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民大潮推动贵州开发
2011-10-23史继忠
■ 文/史继忠
移民大潮推动贵州开发
■ 文/史继忠
“人口迁移”无疑是一次“文化大搬迁”,移民把中原文化带到贵州广为传播,将贵州的开发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
云贵高原,原是个地广人稀的地方,“不患无地,而患无人”,而早已开发的内地,则大多地狭人稠,人与地的矛盾突出。
明朝建立后,朝廷采取了一大举措,将内地过剩的人口迁移到人烟稀少的边疆,一则缓解内地人多地少的矛盾,再则“移民实边”加大边疆的开发力度。洪武年间,有一次规模空前的大移民,数十万乃至数百万的人,沿着驿道涌向莽莽的云贵高原。他们背井离乡,拖儿带女,长途跋涉来到西南边疆,比那“闯关东”、“走西口”更加宏伟,更为悲壮。
贵州是移民的重点区域,他们主要是到贵州“屯田”,绝大部分属于“屯民”。屯田的方式有三种,即“军屯”、“民屯”和“商屯”。
军屯占主导地位,即把移民纳入军事编制的“卫所”,可以“且耕且战”、“寓兵于农”。卫相当于师一级建制,每卫辖前、后、左、右、中五个千户所,额定5600人。因官兵都带家眷,5600人实际上是5600户,故卫以下的编制为“千户所”、“百户所”,一千户所辖十个百户所。屯田以百户所为单位,驻军地设“堡”,耕种地为“屯”,合称“屯堡”。民屯是由府、州、县招来的自由移民,官府发给农具、种子,按耕种土地多寡征收赋税。商屯是由官府招募盐商在缺粮地点设屯耕种,以粮食换取“盐引”,取得购销食盐的权利。
贵州乃军事重地,沿驿道设有24个卫,共有官兵15万余人,以五口之家计算,总数不下六七十万,统称“军户”。而以民屯方式移入的“民户”,据嘉靖《贵州通志》记载,约有6万多户,33万人。明初以后,近百万着军装和不着军装的人进入贵州,成为一股巨大的开发力量,使许多荒山荒地变成田土,计有军田“九千三百三十九顷二十九亩”,民田“四十二万八千六百五十九亩”,另有旱地“五万一千三百五十六亩”。在农业社会,土地的开垦是最重要的,移民大潮为贵州的开发创造了基本条件。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大量的移民来自经济发达地区,他们习以为常地按照原有的方式生产生活,“人口迁移”无疑是一次“文化大搬迁”。以人为载体,把中原、江南、江西、湖广的农耕制度、农业技术和农产原料带到贵州,兴修水利,开垦梯田,推广牛耕,使用《农历》,引进外地农作物,使农业开发提高到新的水平。一千多个屯堡,星罗棋布,实际上是一批农业示范点和农业技术推广站,逐步改变过去以“刀耕火种”为特征的粗放农业,向内地看齐,“渐比中州”。
军屯是一种集团性移民,团聚在卫所周围形成屯堡。民屯多聚居在府、州、县,致使卫所及府、州、县城成为人口较为密集的中心,往后贵州的城镇,大都以此为基础。屯堡与村寨错杂,汉庄与苗寨相间,势必相互交换物资,于是,城镇商业发展起来。农村中出现许多场市。乡场以干支为序,以十二生肖为名,此日赶鼠场,彼日赶牛场,他日则赶虎场(猫场)、兔场、龙场等,增强了城镇与农村、屯堡与村落、汉庄与苗寨的经济联系。
至今,居住在安顺屯堡的移民后代们依旧保持着原有的生活方式。(曹经建/摄)
以此为基础,城市的建立在明代一时兴起,省城“人烟稠密,商贾辐辏”,镇远、思南、铜仁等地成为“水陆码头”、“舟车辐辏,货物聚集”;安顺“估人云集,远胜贵阳”;黔西北的毕节“卫人勤于耕种贸易”,如此等等。随之而来的便是货币日渐通行,逐渐改变以物易物的交换状况。
而随军而来的一批“匠户”,世代为工,专门从事手工业和建筑行业。他们先在官府的场局服役,以后开设作坊,招收徒弟,发展若干手工业生产。与传统家庭手工业不同,“匠户”的发展致使农业和手工业分开。贵州现存的古建筑,如城垣、驿道、石拱桥、宫观庙寺、楼台亭阁,大都是这些工匠修建,“中原式”建筑越来越多。
移民把中原文化带到贵州广为传播,把发达地区长期积累起来的生产技术推而广之,把贵州的开发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
(编辑/田旻佳、张玲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