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董必武在中南海居住的故事

2011-10-26石俊美

支部建设 2011年13期
关键词:董老警卫员中南海

■石俊美

董必武在中南海居住的故事

■石俊美

董必武一生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从不计较个人得失,把自己的一切献给革命事业,真正实践了共产党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他身居高位,却从不搞特殊,总是严格要求自己和亲属,以身作则,不徇私情。

如今已83岁高龄的柳志清是辽宁本溪人,曾担任董必武同志的警卫员,与董老交往长达24年。他回忆了董必武在中南海居住前后发生的一些事情。

率部进京初期

1949年2月,董必武率领成立不到一年的华北人民政府从石家庄迁往北平。他的全家也随即搬进了王府井大街锡拉胡同的一座四合院。

董老和夫人何连芝、三个孩子,还有两个侄儿(革命烈士遗孤)住在北院。

秘书李一清、卫士长张文建、警卫员柳志清等一些工作人员住在南院。两个院相隔着一条胡同。

柳志清回忆说,董老刚进城的那几年非常忙,他担任共和国首任政务院第一副总理,在周恩来总理出国期间出任代总理,同时还兼任政务院政法委员会主任。那时候,董老真是殚精竭虑,宵衣旰食。当年他写的一首诗就是对自己最好的写照:“五十六十匆匆过,而今忽及古稀年。先忧后乐吾何敢,尊圣希贤志则然。老去愈知学不足,春来弥觉物增妍。风和日丽精神旺,准拟勤劳作业便。”

董老的女儿董良翚回忆说:“新中国成立初期,爸爸很忙,常是一个会接着一个会。我们家吃饭,习惯是合家一起,而那时为了等爸爸回家吃饭,往往没有个准时间。就连夏天的晚饭,也常是掌灯时分开。还记得,中午开饭时间,总是先由随爸爸去开会的警卫员同志在爸爸散会时,或即将离开办公室时,打个电话回来,家里就准备好饭菜。爸爸回到家洗洗手,就上饭桌了。”

笔者看到董老在1950年2月13日写给一位亲属的信:“我忙的情形你们是难以想象的。别人在星期六下午、星期日一般不办公。夜晚也只有我们党内少数人办公。一般夜晚办公的,白天往往不办公。我呢,早晨总是七点多起床,晚上总是两点多才睡觉,也无所谓星期六下午,无所谓星期日。随我工作的秘书和警卫人员也被拖得很辛苦。”

朱德、周恩来多次到家里来看望,劝董老换一个环境好一些的住所,董老总是说,“这里挺好,不用换。”

有一次,柳志清随董老临时住进了刘少奇在玉泉山的小楼。周总理特意说:“董老,给你在玉泉山盖个小楼吧,你是我们党的元老,应该享受享受。”

“你要给我在玉泉山盖上小楼,我是不会来住的。”董老语气坚定地回绝了总理的好意。

总理安排换房

1952年秋天,周总理又一次来到董老家,查看了南北两个小院,郑重地对董老说:“董老,中央作决定啦,请你搬到小石桥胡同16号。你在艰苦的环境中已经度过大半辈子啦,年近七十啦,该换个舒适的环境了。”

董老非常感谢中央的关怀,有些激动地说:“中央定了,我搬。”

周总理临走时,董老指着柳志清讲道:“他们住在南院,我住在北院,他们来回跑,拖累他们啦。”

周总理和在场的工作人员一一握手,叮嘱说:“董老和林老(伯渠)、吴老(玉章)、徐老(特立)、谢老(觉哉)是党内德高望重的‘五老’,毛主席见了面都叫董老。他是中共‘一大’代表。在中央,只有毛主席和董老两个‘一大’代表啦。你们服务好董老的工作、生活,就是为党做贡献。”

第二天,周总理派专人来请董老去看房子。

柳志清跟随董老乘坐苏制“吉斯”轿车,来到了小石桥胡同16号(现为24号,已改建为竹园宾馆)。

这是一座建于清朝末年的古老院落,原是曾任晚清皇族内阁邮传部大臣的盛宣怀的私邸,传说还曾是清朝太监安德海的外宅。民国时期的民政部长马汉三等诸多历史名人都曾在此居住过。

这里,春天海棠盛开,桃红柳绿;夏天绿荫掩道,胜似仙境;秋天葡萄满架,红枣压枝;冬天银装素裹,别开洞天。

早就在此迎候的中办工作人员,引领着董老穿过古香古色的亭台楼阁,进了一栋掩荫在一片竹林深处的平房。

董老一进房屋,就发现走廊里铺着崭新的地毯,他边走边看,严肃地说:“为什么要铺新地毯?”

