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漆器胎骨工艺的延革

2011-10-25周亚东南京艺术学院设计学院江苏南京210013

大众文艺 2011年5期
关键词:苎麻器型漆艺

周亚东 (南京艺术学院设计学院 江苏南京 210013)

漆器胎骨工艺的延革

周亚东 (南京艺术学院设计学院 江苏南京 210013)

漆器胎骨工艺,是在注重胎骨造型实用功能的基础上,衍生出新的材料工艺与器型技法。漆器胎骨工艺的延革,无疑是古代漆艺探索与求新的过程。从刳器到卷素器,再从卷素器到夹纻胎,漆器胎骨新工艺与新材料的应用,推动了漆艺的发展。

漆艺;胎骨;造型;工艺

中国漆艺有着悠久的历史,在漆器的造型工艺中,随着胎骨技法不断演进,推动了漆器造型手段及材料应用向多样化、复杂化发展,进而提高了漆艺的总体水平。漆器的胎骨,从刳器伊始,逐渐随着漆工艺的发展,亦与时俱进,不断延革,大体经历了刳器、卷素器、夹纻器、脱胎器的几个主要阶段。尽管在胎骨的演变过程中,也曾出现过陶胎、金属胎、骨胎、皮胎等作为漆器胎骨的尝试,不过,由于这些胎骨存在着诸多缺陷,终究未能在各自所处的年代成为漆器胎骨技艺的主流,故本文未将这些胎骨列入研讨范畴。现将不同的漆器胎骨工艺及优劣分别列出,作一胎骨延革的初步比较研究。

1.刳器

图1 河姆渡出土的朱漆大碗

“刳器”是漆艺器型中用竹、木作为胎骨,通过挖制、斫制或镟制(车制)的方法作为造型手段制作的一种漆器,“刳器”中的“刳”,为剖开木段,挖空内部、剔净其表之意。距今6000~7000年浙江河姆渡遗址出土的朱漆木碗就属于早期的“刳器”(图1),木漆碗出土于第三层,口径10.6厘米×9.7厘米,高5.7厘米,有圈足,这些木器都经过较好的锉磨加工。①《易•系辞》云“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刳木为舟,剡木为楫”,这些记载所说的年代未必十分确切,但是说明在传说中的黄帝时代,我国古人就掌握了一定的木料加工技法。到了夏商周时期,漆工艺比新石器时代的漆工艺制作水平有明显的进步,考古发现的商代漆器明显比新石器时代增多,而在木胎骨的加工上,则有些“刳器”采用了镟、车制的手法,用这种工艺加工胎骨较早期的斫、挖所制的“刳器”而言,器物表面更光滑,器型更规整,胎骨厚度相对较薄,1980年在河南省南部信阳市罗山县蟒张乡天湖村商代晚期墓地,出土了10件漆器。其中有敛口平底木胎碗,髹黑漆,为镟木制而成,它可能是现知最早的一件车镟木胎漆碗。②由于“刳器”胎骨为整块材料制成,因而器物结实耐用,现在世界各地仍有延用此法车制的竹、木胎器皿。该类胎骨加工复杂费力,胎骨普遍较厚重,由于是在材料上做减法,刳制木胎时一旦出错,则较难补救,完整性和牢固程度均会受到影响。而且加工过程中挖、斫去掉的原材料浪费较大,该胎骨技法只适宜对简单的器型加以塑造,造型的自由度相对较小。

2.卷素器

图2 卷素胎漆器

“卷素器”是指用长纤维的木料如杉木、松木等切削加工成薄片,或弯曲成圆筒形,或折成方形器物的坯壁,加底粘合而成的漆器。这种方法,或用这种方法作成的木胎器物,称“薄木胎”“桮椦”。③《方言》:“古以桮盛羹。桮圈是也。”桮圈,也作桮桊,先用屈木製成杯盘之形,再以漆加工制为杯盘等器物。《四书集注•孟子》云:“桮桊,屈木所为,若卮匜之属。”卷素胎的盛行,突破了挖斫、凿制的漆器胎骨成型方法,工艺更为简单,缩短了制作周期,漆器的胎质薄,器型更为灵巧。器壁与器盖都用薄木片卷制,再与较为厚实的木胎器底相黏合,樽、卮、盒、奁等圆形、椭圆形器物都因工艺的改良而广泛流行(图2)。经战国、两汉,这种“卷素”制胎的方法大有改进:一是多层卷曲时,接口不在一处,使木质胎骨张力弹性均匀受力,强固力增加;二是加附金属“釦”,固定沿口、边角,既加固了器型,又美化外观;三是粘贴编织物,使木胎壁面牢固、定型准确。④但是卷素器由于木胎有预张力的存在,加上卷曲的木片会因厚薄不匀、材质疏密不同而产生张力的不稳定,因而时间久了器物胎骨容易变形,器表的漆层也因胎骨变形的同时产生剥裂。

