董训江,钟 婵,蔡秋凤,曹敏杰

(集美大学生物工程学院,福建厦门361021)

杂色鲍组织蛋白酶L的分离纯化与性质研究

董训江,钟 婵,蔡秋凤,曹敏杰*

(集美大学生物工程学院,福建厦门361021)

通过硫酸铵分级沉淀、SP-Sepharose阳离子交换层析、Sephacryl S-200 HR凝胶过滤和Hydroxyapatite羟基磷灰石层析,从杂色鲍(Haliotis diversicolor)内脏中分离纯化了组织蛋白酶L。SDS-PAGE结果显示,纯化蛋白的分子量约为28ku。该酶最适温度37℃,最适pH5.5。当温度低于40℃,pH在5.0~6.5范围内该酶较稳定。底物特异性实验与抑制剂实验结果表明,该酶属于半胱氨酸蛋白酶。金属离子Mn2+、Ba2+和Mg2+对该酶有不同程度的激活作用,而Co2+、Cu2+、Zn2+、Fe2+和Ca2+等对该酶起抑制作用。

杂色鲍,组织蛋白酶L,分离纯化,性质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与仪器

杂色鲍 购自福建省厦门市大嶝岛养殖场,平均体重(28.0±2.0)g,新鲜的杂色鲍即杀取其内脏,立即使用或冻存于-80℃待用;SP-Sepharose Fast Flow、Sephacryl S-200 瑞典 Amersham Biosciences公司;羟基磷灰石预装柱(CHT-ⅡCartridge) Bio-Rad公司;荧光底物Z-Phe-Arg-MCA、Z-Arg-Arg-MCA、Arg-MCA等 日本Peptide Institute公司;反式琥珀酸-亮氨酰胺-胍基丁酮(E-64) Amresco公司;Chymostatin、Leupeptin Roche公司;乙二醇二乙醚二胺四乙酸(EGTA)、乙二胺四乙酸(EDTA)、苯甲基磺酰氟(PMSF)、Benzamidine Sigma公司;标准蛋白 Fermentas公司;其它试剂 均为国产分析纯。

Avanti JA-25大型高速冷冻离心机 美国Beckman公司;BioPhotometer紫外分光光度计 德国Eppendorf公司;FP-6200荧光分光光度计 日本Jasco公司;G∶BOX凝胶成像仪装置 美国Syngene公司;组织捣碎机 瑞士Kinematica公司;WB-14恒温水浴锅 德国Memmert公司;蛋白质电泳装置美国Bio-Rad公司。

1.2 实验方法

1.2.1 酶活力的测定 以Z-Phe-Arg-MCA为底物,参照Barrett[9]等人的方法,并略作修改:50μL酶液加入900μL含有1mmol/L EDTA和2mmol/L DTT的0.1mol/L乙酸钠缓冲液(pH5.5)(缓冲液A)中,混合均匀后加入50μL 10μmol/L荧光底物,在37℃反应10min,立即加入1.5mL终止液(甲醇∶异丙醇∶水= 35∶30∶35,v/v/v)终止反应,用荧光分光光度计测定反应后释放产物7-amino-4-methylcoumarin(AMC)的荧光强度,测定的激发波长为380nm,发射波长为450nm。

活力单位(U)定义为每min释放1nmol AMC所需要的酶量。

1.2.2 蛋白质浓度测定 纯化过程中,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在280nm波长下的吸光值转化为蛋白质含量;纯化蛋白的浓度采用Lowry法测定[10],以牛血清白蛋白为标准蛋白。

1.2.3 酶的纯化 鲍鱼内脏(约120g)用剪刀剪切成小块,加入冰冷的4倍体积50mmol/L乙酸钠缓冲液(pH4.5)(缓冲液 B),其中含 1mmol/L PMSF和1mmol/L EDTA,用组织捣碎机充分捣碎,于12000× g离心20min,取4层纱布过滤得上清液进行30%~80%硫酸铵分级沉淀。用少量的缓冲液B溶解沉淀后,在相同外液中透析除盐。

