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旅游业校地合作产学研联盟模式研究
——以湖北经济学院旅游与酒店管理学院为例

2011-10-31张春琳王远坤

关键词:校地产学研旅游业

张春琳,王远坤

(湖北经济学院 旅游与酒店管理学院,湖北 武汉430205)

旅游业校地合作产学研联盟模式研究
——以湖北经济学院旅游与酒店管理学院为例

张春琳,王远坤

(湖北经济学院 旅游与酒店管理学院,湖北 武汉430205)

一般的产学研合作模式中,产指的是生产单位,以企业为主;学指的是教学单位,主要是高等院校;研指的是科研机构。但由于旅游业自身的特殊性和我国政府主导型的旅游发展战略的实施,目的地政府在旅游业发展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本文在旅游产业产学研联盟构建中,结合湖北经济学院旅游与酒店管理学院校地合作产学研联盟的实施,突破了传统三位一体的产学研合作模式,构建以目的地政府和兼具教学、科研功能的高等院校为核心的“双核引擎”校地合作产学研联盟模式。

旅游业;校地合作;产学研;模式

产学研结合机制是指教学、科研、生产三方以人才、技术、效益为结合点,遵循市场经济规律、教育规律和科技发展规律,逐步形成互利互补、良性循环、共同发展的合作关系的制度,主要表现为:教学、科研与生产的三结合;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即理论原理与生产实际的结合,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的结合,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社会实践的结合;教育与生产劳动的结合,包括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结合,传授知识与培养实践能力、创新精神的结合,互动教育与自我教育的结合等[1]。

一、我国产学研合作模式的现状

(一)我国主要的产学研合作模式

目前我国产学研合作的模式主要有四种[2]:

1.政府主导型合作模式:即政府为了提升国家与区域的科技经济质量、水平和效益,就某些企业的难点难题设置为项目,广泛招标,或者组织产学研联盟等,将与企业和高校合作的重要项目纳入国家或地方的发展规划,有重点地资助某些大型产学研项目和引导某些未来发展项目。

2.企业主导型合作模式:即企业为提升自己的市场竞争力,满足市场需求,以委托高校或研究机构开发或共同开发等形式,寻求大学和科研机构的技术支持、技术服务、技术咨询、技术开发,就新产品、改进工艺等方面提高企业的效益和技术储备。

3.学校主导型科技产业模式:即高校及其科研院所以自身的人才、技术优势,结合社会资源优势开办经济实体、创办高科技产业。这种模式主要是大学通过自己创办科技产业或建立实践基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实现产学研结合,其目的是达到教学出人才、科研上水平、产业出效率,是一种需要强大的科研技术和人才支持的合作模式。

4.校企联合共建模式:这种模式是高校利用自身的科研和人才优势与企业合作,通过共建研发中心、实验室等多种载体,双方共同派遣科技人员、教师和学生共同开展有关科研项目。这种举措一方面提升了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另一方面为学校保持学科优势提供了重要的支撑。这种模式是高校和企业以联合培养面向生产和技术开发的应用型高素质人才、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主要任务而进行的合作,包括定向招生、联合培养、员工进修培训与继续教育、产学联合办学、校企共建产学研基地、校企人员互相兼职等多种形式。

(二)我国产学研合作模式存在的问题

1.高校对产学研的定位不明

从内部政策制定者角度来看看,目前主导评价我国高校以及科研单位的核心还是高校排名和学科建设心,所制定的评价体系还是以科研项目立项级别、科研课题产生的论文数量和影响因子高低来评价高校教师或科研人员的技术能力和水平,给予相关人员相应的待遇和荣誉。也就是说,从高校、科研院所的角度,参与项目更看重的是项目完成后所发表的论文数量与质量,以及项目对职称评审所发挥的作用,而真正对社会经济发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在评价体系中未能切实反应[2]。

2.政府在产学研模式中的作用未能充分发挥

一些地方政府对产学研模式在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中所起的作用重视不够,没有起到应有的指导和扶持作用,有些地方甚至完全依靠高校单方面来操作。在产学研合作模式中,由于有些地方政府没有给予真正的重视,常常会产生政策不配套、产学研组织形式松散、行为短期化、缺乏满足产业技术创新的持续性、缺乏创新成果产业化的保障机制等相关问题[3]。

3.人才培养模式比较单一

一些高校对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解比较肤浅,尤其是从产学研结合培养人才这个角度而言,很多地方本科院校的做法尚停留在多建立几个实习或实训基地的层次上,缺乏全方位、深层次、长时间的合作与交流,依靠产学研模式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效果尚不明显。

二、旅游业校地合作产学研联盟的构建

(一)旅游业校地合作产学研联盟构建的必要性

一般的产学研合作模式中,产指的是生产单位,以企业为主;学指的是教学单位,主要是高等院校;研指的是科研机构。但由于旅游业自身的特殊性和我国国民经济和旅游发展的现实状况,我国旅游业采取的是政府主导型的发展模式,即在以市场为主配置资源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因此,在旅游产业的产学研联盟构建中,不能忽视旅游目的地政府,产学研联盟模式的构建必须有所创新。

