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影《寻枪》马山人物形象新解

2019-11-15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人文学院贵州毕节551700

电影文学 2019年4期
关键词:陆川马山姜文

宋 朝 (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 人文学院,贵州 毕节 551700)

电影《寻枪》是导演陆川的成名作,也是他的处女作。这部电影上映之后迅速在观众中和电影评论界引起强烈的反响和争议,焦点大多集中在电影寻找的主题和电影主观化叙事的影像风格,关于电影主角马山人物形象的解读流于片面和过于单一。电影中的主人公马山被刻画为一个负责任、敢担当的小镇警察形象。著名演员、导演姜文出演马山的角色,“片子另一个让人感到有新意的地方就是马山这个人物,他是一个新质感的人物,既有生活的实在感,又是某种精神的象征。姜文骨子里是一个本色演员,他演的每一个角色,都让人感受到他自己的独特魅力”[1]。因为姜文的强势介入,马山这一人物形象的解读更加扑朔迷离。

一、充满悲剧感的英雄形象

“《寻枪》艺术地表现出深刻的社会问题,通过主人公马山丢枪和寻枪的经历,谱写出普通人物的英雄礼赞,而这英雄赞歌却是以牺牲生命而换取的,俨然是一出典范悲剧样本。”[2]

马山是一个参加越战归来的老兵,没有知识,没有文化,言语粗鲁,动辄打骂自己的儿子,复员回来在小镇上做一个普通的人民警察。从本职工作的角度上来讲,马山其实算得上是一个优秀的警察,他因为出色的工作,获得了“先进个人”的荣誉称号,他的个人表现也深得同事和上级领导的肯定。警察这个职业,在社会上代表的是国家机器,即使马山仅仅是一个派出所的普通警察,但他还是普遍受到小镇人们的尊重。也正因如此,在家庭关系中马山处于强势地位,马山的妻子和儿子在马山的面前纵然有许多不满,也只能选择容忍。然而,在妹妹的婚礼上,马山由于过量饮酒,导致丢枪。枪是警察权力和尊严的象征,丢枪是重大的工作事故,更何况枪里还有三颗子弹,一枪一个就是三条人命,一枪两个就是六条人命,一枪三个就是九条人命。所以,寻枪的过程其实就是对马山的道义、责任、职业尊严的考验。

陆川在电影中使用主观镜头,观众通过马山的视角,和马山经历了一场寻枪的历险。总的说来,电影的故事表层是寻枪,但其精神实质是寻找生命个体的自我存在和自我价值。丢枪之后,马山变得无比焦虑,小镇上的所有人都成为他怀疑的对象。为了找回自己丢失的枪,马山四处奔走,绞尽脑汁,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之下,铤而走险,假扮黑心商人周晓刚,在车站诱使偷枪人出现,并成功逼迫刘结巴开枪,打出了枪里的子弹,抓住了刘结巴,解除了危险。当马山的同事们一拥而上,逮捕罪犯,倒在血泊中的马山的灵魂站了起来,并发出解脱的神秘的微笑。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这是英雄的特质,哪怕是以生命为代价,也在所不惜,这也是英雄为我们普通人所景仰的缘故。马山成为一个悲剧英雄,主观上并非马山的刻意选择,而是一个偶然的失误导致的事件促成的。但是,马山为了维护警察的尊严、社会的安全、男人的责任而毅然以身赴死,这正是平凡的马山身上所拥有的英雄特质。

导演陆川出生于电影世家,并在电影学院受过正统的高等教育,他的电影作品大多拥有比较主流的思想主题,比如后来的《可可西里》《南京!南京!》《王的盛宴》《九层妖塔》。陆川自己对此也不讳言,“《寻枪》这个路子,包括往下走,都是在学校学习期间,在写论文期间就已经形成了。我其实比较想做主流电影,想做能在电影院里放的那些电影,而不是一个酒吧电影,同时这个电影里又有个性化的声音”[3]。基于以上分析,再结合陆川自己的话,认为电影《寻枪》的马山是个悲剧英雄形象,也就顺理成章。