将透析后的酶液上样于事先用含0.2mol/L NaCl的缓冲液B平衡好的SP-Sepharose Fast Flow(2.6× 15cm)离子交换柱,用缓冲液B充分流洗去除未吸附的杂蛋白后,吸附部分的蛋白用含0.2~1.0mol/L NaCl盐浓度的缓冲液B进行线性梯度洗脱,洗脱液的总体积为600mL,洗脱过程中每管收集5mL。对收集到的不同组分进行蛋白质测定和酶活力的检测。收集活性峰部分,用YM-10超滤膜超滤浓缩。

将浓缩后的样品上样于用含有0.2mol/L NaCl的缓冲液B平衡好的Sephacryl S-200 HR凝胶过滤层析柱(1.5×98cm),然后用相同的缓冲液流洗,每管收集2mL。对收集的不同组分进行A280和酶活力测定。收集活性部分并在5mmol/L磷酸盐缓冲液(pH6.5)(缓冲液C)中透析,其中含1mmol/L PMSF和1mmol/L EDTA。

将透析后的样品上样于用缓冲液C平衡的羟基磷灰石预装柱(5mL),充分流洗除去未吸附的杂蛋白。吸附部分的蛋白质用含 1mmol/L PMSF和1mmol/L EDTA的 5~200mmol/L磷酸盐缓冲液(pH6.5)进行线性梯度洗脱,洗脱总体积为80mL,洗脱时每管收集1mL。对收集到的不同组分进行蛋白含量和酶活力的检测,同时对活性部分进行SDSPAGE凝胶电泳分析。

1.2.4 分子量的确定和纯度鉴定 分子量测定采用Sephacryl S-200 HR凝胶过滤柱层析和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11]相结合的方法;纯度鉴定通过SDS-PAGE电泳图谱和酶谱分析。

明胶酶谱:凝胶制备同SDS-PAGE凝胶制备,只是分离胶中用0.5mL的明胶溶液替换0.5mL蒸馏水。取一定量纯化的酶液,加入SDS上样缓冲液,直接上样于12%的聚丙烯酰胺凝胶,于4℃下恒流(8mA)电泳。电泳结束后,凝胶移入体积分数为2.5% 的triton X-100中,置于摇床上摇动2×30min以去除SDS。倒掉triton X-100后用蒸馏水洗2~3次,然后将凝胶放入50 mmol/L乙酸钠缓冲液(含1mmol/L EDTA,pH 4.5)中,在37℃恒温水浴中孵育18~24h,取出凝胶,进行考马斯亮蓝染色,倒出考马斯亮蓝染色液后用脱色液缓慢摇动脱色,直至条带清晰为止。

1.2.5 最适温度和温度稳定性 最适温度的测定是将酶液放置在不同温度(0~60℃)下进行酶活力测定,其它测定条件不变。

热稳定性的测定是将酶液加入缓冲液A中,分别在10、20、30、40、50、60℃下放置30min后测定其剩余活性,确定酶的热稳定性。

1.2.6 最适pH和pH稳定性 最适pH测定是将酶液放置在50mmol/L的不同pH缓冲液中进行酶活测定,其它测定条件不变;pH稳定性测定是将酶液放置在50mmol/L的不同pH缓冲液中4℃下孵育4h处理后,用1.2.1的方法在含有1mmol/L EDTA和2mmol/L DTT的缓冲液A中测定其剩余酶活力。

其中不同pH缓冲液为乙酸钠缓冲液(pH3.0~5.5)和磷酸盐缓冲液(pH6.0~7.0)。

1.2.7 底物特异性测定 以不同类型的荧光底物为目标分解物,酶活测定的其他条件不变,测定相应的酶活力。以Z-Phe-Arg-MCA荧光底物为对照。

1.2.8 蛋白酶抑制剂的作用 在缓冲液A中,将酶液与不同类型的蛋白酶抑制剂充分混合,并在室温下放置30min后,测定酶的剩余活力。对照样品的反应条件一致,但不添加任何抑制剂。