3.夹纻器

夹纻器之“夹”,为布料加灰层之意,其加工方式为泥模塑型,以猪血及生漆混合涂料裱糊麻布附于其上,干固后,以骨粉、石粉或炭粉之混合灰料刮之,整塑器型,视器物的情状依次调整操作至理想状态,及胎骨干固后,用水泡软、脱去泥胎。夹纻的“纻”,为苎麻、麻布之古称,苎麻(Boehmeria nivea)又名野麻,属荨麻科。我国在新石器时代已开始使用苎麻纤维进行纺织生产,河姆渡遗址出土了不少草绳,即用苎麻制成,钱山漾遗址中还出土了不少精制的苎麻织品,说明苎麻是南方传统的纺织原料。周秦汉唐,苎麻一直是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的主要麻类纤维之一。长沙马王堆汉墓中出土了三块苎麻织物,新疆吐鲁番也出土了两块分别写有“婺州兰溪县脚布”和“宣州溧阳县调布”字样的苎麻织物,根据分析测试,其各项指标均与现代苎麻接近。苘麻(Abutilon theophrasti Medic)苘麻又称青麻,属锦葵科。苘麻一般用于制绳索,但亦用于制作较粗糙的布。河姆渡遗址中已见用苘麻搓成的绳索。罗愿《尔雅翼》载:“檾,枲属,高四五尺,或五六尺,叶似苎而薄,实如大麻子。”王祯《农书》中亦说,苘麻“可织为毯被,及作汲绠牛索,或作牛衣、雨衣、草履等具。”

正是由于前人对使用苎麻类材料经验的积累,使得后世的漆工们了解苎麻质地的布纤维粗长、拉力强、不易变形等特点,并在战国就开始对漆器的胎骨进行新的尝试,以苎麻等多种综合材料进行组合运用,最终创造了夹纻技法。中国的夹纻技法经战国(特别是巴楚、十地)时期的发展,在两汉时期成熟,达到鼎盛,因此,后世将汉代夹纻技法和用此技法制作的夹纻器物统称为“汉夹纻”。汉代“夹纻”工艺是中国传统漆器的优势技术代表之一,与唐之平脱、宋之素髹、元之雕漆齐名。夹纻胎坚牢轻巧,不变形,不开裂,又叫“重布胎”。由于夹纻胎漆器胎骨较薄,为了加强器物牢固度,并显示使用者的身份地位,在楚国时期的夹纻胎漆器上,就已经开始在这些器物的沿口、底部边缘装上金银或铜箍,名为“釦器”。《说文•金部》曰:“釦,金饰器口。”《后汉书•邓皇后纪》:“其蜀汉釦器,九带佩刀,并不复调。”注:“釦,音口,以金银缘器也。”箍金的称“金釦”,银的称为“银釦”,铜的称“铜釦”,还有铜釦鎏金的。釦器,始于战国,盛于汉代。汉代文献中有许多关于釦器的记载。《盐铁论•散不足》曰:“今富者银釦黄耳,金错蜀杯。”所谓“银釦黄耳”,是说漆耳杯镶嵌有鎏金的铜耳合白银的口缘,意思是说富裕的人家使用银釦器。据《汉官旧仪》所载:“太官尚食,用黄金釦器;中官、私官尚食,用白银釦器。”也验证了当时宫廷和贵族使用的器皿主要是漆器中的釦器。如现藏于扬州博物馆于1996年在扬州市邗江西湖胡场14号西汉墓出土的“银釦彩绘几何云兽纹漆耳杯”,该器的双耳镶有银扣,为典型的釦器(图3),据史料推论,当属汉代“中官”“私官”官阶所用。

