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专升格为高职院校后的学生管理工作
2011-11-01河南机电职业学院学生处
河南机电职业学院学生处 苗 杰
中专升格为高职院校后的学生管理工作
河南机电职业学院学生处 苗 杰
自我国“九五”计划颁布了《职业教育法》以来,高等职业教育在高等教育体系中的位置愈发突出。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高职院校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崛起,一部分国家重点中专也因此获得发展的契机,升格为高职院校。然而由于办学理念、培养目标、生源素质等等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在中专刚升格为高职院校后,由于受中专管理经验和管理习惯的影响,新升格的高职院校在学生管理中往往存在非常明显的中专管理痕迹,这种痕迹又往往阻碍了学生管理的发展。因此,必须不断转变学生管理理念,转变管理职能,掌握高职学生的特点,使升格后的高职学生管理尽快实现良性运转,为整个高职院校的发展提供助力。为此,本文,笔者对部分由中专升格的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工作进行了调查了解,提出其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一、中专升格为高职院校后学生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管理模式的不适应。中专学校一般采取“一竿子插到底”的学生管理模式,即校内成立学生科或学工办,由学生科带领班主任统一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行为、学籍、奖惩、公寓等管理。这种一级管理比较集中,能够较好地全面把握学生情况,各种政策、工作的执行力比较强。进入高职阶段后,往往采用院系两级管理制度。主要由系一级实施学生管理职能,学院另行成立学生处对全院学生工作进行宏观指导和把握。这样一来,通常都会有很长的一段时间存在院级不敢放,系级放不开的情况,导致系级学生管理部门缺乏工作主动性和自觉性,更多地成为院学生处的传声筒。
2.管理职能的不适应。中专学校学生管理虽然兼具管理与教育的职能,但更侧重于管理,重视学生日常行为的管理,通常都会出台较严格的纪律奖惩制度等,对学生的一言一行均给出了相应的标准。高职院校近年来更提倡以人为本,提倡相关行政部门的服务职能,这就使很多学生管理人员一时难以适应从严肃认真的管理者向和蔼可亲的服务者的角色转变。
3.管理范围的不适应。中专学校通常实行封闭式管理,有的还实行半军事化或准军事化管理,事无巨细,均有一定之规,所有的学生在规定时间到达规定区域,进行学习、实训等集体生活。而高职院校是开门办学校,学生可以自由出入校门,自由选课,自主选择学习场所,自主开展活动。学生对自由度的要求更高,这也给刚升格的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工作带来了很多困扰。
二、中专升格为高职院校后学生管理工作中应重视的问题
1.生源变化问题。中职学校招收的生源主要是初中生,年龄偏小、学习基础不好、学习目的不明确、自控能力差,甚至连基本的日常行为规范都难以遵守,爱冲动,同学之间发生矛盾往往会上升至武力解决。而高职院校招收的学生是高中毕业生,他们有完整的初、高中生活经历,相对独立性较强,人生观、价值观初步形成但不明确,部分学生由于高考失利不得不进入高职,心理承受能力差。虽然打架斗殴现象普遍较少,但思想活跃,甚至偏激,愤世嫉俗,不团结,常给管理工作带来麻烦。
2.新建校区管理问题。当前,根据高职院校的办学需求,很多学校选择在市郊建设新校区,由于建设时间、难度等问题,往往学生入校后建设与教学一直并存。加上师资队伍、管理队伍的建设问题,以及生活设施、活动设施的配备问题,新校区通常既是学生学习生活的场所也是建筑工地,这些也会给学生管理工作带来很大难度。
3.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问题。中专班主任大多为兼职管理,本身还有繁重的教学任务。班主任事务性工作过多,直接影响了其思想政治教育职能的发挥,使其做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时间相对较少,和学生谈话较少,不能全面掌握学生情况,不能达到预期的班主任工作目标。同时,由于职责与待遇的较大反差,很难调动广大教师担任班主任的积极性,容易出现应付、懈怠现象。另外,长期担任班主任的老师也会存在将自我意识比较强的高职学生当成中专学生严加管理的现象,导致师生关系不和谐甚至会产生对立矛盾。
4.公寓管理问题。由于中专学生的课程安排相对比较集中,固定时间上课,固定时间放学,在学生上课期间,很多中专学校均采取了公寓式封闭管理。然而,高职院校的课程编排与中专有较大差别,学生有更多的课余时间,公寓的职能也从中专单一的休息场所向休息、学习、娱乐等多动能方向转化,原有的公寓管理模式显然已无法满足学生的需要。