所用抑制剂有:E-64、Leupeptin、Chymostatin、PMSF、Benzamidine、EDTA、EGTA、Pepstatin。

1.2.9 金属离子的作用 在缓冲液A中,将酶液与终浓度为1mmol/L的不同二价金属离子溶液充分混合,室温下放置30min后,测定剩余酶活力。对照样品的反应条件一致,但不添加任何金属离子。

表1 组织蛋白酶L的纯化表

2 结果与分析

2.1 酶的分离纯化

2.1.1 SP-Sepharose阳离子交换柱层析 杂色鲍内脏经过预处理和硫酸铵盐析后,上样于事先用含0.2mol/L NaCl的缓冲液A平衡的SP-Sepharose阳离子交换层析柱,结果如图1所示。由图1可见,SP-Sepharose阳离子交换柱层析可以有效地将杂蛋白与目的蛋白分开。经过酶活力的测定和SDSPAGE电泳图谱分析,收集酶活性高但是杂蛋白相对少的组分(第 218~245管),经超滤(Amicon,YM-10)浓缩后上样于Sephacryl S-200 HR凝胶过滤柱层析。

图1 SP-Sepharose阳离子交换柱层析

2.1.2 Sephacryl S-200 HR凝胶过滤柱层析 样品经过Sephacryl S-200 HR凝胶过滤柱层析的结果如图2所示。由图2可知,除目的蛋白峰外还有其余多个蛋白峰,因此,认为样品经过Sephacryl S-200 HR凝胶过滤柱层析后与大量杂蛋白分离,有利于目的蛋白的进一步纯化。收集活性峰部分充分透析后,进行下一步羟基磷灰石柱层析。

图2 Sephacryl S-200 HR凝胶过滤层析

2.1.3 羟基磷灰石柱层析 如图3所示,样品经过羟基磷灰石柱层析后酶活峰与蛋白峰基本重叠,表明组织蛋白酶L得到了高度纯化。

经过硫酸铵盐析、SP-Sepharose离子交换柱层析、Sephacryl S-200 HR凝胶过滤柱层析和羟基磷灰石柱层析等得到纯度较高的组织蛋白酶L,结果如表1所示。纯化倍数为1582.1,得率为13.4%,酶的比活力为3006U/mg。

图3 羟基磷灰石层析

2.2 组织蛋白酶L的性质分析

2.2.1 分子量的确定和纯度鉴定 SDS-PAGE电泳图谱(图4-A)和明胶酶谱(图4-B)的结果显示,纯化的蛋白酶呈单一条带,表明已达到电泳纯。与标准蛋白相比,其分子量约为28ku。

图4 鲍鱼组织蛋白酶L的纯化结果电泳图注:A:SDS-PAGE;B:明胶酶谱;M:标准蛋白;泳道1:纯化的组织蛋白酶L。

2.2.2 最适温度及温度稳定性 温度对酶活力的影响如图5所示。由图5可知,组织蛋白酶L的最适温度为37℃。在50℃时,组织蛋白酶L表现50%的活性,在10℃和0℃时,分别表现30%和19%的活性,说明该酶在低温下的活性相对较低,但仍具有活性。

图5 组织蛋白酶L的最适温度以及热稳定性

在30℃下放置30min后,酶的活力基本保持不变,而在40℃下放置30min后,酶活下降30%,而50℃下放置30min后,酶活基本丧失,因此,在低于40℃时,该酶的稳定性较好;而当温度高于40℃时,该酶的热稳定性较差。

