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制高职新生入学适应情况调查
2011-10-26顾红霞
顾红霞
(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河南 南阳 473000)
五年制高职新生入学适应情况调查
顾红霞
(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河南 南阳 473000)
目的 了解五年制高职新生入学适应情况,为更好地开展五年制高职新生入学适应教育提供理论依据,并为五年制高职新生健康成长提供保障。方法 采用新生入学适应问卷,对589名五年制高职新生进行调查。结果 不同类型的五年制高职新生入学适应总体水平存在显著性差异,这说明五年制高职新生学校适应状况不均衡,部分群体适应不良。结论 为提高学生适应能力,对新生开展入学适应教育非常重要。
五年制高职;新生;入学教育
五年制高职是指招收初中毕业生、实行五年一贯制培养的专科层次的高等职业教育,是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高度融合的一种教育模式。在人的毕生发展过程中,青少年时期是一个相对动荡不安的时期,而五年制高职生正处于这一时期,由于办学形式的特殊性及学生所处的年龄特点,即在身心各方面经历着很大变化,个体的成长与发展,使其易与外界环境产生矛盾,引发心理困扰,严重的还会出现各种心理、行为问题。入学适应问题也因此显得异常重要,因为入学适应的好坏,既影响其当前的身心发展,又影响其以后的成长和发展。因此,本调查旨在了解不同类型的五年制高职新生入学适应状况,为更好地开展五年制高职新生入学适应教育提供理论依据,并为五年制高职生的健康成长提供保障。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法,从河南省南阳市4所高校抽取五年制高职新生600人,学生分别来自临床医学、护理学、医学影像、广告设计与制作、建筑设计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音乐教育、美术学教育等专业。他们所在的学院类型有医学类、师范类和工艺类。本研究共发放问卷600份,经过筛选和统计整理,保留有效问卷589份,有效率98%。
1.2 方法
(1)人口学资料问卷:该问卷主要了解被调查者的性别、生源地、是否独生子女、是否单亲家庭、是否自愿到该校就读、是否担任学生干部工作等信息。
(2)入学适应问卷:该问卷一共51道题目,包括5个维度:生活环境适应、学习适应、交往适应、情绪适应和生活自理适应5个方面,采用5级分制记分。
对该问卷正式施测前进行了预测。计算预测问卷总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和各维度的相关系数。结果表明该问卷具有较高的可信度,用来做研究是可靠、有效的。
2 结果
2.1 五年制高职新生入学适应总体状况不均衡(见表1)从表1中看出,五年制高职新生的入学适应情况是不均衡的,有的适应良好,有的适应较差。
表1 五年制高职新生入学适应基本情况
2.2 不同类型的五年制高职新生学校适应状况不同(见表2)
表2 不同类型的五年制高职新生学校适应状况差异
对有效数据进行多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是否独生子女、是否自愿就读等变量对五年制高职新生的学校适应总分不存在交互作用,但在性别、生源地、是否单亲、是否学生干部上存在极其显著的差异。
表2显示,五年制高职新生入学适应在生活环境适应(t=2.45,P<0.05)、学习适应(t=2.71,P<0.01)、交往适应(t=2.57,P<0.05)等维度及总体适应上(t=2.94,P<0.05)男、女生差异显著,男生得分均高于女生;来自城市和农村的五年制高职新生的入学适应在生活环境适应(t=5.58,P<0.01)、交往适应(t=2.96,P<0.01)以及总体适应(t=4.40,P<0.01)方面差异显著,而且城市学生得分高于农村学生;属于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的五年制高职新生在入学总体适应上(t=1.80,P>0.05)没有显著差异,但在生活环境适应(t=9.08,P<0.001)、交往适应(t=2.02,P<0.05)、情绪适应(t=3.98,P<0.001)及生活自理适应(t=-2.71,P<0.01)方面有显著差异,其中在生活环境适应、交往适应、情绪适应方面独生子女得分高于非独生子女,而在生活自理适应方面非独生子女得分高于独生子女;自愿就读与父母强迫就读的五年制高职新生入学适应总体差异不显著,但在生活环境适应(t=8.18,P<0.001)、学习适应(t=3.07,P<0.01) 