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的收藏爱好
2011-10-25■国和
■国 和
毛泽东的收藏爱好
■国 和
人民领袖毛泽东对于身外之物非常淡薄,惟独一生喜爱文房四宝、古籍、书画、印章。
青石砚
毛泽东爱用毛笔,终身以砚为伴。他所用的第一方砚台,长19厘米,宽12.5厘米。那是他读私塾时所用。此砚为韶山青石所制,现藏韶山毛泽东纪念馆。
毛泽东的一方青石雕花砚为建国之始,大画家齐白石所赠。砚长26厘米,大头15厘米,小头14厘米,厚2厘米,配有楠木砚盒。此砚有齐白石亲手砚铭:“片老真空石也,是吾子孙不得与人,乙酉八十九岁,齐白石记于京华铁栅屋。”白石老人连同书画一起赠送给毛泽东。主席收到礼品玩赏一番后,书画交由国家博物馆收藏,这方石砚他特别喜爱,也实用,便留在办公桌上使用。
铜墨盒
毛泽东常到全国各地视察工作,带砚台不方便,出差时改用墨盒,他常用的是一方小铜墨盒。20世纪60年代毛泽东到杭州视察,住进汪庄招待所,所领导知道毛主席爱用毛笔批阅和起草文件,特在他的办公桌上放了一方擦得锃亮的大墨盒,主席爱写大字,原来的墨盒太小,舔笔不方便,当他离开杭州时,提出以自己原有的小墨盒交换大墨盒。毛泽东收藏过好几方铜墨盒,有盖上刻着北齐颜之推家训盒,刻有北京万寿山风景盒,刻有北京前门的墨盒。毛泽东所收藏的砚台和这几件墨盒,现皆在韶山毛泽东纪念馆陈列。
书籍
毛泽东同志一生中藏书最多,他居住的中南海丰泽园,大书架上、小方桌上、睡榻靠墙的一边及枕边都放着一堆堆古今中外各种书籍。据统计,毛泽东藏书大约9万余册,其中最著名的要算《楚辞集注》了。1972年9月27日,毛泽东在会见日本内阁总理大臣田中角荣时,赠送他一部《楚辞集注》。
《楚辞》原收楚人屈原、宋玉及东方朔等人的辞赋16篇,后增至17篇,全书以屈原作品为主。毛泽东早在湖南第一师范时,就读过《楚辞》,还认认真真作了笔记。现韶山毛泽东纪念馆收藏有毛泽东学生时代的《楚辞》笔记本共94页,前22页工工整整抄录了屈原的《离骚》和《九歌》全文。
1961年毛泽东又两次要秘书收集《楚辞》。1961年6月16日,毛泽东特别指名要收集人民文学出版社印的《楚辞集注》,此书为南宋朱熹集注。当年毛泽东向田中角荣赠送线装本《楚辞集注》时,田中问:“送给大家的,还是送给我的?”毛泽东答道:“就是送给你的。”田中收到此礼品很觉荣幸,他为了陪同访华者都能读到毛泽东的赠书,回国后即将《楚辞集注》交由读卖新闻社复印了一些。说来有趣,一年后,中国外交部又收到日本读卖社社长台光雄回赠毛泽东的《楚辞集注》。在毛泽东的藏书中,不仅有中国版《楚辞集注》,还有日本复印版《楚辞集注》。日本复印本第六册上还留有毛泽东亲笔圈阅的遗迹。
印章
毛泽东和历代文人一样,有玩赏印章之雅好。
1946年1月28日,毛泽东寄函柳亚子,信上就提到印章:“……很久以前,接读大示,一病数月,未能奉复,甚以为歉……印章二方,先生的和词及孙女士和词,均拜受了。……”
