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符号在手机设计中的应用探析
2011-11-01田维飞王建英中北大学体育与艺术学院艺术系山西太原030051
田维飞 王建英 (中北大学体育与艺术学院艺术系 山西太原 030051)
传统文化符号在手机设计中的应用探析
田维飞 王建英 (中北大学体育与艺术学院艺术系 山西太原 030051)
随着现代通讯技术的发展,手机成为人类离不开的信息交流工具,手机的外观造型设计成为了消费者关注的焦点。本文以分析中国传统文化内涵为切入点,将传统文化视为是一种设计符号,把传统文化符号应用到手机设计之中,全面阐释传统文化在手机的形态符号、色彩符号、材质符号之中的应用方法,并预测了传统文化符号在未来手机设计中应用的发展趋势。
传统文化;符号;手机设计
随着科技的进步与通讯技术的发展,我国的手机市场消费不断高涨,手机已经成为人类离开不开的信息交流工具,手机消费成为时尚潮流,而且消费市场潜力很大,更新淘汰率极高。但是国产的手机缺少品牌,更多的以“山寨机”充斥着广大的市场。然而这些国产手机无论是知名厂家还是“山寨机”,在外观造型设计上缺乏文化内涵,缺少民族特色。在手机的销售过程中,仅以打“价格战”来获得利润。大部分手机生产制造商都以低廉价格为营销手段来获得市场份额。但是现在广大的消费者不再是只追求手机基本功能,而更多人群追求手机产品带来的文化价值和精神愉悦感。高科技已经不再成为人们的唯一追求,产品的文化价值和精神内涵成为设计的首要任务,企业调整生产线的中心内容。而我国有着五千年的文化历史,传统文化极为丰富,将传统文化符号应用到手机设计之中,将成为未来手机设计的发展趋势。
1.传统文化与符号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先人们给我们留下了太多宝贵的文化遗产,让我们在设计中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什么才是中国符号?”这是一个很难一句话说清的问题。在张艺谋的创作中,京剧的表现形式就是中国符号;在吴冠中的画中,水墨意境就是中国符号;在梁思成的心中,飞檐翘壁就是中国符号等等。这些中国元素我们可以视之为中国符号,代表着中国的特征。“符号就是代表某一事物的另一事物。”这一解释源于英国奥古斯丁。符号是用甲事物表征乙事物,并且通过甲事物来传达关于乙事物的讯息,这才是关于“符号”的完整表述[1]。所以符号是有意义的媒介物,人们在交际过程中,通过某种有意义的媒介物(符号)传达信息。它往往通过视觉刺激而产生的视觉经验和视觉联想来传达其符号的含义,例如字母、绘画、产品外观造型等,一切能传递约定的内容都可称为符号。新产品的造型处理必须基本符合原有的造型符号体系的规则。而在新产品推出的同时,这种造型语言也被纳入到这个符号体系中来,成为其中一部分,从而推动整个造型符号体系的发展[2]。然而手机外观造型设计就是设计师创造符号的过程,设计师通过手机各部件的造型符号进行编码,从而完成手机的设计表达。在设计师编码的过程中,将中国传统文化符号进行提取应用,使中国文化符号的精髓延续到我们现代生活中来,更是起到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作用。消费者在使用手机新产品中,领略中华民族独有的内在和外在的特质,享受民族文化符号带来的文化盛宴与视觉大餐。
2.中国传统文化符号的内涵
中国传统文化符号是祖先留给中华民族子孙后代的宝贵财富,是中华民族的象征。传统文化符号内涵丰富,包罗万象,但是归结起来主要分为两个方面:①物质方面的传统文化符号;②精神方面的传统文化符号。
2.1 中国传统文化符号的物质方面
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形成了源远流长的文化知识,传统文化符号自然包罗万象。例如建筑风格符号,紫禁城、长城、敦煌、布达拉宫、苏州园林等;服饰风格符号,丝绸、唐装、旗袍等;文化风格符号,书法、国画、脸谱、京剧、印章、中国结、秦砖汉瓦、剪纸、瓷器等;宗教神话风格符号,观音、如来佛、孙悟空、龙、麒麟等。这些丰富多彩的文化符号,蕴含了中国人民的艺术创造力和对美的理解,是中华文化在外国人们心中的符号标志。
2.2 中国传统文化符号的精神方面
