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抓住有利时机 打造文化精品

2011-10-28

北京观察 2011年11期
关键词:院团精品艺术

陈 工

抓住有利时机 打造文化精品

陈 工

当前我国文化正处在创新发展的重要时期,党和政府对艺术创作和艺术事业更加关心,近年来,经费投入不断加大,创作环境宽松和谐,艺术家激情高涨,舞台艺术创作和演出得到持续、健康发展,呈现出普遍繁荣的良好局面。北京市应抓住这一有利时机,以具有导向性、代表性、示范性的重大艺术活动引导艺术创作,围绕党和国家中心工作,推出一批主题突出的文化精品。

在舆论上、环境体系上充分尊重原创,实现在文化创意领域的版权保护、知识产权保护。特别是应给予民间、民营、公益性组织更多的关注,帮助他们发现和推出好的原创作品;在作品被上一级单位院团采用时,应充分认定原创的价值;在政府采购时应体现策划、原创的价值,而不单是承认制作、购置设备等的价值。以刚刚结束的“2011北京国际设计周”为例,项目设计策划动用的是国际设计策划团队,但市财政在费用科目中并未列明策划、设计费,这在文化项目的成本审核认定中非常普遍。应改变这样的状况,从政府做起,充分肯定文化创意、策划、设计的价值,予以尊重和保护。

加大政府扶持力度,扩大支持范围和资金投入比例。当前政府对艺术精品工程的投入与对科技项目研发的投入相比,还显得太少,支持的剧目也非常有限,应加大对精品原创的支持力度,在事业单位、文艺院团改革中,由养人头逐步调整为养创作、养精品项目,像重视科技领域的研究一样,重视原创;提高在这方面的财政支出比例,充分调动各类单位投入精品创作的积极性。

2011年10月21日,北京方家胡同46号院,“猜火车”文化沙龙的外立面贴满海报,一名游客驻足拍照,不远处就是北京现代舞团的“红方”

2011年10月28日,第九届中国国际网络文化博览会开幕

重视文艺创作队伍培养,形成合理的人力资源梯队与结构。借鉴科技产业发展的经验,从鼓励原创、鼓励出精品的角度,实现产学研企人才培养的全方位对接。将专业院校人才培养与院团及文化市场的人才需求对接,建立院团、文化企业的人才实训基地,扩大艺术人力资源储备。不但要做好专业艺术人才的培养与储备,更要加大对既懂文化艺术规律,又懂得经营管理、项目运作、市场运营的复合型人才的培养;重视各种人才的价值,用神圣的事业感召人,用优厚的待遇留住人。

鼓励艺术创作领域的领军人物发挥更大作用。文化创意领域此类奖励名额少、金额低、涉及面小,而且评选的往往是德高望重、成绩斐然的艺术家,而处在创业发展期、最需要支持的人才,却得不到支持。因此,应参照科技领域的人才奖励政策,不限单位体制、级别,根据创作作品、社会经济价值等,多层次、大范围地发现和评选艺术创作领域的“领军人物”,给予资金支持,鼓励形成多种形式的艺术产品,鼓励艺术领域的领军人物带领团队发挥更大的作用。

以政策为导向,积极开拓文化市场。文化市场的繁荣,特别是让艺术精品走近大众,需要完备文化市场各环节,在文化产品制作、销售、场地使用等各方面,给予适当的优惠政策。一是参照发达国家的做法对文化产品实施差别税率,减轻文化产业税收负担。下调文化企业13%的增值税适用税率;顺应营业税改革大趋势,以文化产业为试点,改征增值税,在正式改征增值税前,按照3%税率征收营业税;为体现对文化产业扶持的税收政策导向,可考虑对文化企业适用高新技术企业适用的15%的企业所得税优惠税率;建立动态财税支持机制,针对文化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实施动态税收管理。二是制定针对中小型文化创意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在融资方面给予中小型文化企业所得税抵扣、减免等优惠,或给予其税收担保;扶植大型文化企业,鼓励文化产品走出去、引进来,对于国家支持行业出口目录中,出口文化产品、服务,建议享受出口退(免)税政策,同时对大型文化企业引进必要高新技术设备,实施减免进口关税;对经营使用的艺术馆、电影院、展览馆、文化活动中心等文化设施,减免房产税。

注重文化与科技的结合,促进高端文化科技创新发展。以网络化、数字化技术装备起来的文化产业及各种以高科技为载体或包装的文化产品,不仅在创造全新的生活理念,而且也在刺激新的文化需求。应积极借鉴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努力使我们的文艺作品符合时代进步潮流,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做好高端文化企业的认定工作,推进高科技企业税收优惠政策在高端文化产业中的运用。正视文化产品生产的特殊性,制定适用于文化创意产业长期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允许大型文化骨干企业实施合并缴纳企业所得税,提高文化企业竞争力。

作者系民建成员、歌华文化发展集团副总经理

责任编辑 刘墨非 助理编辑 徐飞

猜你喜欢

院团精品艺术
基层国有文艺院团深化改革的策略研究
一种聚焦: 上海民营院团的现状与发展
演艺产业多元发展的新兴开拓者
纸的艺术
精品画廊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爆笑街头艺术
釉光青精品欣赏
视界 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