2.2.3 最适pH及pH稳定性 如图6所示,组织蛋白酶L的最适pH为5.5。pH低于4.0时,组织蛋白酶L的活性在50%以下;而在pH7.0时酶活基本全部丧失。由此可见,组织蛋白酶L是一种弱酸性蛋白酶,其在pH5.0~6.5范围内活性较稳定。

表2 组织蛋白酶L的底物特异性

表3 蛋白酶抑止剂对组织蛋白酶L的作用效果

表4 金属离子对组织蛋白酶L活性的影响

图6 组织蛋白酶L的最适pH及pH稳定性

2.2.4 底物特异性 用不同的荧光底物来研究酶的底物特异性,结果如表2所示,该酶对组织蛋白酶L特异性底物Z-F-R有最强的分解能力,而对组织蛋白酶B的特异性底物Z-R-R、胰蛋白酶底物B-F-S -R、胰凝乳蛋白酶底物S-L-L-V-Y和氨肽酶底物Arg-MCA基本没有分解作用。

2.2.5 蛋白酶抑制剂的作用 各种蛋白酶抑制剂对组织蛋白酶L活性的抑制效果如表3所示。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E-64在0.01mmol/L时即可完全抑制该酶的活性;胰凝乳蛋白酶抑制剂Chymostatin和丝氨酸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Leupeptin对该酶也有强烈的抑制作用;丝氨酸蛋白酶抑制(PMSF、Benzamidine)和天冬氨酸蛋白酶抑制剂(pepstatin)则不能有效地抑制其活性,而金属螯合剂 EDTA和EGTA对组织蛋白酶L活性有一定的激活作用。结果表明,组织蛋白酶L为一种半胱氨酸蛋白酶。

2.2.6 金属离子的作用 由表4可知,在浓度为1mmol/L时,金属离子Mg2+、Ba2+和Mn2+有一定的激活作用,Fe2+和Ca2+能部分抑制酶活性,而Zn2+、Cu2+和Co2+能强烈抑制该酶的活性。

3 讨论

通过一系列柱层析,从杂色鲍内脏中纯化到了组织蛋白酶L。其分子量约为28ku,该结果与从鲤鱼肝胰脏(28ku)[11]、大马哈鱼(30ku)[12]、箭齿鲽肌肉(27ku)[13]中纯化的组织蛋白酶L的分子量相类似,但是与从一些鱼体组织中纯化的高分子量的组织蛋白酶L不同。有些组织蛋白酶L其分子量高达50ku,如日本鲐鱼组织蛋白酶 L的分子量为65~69ku[14],这种现象可能是组织蛋白酶L与其内源抑制剂结合成酶-抑制剂复合物的结果造成的。

底物特异性及抑制剂实验表明,该酶对组织蛋白酶L底物Z-Phe-Arg-MCA有强烈的分解能力,而对组织蛋白酶B的特异性底物Z-Arg-Arg-MCA几乎不分解,实验结果表明,本研究纯化的是组织蛋白酶L。

从温度特性来看,纯化的杂色鲍内脏组织蛋白酶L最适温度为37℃,在低温下活力较强,但热稳定性较差。这与从其他动物组织中纯化的组织蛋白酶L的最适温度(50~60℃)不同,如鲤鱼肝脏组织蛋白酶L的最适温度为50℃[11],箭齿鲽肌肉组织蛋白酶L最适温度为60℃[13]。推测可能与鲍鱼的生长环境有关,鲍鱼在水温7℃以下和水温26℃以上几乎不生长,生长最佳温度范围为15~20℃,在正常的栖息水温(10~30℃)下有较强的活性以维持其生理活动。