首先,旅游业是综合性的产业,旅游消费者在外出旅游期间有食、住、行、游、购、娱等多方面的需要,这就意味着要由多种不同的旅游企业分别为其提供相应的产品和服务。而从传统的产业划分标准来看,这些不同类型的企业分别隶属于国民经济中不同的行业和部门,各个旅游企业所有权的分散性及其为追求自身利益而各行其是的自由行,决定了各旅游行业或企业之间不存在自动的协调,这一问题只能靠政府有意识地进行干预才能得到解决。

其次,我国的旅游资源是国家所有,事实上目前大部分旅游景区仍是继续沿袭计划经济体制下由政府某一部门或一级政府直接领导的管理机构来直接经营和管理。即便市场经济条件下,实行旅游资源的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仍然要在坚持资源“国家所有、严格保护、永续利用”的前提下,旅游景区经政府统一规划(或政府审批规划)后,把开发经营权剥离出来,通过政府与投资者签订保护开发、建设经营、管理协议,授权投资者依法有偿取得一定期限内(一般是30~50年)的开发建设权、经营管理权及其收益权,其核心是“国家所有、政府监管、企业经营”。

再次,旅游基础设施和其他公共产品性质的社会服务是一个旅游目的地整体旅游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以基础设施为代表的公共产品的提供是旅游目的地政府的责任。另外,旅游目的地形象的塑造、保护消费者利益、防止旅游发展有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也离不开目的地政府的干预。

由此可见,目的地政府在旅游业发展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在旅游产业产学研联盟构建中,应以目的地政府和兼具教学、科研功能的高等院校为核心,构建“双核引擎”校地合作产学研联盟模式。

(二)旅游业校地合作产学研联盟模式构建

旅游管理专业是应用性很强的专业,高等院校旅游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必须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转变教育理念,把以课堂传授知识为主的学校教育与直接获取实际经验、实践能力为主的生产、科研实践有机结合于学生的培养中,促进旅游管理专业教学与社会接轨并逐渐形成产学研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培养既具有理论基础又具有实践能力与创新意识的高素质的旅游专业人才。

鉴于目的地政府在旅游业发展中的作用和政府主导型旅游发展战略在我国的实施,构建旅游业产学研合作模式时,没有采用一般产学研模式中的三主体,而是以地方政府和高等院校为核心,在校企合作传统模式的基础上,创新性地构建校地合作产学研联盟模式(如下图)。

在这种“双核引擎”的校地合作产学研联盟模式中,旅游目的地政府是产学研合作的主导力量,利用其宏观调控的优势,通过制定旅游目的地的产业政策、发展计划、为合作提供资金等方式为合作项目创立良好的内外部环境。政府主导的合作项目通常代表了旅游业业未来发展的趋势和需要,具有综合性强的特点,由于有政府部门直接或者间接的参与、支持,这些项目往往集中了当地的优势资源,能够以很快的速度得以实施。另一方面,除政府直接推动的合作项目外,目的地政府将更多的精力放在了合作环境的维护上,符合当前“服务型政府”的职能定位,并从宏观的角度把握,以项目的方式确保了对旅游产业和旅游人才培养发展方向必要的引导,既体现了政府宏观调控的职能,又弥补了企业、旅游院校作为微观经济主体只关注自身利益忽视社会长远发展的弊端,比较符合我国当前的实际[4]。

在校地合作的产学研联盟模式中,高等院校是产学研合作的中坚力量,旅游管理专业利用自身“学”和“研”的优势,与目的地政府部门密切合作,制定本地区的旅游发展规划,为政府制定目的地旅游发展政策建言献策,更好地促进当地旅游业和区域经济的发展。

高等院校在和政府部门产学研合作的过程中,一方面可以通过旅游规划等应用性课题得到合作单位相应的科研经费,保证科研工作的顺利进行;另一方面给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的师生提供了广泛接触旅游业发展动态的机会,借以掌握地区旅游发展的宏观方向。通过对旅游市场实时动态的了解和旅游政策宏观方向的把握,有利于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学与社会接轨,同时也促进了高校科研创新能力的提高[5]。

在校地合作的产学研联盟模式中,高等院校通过与目的地政府及旅游企业的合作,能够掌握旅游业发展实践对各类人才的需求信息,从而在专业设置、教学计划、课程设置、教学内容等方面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和旅游人才市场需求来进行,成立由教育专家、政府官员和企业界人士组成的专业指导委员会,为教学系统要素的设计提供咨询和指导[6]。高校培养的综合性高素质人才,则为地方旅游业的发展储备了充足的人力资源。

三、旅游业校地合作产学研联盟实证分析

湖北经济学院旅游与酒店管理学院是湖北经济学院重点建设的特色院系,现设旅游管理系、酒店管理系、烹饪与营养学系,附设旅游规划与发展研究院、中国乡村旅游研发中心、鄂菜烹饪研究所3个科研机构。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实践、实用、实干型高级职业经理人”,是该院的人才培养目标;坚持“产学研结合、服务地方经济”,是该院的办学宗旨。

