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百名业内精英会聚赣江之滨共话再生铜产业发展之道
——第二届中国再生铜产业链发展论坛于南昌圆满落幕

2011-11-01李平

资源再生 2011年9期
关键词:电线电缆有色金属进口

□记者/李平

百名业内精英会聚赣江之滨共话再生铜产业发展之道
——第二届中国再生铜产业链发展论坛于南昌圆满落幕

China Recycled Copper Industry Chain Development Forum was held in Nanchang

□记者/李平

九月的“英雄城”南昌,清风送爽,丹桂飘香。由《资源再生》杂志社、北京中色再生金属研究所,有色金属工业人才中心共同主办的2011年(第二届)中国再生铜产业链发展论坛暨冶炼加工技术升级研修班(以下简称 论坛)在此隆重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100多名再生铜产业界的一线专家和企业代表聚首于赣江之滨,滕王阁边的南昌凯莱大酒店,深入探讨共同关心的技术、市场、装备、管理以及投融资等重要话题。

过去五年是中国再生铜产业蓬勃发展的五年,再生铜工业的快速发展与我国能源、汽车和家电行业的发展息息相关。伴随着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十二·五”规划的制定,我国再生金属产业将实现新的产业战略转型。如何应对这一战略转型,促进行业健康快速发展成为本次论坛的主题。

会议的筹办工作早就获得了包括政府部门、相关行业协会、企事业单位的积极支持和回应。

大会开幕式上,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名誉会长、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专家委员会常务副主任高德柱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他代表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对论坛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全国各地和远道而来的国外同行表示热烈的欢迎。在谈到当前我国铜工业的发展现状时,高德柱先生说,中国目前是全球最大的铜生产和消费国,2010年,我国的精炼铜产量457.34万吨,同比增长了11.29%,占全球的24%,而我国自产铜精矿的铜产量只有115.58万吨。2010年,我国的铜材产量已达到1 009万吨,占全球产量的24%;我国铜工业对我国的自有矿产资源远远不能满足需要,必须开资源渠道:大力发展再生铜工业是促进我国铜工业健康快速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从长期的趋势来看,中国的铜需求与制造业的发展紧密相关,而制造业又直接体现着一个国家的生产力水平。综合各方面的因素来看,中国制造业的发展将推动铜材需求保持稳定增长。如何推动我国铜工业健康稳步发展,再生铜产业肩负着光荣的使命。在谈到当前铜工业面临的的三角债问题、产品同质化问题和资金紧张问题时,他提出:怎样实现再生铜产业的技术升级,怎样推动再生铜产业的稳步健康发展,希望与会代表能够深入研讨。

作为我国铜工业发展最快的地区,江西省鹰潭市政府的领导对论坛的召开十分重视,鹰潭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杨晓群专程从鹰潭赶赴南昌,向与会代表介绍了“东连江浙、南控瓯闽”的鹰潭在建设“世界铜都”大目标下的新举措和建设进展,在对鹰潭市近年来经济与社会的发展状况进行介绍的同时,为大家讲述了江西鹰潭以及依托江铜,建设铜拆解加工园区和铜加工产业园区的最新情况。

工业和信息化部节能和综合利用司处长李洪良向代表们介绍了工业和信息化部在推进再生资源产业化发展上的新举措和具体思路。他告诉大家,工信部在打通技术创新和推进再生资源产业化的总体框架下,将通过制定政策和法规、标准、规范等手段来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他从再生资源政策法规及标准体系建设、再生铜产业发展战略定位、再生有色金属产业发展推进计划、再生铜行业准入制度编制、再生铜产业发展技术装备创新应用等五个层面,谈到了再生金属产业十二五发展专项规划要点和政策解读;介绍了去年工业和信息化部推荐先进的示范技术的情况,介绍了他们在培育若干再生资源骨干企业,通过典型企业的示范带动作用引导产业化发展的思路。

