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 开展幼儿文学作品赏析

2011-10-24马月荣李秋莲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11年20期
关键词:文学作品赏析多媒体教学

马月荣 李秋莲

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 开展幼儿文学作品赏析

马月荣 李秋莲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信息技术作为当今时代的一大显著特征,正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渗透到生活的每一寸空间。信息技术,诸如计算机、多媒体等现代化工具的运用,以其生动、形象的特征及其图、文、声并茂的特点,为教育教学提供了理想的实施环境,为以传统媒体为主的固有教学模式打开了一条新路。多媒体技术是指综合处理文字文本、图形图像和音频视频等多种媒体信息,使它们建立逻辑连接,成为一个具有交互性系统的技术。多媒体技术的最大优点在于其能将单纯的文本信息转换成文字、图形、图像、动画、影像、声音等多种媒体的结合,创设生动、逼真、富有艺术感染力的形象和情景,调动视听等多种感官。对于年幼儿童来说,其主要通过感官接受、储存和加工各种信息,这种多方面的刺激远比单纯的文字或静止的图片等信息输入的方式更能吸引其注意,并且能保持较长一段时间的记忆,因此,多媒体技术在幼儿园中的运用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为了进一步了解多媒体技术在文学欣赏中的作用,探索多媒体教学的模式,我园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进行了幼儿文学作品多媒体教学的尝试。

文学欣赏活动是幼儿语言活动的高级形式,是一种个人主动投入并沉浸于文学活动的过程。幼儿文学是体现爱和美的文学,而爱和美的情感正是联结文学和幼儿的纽带,沟通文学和幼儿的渠道。文学作品为幼儿提供全面的语言学习机会,在学习文学作品的过程中,包含了从理解到表达、从模仿到创造、从接受到运用的过程。幼儿文学作品往往在语言上讲求稚拙,在表达上讲求简洁,在内容上讲求童趣。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文学作品的人物不断增多,内容不断丰富,情节愈加复杂,语言愈加含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并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幼儿加深对作品的体验和理解”。

一、多媒体使幼儿对文学作品油然而生美的感受

二、多媒体赋予幼儿文学以生命

泰戈尔曾经说过:“教育的目的应是向人传送生命的气息”“生命的课堂应是向在场的每一颗心灵都敞开温情双手的怀抱,愉悦是最显著的标志”。多媒体以其不可替代的方式解决了“幼儿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这一思维规律难题。从幼儿的年龄特点出发,运用多媒体可将某一事物的发生发展过程展示出来。在多媒体课件的设计制作中,赋万物于生命,每一个文学对象都活生生地展现在幼儿面前。因此,多媒体在幼儿文学中的运用是规范的、高效的。

如在大班科学“小青虫”这一活动中,对小青虫蜕变成蝴蝶的生长过程的知识,靠静止的图片是观察不出来的。笔者在制作时把“青虫”的生长变化过程用动态表现出来,先是爬到叶片上,慢慢地从嘴里吐出丝线,然后用丝线把自己包起来,再后来一只美丽的蝴蝶破茧而出,最后蝴蝶又在叶子上生下许多小宝宝。在日常生活中幼儿已经有了一定的经验,他们通过自己的眼睛等感官,得知青虫是不断生长变化的。通过随机演示再加上教师有效的提问,和课件对幼儿感官的刺激,让幼儿对青虫的成长有了生命的体验,初步感知生命的奇迹,如图2所示。

图2

三、多媒体给幼儿插上了想象的翅膀

将多媒体教学手段与幼儿文学教学整合一体,犹如给课堂教学注入一股清新的空气,为整个教学活动带来很大的活力。在小班故事教学《红帽子》的学习过程中,主人翁把红帽子想象成不同的物品,兔子把它当成篮子,松鼠把它当成裙子,矮人把它当成了家……这一幅幅变幻的画面给孩子们带来无穷的想象,但对于小班幼儿来说,想象力会受认知经验的限制,因此我们要给孩子搭好一个认知的平台,以往的做法是为孩子准备一幅幅图片,但图片的画面只能够展现出故事的一小部分,并且幼儿看过了就没有太多的吸引力了,缺少趣味性。因此笔者尝试采用Flash的形式把故事制作成动画,来帮助幼儿理解内容,效果非常明显。孩子们通过观看连续的Flash动画,从欣赏故事的整个情节到回答教师的问题兴趣都很高,而且还有的孩子兴致勃勃地告诉教师:“帽子还可以当成小船。”“我的帽子像提包。”在多媒体生动画面的刺激下,幼儿想象的闸门被开启,创新意识随之萌发。

