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早期个体化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在危重症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2011-11-01赵晓瑞周清安李同静

中国医药指南 2011年31期
关键词:匀浆危重症个体化

赵晓瑞 周清安 李同静

(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河南 焦作 454001)

早期个体化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在危重症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赵晓瑞1周清安2李同静3

(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河南 焦作 454001)

目的研究早期个体化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对危重症脑卒中的有效性。方法将80例危重症患者随机分为肠内营养支持治疗组(肠内营养组)40例和对照组(匀浆膳组)40例。比较入院时及3周后各项营养指标,并统计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组患者的营养指标好于对照组,且并发症发生率低,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应用个体化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对改善危重症脑卒中患者机体营养状况,减少并发症及患者预后有重要意义。

脑卒中;危重症;肠内营养支持;个体化

神经内科危重症患者急性期常伴有严重的意识和吞咽功能障碍而造成进食困难,是发生营养不良的重要原因[1],从而导致患者免疫力下降,并发多重感染等而危及生命。早期合理的肠内营养支持,可缓解脑卒中后营养状况的恶化,降低感染并发症的发生,最终全面改善机体状况[2]。我们选取80例危重症脑卒中患者,采取早期个体化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9年11月至2010年12月在我科住院的危重症脑卒中患者80例,均符合第四次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定的诊断标准[3],所有病例均经头颅CT或MRI影像学检查证实,存在吞咽障碍和(或)意识障碍。病后生存期<1周者除外。将80例患者随即分为2组,治疗组(肠内营养组)40例,男24例,女16例,年龄(66.12±10.48),脑出血15例,脑梗死25例;对照组(匀浆膳组)40例,男23例,女17例,(65.16±12.52),脑出血14例,脑梗死26例。2组患者性别、年龄、疾病类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营养支持方法

1.2.1 两组患者入院72h内留置鼻胃管,无消化道出血或出血停止,6h抽吸胃潴留量<200mL,生命体征稳定。进行营养风险筛查及评估患者基本情况,包括血压、体温、血糖、血脂、胆固醇、肝肾功能及消化道情况。

1.2.2 治疗组

采用个体化肠内营养支持方案:选择立适康肠内营养制剂。先用清流质100~150mL/次,4次/d,加谷氨酰胺10g ~15g/d (立适康),注射器缓慢推注,用1d。再应用短肽型肠内营养制剂10g配制100mL/次,4~5次/d,2~3d后,根据患者消化情况增加至30g配制250mL/次,4~5次/d,3~5d后再评估患者消化道情况,选择含多种膳食纤维的整蛋白型肠内营养制剂30g~40g,配制250mL~300mL/次,5次/d,同时增加乳清蛋白粉20g/d。

1.2.3 对照组

用自制匀浆膳方法,开始1~2d鼻饲清流质,100~150mL/次,3~4次/d,用注射器缓慢推注,2d后应用匀浆膳,150~200mL/次,4次/d,6d后加至250~300mL/次,5次/d。

治疗组能量供给从20kcal/(kg•d)逐渐增加至30~35kcal/(kg•d)。氮量0.2~0.24g/(kg•d),逐渐增加至0. 24~0.48g/(kg•d),不足部分静脉供给葡萄糖、脂肪乳及氨基酸。

1.3 观察指标

2组入院时及营养支持治疗3周的血清总蛋白、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前白蛋白、淋巴细胞。同时观察记录消化道出血、胃潴留、呕吐、腹泻、腹胀等并发症。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3.0软件包,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均数间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营养支持

3周后两组患者的血清总蛋白(TP)、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血红蛋白(HB)等营养指标和营养支持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治疗组13例(32.5%)其中腹泻2例,胃潴留3例,腹胀3例,恶心、呕吐5例;对照组28例(60%)腹泻6例,胃潴留5例,腹胀7例,恶心呕吐8例。经χ2检验,χ2=7.142,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3 讨 论