所谓精神方面的,就是长达五千年历史中积累的民族智慧和思想观念。①中庸思想。“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总的来说,所谓“中庸”,就是使内在要求,在现有的外在环境与条件下,得到最适宜、最恰当的、无过与不及的表达与实现。②天人合一思想。在美学上,这种“天人合一”思想,深刻影响了中国古代审美境界论,使得古代中国人特别强调人生境界和审美境界的合一。③以人为本思想。“以人为本”的思想最早应是起源于孔子的爱人思想。“未能事人,焉能事鬼?”,孔子以敬而远之、存而不论的方式离开对天、神的信仰价值体系。汉代王符曾有“百工者,以致用为本,以巧饰为末”的著名议论。北齐刘昼说:“物有美恶,施用有宜,裘蓑虽异,被服实同;美恶虽殊,适用则均。”在我们的设计中,“以用为本”和“重己役物”的思想也是“以人为本”思想的最好体现,手机设计也不列外。
3.传统文化符号在手机设计之中的应用方法
文化是一套从社会中获得的行为模式,文化体现出人的一种习惯倾向。它通过语言和其他方式象征性地传送给特定的社会成员[3]。通常这种文化的表征和传达主要依靠符号为载体,因此符号是文化传播和继承的重要方式,任何一种文化系统都是以传达文化价值为目的的符号系统。产品设计就是设计师创造符号的过程,产品设计可以理解为以形态、色彩、材质等造型符号要素,向消费者传达文化价值的设计意图。手机外观造型符号由手机形态符号、色彩符号、材质符号所构成,设计师通过手机外观造型符号向消费者传达文化价值,在实现手机实用功能的同时,尽最大努力增添其精神文化内涵。所以将传统文化符号应用到手机设计中,这将为手机注入更多的精神文化内涵。
3.1 手机形态符号中的传统文化
图1 诺基亚6108
图2 诺基亚3108和它的盔甲形态的隐形线排布
手机形态符号就是指手机的外观造型及大小、尺寸,设计师通过其手机外壳、按键、听筒、屏幕等造型符号排列组合,进行创造手机的外观形态符号,向使用者传达其文化价值。通过调查发现,在手机外观形态符号设计中融入传统文化符号,这样的产品一定会得到消费者的认可和青睐。如图1,图2所示,NOKIA6108、NOKIA3108手机被称为“背剑武士”。设计它的灵感来自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兵马俑。酷似武士腹甲的键盘,位于背部的手写笔的设计,使手机整体像一位全身盔甲,持剑而立的武士,其生动的文化符号语义很容易使中国的手机用户产生一种文化认同感和强烈的操作欲望。诺基亚6108、3108之所以在设计上比较成功,就在于中国文化符号的应用紧紧围绕消费群体的生活形态展开。手写输入更适合中国文字在数码产品上的应用,将手写笔的插拔方式设计成像一个身背宝剑的武士造型符号,目的在于强化手写输入的语义,恰如其分地表达和诠释了这种功能,内容和形式统一,又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
3.2 手机色彩符号中的传统文化
色彩是工业产品造型中的重要要素,是视觉传达中最敏感与反应最快的信息符号[4]。手机色彩符号是构成手机使用者视觉认知符号系统的必要元素。设计师通过手机的整体配色方案向消费者传达视觉信息,消费者在接收这些色彩符号信息的过程中,除了满足基本的实用功能之外,更是一种消费文化的过程,也就是享受手机色彩视觉文化符号带来的精神愉悦感,因此设计师在配制手机色彩符号方案中,融入中国传统色彩符号,这势必给消费者带来美好的视觉盛宴。中国人对红色特别喜好,在中国人的心目中,这种热烈、喜庆、吉祥、浪漫、温暖、兴奋的色彩,是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吉祥色,因而,红色是中华民族最喜爱的色彩之一。另外,在传统的色彩理论中,黑色给人庄重、成熟、稳定、坚定的感觉,白色给人洁净、明朗、简洁的感觉,而灰色给人沉着、平易的感觉。这些色彩都是中国人比较喜欢的色彩,适合不同的人群。如图3所示,诺基亚7260手机是诺基亚“绝色倾城”时尚产品系列在国内上市的第一款产品。该产品首发就以极富艺术气质的创意设计震动了整个手机行业。设计师大胆运用中国人喜爱的红、黑色彩组合,令诺基亚7260在中国市场上成为潮流引领者。如图4步步高青花瓷I6,手机洁白机身如瓷器般让人怜爱,青色花纹好似烧瓷师傅一笔一笔勾勒而出,笔锋滑过,跃然于角落,让人惊叹不已。这款手机融入了更多的中国传统文化符号,使得步步高I6在柔美之外更多了一丝中国的传统风情。特别是该机将青花瓷的图案符号融入到乳白的机身当中,顿显青花瓷的高贵气质,整体感觉十分高雅。