湖北经济学院旅游与酒店管理学院先后与12家国际国内知名的旅游和酒店集团签订了专业共建和产学研合作协议;与神农架林区、恩施州、随州市等政府部门、企业机构签订了合作协议,实现了产学研的互动;与湖北省旅游局签订了合作共建协议。下面以湖北经济学院与神农架林区的产学研互动为例,分析以地方政府和高等院校为核心的“双核引擎”校地合作产学研联盟模式。

2007年7月17日,湖北经济学院与神农架林区签订《合作框架协议》,双方以“优势互补、利益共享、共同发展、实现双赢”为原则,充分发挥湖北经济学院的知识、科技、人才、信息优势和神农架林区综合自然资源优势,最有效地谋求科技与资源的对接、资金与技术的联合,实现校地产学研的良性互动和共同发展。在此基础上,湖北经济学院旅游与酒店管理学院与神农架林区人民政府签订“神农特色菜品系列及神农宴系列研发与推介合作意向书”,共同打造品牌美食“神农宴”及特色菜品;2008年,受神农架林区林业管理局委托,旅游规划与发展研究院编制了《神农架林区徐家庄林业生态园控制性旅游详细规划》;2009年,受神农架林区人民政府、大九湖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局、神农架林区木鱼镇旅游度假区管理委员委托,旅游规划与发展研究院编制《神农架大九湖国家湿地公园控制性旅游详规(纲要)》和《神农架木鱼龙降坪度假区修建性旅游详规》,校地双方构建了紧密的产学研联盟。

在校地合作的产学研联盟中,湖北经济学院旅游与酒店管理学院利用自身的学科和科研优势,对神农特色菜进行改良和优化,结合神农特色菜品和地方饮食文化研制“神农宴”系列菜品,为神农架餐饮企业提供国家级、省市级烹饪菜点设计、烹制和包装等技术指导,通过举办“神农农家菜大赛”和“神农美食文化节”等活动,加大神农特色菜品在国内外的推介力度,提升神农饮食文化,塑造神农菜肴品牌,提升了神农架旅游的辐射力和知名度;旅游规划与发展研究院为神农架旅游景区编制旅游发展详细规划,制定旅游景区的发展战略,为旅游景区的开发建设提供指导,大九湖国家湿地公园开发建设项目、龙降坪旅游度假区旅游开发项目先后被列入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重点建设项目。

在与政府的校地合作中,高等院校的科研创新能力得到提升。通过与神农架林区一系列产学研项目的合作,湖北经济学院旅游与酒店管理学院涌现出一批优秀的科研成果,《神农架大九湖国家湿地公园旅游策划》被列入湖北省教育厅校企、校地产学研合作资助项目,研究成果得到相关部门高度赞誉;《神农架木鱼镇龙降坪旅游度假区发展建设研究》课题荣获2009年度湖北发展研究奖三等奖。

同时,在校地合作产学研联盟中,地方政府利用学校智力资源培养和培训神农架林区旅游、餐饮人才,为神农架林区旅游发展、饮食文化提供充足的人才储备。旅游与酒店管理学院通过参与这些合作项目,教师和学生了解旅游业发展的最新动态,有助于培养旅游业发展需要的适用人才,更好地为当地经济社会服务,提升办学实力和社会影响力。

(注:本文为湖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10年度专项资助重点课题“构建产学研联盟与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研究”成果,课题编号:2010A099)

[1]顾伟忠,刘兰.我国产学研合作存在的问题及其政策研究[J].北京机械工业学院学报,2006,(1):75.

[2]毛钟红,余国扬.高校产学研模式及实践思考[J].科技管理研究,2009,(7):250.

[3]彭旭.应用型人才培养视角下的地方本科院校产学研模式探析[J].科技管理研究,2010,(13):144.

[4]朱海岳.旅游院校依托旅游度假区的产学研合作教育研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1,(5):195.

[5]陈娟,刘道义.中国高校旅游管理专业产学研相结合教学模式研究[A].2009年产学研合作与区域产业振兴高峰论坛论文集[C].2009-10.

[6]张跃西,杨林,谭春霞.五位一体产学研合作机制实证研究——以高职旅游专业为例[J].职业技术教育(教科版),2006,(7):37.

猜你喜欢

校地产学研旅游业
精益求精产学研 继往开来朝阳人
伊犁师范大学与和田市人民政府举行校地合作签约授牌仪式
云南出台20条措施,加快旅游业恢复
校地共建型新型科研机构发展的逻辑与现实
——以C9 高校为例
校地结合政产学研互动服务地方经济——四川工商学院校地校企合作初探
在旅游业转型升级中实现新引领
“政产学研用”:培养卓越新闻人才的新探索
完善转化机制 推动产学研融合
中国旅游业2017的风往哪吹?
学前音乐教育专业产学研人才培养模式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