研究显示,营养不良是影响脑卒中预后不良的的独立危险因素,严重卒中患者早期应激反应可使胃肠道黏膜和屏障功能破坏,影响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4],同时由于危重患者的消化腺分泌功能受抑制,胃肠功能障碍,蠕动减慢,导致胃排空差及对肠内营养耐受差,因此早期宜选择“预消化”的配方,即“短肽型”或“氨基酸型”,同时遵循从少到多、由稀到浓、循序渐进的原则,使肠道有一个更好的适应过程,本研究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个体化肠内营养支持的方法,早期应用清流质过渡,再使用短肽型制剂,而后根据患者消化道耐受情况选择低脂低渗型配方,内含中链脂肪酸,特别添加谷氨酰胺,无需消化,直接吸收。短肽型制剂为双氮源分子(80%短肽+20%氨基酸),低脂低渗型制剂为整蛋白配方(乳清蛋白),两种类型过渡可以做到安全营养,谷氨酰胺能增加胃粘膜上皮成分己糖胺及葡萄糖胺的生化合成,而糖蛋白是胃上皮外粘液的重要组成部分,故能维持粘液层和黏膜屏障的功能和结构[5]。在患者病情逐渐平稳的情况下,再调换成含多种膳食纤维的整蛋白型制剂,添加乳清蛋白,使患者的能量达到目标量,同时减轻了胃肠道并发症。匀浆膳是由天然食物组成,蛋白质为整蛋白,危重患者往往因为内脏低灌注而消化酶生成减少,不能将其分解为短肽及氨基酸,因此在患者病情稳定,消化道功能基本恢复正常的情况下,可选择应用。本研究结果显示,选择两种不同的营养支持方法,治疗前后对比,PA两组均有上升,而治疗组的血清总蛋白(TP)、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等营养指标上升趋势明显,胃肠道并发症发生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因此依据患者的病情变化,早期实施合理的个性化营养支持治疗,采用循序渐进,序贯性的治疗配方,较好地满足了脑卒中危重患者营养及代谢支持的需要,降低了患者并发症发生,临床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表1 两组患者肠内营养支持治疗3周营养指标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肠内营养支持治疗3周营养指标比较(±s)

注:与营养支持前相比,△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对照组(n=40)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TP(g/L) 57.91±4.97 63.60±6.23*△ 57.76±7.6 3 57.70±7.67 ALB(g/L) 31.20±3.24 34.41±3.45*△ 31.46±6.09 32.27±3.09 PA(mg/L) 134.47±42.87 177.67±60.34*△ 130.42±53.95 152.02±56.0△L(×109/L) 0.84±0.36 1.06±0.52 0.76±0.37 0.92±0.55△HB(g/L) 93.52±17.71 105.42±18.23 * 118.21±17.97 102.12±15.74观察项目 治疗组 (n=40)

[1] Ha L,Iversen PO,Hauge T.Nutrition for elderly acute strole patierts[J].Tidsskr Nor Laegeforen,2008,128(17):1946-1950.

[2] 陈真理,郑天衡,王少石.急性脑卒中早期畅内营养支持与近期预后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卒中杂志,2006,1(11):761-763.

[3] 中华医学会.全国第四次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各类脑血管病的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9.

[4] 朱海英,于长英,李芳,等.高蛋白肠内营养制剂对老年脑卒中病人营养状况的影响[J].肠外肠内营养杂志,2010,17(5):270-273.

[5] 刘艳丽,李春雷,牟瑜瑜.谷氨酰胺在临床疾病中的应用[J].中国医疗前沿杂志,2010,5(7):18-20.

R743.3

B

1671-8194(2011)31-0345-02

猜你喜欢

匀浆危重症个体化
《风平浪静》黑色影像的个体化表述
体外膜肺氧合救治心脏危重症患者的研究进展
首都医科大学危重症医学系
小球藻细胞匀浆制备方法探究
个体化护理在感染科中的护理应用
匀浆法提取沙枣果总黄酮工艺研究
肠道病毒71型感染所致危重症手足口病的诊治分析
呼吸系统危重症患者抗生素相关腹泻的临床观察
食管癌手术个体化输血的可行性研究
用匀浆法提取鲜姜黄中姜黄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