图3 银釦彩绘几何云兽纹漆耳杯

夹纻胎骨材质之所以能具备优势,一是轻巧,它比陶、瓷、金、银、铜、锡、竹、木等胎都轻,使用方便;二是不变形不开裂。漆器木胎用得最多,但木胎中含有水份易因气候变化、地区温湿度变化而变形甚至开裂。竹篾胎由于在弯曲状态下编织造型,因为张力不一而致器型不稳定,而且还有虫蛀之虞;三是造型方便自由,几乎可以随心所欲而无限制。它比卷素胎可更方便地处理各种抽象的几何线条,以及具象的曲线线条;四是规格尺寸,可大可小,而且器型越大越能显示出夹纻胎的优越性来,特别是人物造像,别的材料不易制作甚或做不出来的,夹纻胎制却能应付自如;五是成本较低,其成型简便,所用原料又节省。此五大优点显示出夹纻胎有极突出的优势,“夹纻”工艺造型自由度极大,尺寸微至几厘米见方的实用器皿妆奁盒,大到佛教造像的“高九百尺,鼻如千斛船,小指中容数十人并坐”的大佛像,它造型的空间可以说深入到生活中的各个层面,如食器、酒器、妇女妆奁、明器、家具、建筑……可以说范围几乎涵盖了生活的各个方面。同时夹纻工艺使漆器的形态更为精细,尤其是几何曲线和自由曲线的表现,远比其他的胎骨造型技法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异表现力。

图4 唐代夹纻佛像

“夹纻”胎骨制作工艺,盛于西汉后,魏晋时期走向成熟。魏晋、隋唐时期、寺庙大佛,多用“夹纻”法塑造,首先竖立木柱支架,竹篾绷扎、细麻、稻草、泥土及漆灰糊封,涂上漆泥,塑出骨肉、糙漆、磨光、漆彩漆、贴金饰,开光点睛,完成后,把像内木架等重物酌量拆除,减轻重量,以供当年庙会出巡时需要。如现藏于美国大都会博物馆的我国唐代夹纻佛像(图4),就是采用了此胎骨工艺。“夹纻”胎骨器型技术是佛教造像的重要方式,—直延续了近千年,在唐晚期两度灭佛以后,绝大多数漆艺佛像都被毁坏殆尽,佛教造像的夹纻技术也逐渐衰微,直至明清转变成更为精致的“脱纱”胎骨造型法。

夹纻造像在明清二代,虽不及前代盛行,但清代宫廷内御作佛像,却也精致有加。乾隆15年,在雍和宫大造佛像,其中造鐫胎菩萨三尊法身,各高2.02尺,使油灰糊布垫光油满放水金,上五彩装颜,松椵木雕做莲座三座、兽座三座,使油灰麻布光硃紅漆雕花处戳扫红金增胎。紫麻脱沙像又名夹纻像,先在木骨架外用泥土塑模,经数十道缠纱布、涂漆、细部捏塑的过程。泥胎外形成了较厚的漆布层。干透后,将泥土从底部掏出,再施金彩画。⑤因而清代又把夹纻造像称为“脱纱”,而民间福州沈绍安则名为“脱胎”,沿用至今,为漆艺界所认同。至于清代夹纻像传世者,除了北京雍和宫的十八罗汉,据乔十光先生所见,迄今保存基本完整且最大者,当推广东佛山的祖庙,内有22尊 “元帅”神像系夹纻造像。

4.脱胎漆器

福州漆艺大师沈绍安发明的“脱胎漆器”与隋唐时期的“夹纻”佛像的做法均属同一类型,其核心技术就是漆器胎骨的成器方法,把脱胎技法用于花果、走兽、飞禽、人物造型而创造的一种漆器工艺。日本现代的“干漆造”的做法,类似于福州的脱胎漆器:先做塑像,再做分模,各片另裱,缝合髹涂,下灰上漆,终成胎骨。据史料记载:沈绍安回忆其“脱胎漆器”的发明,是由于看见城楼匾额剥落露出的麻布纤维而产生的启发所致。沈绍安在借鉴和整理了前代的“夹纻”技术后,巧妙地引入了漆艺行业,创造性地发明了近代漆器胎骨制作的两大工序:阴模脱胎和阳模脱胎。