环境保护部固体废物管理中心副主任邱琦女士对现阶段中国再生资源进出口管理相关政策进行了详细的解读。据介绍,2010年,全国2 942家进口废物加工利用企业中,进口铜废碎料和回收铜为主的废旧电机等企业的数量占进口废物企业总数的27.87%。在废物进口的圈区管理上,目前国家已经批准了17个进口废物园区建设项目,园区内进口废五金定点企业237家,年加工能力超过500万吨,就业人数超过4万人。在谈到废杂铜的进口情况时,邱琦介绍说,我国允许进口的固体废物已经从1996年的29种扩展到目前的72种;2010年实际进口涉及41个海关商品编号,进口总量达4 800多万吨,进口数量居前六位的分别是:废纸、废塑料、废五金、铝废碎料、铜废碎料;合计占进口废物总量的92.6%。针对出席这次论坛的代表主要关心的是废杂铜的进口情况,她详细介绍了2010年,我国进口含铜废碎料和进口废旧电机的数量和地域分布情况。在谈到废物进口管理政策的新变化时她说,新的管理办法明确了申请进口可用作原料的固体废物的主体必须是其加工利用企业。

企业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会议主办方之一有色金属工业人才中心总经理丁跃华主持了论坛开幕式并在大会上做了《中国有色金属工业2011年上半年的情况及当前几个突出问题》和《有色金属行业人才状况分析及十二五有色金属人才发展规划解读》的主题发言。

环境保护部国家履行斯德哥尔摩公约工作协调组的姜晨博士作了题为《中国再生有色金属行业二恶英类污染治理的回顾与展望》的演讲,系统地介绍了《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斯德哥尔摩公约》的具体内容,讲授了《关于加强二恶英污染防治的指导意见》以及加大对再生金属行业污染防治力度的具体要求。姜晨博士透露,再生铜污染防治政策和最佳可行技术即将出台,相关企业应做好必要的装备,环境保护部鼓励再生有色金属生产企业开放封闭化生产技术的示范工作。

海关总署监管司贸易管制处陈立国先生做了《废杂铜进口管理的相关政策解读与进口现状与问题》的报告,介绍了2011年4月公布的《固体废物进口管理办法》的基本内容,对这一新办法中的一些新增内容和特殊要求进行了解读;陈立国先生还用一些各个口岸进口管理中发现的部分具体案例讲述了最近一段时间废物进口的新动向。

中国瑞林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南昌有色金属设计研究院)总工程师、工程设计大师姚素平女士以《废杂铜冶炼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的报告,系统地介绍了废杂铜的冶炼技术的发展历程。她通过对再生铜冶炼技术的总体情况的梳理,把未来几年中国再生铜产业在技术和装备方面的发展趋势向与会代表做了详细的论述。对于再生铜冶炼加工的新炉型介绍是她报告的一个重点内容,她详细地介绍了目前正在推广和研究的几种新的冶炼加工设备并对今后的发展动向做了客观的分析。会后,许多代表与她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北京中色再生金属研究所所长张希忠在《中国再生铜:技术和装备的应用实践》的报告中对传统的吹炼和精炼过程进行了细致的分析,通过对奥斯麦特炉处理低品位废杂铜的优势分析发给大家以深入的启发;对再生铜生产过程中的一些技术参数和技术维护要总进行了深入的剖析。

西部矿业(天津)投资公司副总经理王金祥曾长期担任天津有色金属集团公司的总工程师,在有色金属冶炼加工领域具有丰富的实践和管理经验。他在《低品位废杂铜的再生利用与装备研发的进展》的报告中,详细介绍了他作为访问学者在国外有色金属冶炼加工过程中看到和思考的一些问题,重点介绍了在日本考察许多铜冶炼加工企业的体会和结论。

安徽芜湖恒鑫铜业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吴昌业一直活跃在废杂铜冶炼加工的第一线,这几年在国外创办铜冶炼加工企业的经验和体会是这次《利用废杂铜生产铜材的技术状况与实践》报告的主干;而我国再生铜的主要用途是生产铜杆,他通过“上引法”能否添加废杂铜这个问题为由头,介绍了当前在铜杆生产中常常遇到的一些难题和应对的方法。