从pH特性来看,杂色鲍组织蛋白酶L的最适pH为5.5,在pH5.0~6.5之间具有较好的稳定性,是一种弱酸性的酶,这与从其他组织中纯化的组织蛋白酶L具有相似的结果。组织蛋白酶L作为一种溶酶体蛋白酶,具有很重要的生理功能。而这一功能的发挥,需要组织蛋白酶L的前体在溶酶体的酸性条件下自动水解,或在其它蛋白酶作用下水解去掉前体域,形成有活性的成熟的组织蛋白酶。由此可见,这种酶的pH稳定性与这种酶存在的环境所密切相关,对其生理功能的发挥也是很重要的。

组织蛋白酶L是极其重要的溶酶体型半胱氨酸蛋白内肽酶[15]。目前,人们普遍认为组织蛋白酶L对陆生动物的诸多蛋白有很强的水解活性[16],也是导致鱼糜凝胶劣化的重要酶类。本文对杂色鲍内脏组织蛋白酶L进行了分离纯化,并对其酶学性质进行了初步研究,以期为今后深入研究组织蛋白酶L的生理功能奠定基础,同时为鲍鱼深加工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1]苏天凤.杂色鲍与九孔鲍种质资源研究进展[J].南方水产,2006,2(2):64-67.

[2]BARRET A J,RAWLINGS N D.Evolutionary lines of cysteine peptidases[J].Journal of Biology Chemistry,2001,382:727-733.

[3]BERTI P J,STORER A C.Alignment/phylogeny of the papain superfamily of cysteine proteases[J].Journal of Molecular Biology,1995,246:273-283.

[4]Nakagawa T,Roth W,Wong P,et al.Cathepsin L:critical role in Ii degradation and CD4 T cell selection in the thymus[J]. Science,1998,280:450-453.

[5]Lecaille F,Kaleta J,Broemme D.Human and parasitic papain -like cysteine proteases:Their role in physiology and pathology and recent developments in inhibitor design[J].Chemical Reviews,2002,102:4459-4488.

[6]Furuyama N,Fujisaway.Distinct roles of cathepsin K and cathepsin L in osteoclastic bone resorption[J].Endocrine Research,2000,26(2):189-204.

[7]Dohchin A,Suzuki J I,Seki H,et al.Immunostained cathepsins B and L correlate with depth of invasion and different metastatic pathways in early stage gastric carcinoma[J].Cancer,2000,89 (3):482-487.

[8]Isahara K,Ohsawa Y,Kanamori S,et al.Regulation of a novel pathway forcelldeath by lysosomalasparticand cysteine proteinases[J].Neuroscience,1999,91(1):233-349.

[9]Barrett A J,Kirschke H.Cathepsin B,Cathepsin H,and cathepsin L[J].Methods Enzymol,1981,80:535-561.

[10]Lowry O H,Rosebrough N J,Farr A L,et al.Protein measurement with the folin phenol reagent[J].Journal of Biology Chemistry,1951,193:265-275.

[11] Tsunemoto K,Osatomi K,Nozaki Y,et al. Molecularcharacterization of cathepsin L from hepatopancreas of the carp Cyprinuscarpio[J].Comparative Biochemistry Physiology,2004,137B:107-114.

[12]Yamashita M,Konagaya S.Purific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cathepsin L from the white muscle of chum salmon,Oncorhynchus keta[J].Comparative Biochemistry and Physiology Part B: Comparative Biochemistry,1990,96(2):247-252.

[13]Visessanguan W,Benjakul S,An H.Purific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cathepsin L in arrowtooth flounder(Atheresthes stomias)muscle[J].Comparative Biochemistry and Physiology Part B:Biochemistry and Molecular Biology,2003,134(3):477-487.

[14]Aoki t,Nakano,T,Ueno R.Purification and some properties of a latent form cathepsin L from mackerel(Scomber japonicus) white muscle[J].Fisheries Science,1997,63(5):824-829.

[15]Kirshke H,Barrett A J.Chemistry of lysosomal proteases[M]//Lysosomes:their role in protein breaks down,1987:193 -238.