阳模脱胎的基本方法是:粘土内混合麻丝塑出泥坯,大型泥坯内要有木架,缠上草绳。如果是圆形器皿,可以用转轴带动泥坯,用铁皮将泥坯刮削规矩。如果器皿上有浮雕,可以在泥模上一并塑出。塑成干后,抹一遍石膏水,使表层毛孔细腻,干后刷浓肥皂水作脱离剂。再待干后,逐层抹细灰漆、中灰漆、粗灰漆,漆多灰少为好。每道阴干后,打磨再候干。灰漆做毕,将麻布剪成方块,用生漆一片片贴在做完粗灰漆的坯胎上,随泥模凹凸仔细揿实,布缘要重叠,贴满为止。干后贴第二层布,要错开第一层重叠的缝缘,如此往复,到需要的厚度。转折微妙的地方贴布宜薄,或用丝绢一二层,务使脱胎准确不走样。贴完阴干后,接缝凸出来的地方要用小刀修削平整,再用灰漆髹补。修罢,通体涂刷生漆一遍,阴干后,依次做粗灰漆、中灰漆、细灰漆、糙漆,打磨。待干透,拉拽草绳,毁去泥模,弹击余土,置于热水中,使粘附于布胎空壳的石膏泥浆随肥皂水的融化而脱落。布胎空壳脱出以后,进行一次全面找补,再将抽毁泥模留下的底部空洞用麻布、生漆封闭。至此,脱胎完成,可以髹漆,贴金或做任何装饰。⑥故宫中珍藏的鸟兽、寿桃等各种漆具,多半采用上述方法。脱胎漆器造型手段灵活多变,质轻而骨牢,是夹纻技术的传延与发展。

阴模脱胎的工序刚好相反,先用细泥塑出器物,再用浓肥皂水涂抹器物,干燥后,用石膏八成和水泥两成,翻成两块阴模。阴模干燥后。在模内涂抹浓肥皂水,上漆灰,裱麻布;内布平整完后,即用热水使肥皂溶化脱出;再将脱出的两半胚胎,用生漆粘住,紧密合缝,成一整体,此工序多用于制作人像。

综上所述,我国漆艺的胎骨技艺,从木胎、卷木为胎到夹纻胎,在材料和工艺的改变中,在不断去除内在支撑物的延革过程中,漆工艺正日益走向成熟,正一步步从外在走向内在,它寻找着最好的表达自己的工艺方式和语言。夹纻胎骨工艺可以说是仅依靠漆材本身而完成造型和结构的工艺方式,这种工艺方式有着漆工艺本身最本真、最贴切并且是属于自己的表达语言。因而,夹纻胎骨工艺的产生与成熟,实际上标志着漆工艺本身的成熟。而在此基础上改良的脱胎器的胎骨工艺,至今仍然在漆艺界被广泛延用,成为漆器造型的不可或缺的器型技术,漆器胎骨的延革过程,在某种意义上讲,也是人类不断推陈出新、不断发展和完善自我而进步过程的缩影,正是这样的求索和创新精神,推动着历史不断前行。

注释:

①《文物》河姆渡遗址考古队.“浙江河姆渡遗址第二期发掘的主要收获”.1980年第5期.

②《考古学报》河南省信阳地区文管会等.“罗山天湖商周墓地”1986年第2期.

③张道一主编.《中国民间美术词典》.江苏美术出版社,2001年1月第1版.

④王琥.《漆艺概要》江苏美术出版社,1999年4月第1版.

⑤《雍和宫佛像宝典》.雍和宫佛像宝典委员会.北京出版社,2002年P125.

⑥张道一主编.《中国民间美术词典》.江苏美术出版社,2001年1月第1版.

[1]沈福文:“谈漆器” 《文物》.1957年第7期.

[2]王琥:《漆艺概要》江苏美术出版社,1999年4月 第1版.

[3]王世襄:“髹饰录——我国现存唯一的漆工专著”.《文物》1957年第7期.

[4]吴铭生:“长沙楚墓出土的漆器”.《文物》1957年第7期.

[5]王琥:《漆艺术的传延》江西美术出版社,2004年7月第1版

[6]聂非:《中国古代漆器鉴赏》 四川大学出版社,2002年7月第1版

[7]张荣:《古代漆器》.文物出版社,2005年6月.第1版.

[8]乔十光:《漆艺》.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0年5月第1版.

周亚东,(1968-)男,江苏盐城人,南京艺术学院设计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设计艺术学。

猜你喜欢

苎麻器型漆艺
漆艺在现代设计中的创新性应用探究
蹇然漆艺作品
青铜器的时代性与器型的演变
四川省三国漆艺传习社:天府之韵 漆艺之美
中国草中国宝
大漆:鲜活的现在进行时
专家解读苎麻产品质量及检测
2016年度湖南省苎麻精干麻质量分析
浅谈紫砂壶的器型与功能
湖南省纤检局制定的国家标准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