5.中高职学生并存问题。升格后的学校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在建校办学初期甚至较长一段时间都会存在中高职学生并存的情况。虽然他们年龄相差不多,但其无论是心理还是生理的成熟度都截然不同,在管理模式、管理职能、管理人员队伍骤然发生变化时,中高职学生之间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矛盾。如果管理者不能及时地发现、调和这种矛盾,在一定情况下,矛盾有可能会激化。
三、如何做好中专升格为高职院校后的学生管理工作中
1.以人为本,转变学生管理思路。以人为本就是坚持人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精神属性的辩证统一,这是学生工作者应树立的一种哲学理念。因此,学生工作者要把学生管理工作切实放到培养高素质人才这一价值目标上来,变学生的“被动”管理为“主动”管理;变“静态”管理为“动态”管理。部分学生由于中学阶段的应试教育模式和唯分数论,忽视了对自身的品德修养,纪律自由散漫,缺乏艰苦生活的磨砺,以自我为中心,自控力较差,加之就业问题的压力,使对其的素质教育与日常管理工作步履维艰,而素质教育与常规管理的最终目的就是要提高学生政治上的自辩能力、知识上的自学能力、生活上的自理能力、体魄上的自健能力和行为上的自律能力。因此,中专升格为高职院校后的学生管理工作的方向就是以学生为本,进行引导式教育、开放式管理,对学生进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提高、自我监督”的“4自”管理,让学生认识到严格管理是其将来自我发展乃至自我生存的需要,而不是学校强加给他们的,从而使学生管理由他律向自律转化,由外部纪律约束向内在兴趣激发和内因调动转化。
2.以爱为本,加强辅导员(专职班主任)队伍建设。“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这些真知灼见和心理学家的各种研究都表明,人是感情动物,处于青春期的中高职学生更是感情充沛。要做好学生管理工作,辅导员(专职班主任)必须对学生充满关爱,必须对学生管理工作充满热爱,深入到学生中间去,想学生所想,解学生所急,与学生真情相待,平等相处,达到情感的沟通和共鸣,只有这样,才能得到学生的信任,从而正确有效地开展学生工作。要特别避免“硬碰硬”,只用制度说话,无论什么事单纯以严格为准。
3.以服务为本,转变管理职能的重心。中专学生管理普遍存在“重管理,轻服务”的情况,不少管理者习惯性地按条条框框办事,对学生采取较为强硬的“管治”措施,这种方法也局限于管得了人管不了心的状态。如果进入高职后仍然将学生工作的重心放在“管”上,则势必会导致工作效率低下,工作无法深入人心。在现代学生管理工作中,管理者要认识到学生管理不仅是对人的管理,更是对人的培养,学生管理工作必须坚持“教育、管理、服务”3结合的原则,管理的过程就是服务育人、管理育人的过程,做好学籍、资助、公寓等各项服务性工作就是对学生最好的管理。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使学生管理深入人心,做到“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
4.以育人为本,创建适宜高职教育发展的校园文化。校园文化是信念的力量、道德的力量和心理的力量,3者的相互融会贯通是学校发展、学校办学质量和综合实力不断提高的无形推动力。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社会生活方式、人们价值取向和思维方式的多样化、复杂化,以及包括网络在内的各种媒体和社会舆论等因素对学校办学理念影响程度的不断加深,校园文化作为育人工作重要载体的地位日益凸显出来。中专升格为高职院校后,必须在校园文化内涵的定位上下大工夫。首先,从环境上,通过校园的整体布局,建筑及雕塑风格,绿化、美化、硬化、净化措施及各种活动设施建设上,构建校园物质文化氛围。其次,要将学校的教育管理思想、管理体制及管理模式以各种规章、制度方式加以细化完善,营造制度文化。第三,通过制定3风(校风、教风、学风)、校训、校歌等,展示学校长期建设形成的特定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彰显学校的精神文化。
综上,由中专升格为高职院校不仅是学生数量的增加、校园规模的扩大,而是一种质的飞跃,是内涵的提升。在转型过程中学生管理部门必须围绕以人为本的核心,处理好“创新”与“继承”的关系,处理好“改革”和“发展”的关系,处理好“管理”和“服务”的关系,结合学院特点,为学生管理定好位,才能真正、迅速地实现真正的高职学生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