二、焦虑的性无能患者形象

换个角度审视电影,《寻枪》的叙事动力是马山丢枪,但至于马山丢枪的原因,并未做详细的交代,只是简单地归结于酒后失误导致丢枪,说服力显然是不够的。之所以出现这种认识的盲区,原因是观众往往忽视了电影中的马山与妻子在夫妻生活上并不和谐这一细节。这个细节可以给我们解读电影带来新的角度。电影一开始,出现的就是马山和妻子分床而居,妻子睡在楼下,马山睡在楼上。马山的妻子韩晓云一出场就纠结在儿子的作业上,儿子看了罗四妹的下体,作为小学教师的韩晓云认为儿子是个流氓,并把责任归结于马山的不管教。韩晓云絮絮叨叨地埋怨马山的无能,其中心指向主要是性的焦虑。对于儿子作文中的关于男生和女生的大不同,马山基本上是持肯定态度,这个细节属于明显的性暗示,说明马山不能摆脱初恋情人的影响,暴露出马山也许遭遇了性无能。电影一开始赤裸半身的马山在床上独自入眠的画面也属于对马山焦虑的内心世界的强化。后来马山在与妻子同床的时候,也因为无力完成丈夫的责任,只好抱歉地告诉韩晓云自己又欠她一次,这个细节明白无误地传达出马山是一个性无能患者。

《寻枪》中还有一个重要人物也常常被观众忽视,那就是马山的初恋情人李小萌。在妹妹的婚礼上,李小萌的出现打乱了马山的平静生活。李小萌曾经喜欢过马山,却也抛弃过马山,随着李小萌的离开,马山重新开始新的生活,娶妻生子,生活走入正轨。现在李小萌的重新出现,把马山内心压抑已久的欲望又激发出来,虽然是妹妹的婚礼,但最兴奋的人却是马山。马山那天频频举杯敬酒,也是李小萌出现的缘故。在小镇上,人们展示男性魅力(攻击性)的形式估计就是斗酒了。然而,李小萌和黑心商人周晓刚在车上暧昧的调情激怒了马山。虽然醉酒,婚礼上来了哪些人、说了什么话,马山都已忘记,但对李小萌和周晓刚的一举一动还是清晰地看在眼里。在电影中,李小萌和周晓刚调情这个细节是通过老树精的描述呈现出来的,但是,老树精当时是车辆驾驶者,而电影镜头呈现的角度明显是仰角,而且还是用特写镜头来表现李小萌的大腿和臀部,这显然只能是坐在车辆前排副驾驶位置上烂醉如泥的马山的视角。马山丢枪是天大的事,然而马山最焦虑的是李小萌和周晓刚的关系,以至于在妻子的身边尚且把持不住自己,口中还念叨着李小萌的名字,被妻子发现,大骂马山不要脸,家庭关系陡然趋于紧张。当马山去周晓刚的“白宫”时,出来开门的人却是李小萌,而且美丽的李小萌眼波流转,言语之间充满挑逗和戏谑,这让马山更加难以接受,以至于滥用自己警察的权力,借口丢枪,对周晓刚的轿车进行了搜查。“根据弗洛伊德学说,人有生存本能和死亡本能,生存本能是一种生存的、爱欲的和发展的内驱力,它包含着食色等欲求。而死亡则代表着人的生命中的攻击性、自毁性的驱力,它是一种毁灭的、憎恨的和破坏的动力,它的目标在于毁灭、分解或消灭生命中存在的联合体(即其对象化的物化形式),并致力于使生机盎然的存在物归于无生命的死亡状态。生存本能与死亡本能往往又是交织在一起的。在影片中,我们看到,当人们无法面对这些矛盾时,或者说当人类无法控制这种平衡时,人们往往想攻击他人,甚至要毁灭自己。弗洛伊德的学说要我们正视这一矛盾。”[4]以此观之,马山丢枪寻枪进而杀人,实际上正是因为性无能带来的精神危机。丢枪其实是丧失了男性的性能力,在妻子和美丽的初恋情人面前彻底丧失了男人的自信和尊严,从而处于严重的心理焦灼状态,进而失去理智,做出一系列疯狂的行为。为什么丢枪、枪有没有真丢、谁用丢掉的枪谋害了李小萌、马山的自杀似的寻枪行为是否真是英雄壮举等问题都因此值得怀疑。

