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种静脉穿刺法效果比较
2011-10-30郭文颖
郭文颖
(萍乡市卫生学校,江西 萍乡 337000)
2种静脉穿刺法效果比较
郭文颖
(萍乡市卫生学校,江西 萍乡 337000)
目的 探讨采用2种进针角度进行静脉穿刺的效果。方法 采用自身对照法对100例静脉输液病人分别用传统法与改良法进行操作,了解2种不同穿刺法在进针速度、穿刺成功率、血管重复利用次数、穿刺部位皮下淤点发生率、病人疼痛度及对穿刺法的满意度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2种静脉穿刺法进针速度、血管重复利用次数经t检验,皮下淤点发生率经χ2检验,2组病人疼痛度及对穿刺法满意度经秩和检验,有显著性差异(P<0.01);2种穿刺法成功率经χ2检验,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改良法明显优于传统法,可以更好地提高护理质量。
静脉输液;穿刺法;护理质量
静脉输液是临床上治疗和抢救病人的重要措施之一,其穿刺部位普遍为手背,难免给病人带来疼痛感。如何使静脉穿刺技术操作优质、高效,更好地完成护理任务,是值得研究的问题。为贯彻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理念,提高静脉输液穿刺成功率,减轻病人痛苦,笔者结合自身工作经验,比较2种不同静脉穿刺法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研究对象均为2008年12月至2009年1月普外科新入院100例未行静脉穿刺病人。病人神志清楚,手背部无疤痕,皮肤完好,无色素沉着,无淤血青紫静脉炎(如出现淤血静脉炎则中途退出),无血液系统疾病。其中男性46例,女性54例,年龄16~72岁,平均年龄38.6岁。
1.2 材料
选用某医疗器材有限公司生产的一次性输液器及七号头皮针。
1.3 方法
1.3.1 自身对照法 由笔者和本科室护士共同进行,选择病人同体左右侧同部位手背浅静脉,采用不同静脉穿刺法。操作时间定为每天上午,先取病人右侧手背用传统法进行静脉穿刺,第二天再取左侧手背用改良法进行静脉穿刺,对100例病人进行自身对照实验。在此操作过程中,记录操作时间、进针速度、成功与否及在第二天观察注射局部位置的淤血情况。另外,对病人的疼痛度及其对穿刺法的满意度进行问卷调查,并运用统计学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整理。
1.3.2 传统法 常规选择血管,在穿刺部位上方约6~10cm处扎止血带,嘱病人握拳,常规消毒皮肤,针尖斜面与皮肤呈15°~30°角由静脉上方或侧方刺入皮下,沿静脉方向潜行一段再刺入血管,见回血后再将针送入少许[1]。
1.3.3 改良法 常规选择血管,以离穿刺点6~10cm为准,扎止血带,左手扶病人手腕,右手轻握其3~4个手指,做手指关节的屈伸运动数次或轻轻按摩并温暖穿刺部位,使病人血管充盈。嘱病人放松手部,手指略向下弯曲呈握杯状,将手部皮肤绷紧并固定,充分暴露静脉。常规消毒皮肤,进针时采用右手拇指和中指分别持针柄前后两面,食指持针柄上面,针尖与皮肤呈60°角直刺入皮肤的同时刺入血管,接着针尾向下压角<15°,平行推进少许。
1.3.4 观察方法及评判标准 从进针速度、穿刺成功率、皮下淤点发生率、血管重复利用次数、穿刺疼痛度及病人满意度这6方面对2种穿刺法进行评价。(1)进针速度:用记时器记录针尖刺入皮肤至前端输液管出现回血所需时间。(2)穿刺成功率:针头一次进入血管,穿刺部位无肿胀,无药液外渗,保持输液通畅为成功;否则为失败(包括退针,刺破血管,输液不畅等)。(3)皮下淤点发生率:穿刺部位有少量皮下淤点,直径<2mm;紫癜,直径 3~5mm;淤斑,直径>5mm[2]。(4)血管重复利用次数:穿刺血管周围无炎症,无皮下淤点,血管暴露良好。同一血管等长距离下,可重复利用的次数。(5)穿刺疼痛度:疼痛指标参照国际常用疼痛评分法——马克盖尔法。疼痛度分为轻、中、重度三级,无痛、有痛感、轻微疼痛为轻度疼痛,疼痛较剧烈为中度疼痛,疼痛剧烈为重度疼痛。让病人按上述指标对静脉穿刺疼痛度作出评价。(6)病人满意度:分为满意、较满意、不满意3方面。
