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预算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应用
2011-11-01河南省注册会计师协会
河南省注册会计师协会 杨 阳
全面预算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应用
河南省注册会计师协会 杨 阳
新经济环境下,经济周期大为缩短、市场变化迅速,这种变化带来的不确定性对传统的经营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在新的挑战面前,充分利用企业已有资源,降低经营成本,形成竞争优势,成为每个企业关心的首要问题。预算管理是一种有效控制成本、规范基础管理的现代企业管理手段。
一、全面预算的概念及其目的
全面预算是指企业或个人未来的一定时期内经营、资本、财务等各方面的收入、支出和现金流的总体计划。它将各种经济活动用货币的形式表现出来。每一个责任中心都有一个预算,它是为执行本中心的任务和完成财务目标所需各种资财的财务计划。一个预算就是一种定量计划,用来帮助、协调和控制给定期间内资源的获得、配置和使用。编制预算可以看成是将构成组织机构的各种利益整合成一个所有各方都同意的计划,并在试图达到目标的过程中,说明计划是可行的。贯穿正式组织机构的预算计划与控制工作把组织看成是一系列责任中心,并努力把测定绩效的一种系数与测定该绩效影响效果的其他系数区别开来。一般说来,预算的意义有以下6种。
1.计划。全面预算广泛运用于企业中,企业必须列出详细的计划,作为其长期规划的组成部分。企业如果缺少做预算的过程,则可能导致一些经营问题的出现,影响企业未来的发展。作为企业的一项计划,预算能有效地保证管理者对企业的将来作出合理的决策,对企业未来的走势作出预期判断,有效地规避风险。如果企业的内部计划健全周详,那么企业的发展将更加平稳。即使产生变数,也能及时有效地积极应对。
2.协调。预算的编制过程是把各个组织各个部门的活动进行综合平衡计划。管理者和各部门会有很多不同的想法或者意见,而且各部门管理风格也不尽相同,因此,为了达到企业的目标,预算编制过程中需要协调各种不同因素及其之间的关系,降低因为不同的文化、想法和观念而可能产生或已产生的冲突,剔除不利于企业长远发展的潜在不利因素。一旦管理者和各部门形成统一的认识和信念,在通过做预算进行决策时,管理者能够提早发现企业经营过程中的问题并尽早解决。
3.沟通。企业想要取得长足的发展,在政策和计划拟定之前必须保持各管理者、各部门间的广泛联系和充分沟通。企业的每个部门需要清楚地理解自己的权责。这个步骤将保证合适的个人或部门将被作为预算的工具,合理编制本部门的预算,这样既方便企业层面预算的编制,又能提高预算的准确性。企业高层管理者可以有效地与基层管理者联系,预算编制部门与业务部门充分进行信息互动,使得部门与员工更加清楚地掌握自身职责,有效提高预算参与的全员性。
4.激励。全面预算用于企业行为控制是一件行之有效的工具,并且激励管理者聚集,使他们的决定一致。管理者之间可能存在或已存在的分歧得不到有效地调和,极有可能导致企业工作效率的降低甚至形成凝聚力不强的企业文化。预算管理有助于管理者形成统一的认识与目标,以激励他们朝着同一目标努力,激励各部门提高企业的整体效率。
5.控制。编制全面预算能够帮助管理者控制他们所负责任的活动。这一步骤保证各级管理者能检查管理体制,避免管理者将精力专注于与其部门职能不同的情况。通过编制做预算,不仅使管理者能将有效的时间和精力用于处理部门的重点难点工作上,减少跨越权责范围的情形,同时为基层管理者在既定范围内提供了更大的发挥空间,有助于其提高管理效率,改进管理方法。
6.评估管理者的业绩。一个管理者的业绩通常通过测量他们是否能成功地完成预算来评估。能否成功地编制下年的预算可以全方面综合反映管理者的能力,同时管理者也喜欢被企业评价,这样他们可以在工作中表现自己的能力。企业应该对不同位置和地位的管理者们的行为和能力,以及谁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做得更加出色,或者谁在遇到困境时能够轻松有效地解决有一个清楚的认识。企业通过评估员工的业绩来奖励和鼓励那些工作更努力的员工对于企业的整体进步是十分有用的。
二、企业实施全面预算管理模式存在问题
1.预算经不起市场的考验。一些企业经常在预算管理过程中忽视对市场的调研与预测,使很多预算指标与企业的外部环境不匹配。整个预算指标体系难以被市场接受,经不起市场考验的预算很难有效地在企业中实施。
2.预算编制方法单一。企业内部各职能部门之间缺乏充分的沟通和交流,不利于处理好各部门之间的利益关系,也降低了预算的权威性。企业在制定预算时没有充分考虑到自身的行业性质、业务特点、组织架构与决策程序以及企业的管理文化等,结果使预算编制耗时耗力、成本高,难以适应多变的经营环境。
3.预算考核流于形式。有些企业忽视对预算的执行结果进行考评,进行考评的企业通常也只重视财务业绩指标的考核而忽视了可以体现企业战略目标的非财务业绩指标的考核。同时,在企业预算管理过程中,以预算标准考核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并以考核结果对他们奖惩时,由于没有配套的奖惩措施,缺乏应有的激励机制,使考核工作流于形式。预算指标约束作用的丧失,可能使整个预算工作名存实亡。