中办同志默不作声。

“立即把地毯撤掉!”董老指着地毯挥了一下手,重重地跺了一脚。

“照办。”中办同志当场表态。

董老又到后花园和工作人员住的地方看了看,临走前站在院子里,把左手插进裤腰里,肘部微微向后用力动了几下(习惯动作),疾首蹙额,深沉地说:“我们是老百姓的勤务员,绝不可以因为进了城市,就贪图享乐搞特殊,不愿再过艰苦的生活。”

时隔不久,董老全家搬进了这个幽静的院落。

柳志清等7名内勤、外勤工作人员,秘书、司机、厨师,还有30多人的警卫排,都住进了院内的一座仿古楼里。

董老自从住进这个院里,就常常念叨说,“工作人员太多了,太浪费了。”

他首先辞退了花匠,要求儿女们和工作人员自己动手养花、打扫卫生。

1955年10月的一天,董老把卫士长张文建和柳志清等5名随身警卫员叫到办公室,进行了一次集体谈话。

董老自己站起来,请警卫员们坐下。董老的这一举动,使大家感觉这次谈话将会不同往常。

董老神色严肃:“我们的国家现在还很落后,老百姓的日子还很苦。怎么办呢?党中央号召要增产节约。增产要从挖掘潜力着手,节约要从消除浪费开始。什么是浪费,我的意见,可花可不花的钱花了,就是浪费;可办可不办的事办了,就叫浪费。比如说我们的工作人员,可多可少,如果多了,就是浪费人才。我向总理报告了,为了给国家节约开支,我带头精减工作人员。我身边一共有7个内勤和外勤工作人员,留下两个就够了。你们5个同志在我身边工作多年了,不能老跟着我当一辈子警卫员。”

“我愿意。”柳志清表示舍不得离开董老,其他几个警卫员也表示愿意继续跟着董老。

“你们愿意,我可要为你们的前途着想。你们5人都去上海。”董老一锤定音,“公安部在上海办了一个公安学校,你们都去那里学习,主要是学文化知识、学公安业务,学两年,合格了,正式毕业才能分配工作。”

董老带头精减工作人员,引起中央重视。中央决定,精减一批中央首长的警卫员。当时,一次就精减下来200多位“中央警卫员”,全部都安排到上海公安学校学习培训。事后,周总理赞扬说:“董老带了个好头。”

董老对柳志清有些偏爱。刚进城时就安排他上文化夜校,亲自检查他写的作业,还破例让他随便看书房的图书。平常多次过问他的婚姻问题,他的结婚仪式还是董老的夫人何大姐亲自张罗操办的。

那时,董老的长子董良羽在上中学,坚持自己乘坐公交车。女儿董良、次子董良翮、侄女董良哲、侄儿董良浩都在八一小学读书,每个星期六和星期日都是柳志清接送。几年的接送相处,彼此结下了深厚的友情。孩子们不让他走,他也舍不得离开董老一家。董老看出他的心思,语重心长地教导说“:小柳,你这几年学文化很刻苦,进步很快。但是,文化知识、科学知识不是一看就会、一看就能掌握的,必须循序渐进,刻苦钻研,才能攻破文化和科学的堡垒。你到了上海,夫妻两地分居了,困难肯定多了。共产党员在困难面前要勇往直前,绝不能退缩。男儿有志在四方。小孙(柳志清爱人)有困难,可以随时来找我,找你何大姐也行。”

