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河注释一种
2011-10-23解泉声
解泉声
沂源偶行
沂蒙绵延数百里,可惊可奇之秀美风景不胜枚举。偶行沂源,但见水润山朗,路幽城深,既有古地传统,又不乏现代文明。其间变化之大,短短几年,让人唏嘘不已。
一行自东往西,驱车而行,穿山谷,越河面,蜿蜒曲折于群山间。及至南麻镇,车攀一山,眼前豁然开朗,高楼林立,绿树掩映,白墙红顶缭绕夕烟,好一处世外桃源可堪。及至城里,街道整齐,建筑颖新,两旁树木粗大,叶茂枝繁,非三年五年难成。
凡俊山丽水,必纳天地灵气,吸日月精华,滋情润性通人。天公作美,淅沥细雨洗心洗肺洗尘。绵绵秋雨做伴,定有好梦来袭;一枕黄粱美,皆源好心情。
迎宾馆居城中,建于山巅,登高四顾,胜景尽览。时晨曦初露,朝霞满天,又逢喜雨刚过,尽皆刷新,一切空明清丽。四周山峦叠翠,雾霭腾腾,揽沂源城于怀,仿佛慈母抱子,宫所孕儿。有青色公路,盘旋穿梭山谷,逶迤远去,通衢八方。整个城市绿色环绕,佳木葱茏,空气新鲜,既有山区之清丽,又兼海滨之潮润。忍不住深吸一口,沁人心脾,一爽到底。逢清风徐来拂面挠颊,似小儿嬉闹,妙不可言,自有惬意畅舒之感油然。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主人好客,百般热情,置酒备菜,畅叙世情。主席郭宝庆,人情率真,世事练达,善辞赋,好为文,虽多年案牍劳累,公务繁复,却忙里偷闲,笔耕不辍,素以作文记事为乐。匆读其新作五篇,得见文字功底深厚,语言简练俊美,延古韵,创新风,由一草一木志趣,到悲天悯人考思,皆可入文,尽显华章。因事杂时促,未及深交,尚有丝丝憾意萦怀。曰:因工作而相识,得相知而久长。
观美景怡心,得朋友怡情。沂源,是河流之源,亦心灵之源。
乳山之美
乳山之乳大乳山,大海裸露出的一只乳房,被陆地埋住半截,因得依山傍海之良势,天造地设之灵气。海的天蓝,山的翠绿,成就其天然之美;母亲的大爱,福文化的内涵,成就其人文之魂。大乳山双美兼蓄,故游人纷至,人气旺盛。
乳山之美在眺。远远望去,群峰挺拔,乳峰耸立,线条圆顺,乳头突出,形象至极,大乳山因此得名,而至名扬天下。其余诸峰高低相谐,登一处能饱览景区全妙。松针穿插空隙,日月双塔在阳光下生辉,药师佛璃塔与日月塔相对;芙蓉婆娑叶间,草庐似张臂飞天的舞者,翩翩于绿意盎然的山巅。海的弯角,白色的帆布棚和红色房顶瓦相映成趣,伸入海中的长廊和曲折蜿蜒的沙滩生情;景区腹地,32个小岛星罗棋布,仿佛仙人设局对弈,其间有酒,有海风,有往来行走的小船。山阳有村姜家庄,海草房、瓦房井然有序,静静阐述着渔村的安然。雾霭缭绕中,大海深处裹了薄纱的睡美人,也许正含着怀春的梦,还有乳峰与睡美人之间两座凸起的酷似屁股的山峰,共同意会出一幅金臀、玉乳、睡美人的画卷。
再远处,大海,小船,椰树草庐沙雕群,三五只海鸟掠过泳者的视线……
乳山之美在润。润在形,山山披翠,树树生烟,海潮生雾,雾绕山峦,使这里的一切都湿漉漉的。尘埃遁去,空气新鲜,更显山明水丽,处处渗透着雅秀气息,润心润肺润诗情。润在意,乳是乳汁,爱是母爱,游于大乳山,是欣赏美色,也是朝拜母亲,以《润》命名的雕塑,准确地表达着这深深含义。
大乳山之美在行。景区广阔,群峰绵延,无论是海滩,还是山谷,均绵延数十里,公路盘旋,时隐时现。除了各种树木,还有数不清的奇异的草,红黄白绿,斗折蛇行,像叮咚的小溪流向远方。水畔的芦草,尾巴一样摇曳,动时如羽扇轻摆,静时似剑势冲天,像风拔地而起,像火燃向四边。车起伏山中,七色草流淌于道旁,一路更有虫声啾啾,蝈蝈鸣唱,此起彼伏,不绝于耳。这自然之境,这天籁之音,发乎身外,舒爽内心,是慢慢享受的愉悦。偶有擦身而过的和尚,赤着双脚,口诵佛号,为景区平添了几分神秘,几分诡异。
大乳山在西,银滩在东,大乳山是乳山市的乳房,银滩是乳山市的肚腹,乳山是母亲的象征,是女神居住的地方。
赤山港湾
石岛赤山,近年来声名日盛。胶东名胜大多山海相连,赤山也不例外。赤山之名得于石,据说岩石多红色,但我没看到红色岩石,归来仍怅怅然。导游说,赤山非指景区一山,而是此处连绵的一片山也。