图3 诺基亚7280
图4 步步高青花瓷I6
3.3 手机材质符号中的传统文化
手机材质符号就是指手机的表面特征,也就是人的感觉系统因生理刺激对手机表面质感所做出的反映或由人的知觉系统从表面特征得出的信息,是人对材质的生理和心理感受。因此在手机设计中需要利用材质的肌理效果来向使用者传达产品语义,增强手机的审美功能。如图5所示,国产手机厂商夏新推出的“潜龙”DA6,在外盖上雕画出一条气态非凡、欲腾空而起的龙,甚为吸引人的眼球。可以说,这是一个信号,预示着更多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符号的手机产品将会问世。如图6“中华炫”手机,本款手机其设计灵感来源于传统书法艺术,整体气质隽永含蓄,书法中的“方中寓圆,圆中寓方”,草书、狂草所表现的聚散、流动形式等等,在整个机身表面得到展现,流露出深深的文化内涵。
图5 夏新DA6
图6 “中华炫”手机
4.未来手机设计中融入传统文化符号的发展趋势
设计的民族化并不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符号的肤浅理解,而只是表面形式的简单套用和照搬,是要将中国传统文化符号的精髓“神韵”融入到设计中。运用现代设计的表现符号元素,体现传统文化的意蕴。将中国传统文化符号应用到手机的具体设计中,会使消费者有文化认同感,同时会使产品外观亲切雅致,这将带来巨大的市场效益。中国手机要实现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这就必须要充分结合我国的传统文化,在手机上留下中国符号烙印,真正实现“民族的就是世界的”这样的设计宣言。真正实现手机走出国门后,能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精神内涵。因此在手机外观造型设计中,一定要利用我国五千年的传统文化优势,将传统文化作为一种设计语言符号融入手机开发设计中,势在必行。从工业设计的角度来看,中国手机呼唤本土化设计。这里所指的本土化设计,实际是设计师在本土所处的环境通过思考,而逐渐形成的独特的设计思想[5]。现在的中国正以越来越快的脚步走向世界,“中国风”设计将会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会有更多的蕴涵中国文化符号的电子产品设计出现。
5.结束语
综上所述,手机设计发展到现在已经逐渐成为一种文化符号,各国的手机设计都凝聚着属于自身的民族符号。现代手机外观设计应该是一种文化载体,通过手机设计是将文化符号加以物化的过程。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创作出符合现代人审美情趣和思想感情的手机设计作品。一方面,我们要敢于利用传统文化符号这种资本;另一方面,须用一种深刻、理性的态度对待它,使得传统文化符号和工业设计得以时代性的拓展、历史性的融合,也使得工业设计包含更多的人文精神价值,成为人类社会文化符号的延续。
[1]黄华新,陈宗明等.符号学导论[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4:P2,11.
[2]王宁宁,钟蕾.浅谈手机设计中的符号美学[J].艺术与设计(理论),2009(11):P 229-231.
[3]John C.Mowen.Michael Minor.Consumer Behavior:A Framework.Published by Prentice Hall.2000:P35.
[4]胡琳.工业设计产品设计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P129.
[5]穆存远,杨静.谈手机的本土化设计[J].艺术与设计(理论),2010(10):P 171-173.
教育部2010年青年基金立项课题 编号:10YJC760070
第一作者:田维飞(1979年3月-),男,重庆酉阳,硕士研究生,助教,研究方向:产品造型设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