文学作品的曲折情节完全可以通过连续的幻灯片切换表现出来,文学作品中的人物也可以从素材库的大量图片中找到,并添置上动画效果,这将彻底改变应用传统图片时教师“说动不动”的尴尬,使教学过程更加灵活、有趣。这些会哭会笑会叫会跳的人物,配合上鲜艳和谐的画面,将整个文学作品演活了,幼儿也就自然而然地走进作品情景中。

四、结束语

随着信息时代的迅猛发展,多媒体技术的运用越来越显现其普遍性和实用性,运用多媒体技术来开展文学赏析活动,寓教于乐,也体现了教育以幼儿为本的理念多媒体教学手段有着快捷、多变、能动的优势,集视、听、动于一体的效果,在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对文学作品进行设计、制作、处理,使其变成活动的画面,不仅有视觉立体感和色彩鲜明的综合性效果,而且还能使教师的讲解演示示范既生动又形象,让幼儿感到既新鲜又有趣。幼儿对赏析有了浓厚的兴趣,赏析的积极性也就大大提高,并且能取得良好的赏析效果。通过幼儿主动参与、思考和感受,不仅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而且可以使幼儿插上想象的翅膀,开阔了幼儿的视野,从而培养了幼儿创新能力,获得了美的享受。

[1] 朱幕菊.《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M].江苏: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

[2] 宋玉霞.幼儿园全语言创造教育活动与课程创新设计指导手册[M].北京:中国教育出版社,2005

[3] 张勇.幼儿教育[M].北京:金版电子出版公司,2003

马月荣,本科,幼教高级。李秋莲,本科,小教一级。

北京市昌平区西环里小区教工幼儿园。

生活经验告诉我们,凡是美的东西都具有愉悦性的特点。康德说过:“美是那不凭借概念而普遍令人愉快的。”幼儿文学给予幼儿美的享受,使幼儿获得感情和精神上极大的快慰和激动。而从幼儿心理学角度来看,幼儿正处在个性倾向萌芽阶段,审美快乐将使他们的个性倾向趋于完善,使他们身心健康、活泼地成长。多媒体以生动有趣、直观具体的形象,与幼儿接受上的感性态度是十分契合的,因而首先选择产生美感效应的文学作品是十分重要的,它不仅需要创造精神,需要教育意义,同时它也需要符合幼儿的年龄特征。文学作品的这些特点,均是基于幼儿阅读和理解作品的认知心理基础。教师在组织这样的语言活动时,也充分考虑到了文学作品自身的特点和幼儿的认知特点,多媒体这一现代技术与文学欣赏活动结合应运而生。多媒体技术把文学审美与影视审美相结合,两者整合产生完整的美,大大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

笔者在设计中班诗歌“捉迷藏”这一欣赏活动时,通过欣赏Flash课件,幼儿对诗歌的兴趣很浓,大屏幕上出现了带着太阳镜扭动的红太阳,从郁郁葱葱的树叶、小草,美丽红艳的玫瑰,到一望无垠湛蓝的大海,再从无色到色彩绚丽的场景。如此美丽且不断跳动的画面,瞬间抓住了幼儿的眼睛,如图1所示。通过有效的提问:你看到画面上有什么?他们是什么颜色的?太阳躲在哪了?“真美呀,老师,我们再看一遍吧!”看完后,孩子们意犹未尽,“老师,我还能编一句呢。”在优美、舒缓的“舒伯特小夜曲”中,孩子们在尽情朗诵着儿歌:黑夜蒙住了太阳的眼睛,颜色们不见了,有的躲在蓝天里,有的躲在玫瑰里,有的躲在白云里……

图1

多媒体教学的魅力在于它像导游一样,让孩子们自己去发现文学的美。它把孩子们领到充满童趣、生动的文学殿堂,Flash动画带给孩子们鲜艳和谐的画面,将整个文学作品演活了,幼儿也就自然而然地走进作品情景中。

猜你喜欢

文学作品赏析多媒体教学
当文学作品扎堆影视化
为什么文学作品里总会出现“雨”
商业精神在唐代文学作品中的体现
多媒体教学为高中语文课堂插翅添翼
小学多媒体教学刍议
小学数学多媒体教学的实践探索
PBL+CBL联合多媒体教学在血管外科见习中的应用
步辇图赏析
台湾文学作品中的第一女
Alfred & Emily——在谅解和赦免中回望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