及情绪适应(t=6.50,P<0.001)上差异显著,自愿就读者适应良好;来自单亲家庭与非单亲家庭的五年制高职新生在入学总体适应上差异显著(t=-2.44,P<0.05),另外在生活环境适应(t=-2.12,P<0.05)、学习适应(t=-2.14,P<0.05)及交往适应(t=-2.81,P<0.01)维度上差异显著,单亲家庭的孩子不如非单亲家庭孩子适应好;担任学生干部与没有担任学生干部的五年制高职新生在入学总体适应(t=4.02,P<0.001)及生活环境适应(t=2.18,P<0.05)、学习适应(t=2.64,P<0.01)、交往适应(t=2.84,P<0.01)、情绪适应(t=2.89,P<0.01)各维度上差异显著,学生干部得分高于非学生干部。
3 讨论
3.1 从总体上来说五年制高职新生学校适应表现为不平衡性
通过以上研究发现,五年制高职新生入学适应总体状况是不均衡的,适应总体水平在性别、生源地、是否独生子女等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
五年制高职新生正处于由儿童向成人的过渡时期,这一阶段发展最迅猛的社会性需要是受人尊重的需要、友谊的需要和交往的需要。而五年制高职新生恰恰在这样一个阶段离开父母和家庭,开始独自学习生活,他们需要与同学、朋友、老师等进行各种交往,经常要面对和处理多种多样的人际关系。他们虽然强烈渴望友谊、迫切需要交友,但常常会因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必要的人际交往知识及交流方法、技巧而在交往中受挫。再加上他们情感上对人际关系的期望值过高,遇到问题后往往会出现归因的偏差,从而导致人际关系不良。
在学习方面,高职院校的学习内容和方式与普通中学明显不同。高职院校强调的是专业技能教育,学生学习的自主性、选择性等特点突出,而普通中学教学更多地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由教师制定学习目标、学习计划并监督执行。难以适应高职院校教学方式的学生,表现为事事等着教师决定、安排,保持着对教师教学方式的依赖和顺从,缺乏主动性和独立性,因此,很多学生茫然不知所措。
五年制高职生年龄小,许多学生从小学到初中习惯了生活由父母安排,严重缺乏生活自理能力,在脱离父母呵护的情况下无法安排与照顾自己的日常生活,从而引起适应不良。
五年制高职新生入学后的情绪状态往往和他们在学习、交往和对生活环境的适应程度紧密联系在一起,由于该群体的年龄特点,他们在任何一方面出现不适应都会直接影响到他们的情绪状态,因此在情绪状态方面表现不佳。
3.2 不同类型五年制高职新生在学校适应方面存在不同的特点
在性别上,大多数男生比女生适应情况好,尤其学习适应程度差异较显著,男生比女生总体适应好。首先,这可能与家庭教育有关。传统的重男轻女思想仍然存在,家长对女孩的教育大多是保护型的,对她们各方面的干涉、限制也比较多,从而使她们从小缺乏各种性格上的锻炼,依赖性较男生大,独立性又比男生小。其次与女生的生理、心理特点有关。女生在生理与心理方面比男生成熟早,又具有心细、敏感、羞涩、脆弱等特征,因而在学习、生活以及人际交往中往往比较重视自我形象,对成败得失看得较重,一旦遇到挫折,很容易自责、焦虑、恐慌、出现情绪上的波动,从而影响到对学校各方面的适应度。在学习上的差异可能还与男女生的记忆、思维方式有关。初中后的课程学习,需要更好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在大众意识层面,普遍认为初中后男生更有学科优势,部分研究也表明男生在抽象逻辑思维上优于女生(郭亨杰,2001),这些因素可能提高男生的学业效能感,使他们在学习上更有信心。
从生源地上看,在总体上城市学生比农村学生适应好,尤其在生活环境适应和交往适应上表现较明显,这主要与城乡文化差异有关。城市学生的文化氛围较好,家庭教育倾向于培养孩子的交流能力,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强,人际交往方面也很主动;而农村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相对闭塞,学习生活条件艰苦,而且农村学生从小是在比较单一的文化氛围中长大,进入学校后要适应一种较复杂、多层次的城市生活环境,因此在适应过程中易产生焦虑、自卑等情绪,在交往过程中,缺乏自信与主动,因此不如城市学生适应能力强。
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在学校适应总体上差异不显著。但在生活环境方面独生子女比非独生子女适应强,生活自理方面非独生子女比独生子女适应强。这可能与他们的成长环境及所受的教育有关。从本研究中发现,独生子女大多来自城市,家庭条件相对较好,拥有良好的教育环境和丰厚的教育资源,父母也有更多精力照顾子女,使他们生活自理能力相对较差[1]。但是,由于父母的精力和教育抚养的费用全部集中于独生子女身上,使得他们在智力、才能等方面易得到相对充分的发展,知识面也比较宽,业余爱好也得到充分的发展。这有利于促进独生子女更好地认识自己、悦纳自己,提升自信度,更好地适应环境。