1.3.5 统计学处理方法 数据分别采用t检验、χ2检验、秩和检验进行组间比较。
2 结果
2.1 2种静脉穿刺法效果比较(见表1)
表1 2种静脉穿刺法效果比较
由表1可知:2种穿刺法的进针速度、血管重复利用次数分别经t检验得出t值分别为3.68、9.73,有显著性差异(P<
0.01 )。皮下淤点发生率经χ2检验,得出χ2值为12.37,有显著性差异(P<0.01)。穿刺成功率经χ2检验,得出χ2值为0.27,无显著性差异。说明改良法效果明显优于传统法。
2.2 2种静脉穿刺法问卷调查结果(见表2)
表2 2种静脉穿刺法问卷调查结果[n(%)]
由表2可知:2种穿刺法病人疼痛度、满意度经秩和检验得出Uc分别为4.54、5.08,有显著性差异(P<0.01)。以上均说明改良法效果明显优于传统法。
3 讨论
(1)传统法穿刺时,嘱病人握拳,成功后才松拳,这使得指骨与掌骨呈垂直状,掌骨关节突出,皮肤较为紧张,多数静脉处于两骨缝间皮下深处,不易摸清和看清[3]。同时病人无意识的紧张既使血管失去弹性,又影响静脉充盈度,从而不易进针。针尖从静脉旁侧进入血管时,静脉易向另一侧滑动,特别对于皮下脂肪少的病人,易造成反复穿刺或穿刺失败。在病人握拳过程中,由于血管轻微回弹,针头斜面有可能部分或小部分脱出血管,出现药液外渗,造成穿刺失败。改良法穿刺时病人采取非握拳式,手自然放松,被动活动后可以充分使血管充盈,针头直刺皮肤进入血管后再变换角度继续行进,不易损伤血管壁,易把握进针角度和方向,避免了反复穿刺且针头斜面易全部进入静脉腔内,可提高穿刺成功率及增加血管重复利用次数。当然,大角度静脉穿刺必须根据静脉深浅、粗细及充盈度来调节进针力度和深度,以防穿透血管。
(2)传统法穿刺针头入皮后还需潜行一段,对组织的切割和伤害较严重,皮肤进针点与静脉管壁进针点之间的斜面大,拔针时按压穿刺点易出现偏差,致使按压力度与受力面积不能完全作用于静脉壁进针点,从而引起皮下淤血,减少血管重复利用次数。改良法穿刺针头进入皮肤的同时进入血管,减少了对组织的切割和撕拉,拔针后立即按压穿刺点及周围皮肤较少面积即可止血,避免了皮下淤血现象。
(3)传统法穿刺针头入皮后还需潜行一段,然后再进入血管。由于表皮内有丰富的神经末梢,相对增加了针头对皮下组织和神经末梢的刺激以及对肌纤维的牵拉和损伤,使病人疼痛度加重。改良法穿刺针头迅速穿过皮肤直入血管,减少了针头对皮下组织和神经末梢的刺激以及对肌纤维的牵拉和损伤,使病人疼痛度较轻。另外,疼痛度不仅取决于刺激强度,而且与刺激变化速率、作用时间及作用面积有关。当静脉穿刺增大皮肤与针头之间的角度时,针头与皮肤表面接触面变小,进针压强增大,从而进针速度快、疼痛度轻;同时,针头与皮肤的接触面小,表皮受损范围小,疼痛度也较轻。加之针尖对表皮的机械性伤害时间短,病人还没有把注意力集中到穿刺点时,穿刺已经完毕,所以病人疼痛度较轻。
(4)根据2种静脉穿刺法临床效果以及病人满意度调查分析可知:传统穿刺法分3个阶段,针头穿刺皮肤后潜行一段再穿刺血管,既耗时,又降低了穿刺成功率;改良穿刺法操作连贯,针尖在穿刺皮肤的同时穿刺血管,达到了高穿刺成功率的目的。
随着医疗改革的不断深入,病人对护理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就要求护理人员在操作上最大限度地减轻病人在治疗过程中的不适反应。实践证明,改良穿刺法可以有效提高穿刺成功率,减轻病人疼痛度,提高护理质量,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1]姜安丽,石琴.新编护理学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2]赵庆英,纪英莲.手背静脉穿刺技术的探讨[J].护理学杂志,2002,17(11):842.
[3]孙宗芬.手部静脉穿刺方法的改进[J].实用护理杂志,1999,15(1):44.
G424.4
B
1671-1246(2011)01-008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