柳志清理解了董老的良苦用心,慨然启程,愉快地到了上海公安学校,学成毕业后分配到上海市公安局工作。

迁入中南海

1957年,董老一家搬进了中南海,住在怀仁堂东侧的一套两进院子里。这个院子和怀仁堂之间只隔一条两米宽的胡同。

柳志清从上海回京探亲,来到了中南海董老的住所。在和董老交谈时,柳志清疑虑地问:“为什么搬到中南海?小石桥的院子环境多好,全北京也没有几个那么好的院子。”

董老笑呵呵地说:“那个院里的房子宽敞明亮,院子很大,花园也漂亮。我七十多了,有冠心病、肺气肿、高血压。在那儿住对我修心养性确实好,可我住在那里心里很不安。”

说着,董老伸出握拳的左手,用右手拨开食指说:“住在小石桥,第一,为了我一个人,要一个警卫排30多名战士站岗,要烧锅炉,要买煤炭,经常有专人跑很远的路为我送文件。这样要占用多少人力、物力啊!搬到中南海,警卫工作统一管,警卫排的30多名战士就可以全部撤掉,锅炉也是统一烧,为国家节省了人力、物力,我还不该搬吗?该搬。”

说着,他拨开中指讲:“第二,从小石桥到高院上班(当时高院在东交民巷27号,建国前是前苏联大使馆),路很远。这些情况,你小柳最清楚。自1954年我被选为全国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后,大部分时间是你跟着我到高院上班,要坐很长一段路的汽车,这样要用掉不少汽油。搬进中南海,再到高院上班,近了一半的路程,节约了一半的汽油。现在,我们的国家还穷,老百姓的生活还不富裕,大手大脚浪费国家的人力、物力,我心不安啊!我写的一首诗里有两句:‘要作主人不作客,甘为民仆耻为官’。我是党内最老的共产党员,时时事事都要为党的事业着想,说到就一定要做到。”

“我看过这首诗,是您1946年写的《祝朱总司令六秩荣寿》。”

“我俩都是1886年生的,我是年头,他是年尾。”

1959年初,已经73岁高龄的董老,三次给中央打报告,坚持要求辞去全国最高人民法院院长一职。中央尊重董老的意见,提议在第二届全国人代会上选他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此后,董老就不再做具体工作了。

1959年年底,董老到上海视察工作时,打电话叫柳志清来到他住的锦江宾馆。

“小柳,听说小孙又给你怀上孩子啦?”

“预产期是明年3月份——大丫头都五岁啦。我打了几次报告,要求把家属从北京调到上海。组织上说上海控制人口,户口卡得严,不好办。”

“这事我知道啦。你给我写的信收到了,我已经给上海市委的秘书长说了,把你爱人和孩子调到上海来,解决你们夫妻两地分居的问题,他们答应了。”

孰料,董老一走,此事如石沉大海,杳无音讯。

1960年“五一”期间,柳志清回到北京探亲,看到第二个女儿已经出生一个多月了。爱人在京孤身一人,带着两个孩子,还要上班,困难实在难以克服。怎么办?他硬着头皮又到了中南海董老家。

“回来是往上海搬家吗?”董老第一句话就问。

“我是回来探亲,看看刚出生的二丫头……”柳志清想说的话,实在难以启齿。

董老明白了,沉思了片刻,用手摸了摸自己的八字胡须:“你回上海之前再来一次。我写封信交给秘书,你找他拿吧。”“帮助我们的干部职工解决夫妻两地分居问题,不是走后门,不是领导为身边工作人员谋私利。”董老的左手在办公桌上轻轻拍了一下,“再说,你跟了我那么多年,我董必武不能做无情无义之人。”

过了几天,柳志清再一次来到中南海,从秘书李一清手中接过了董老的亲笔信。

李秘书极为感慨地说:“董老从不给他的亲属写条子办私事,反而给你亲笔写信,解决你的实际困难。”

尘封往事,一下涌现在柳志清的眼前。

全国刚解放的那几年,董老家乡的一些亲属以为他在北京做了“大官”,就跑到北京来,有的要求安排工作,有的要求批条子购买钢材、拖拉机等等,董老一律回绝,并教育他们:“我受党的委托、人民的信任,担任国家领导人,是各项政策制定的参加者,也是维护者。绝不能利用职权给自己的亲属谋取私利。”