1945年8月,毛泽东赴重庆谈判,与20年之老友柳亚子逢。柳亚子以七律《赠毛润之老友》送毛泽东后,又向主席索诗,毛于离别重庆前将《沁园春·雪》抄录给柳亚子。当时毛泽东没带印章,无法在词上钤印。柳亚子当即向毛泽东表示“赠印两方”。事后,柳特请篆刻家、十万印楼主曹立庵刻了一方“毛泽东印”白文印,一方“润之”朱文印。印刻好后,柳亚子先将两方新钤在毛泽东抄送他的《沁园春·雪》后,再将二印奉致毛泽东。
篆刻大师齐白石,自称“三百印石富翁”。1950年夏,毛泽东收到白石老人赠送的两方印后,即派秘书田家英接老画家到中南海促膝谈心,感谢他以名贵的寿山石精雕细刻“毛泽东”朱文、白文印各一方惠赠。
著名书法家邓散木也以寿山石为毛泽东刻印一方。此印为龙钮大印,顶部空琢双龙,并刻边款。这一珍贵文物现陈列韶山毛泽东纪念馆。
钱君匋是一位当代著名篆刻家。1954年,钱君匋在北京中国音乐出版任副总编。钱君匋曾为毛主席刻过一方“毛泽东印”白文印和一方“毛氏藏书”朱文印。他应邀赴中南海,毛主席笑着与他握手说:“你刻的印非常好,谢谢你。”
另一方藏书印为上海篆刻家吴朴堂所刻,毛泽东对这方“藏”字简笔的“毛氏藏书”印很喜爱,在很多藏书上都钤有此印。
齐白石的书画
国画大师齐白石与毛泽东即是同乡又是忘年之交,白石老人比毛泽东长29岁。他1864年出生于离主席故乡韶山冲仅50公里的白石铺杏子坞,1949年毛泽东亲笔致函邀请这位大画家以无党派人士身份参加新政治协商会议。
1950年春毛泽东邀请齐白石做客中南海,在品茗赏花共叙友情后,特留他共进晚餐。齐白石回家后,即选了一幅作于1941年的精品《苍鹰图》和《海为龙世界,云是鹤家乡》立轴,并补“毛泽东主席,庚寅十月齐璜”和“九十翁齐白石藏”两款,及青石雕花砚等一并送给毛泽东。
没几天,著名收藏家张伯驹等人来访,齐白石高兴地谈起送两幅作品给毛主席的事。当说到《海为龙世界,云是鹤家乡》篆书对联时,张伯驹说此联写错了一字。出自清邓石如之手的后一联原句为“天是鹤家乡”,而齐白石却写了“云”。齐白石马上紧张起来,毛主席是博览群书通晓古今的大学问家,我竟然送他一幅错字对联。张伯驹安慰老人说:“齐先生,你这个‘云’字改得比邓石如的‘天’字好。他上联若是‘地’,那么下联‘天’字不可动;可上联却是‘海’字,恰与你的‘云’字相对,我们不必拘于成格,改动古人成句自古有之,毛主席也许会称赞你改得好呢!”经张伯驹这么一说,齐白石心情才平静下来。
毛泽东收下齐白石的书画,挂在墙上欣赏了一段时间后,除留下石雕花砚留念外,其他都送到有关部门珍藏。之后,各书法家写此联时,皆以“云是鹤家乡”为准,原来的“天”字反倒被人忘了。1952年齐白石又作《茶具梅花图》赠送毛泽东。笔简意邃是齐白石作画的风格,此图画面十分简洁。仅一束梅花,一把紫砂茶,两只茶杯而已,落款字更少,上款“毛主席正”,下款“九十二岁齐璜”。1954年齐老又作《松鹤图》,题“毛主席万岁”,加盖“人长寿”印章。他还另作《祝融朝日图》相赠。
1953年1月7日,为齐白石89岁生日。我国习俗神九不作十。故中国美术家协会举行隆重庆祝会,文化部授予他“中国人民杰出艺术家”光荣称号。毛泽东特送上湖南特产茶油寒菌、湖南五开文笔铺特长羊毫笔一对、东北精装野人参一支和鹿茸一架,以祝贺白石老人九十大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