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态文明宣言》
——改变世界的资源革命

2011-11-01刘向群

资源再生 2011年9期
关键词:矿产资源垃圾文明

□文/刘向群

《生态文明宣言》
——改变世界的资源革命

Declara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The resources Its Revolution to Change the World

□文/刘向群

地球,犹如一叶孤舟,承载着人类在茫茫宇宙中航行,既没有避风的港湾,也没有同行的伴侣。寂寞、孤独而又无助。

资源危机已经成为威胁人类生存的主要矛盾

如今,由于人类对资源的疯狂掠夺和对环境的肆意践踏,地球这颗唯一适合人类生存的星球已处于风雨飘摇之中。频繁的自然灾害、大批物种的灭绝,似乎预示着大自然与人类算总帐的日子已经迫在眉睫。

近年来,就如何解决人类的生存与发展问题,一时间成为全世界专家、学者研究的头号课题。无论是中国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长远规划;还是美国开发外星矿藏的宏伟目标;还是绿色和平组织回归大自然的不懈努力,都是试图解决人类的生存与发展问题。然而,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取决于资源的可持续供应。就目前全球资源的消耗量,无论人类如何地节约、无论外星矿藏如何地丰富,都无法避免大部分可工业化开采的矿产资源在本世纪内枯竭。而人类即便按照绿色和平组织的倡导回归了自然,仅靠地球自身的循环再生能力,只能养活3亿人。那么,当地下的矿藏彻底枯竭、地上的垃圾已无处可放的时候,人类要生存下去,敢问路在何方? 难道发展经济就必须掠夺资源、牺牲环境?面对资源枯竭、气候恶化的土地,我们的子孙又将如何生存?

发展资源再生产业是解决资源危机的根本出路

根据物质不灭定律,世界上有多少新就有多少旧。经工业革命300年的掠夺式开采,全球80%以上可工业化利用的矿产资源已从地下“转移”到地上,并以“垃圾”的形态堆积在我们周围,总量已达数千亿吨,并且还在以每年100亿吨的数量增加。

令人惊讶的是,早在地球上的矿产、石油资源还十分丰富的上世纪初,善于反传统、逆向思维的美国犹太人,就已经把目光投向了“垃圾”,并乘两次世界大战“列强”为争夺矿产资源打的头破血流之际,把美国的大部分垃圾控制在手里。当人们终于醒悟到:再好的铁矿也不如废钢;1吨废线路板可提取400克左右的黄金,是世界上最富的金矿;过去需要花大钱焚烧、填埋的废塑料、废纸,如今已经成为炙手可热的抢手货时,垄断了美国“垃圾”的犹太人,已经靠这座取之不尽的“城市矿山”而大发横财。他们的成功决非偶然,是顺应客观规律的必然结果。显然,高智商的人类从实践中探索出了一种新的生存和发展方式——生态文明。

生态文明已经成为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

专家估计,30年后,资源再生产业为全球提供的原料,将由目前的30%提高到80%、产值超过3万亿美元、增加就业3亿人并最终取代采矿业,成为与制造业并驾齐驱的支柱产业。因此可以说,资源再生产业已经成为目前世界上最具潜力的朝阳产业和希望工程。谁率先进入该产业,谁就会因为掌握了取之不尽的资源宝库而执未来世界之牛耳。

专家介绍,利用经过冶炼的废金属比冶炼矿石,节能减排超过80%;利用1吨废塑料可节约4吨原油;利用1吨废纸可少砍17棵大树;回收1吨/年废轮胎可拯救五亩热带雨林(天然胶亩产80千克)。因此,一旦形成世界上有多少新就有多少旧、有多少旧又再生多少新的国际大循环,现有的“垃圾”和原生资源,完全可以满足人类的需求。而建立起全球回收体系,无异于为地球铺设了一套静脉系统,使已经不堪垃圾重负的地球能够吐故纳新,重新焕发生机。

与此同时,号称“地大物博”的中国,经过60年的资源掠夺,如今已沦为主要依赖进口的资源小国。如果再不向循环经济转型,我国将成为全球最后的矿渣堆放场和线性经济的最后领地。目前,我国的4 000多万回收大军几乎挖地三尺,使国内产品基本上得到了回收。而出口的产品却有去无回,造成严重的资源透支,只能靠进口8亿吨污染、能耗高出十多倍的矿产资源补充。因此,解决国际大循环的静脉栓塞,回收出口产品,已经成为改变我国落后的线性经济、摆脱对矿产资源的依赖、实现资源收支平衡的关键环节。而一但我国的出口产品得到回收,形成产品→废弃→再生产品的国际大循环,不仅可避免宝贵的资源的流失,而且还可大大减轻因冶炼矿石造成的污染。不可否认,进口再生资源也有环境问题,但其治理成本仅为进口矿产资源的1%。对于一刻也离不开资源的我们只能二者取其轻。

由于开采、冶炼矿石是能耗、污染最集中的环节,因此,我国每年消耗了60亿吨矿产资源的制造业,是造成高能耗、重污染的主要根源(占全国总量的70%)。如能将其中的大部分改为能耗、污染低90%的再生资源,这一矛盾是不难解决的。正如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反复强调的:“如果搞好废弃物的再生,两个世界难题(资源与环境)就同时找到了解决的途径”。“废弃物的再生利用是国家大事之一”。

中国正在成为第四次资源革命的发动机

令人欣慰的是,资源匮乏、装备落后、集中了全球最庞大贫困人口的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开创了一条以循环经济为基础、以节约型社会为特征的生态文明之路。他们每年把全球数亿吨造成环境灾难的垃圾变废为宝,以极小的资源与环境代价,只用了30年便完成了发达国家300年的工业化进程,不仅没有面临“增长的极限”、“零增长”,反而履创增长速度的世界记录,创造出了人类历史上最为强势的生态文明,促进了我国乃至全球发展方式的转变。

把脉世界经济,一个健康的地球,不仅需要强大的动脉系统(生产),还需要强大的静脉系统(回收)。只有形成资源可反复利用的国际大循环,地球有限的资源才能满足人类无限的需求而生生不息。统计表明,全球静脉系统的建立,不仅可为中国提供取之不尽的资源、减少冶炼矿石造成的污染,同时还使发达国家需要重金处理的垃圾,成为珍贵的资源,每年至少可获得8 000亿美元的“再生红利”。因此,解决国际大循环中的“静脉栓塞”、形成一条条畅通无阻的物资回收绿色通道,无疑是双赢、多赢,有利于全人类的战略举措。

如今,矿产资源的枯竭与环境恶化,使人类面临空前严峻的生存危机。而正是中国发动的第四次资源革命—资源再生,使人类由一个不可持续的资源掠夺的时代,进入一个可持续的资源再生的时代;由一个与自然相对立的工业文明,进入一个与自然相和谐的生态文明。

为此我们郑重呼吁:为了人类的生存、为了我们的子孙,无论老少尊卑,不分国家民族,请弯下你的腰,捡起你脚下的“垃圾”,你会发现:路就在脚下。因为你捡起的不是垃圾,而是一个崭新的世界。

猜你喜欢

矿产资源垃圾文明
请文明演绎
垃圾去哪了
漫说文明
那一双“分拣垃圾”的手
倒垃圾
自然资源部发布《中国矿产资源报告(2018)》
矿业权出让转让及矿产资源开发整合审计主要内容和方法
哈萨克斯坦矿产资源使用法将作重大修改——哈萨克斯坦《矿产资源与矿产资源使用法典(草案)》解析
对不文明说“不”
文明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