4.预算管理的技术支持系统不完备。预算管理是对企业经营活动全过程、全方位的动态管理,需要大量的及时信息支持。信息网络技术的应用使得人们对信息的获取、分析处理更加快捷、更加准确可靠。然而,大部分企业都没有实现通过网络系统完成预算的提报、审批、执行和控制,也没有建立相对准确和完整的基础信息数据库,更没有引入先进的预算管理软件,导致预算管理还处于手工阶段,信息反馈速度相当慢,造成预算的监控和分析不及时,严重影响了预算的执行效果和预算管理功效的发挥。
三、完善企业全面预算管理机制的措施
产生以上问题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但从根本上讲,关键在于缺乏有利于执行的预算管理机制。因此,在新的经济形势下,要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需要进一步完善其预算管理机制。
1.进一步提高认识。要完善预算管理机制,就必须正确认识全面预算管理制度。全面预算管理是一种综合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全面预算包括经营预算、财务预算和资本预算。而在实践中有许多人认为全面预算仅仅指财务预算。预算是一种管理工具,是帮助企业各个层级的管理者共同来实现企业整体目标的工具,而并不是仅仅针对财务部门的工作。一个企业需要编制各种预算,如销售预算、采购预算、生产预算等等,因此就需要销售部门、采购部门和生产部门来编制与其部门有关的相应预算,需要编制预算的各个部门对预算的编制、执行等工作负责。实际上,如果只做财务预算而不做经营预算和资本预算,那么财务预算的编制将缺乏前提和根据。
2.进一步健全预算管理组织体系。预算组织体系是预算机制运行的基础环境。它由预算决策机构、预算组织机构和预算执行机构3个部分组成。预算决策机构是企业最高预算决策单位,负责制定符合企业战略规划的预算目标;预算组织机构是负责预算的编制、协调、调整和反馈的组织机构;预算执行机构是指预算执行过程中的责任单位。要进一步明确它们的具体职责,强化预算的约束力。
3.建立以战略导向为目标的预算体系。战略导向的预算目标确定以企业的战略目标为逻辑起点,可以推动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传统预算目标的重点是放在把企业现有的各种费用成本降下来,以谋求成本的最小化和利润的最大化。在这种预算目标指导下编制的预算将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但它只重视了明显的材料费、人工费、财务费用和管理费用等,而忽视了隐含的成本因素,没有全面地揭示企业的真正成本构成,这样的成本预算不但不能够帮助管理者有效地进行战略决策,反而会影响战略决策的正确性。因此,战略导向的预算目标体系不仅要有能够反映经营成果的体系,也要有能够反映企业战略目标的体系,要有效地引导经营者的行为,促进个人目标和企业目标的一致,逐步建立起一个完整的战略导向的预算目标体系。
4.要加强对预算执行过程的监控、分析和调整。预算监控就是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日常的监督和控制,它是预算目标实现的必要保证,对预算的监控应当保证预算管理系统中传送真实和完整的数据。各单位要以预算为依据进行控制,按基本预算分解网络,建立责任落实制度。包括事前申请、事中控制和事后审批,按预算的项目详细记录预算额、实际发生额、差异额等。预算执行过程中应当进行全程监控,对于异常现象,尤其是接近或突破预算的项目,必须能够有效监控,要严格控制预算外项目支出,且预算项目间不得随意挪用。预算项目之间的调整要履行相应的程序。对预算的执行情况进行全面分析,其目的是找出各项业务与预算之间发生差距的原因,提出改进管理的措施和建议,适时控制预算的执行,确保预算目标的完成。
5.建立完善的预算考核体系。要根据行业不同特点,增加各种难以或无法计量因素的考核指标,如产品质量、新产品的设计与开发、市场需求情况、市场占有率、生产能力的利用程度等非财务指标。这些非财务指标有时会成为业绩评价的决定性因素,要将考核结果与各部门的工资、奖金挂钩;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做到适时讲评,及时奖励表彰创意和创新,最大限度地调动经营者、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6.完善预算信息化管理体系。要建立综合高效的预算信息化管理体系。目前,一些企业已采用了ERP系统,但仅限于会计核算。应尽快将财务、销售、生产、采购、项目管理、资金管理、人力资源等系统集成为一个一体化的系统,使各部门、各分公司能够快速、准确地完成预算编制。在相关人员录入业务单据和凭证时,预算管理系统可以自动监测预算额度。按照系统设置的预算控制方式处理业务,从而使业务的运营处于企业管理层的预算范围内,强化管理制度的贯彻执行。统一的预算信息化管理体系的建立,可以减少预算编制工作量,减少无谓的差错,提高工作效率,同时便于预算的执行、监控。通过预算系统与财务、业务系统的紧密集成,使预算的控制,以及预算的及时有效分析成为可能,使企业的预算目标、执行过程、业绩结果可视化,便于及时发现预算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尤其是对重要事项的执行偏差能够尽早掌握,起到防患于未然的预警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