电解精炼的设计方案确定是再生铜企业建设中的一个重大问题。一些再生铜生产企业在进行电解车间设计的时候往往根据以往的经验和成熟的图纸照抄照搬,而在实践中发现了不合理的布局和工程结构却已为时已晚,二次改造无形中增加了巨大的成本。怎样避免电解车间因设计不当给生产带来的诸多不便,《资源再生》杂志曾经于今年第六期展开了对这个问题的讨论,并发表了巴彦淖尔西部铜材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张春发的系列论述。但最好的交流方式莫过于研修班上面对面的讨论了。因此,张春发先生将他们在电解精炼车间设计中应当遵循的设计原则和车间布局最佳方式传递给大家,实现了研修班解决实际问题的目的。

探求废杂铜熔炼的新工艺新装备是研修班授课专家和各地代表共同关心的一件大事,为此,主办方特意邀请了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氧气底吹炼铜生产线的研发单位——山东方圆有色金属集团有限公司的资深专家来此授课。该公司首席专家申殿邦先生通过氧气底吹炉的工艺特点和设备设计优势,用冶金热力学和动力学的观点阐述了这种新炉型在处理低品位废杂铜方面独到的优势和环境工况,通过科学、准确、翔实的数据,阐明了这条生产线在处理数量巨大、种类繁多的难处理的废杂铜物料的广阔市场前景与经济技术优势。

电线电缆行业对铜的需求是再生铜产业普遍关心的一件大事。论坛主办方邀请了上海电缆研究所原总工程师、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电线电缆专业委员会主任范载云为大会作了《中国电线电缆行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及对铜的需求》的报告,从我国电线电缆行业“大而不强,高端缺失”为话题,展开了对中国电线电缆及铜杆生产情况的分析。范载云的报告中指出,电线电缆行业在我国是一个仅次于汽车的第二大行业,2010年的产值达到了9035亿元,我国电线电缆行业用铜量占总消费量的64%;目前我国电线电缆行业规模以上企业4 653家,大型企业只有20家,市场份额仅占12%;小型企业4 200家,市场份额占到了52%,与美国三大生产商占市场份额54%和日本七大生产商占市场份额86%相比,我国的电线电缆行业集中度低的特征十分明显;在谈到我国电线电缆的原料——铜杆生产情况时,报告称,我国目前国内生产和引进的连铸连轧设备年产能已经超过了1 000万吨;上引法生产铜杆的年产能在600万吨以上。至于过剩与否,报告未曾下这个结论。报告称,电线电缆行业也有一个微笑曲线,处在铜杆生产和电线电缆的拉、包、绞等工序正好处在微笑曲线的底部,也是附加值地利润空间最小的产业链中段。对于再生铜身产企业来说,这个报告对于大家抬头看路极有裨益。

专家学者的演讲博古论今,有翔实的解说,有直观的图解,还有形象的实操,精彩绝伦,内容丰富,达到了与会者的阵阵掌声和喝彩,现场的学术气氛十分浓厚。《资源再生》杂志主编翟昕在介绍各位专家时用“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来比喻研修班专家组队伍的不断充实、扩大,他期待着下一次论坛上更多专家的到来。

9月8日,与会代表驱车前往鹰潭(贵溪)铜产业循环经济基地拆解加工区和贵溪铜加工产业园参观,在废杂铜进口拆解企业贵溪中钜铜业公司、贵溪中澳铜业公司实地考察废旧电线电缆的拆解加工过程,听取了有关人员的技术讲解。代表们入驻鹰潭骏安国际酒店继续研修班的课程。论坛期间,贵溪中钜铜业有限公司和中澳铜业有限公司分别举行盛大宴会款待来自全国各地的代表。

2011年9月9日,代表们在风景秀美的龙虎山下依依惜别,为这次“问道龙虎山,寄情泸溪水”的集结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猜你喜欢

电线电缆有色金属进口
8月我国进口煤炭同比增长5.0%
2022年上半年菲律宾大米进口增加近30%
电线电缆及端子
有色金属“回暖” 中长期谨慎乐观
电线电缆检测及质量控制分析
筑底企稳有色金属行业已过最难阶段
废旧电线电缆回收处理技术研究
“废电线电缆是危险废物”为误解
有色金属设计 欢迎刊登广告
把“进口门到门”做到极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