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传承之我见
2011-10-28孙开泰
孙开泰
国学传承之我见
孙开泰
近些年,许多重点大学都开办了国学院、国学班,一些报纸也出现了很多国学专版,甚至于有些学前班的孩子也能将《三字经》、《弟子规》等国学经典倒背如流。眼见着传统文化的持续升温,许多人都说“国学热”到来了。
我首先当说这是个可喜的现象,看到我们的后辈能够学习、追寻、并且珍视我们的传统文化,我感到了国家未来的希望。但是我仍然觉得,我们的“国学热”并没有到来,我们的国学教育也有很多问题未能说明白。
国学源流
相对于西学而言,人们习惯把古代中国的学问称之为国学。既然我们说的是中国的学问,那么必须首先认清什么是中国文化,如果连基本的史料都不清楚,连源流和表象都看不清楚,那么国学也就无从谈起。
许多人讲起国学常自刘向、刘歆父子讲起。我以为不然,刘氏父子不过是在儒学独尊的局面形成之后,重新整理了诸子百家之学。但若言其为国学之始,则未必然。
文字是文化的寄托,讲国学首先就要讲汉字。通常人们认为中国的文字当始于商代的甲骨文,这与当时历史考古研究的深入程度有关。甲骨文是比较成熟的文字,在这之前当有个发展过程,随着唐兰、李学勤等古文字学专家的进一步研究,发现在史前陶器上记载的陶文比之甲骨文更为久远,李学勤甚至已经辨识出一些文字。因此,我以为依现有所知,国学的范围应当更在三代以前,至少应从陶文开始谈起。
其实陶文是否就能认定为中国最早的文字,我以为也未必。伏羲八卦,就是一种比之陶文更早的刻画符号,但是我们对之目前仍知之不详,还不能认定。我们过去对于史前文明缺少研究,我们的许多先辈不知陶文就如同孔子有生之年未曾见过甲骨文一样,但不能因为孔子不知甲骨文就将甲骨文剔除在国学之外,同样也不能因为我们的先辈没有发现陶文,就咬定甲骨文便是中国的文字之始。
就典籍而言,当是孔子整理夏、商、周三代文献成《诗》、《书》、《易》、《礼》、《乐》、《春秋》六经,后《乐》经失传,只剩下五经。加上后来形成的《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即“四书”。春秋战国的诸子百家:即阴阳、儒、墨、名、法、道等家,然后才是刘向父子整理的文献典籍。再加《永乐大典》、《四库全书》、《四部备要》等文献典藉。
很多人讲起中国历史总说 “上下五千年”,其实大谬不然。中华文化的源头在哪?何为上?何为下?这些问题都没能讲说明白之前,那么五千年又从何处谈起呢。著史要著通史,要由古及今,要明其源头,知其流向。我觉得,中国历史文化发展的全过程才是真正的国学。
国家兴则国学兴
纵观中国历史,国学总是时而兴盛,时而衰弱,但发展却从不停滞。每逢国家强盛,那么国学就兴盛,每当国家衰弱那么国学也衰弱,总之,国学的发展总是随着国势的强弱而发展变化。
我多年来专注于春秋战国文化的研究,以这个时代为例,中国传统文化出现四次高潮,每一次高潮都是以强盛的国家作为后盾,文化的高潮与政治的高潮完全一致。
“周礼尽在鲁矣”。在春秋时期的诸多邦国中,因周公封鲁,故鲁国为姬姓宗邦,有“周之最亲莫如鲁”之说。周公的辈分比成王高,又在扶助武王争夺天下时功勋卓著,因此,鲁国初封时不仅受赐丰厚,而且还得到了不少特权。鲁国完整的保存并实施了周礼,使得鲁国形成了谦逊礼让的淳朴民风,也使鲁国一举成为了有名的礼仪之邦。孔子及其弟子的儒家之学产生在鲁国是很自然的。可以说,鲁国文化是春秋时代的高潮。
2011年9月23日,北京朝阳东方子楹双语幼儿园将国学课堂开进了国子监孔庙,199名小朋友围坐在一起上国学课、做国学操
时至春秋战国之交,鲁国渐渐势微,三晋之地经过不断地兼并和杀伐,逐渐称雄。韩、赵、魏三家分晋之后,魏文侯以李悝为相,乐羊、吴起为将,抑赵国、灭中山,连败秦、齐、楚诸强,开创魏国百年基业,一举称霸中原。魏文侯在攻取了秦国西河之地后,请孔子学生子夏来西河讲学,并拜他为师。子夏不负魏文侯所托,亲自坐镇西河,华夏文化重心逐渐移到魏国,虽然子夏后来去世,但魏国却成功地取代鲁国成为中华文化的中心。