凡游一山,观一水,总会有一印象留在脑海。走马观花赤山,我曰:此处少天然,多雕饰,少鬼斧神工的自然景观,多现代科技应用的呈现。而聚游客纷至者,乃人文赤山也。赤山明神的古老传说,法华院的鼎盛香火传承几百年的佛教,极乐菩萨界电光石火、射水曼舞的壮观,韩国人对民族英雄张宝皋的崇拜,日本人对圆仁高僧的敬仰,使赤山成为中日韩三国文化的重合点,三国民间交流的聚集地。游客中多有韩国人,日本人,各观所爱,独索感怀,在山水景物间寻觅心情。我注视微小,关乎细节,草丛中朴素的海锚和犁铧相偎,不知勾起多少游人遥远的乡土情愫。
登东峰,站在赤山明神脚下,赤山景区全貌尽收眼底。往游者多欣赏赤山怀抱里廊宇庙塔的建筑,激动于赤山明神像的高大,惊叹于水火并喷的极乐菩萨界,我独钟情回首所看到的赤山臂弯里那一湾明秀的海。这是石岛港拐过的一个弯,是大海伸出来的一只脚,那一湾一湾圆的泊,是一片一片脚趾甲。这边是山,那边是海,中间是红瓦白墙的房子,海湾里一群黑黝黝的船。山上一片绿,海中一片蓝,极目一片苍茫的远,大地与海洋牵手,绿波和白浪相连,绿红蓝三色相间。山上的绿像风吹向大海,像瀑布泄入深潭,其间红顶的小楼是突兀在水流中掀起声响的石头,晃动的渔船是飞翔的黑翅膀的小鸟。静静体味,沉浸在和谐的观望中,有风吹过,吹散我一瓣心香。
登马山记
即墨城西北四五公里处,有山曰马山。“山不在高,有仙则名”,马山不高,以木、石闻名远近,有世界奇观硅化木和独具特色的石林,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得友盛情,有幸一游。时值冬日,风料峭而天微蒙,树肃立而草略枯,马山平地突兀,鼓天空,起帐篷,可谓即墨城外寂寞一景。
我们自山阴而上,甫一进山,得见花草繁茂,虽叶枯花凋,仍诉说着夏天的辉煌;林静深幽,虽霓裳退却,却不乏飞鸟起落,小兽窜腾。朋友说山上有狐仙,很灵,更为马山添了一些鬼魅之气。
山路蜿蜒,三拐两绕,来到硅化木馆。馆内陈列着诸多树木化石,最大的一棵横陈地面,尚有三分之一嵌入石中,其树节纹理、根须走向清晰可见。
硅化木,俗称木化石、树化石,形成于1.3亿年前。此木主干长13米,平均直径0.8米。断面年轮清晰,是我国发现最早的一株木化石。硅化木的形成,是由于火山爆发,为埋在土壤里面的树提供了高温高压的条件,土壤里的硅元素渗入树内,将碳元素硅化形成。此木化石属于松柏类,对于人们收藏和科学家研究地质历史有极高的价值和作用。
无法想象亿年前我们脚下发生过什么,但可以在想象中穿越亿万年前一片生长着粗大树木的森林。高山,大海,茂密的森林,我们算得上这沧桑变幻中的一只蝼蚁吗?
车转过一角,一面石壁跳入眼帘。但见石柱林立,凹凸交错,似千剑穿空,万箭齐发,仿佛山中伏有雄兵百万,只等一声号令。这就是著名的马山石林,如此奇观已非鬼斧神工所能表达。据说最初山下百姓采石,发现此处石异,经专家鉴定,为六千万年至一亿年前火山爆发溶浆迅速冷却而成,以四棱、五棱、六棱石柱为多。后经当地开发,削半边山峰修成景观。一亿三千万年前的树,六千万年前的火山喷发,游在马山中,岁月越亿年,“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的感慨油然于心怀。石林壮观,还有悲凉的爱情故事流传。山下有男女相恋,遭反对,遂相约从石林之上相拥跳下。他们体验了飞翔,却没有梁祝化蝶的优美,结果让人扼腕,一死一残,一生抱憾。如果说我们的生命是时间里的沧海一粟,爱情也不过是开在这粒米上的一朵烟花,面对马山这穿越时空的巨变,心中还有什么不能释然?
山顶有建筑,是庙宇。前些年曾住有一尼姑,持斋戒甚严。神清气爽,身体健朗,80多岁时忽病,住院治疗半月,坚决要求回山。回山几天后突然清醒,嘱伺候她的老太太叠元宝到庵东南烧。及老太太回,老尼已寂。
从山阳南门出,回望那亿万年的森林,六千万年前的火山,鬼魅的狐仙,修行的老尼,悲凉的爱情故事,萦绕着这座神秘的小山,让它有了灵气,有了历史,有了传奇,有了世外桃源,有了人间烟火。
发幽谷之叹,感现世之慨,若得,若失,心迷茫而旷然,而冬日的马山渐去渐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