三、双重人格分裂的谋杀者形象

“双重人格分裂,本就是精神病的一种,主体从完整的人格中分裂出一部分承担主体人格无法承受的痛苦,一般情况下人可以控制这部分客体意识,但如果客体意识过于膨胀,主体意识无法控制,就会使人患双重人格。”[5]

从精神分析的角度来观察电影,《寻枪》触及人性中更深层次的阴暗面。这又会给我们解读《寻枪》带来新的解读。“该片全片的镜头都出自丢了枪的马山的视角,讲述的是马山在丢枪之后的精神变异和心理感受。”[6]《寻枪》把偷枪者最后定位于刘结巴,认为是黑心商人周晓刚制造的假酒导致刘结巴的家人死亡,刘结巴因为复仇的缘故趁马山醉酒偷枪,并在电影的最后开枪误杀马山。如果这个推理成立,那刘结巴自然是偷枪者,自然是用第一颗子弹射杀李小萌的人。然而,刘结巴和李小萌无仇无恨,并没有杀害李小萌的动机。何况,派出所的警察在李小萌的案子上做了弹道实验,杀害李小萌的凶犯目标很明确,直接用马山的五四手枪抵住李小萌的胸部,才可能击穿人的身体,子弹打到地板上,而周晓刚轻松跳窗逃跑。这证明凶手是用枪老手,熟悉五四手枪的特性,而在小镇上,除了警察,估计这样的人并没有几个。在案发当天夜晚,李小萌并无任何的挣扎痕迹,显然是熟人作案。警方让周晓刚辨认凶犯的时候,周晓刚凭借凶犯的身高体形肯定地确认了穿着黑色雨衣的马山。马山的妻子韩晓云在半夜醒来,发现丈夫马山并不在床上,马山完全有杀害李小萌的作案时间和作案嫌疑。马山的同事询问马山在李小萌被杀害的当天在哪里,马山肯定地回答在家里,这和韩晓云与马山的谈话显然矛盾,从而使马山的嫌疑加重了一层。其实马山的战友老树精也在和马山分析丢枪的时候,认为马山的偷枪嫌疑最大。马山的好友李军也持同样的意见,劝告马山:马山就是马山,李小萌就是李小萌。李军暗示马山,不要因为李小萌而丧失理智,各自有各自的生活。电影中暗示马山有杀人动机的画面出现在马山被拘留之后,马山独自在监室里用手比画了一个手枪的手势,这个手势的阴影出现在墙壁上,令人不寒而栗。马山的妻子、同事、战友、朋友透露出来的信息都把杀人凶手的嫌疑指向了马山。马山从未丢枪,所谓寻枪,只是马山精心策划的一桩谋杀案,一个双重人格分裂者谋杀之后在良心的驱使下自戕的悲剧。

四、结语

用文本细读的方法和精神分析的角度重新观察《寻枪》,尤其是把焦点聚焦在主人公马山身上,可以得出与以往大相径庭的解读结果。电影通过大量暗示镜头和声音画面的设置告诉观众,《寻枪》是马山作为一个性无能患者想象中的谋杀,通过想象的暴力,在想象中自己枪杀人性中那个阴暗的自己,减轻自己双重人格分裂带来的苦痛,完成自我的疗救和灵魂的自我救赎。电影带有意识流和超现实主义的色彩,甚至带有荒诞主义的味道。马山这样的人物现实中并不存在,他其实是导演陆川这样才华横溢的年轻导演在体制内电影类型中试图寻找自己的特色的结果。姜文不仅是天马行空风格的演员,而且他的导演冲动明显在这部电影中有所体现,彼时的陆川,刚刚从电影学院毕业,获得拍电影的机会,还需要姜文这样的前辈的指导。陆川和姜文之间,形成一种良性的化学反应,使得电影的主题和人物都呈现出模糊隐晦又意蕴深沉的奇妙状态。

猜你喜欢

陆川马山姜文
藏马山滑雪记
姜文国:身残志坚 笑对人生
苟征戈 罗一 马山作品
姜文妻子周韵:刚柔并济“降服”混血继女
课间小游戏
青海湖游记
陆川油茶优良砧木品系的初步筛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