在家庭结构上,来自完整家庭的学生在总体适应水平上要强于来自单亲家庭的学生,特别是在交往活动和学习活动方面适应表现要好于单亲家庭的学生。完整家庭的家庭成员之间关系密切,内聚力大,家长权威性较高,家庭成员之间容易协调。父母接触子女的机会多,关系更为亲近,能建立轻松、愉快的家庭气氛,孩子可以得到更多的爱和教育,能体验到关爱、信任、尊重等交往中的良好感受,有利于培养其良好的适应性。而大多离异、单亲、再婚家庭的学生在生活中较少感受到双亲的爱,缺乏安全感、自尊感,往往情绪沉闷、孤独、烦躁,这直接影响到他们的人际交往,而大学时期的人际交往很多是学习信息的交流,因此对他们的学习也会产生间接的影响,这不利于发展其良好的学校适应性[2,3]。
进入高职院校后,担任学生干部的学生总体适应水平要显著地高于没有担任学生干部的学生,在对生活环境、学习活动和交往活动的适应方面,担任一定社会工作的学生都要表现得更好。这主要是因为担任一定社会工作的学生在能力素质方面要优秀些,这其中也包括适应能力。
自愿就读的学生比受父母强迫就读的学生在总体适应上没有明显差异,但在生活环境、学习适应知情绪状态方面比受父母强迫的学生适应好。自愿就读的学生主动性好,对所学专业感兴趣,能积极主动地适应环境和学习方式,而被强迫就读的学生被动性大,本人并不愿意就读该校或该专业,只是在父母的强迫下勉强入学,“身在曹营心在汉”,不能积极主动地适应环境,在学习上对所学专业不感兴趣,再加上对学习方式的不适应,很容易出现消极情绪。
4 建议
首先,指导新生尤其是来自农村的新生尽快了解、熟悉新的校园环境,熟悉学习区、生活区和娱乐锻炼场所以及每幢建筑的归属和功能,尤其是记清自己学习的教室、实验室等。一般说来,熟悉的环境容易使人平静,能消除恐惧和不适感。
其次,以新生军训为契机,进行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对于依赖性强、生活自理能力差的新生,教师应予以帮助,指导其学会合理安排作息时间、自主理财、照顾自己的生活起居、独立处理生活中的问题等。
第三,努力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为具有各种专长和爱好的学生提供充分的锻炼、提高机会。鼓励、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其中,让学生在组织、参与的过程中培养和锻炼自我管理能力,提高交往能力,充分发挥专长,展示才华,体验掌声和赞扬,在组织中获得归属感,在活动中体验集体的力量和温暖。
第四,开展学习适应的专题教育,培养学生的自控意识。有针对性地开展学习适应的指导,教师要帮助新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指导学生学会学习,培养学习兴趣、制订学习计划、学会利用图书馆和工具书等。确立详细具体、可操作性强的目标,以激发学习动机。教会学生有意识地进行意志力锻炼,做时间的主人,理性上网,趋利避害[4]。
第五,要帮助女生对学习和生活中出现的失败进行正确归因,有意识地通过说服讨论、观察学习、强化矫正等方法使其掌握归因技能,消除归因过程中自我轻视的偏见,从而提高自我效能感。
第六,学校应以五年制高职新生学校适应的特点为立足点和出发点,面向全体学生,根据学校的适应任务,有针对性地开展以适应性咨询为主,团体适应辅导与适应性咨询相结合的新型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可以以学校心理健康指导中心为主体单位,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如继续开展好个体的心理咨询与服务工作;每周开展一次以人际适应与学习适应等为主的学校团体心理辅导活动,防止学校适应性障碍;开展适应性防御机制讲座,提高学生适应能力。
[1]张红梅,刘亚,胡江霞.大学新生入学适应情况调查报告[J].湖北教育学院学报,2003(3):21~22.
[2]陈君.大学新生的社会支持与学校适应问题探析[J].武汉大学学报,2004,6(4):69~72.
[3]赵燕鹰.大学新生学校适应与家庭环境关系研究[J].中国学校卫生,2005,26(2):147.
[4]黄文锋,徐富明.大学生学习适应性与一般自我效能感、社会支持的关系[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4,12(4):256~257.
G526.5
B
1671-1246(2011)21-01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