柳志清回到上海,刚把董老的亲笔信交给上海市公安局的领导,就接到中共上海市委组织部的通知,说已经接到中共北京市委组织部的商调函,调柳志清同志回北京,另行安排工作。

前后不过十多天,5月17日,柳志清就结束了五年的夫妻两地分居生活,在北京正式上班了。

被迫搬出中南海

董老当选国家副主席后,尽管还是全国人大副委员长、中央政治局常委,但是由于年事已高、身体多病,实际上不再负责具体工作,在中南海和夫人过着平静的生活。他经常写诗练字,留下了1000多首诗词。

在那疯狂的年代,中南海上空阴霾重重。面对纷乱的局势,董老陷入了深深的困惑之中。他不理解眼前发生的一切!靠打倒刘少奇起家、红得发紫的戚本禹怎么搬到中南海来了,而且住进了董老后面的一个院子?董老卧室北墙上的窗户,便对着戚本禹住的院子的南墙西面的第一个窗户。从那里传出的浮嚣、喧噪声常至深夜,在这个“戚大帅”指挥下,揪斗、抄家,一幕幕闹剧在中南海里上演。紧接着厄运降临到董老头上:他的小儿子董良翮突然被逮捕了,他的乒乓球室的大门被人用木板交叉钉死了。身边的一位警卫员居然检举揭发他的所谓问题。

让董老感到痛苦的不仅仅是自己的遭遇,而是看到中南海乱得让人揪心。

一天,董老提出要搬出中南海,在红墙外找一个普普通通的房子,哪怕地面是泥土的房子都行。

1968年初春,董老一家被迫搬出中南海,迁移到六部口的翠花湾。尽管董老仍然是中国最高层的领导,但对中央内部核心机密既不打听也不传说,只是默默地为许多老干部写证明材料,使他们免于诬陷和迫害。当时,几个孩子都需要安排工作,他不说一句话、不写一个字,反复教育他们要甘愿跑“龙套”,做大事而不是做“大官”,当一辈子遵纪守法的普通公民。

不久,董良翮出狱,但又莫名其妙地被抓走了。

董老对小儿子两次被囚,不托人说情,也不询问原因。

1968年10月,周总理得知此事,亲自过问,良翮才被放回家。董老当即就安排小儿子上山下乡,到河北晋县周头公社当了农民。

柳志清来到了翠花湾,只见董老坐在沙发上,两手抓着拐杖。

“来啦。”董老低声闷气地说了两个字,然后抬起拐杖指了指沙发。

柳志清坐在董老身旁,一股酸楚悒郁涌上心头。他不知道该说什么,默默地坐了半天。

无声胜有声,两人的心是相通的。

柳志清起身告辞,董老的嘴唇在翕动,遽然冒出一句话:“八大发言。”

“八大发言”,柳志清知道,是董老于1956年9月19日在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发言。

董老在“八大发言”中,第一次明确提出了依法办事的思想,郑重地向党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向全党提出了加强人民民主法制、实施依法办事的治国方略的建议。他在发言中提出了“八字方针”:有法可依,有法必依。

柳志清心里陡然一惊。此时此地,董老是在用这八个字,表明埋在心里的疑惑,是在暗示柳志清在动荡年代要头脑清醒。虽然“法”被砸烂了,但心里要有法。

1975年1月16日,董老以中华人民共和国代主席的名义,在人民大会堂接见了马来西亚首任驻华大使,接受了该大使递交的国书。这是董老参加的最后一次外事和国务活动。

猜你喜欢

董老警卫员中南海
警卫员眼中的毛泽东
中南海的深情
“水壶”和“仨锅”
贺龙两救警卫员
彭德怀喝茶:公私分明
垂垂老矣 念念联之
中南海:曾是寻常百姓家
中南海:曾是寻常百姓家
董必武的几个廉政故事
中南海:曾是寻常百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