[16]Etherington D J,Taylorm A J,Wakefield D K,et al. Proteinase(Cathepsin B,D,L and Calpains)levels and conditioning rates in normal,electrically stimulated and highultimate-pH chicken muscle[J].Meat Science,1990,28: 99-109.

Purific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cathepsin L from abalone(Haliotis Diversicolor)

DONG Xun-jiang,ZHONG Chan,CAI Qiu-feng,CAO Min-jie*
(College of Biological Engineering,Jimei University,Xiamen 361021,China)

Cathepsin L was purified from the hepatopancreas of abalone(Haliotis diversicolor)by ammonium sulfate fractionation,and chromatographies including SP-Sepharose,Sephacryl S-200 gel filtration and hydroxyapatite prepacked column.The molecular mass of the purified enzyme was estimated to be 28ku by SDS-PAGE.Optimum temperature and pH of the purified enzyme were 37℃and 5.5,respectively.The enzyme was stable in the range of pH from 5.0 to 6.5 and at temperature lower than 40℃.Substrate specificity and inhibitor sensitivity analysis revealed that the enzyme was a cysteine proteinase.A survey of effects of metal ions on the enzyme showed that metal ions including Mn2+,Ba2+and Mg2+activated the enzyme to some degree while Co2+,Cu2+,Zn2+,Fe2+and Ca2+revealed inhibitory effect.

Haliotis diversicolor;cathepsin L;purification;characterization

TS254.1

A

1002-0306(2011)12-0247-05

杂色鲍(Haliotis diversicolor)属于软体动物门,腹足纲,原始腹足目,鲍科,鲍属。其足部肥大、肉质细嫩、营养丰富,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药用价值,是我国南方沿海地区的主要养殖品种[1]。2010年,福建鲍鱼产量突破3万t,其中出口鲍鱼产品约7500t,出口总额超过1亿美元。养殖鲍鱼产量的快速增长,鲍鱼产品的大量出口,不仅为水产养殖户带来利益,也促进了福建省海洋经济的快速发展。鲍鱼在养殖过程中,常遇到病毒、细菌等微生物感染而引起的疾病以及严重时的大量死亡等问题,因此,提高鲍鱼机体的自身免疫力尤为重要。组织蛋白酶L(EC 3.4.22.15)是半胱氨酸蛋白酶中木瓜蛋白酶C1家族的主要成员,广泛存在于动物、植物、细菌和病毒等生物体内,在溶酶体内的蛋白水解过程中起重要作用[2]。组织蛋白酶L作为一种溶酶体蛋白不仅参与生物体内各种蛋白水解过程,还参与许多重要的生命活动[3],如抗原呈递[4]、寄生虫感染[5]、骨质吸收、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MHC)降解和细胞凋亡[6-8]等。因此,组织蛋白酶L与鲍鱼的免疫力密切相关。在高等动物中,组织蛋白酶L由于参与机体多种生理、病理过程,备受学者的关注,但在贝类动物中对该酶的研究较少,特别是对鲍鱼组织蛋白酶L的研究尚未见报道。鉴于此,本实验从杂色鲍内脏中分离纯化得到组织蛋白酶L,并研究其酶学性质,以期为探索组织蛋白酶L的生理学功能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同时也可为鲍鱼加工下脚料的回收利用提供新途径。

2011-09-01 *通讯联系人

董训江(1982-),男,硕士研究生,从事食品生物技术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071519);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2011J01227)。

猜你喜欢

杂色鲍鱼柱层析
人生的鲍鱼
鲍鱼红烧肉
鲍鱼有什么营养价值
泥炭组成成分的GC-MS分析
家蚕现行品种871杂色卵发生诱因初探*
柱层析用硅胶对羌活中主要成分的影响
新西兰地震震出上万只超级大鲍鱼
厚朴酚中压硅胶柱层析纯化工艺的优化
革命的“杂色”与杂糅的语言———评马步升《革命切片》的两个特色
不同浓度苯并(a)芘对杂色鲍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