战国中期,齐威王整顿吏治,虚心纳谏,以邹忌为相,田忌为将,孙膑为军师,进行变法改革,在桂陵之战和马陵之战中大败魏国,使魏、韩、赵、燕、宋、鲁、卫诸国均“北面而朝田齐”。一时“齐国大治,强于天下”。齐威王受魏文侯尊礼子夏、建立西河之学的影响及巩固政权的需要,建立了稷下学宫。稷下学宫在其兴盛时期,汇集了天下贤士多达千人左右,几乎容纳了诸子百家各个学派,其中包括孟子、邹衍、慎到、申不害、田巴、儿说、鲁仲连、荀子等诸多著名学者,真正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战国末期,齐闵王伐功矜能,宠信奸佞,齐国险些被燕国将领乐毅攻灭,稷下先生们四散流亡,纷纷逃往别国。与此同时,秦国经过商鞅变法,励兵秣马,攻城略地,逐步称雄天下,秦相吕不韦礼贤下士,结交宾客,也使秦国名声大振。而后,吕不韦集群贤之智,汇百家之言,编出传世巨著《吕氏春秋》,秦国文化之兴盛可见一斑。
窥一斑而见全豹,我以为国学的兴盛可以看作国家兴盛的标志,国学的盛衰相易可以看作国家盛衰相易的不易之至理。这个道理我反复研究,以为其可通达今古,绵延万年。这个道理对于我们今天的国学研究和教育来说,不可不知。
国学不是故纸堆
国学的传承重在继承国学的精神,而不是全盘复古。现在许多学校都在教孩子背诵《三字经》、《千字文》,试图用这种方式让孩子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我本身不反对背诵国学经典,这样做确实对于弘扬国学精神有一定的作用。但我以为,现今时代已经与过去不同,如今的知识浩如烟海,所需掌握学习的知识门类众多,背诵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学习的要求。两千多年以前,庄子就指出“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何况我们所处的时代较之当时已经更为纷繁复杂,我们又怎会看不明白,非要死守旧时代的教条呢。国学不是历史留给我们那些旧书本,而是那些千百年来薪尽火传永远不熄的精神。观其大略,而不求务于精熟,我觉得这应该算作国学教育的正道。
国学是为解决问题而存在的。千百年来国学精神一脉相承,但历朝历代的国学又都是不同的。每个时代的国学都是传承了先辈的国学精神,并与当时的时代背景相结合,以解决当时的历史问题,而不是为了著书立传,钻那些毫无用处的故纸堆。我见到一些人整天嚷着复兴国学,兴办各种国学团体,主张全盘复古,尽复旧制。其实他们不过是打着复兴国学的幌子,收敛钱财,实现他们自身的利益而已。重回故纸堆,不要说那些青春正盛、风华正茂的年轻人不会跟从,就是如我辈这样垂暮之年的花发老朽,也羞于与之为伍。
近年来,我看到有些学校引入了一套台湾的国学基本教材,我看过之后以为这些教材可以用作中学或是大学的国学课本。台湾近些年对国学基本教材的研究功夫比较扎实,对教育教材的研究也着实费了一番心血,我觉得这些教材可以向大家推广。
我曾在一篇文章中讲过,文化与民族两者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民族精神即是民族的灵魂,要是民族精神没有了,这个民族就消失了。历史上曾经有过党项族因为没了文化载体,失去了民族的凝聚力,致使民族消失的例子。我觉得我们的国学传承,应该重在保留我们的民族精神,保留我们的中华文化,这才是保证我们民族自强不息、不可战胜的最强武器。我们国学教育的使命便是将这个武器授予后辈,至于今后民族的兴亡,则要看他们如何运用了。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所研究员、教授
责任编辑 刘墨非 助理编辑 张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