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太平经》看道教灾难思维模式
2011-10-21邢飞
邢飞
[摘要]道教作为一种宗教,有自己对世界,对宇宙的思考。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思维模式,对灾难的形成也有自己独有的思维模式。这些思维模式,有利于人类重新审视自己的行为,并重新思考自己与自然的关系。道教的某些技术手段可能是无法行得通的,但是其思考模式确实是可以借鉴的。
[关键词]太平经;灾难;思维模式
[中图分类号]G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0139(2011)02-0055-3
自有人类以来,灾难就伴随着我们。有的书之于史,有的却成为记忆,都融进了集体无意识中,影响着人类的发展。可见,灾难—直与人类通行,伴随人类成长。作为人类存在的对抗性力量,灾难促使人类寻找规避、克服、甚至征服灾难的各种手段。于是人类从各个方向、各种角度对灾难进行了思考,以期能够减少灾难发生的频率、范围、强度。道教亦对灾难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并形成了自己的思维格局。道教自产生之初,就很关注灾难对人的影响,并致力于消除灾难对人类的创伤。道教对于灾难的思维方式,确有其独到之处,对于至今仍然身处灾难漩涡的人类,具有极大的启示作用。
在道教建构的宇宙模式中,人与天地构成所谓“三才”。三才相通,则灾害不生。道教经典《女青鬼律》曰:“人为中才法地则天,动静以时通而不争,利而无害。”道经还详细的描述了“三才”的生成关系。如《混元八景真经》就有如是描述:“分积清之气为天,分积浊之气为地。天地既立,乃清上为天,重浊下为地。其轻清虽然属阳,却内生阴气,阴气下降为地,其重浊虽然属阴,却内生阳气。阳气上腾,为天始。天降地腾水火相交,阴阳相战,交气极足,方结就太丹,太阳是也。其阳被天地,运转至有金气,金气属阴,运转气足,始生太阴,月是也。自后日月交泰,阴阳相炼,其数满足,渐生星辰,自上古至今,不离天降地腾,阴阳相交,日月相合,真气生产万物,万物之中惟人最灵、最贵。”有学者将道教三才与灾难之间的关系总结为:“道教认为人是万物之灵,居于天地人三才的中位,如果天地人三者的关系和谐,则风调雨顺、灾厄不生;如果天地人三者的和谐关系被打破,就会出现阴阳不调、水旱不适、灾害屡见、瘟疫横行的后果。”这种三才与阴阳协调的思维模式自道教初期就已存在,产生于后汉的《太平经》既以此模式思考灾难。‘上皇之后,三五以来,兵疫水火,更互竞兴,皆由亿兆,心邪形伪,破坏五德,争任六情,肆凶逞暴,更相侵凌,尊卑长少,贵贱离乱。致二仪失序,七曜违经,三才变异,妖讹纷纶。神鬼交伤,人物凋丧,眚祸荐至,不悟不悛,万毒恣行,不可胜数。大恶有四:兵、病、水火。”又曰:“道无奇辞,一阴一阳,为其用也。得其治者昌,失其治者乱;得其治者神且明,失其治者道不可行。”阴阳失和是祸乱灾害之根源,因此“正所谓以调定阴阳,安王者大术也。此乃可以转凶祸以为福,使人民更寿,何故乎?天文地理正,则阴阳各得其所;阴阳各得其所,则神灵俱大喜;神灵喜,则佑人民,故帝王长安而民寿也,可不力勉乎哉矣?”这种基于三才、阴阳的灾异思维模式,构筑了道教的灾难思考的基本点。那是什么造成的阴阳失和呢?
这个问题在人,不在天!《女青鬼律》将天灾与人类行为的关系归结为:“自顷年以来,阴阳不调。水旱不适。灾变屡见者,皆由人事失理,使其然也。”可见灾异发生,并非偶然,其原因皆为人类自己的行为不端,所造成的。这类行为问题,略可分为两类:一类关乎国民大众,另一类则与自己和家人有关。造成大众广泛灾难以及大众疾苦的,基本都是帝王及其官员。这说明在古代,人民对其权利和要求,在无法通过正常渠道得以申达时,采用的一种幻想式实现。《太平经》中对这样的情况有较为详细描述:“帝王治其不和,水旱无常,盗贼数起,反更急其刑罚,或增之重益纷粉,连结不解,民皆上呼天,县官治乖乱,失节无常,万物失伤,上感动苍天,三光勃乱多变。列星乱行;故与至道可以救之者也。吾知天意不欺子也。天威一发,不可禁也。获罪于天,令人夭死。”至于平民百姓则是作恶招来减算,算尽则死,并殃及子孙后代的恶果。《赤松子中戒经》有云:“天上三台北辰,司命司录,差太一直符常在人头上,察其有罪,夺其算寿。若夺其一年,头上星无光,其人坎坷多事;多算十年,星渐破缺,其人灾衰疾病;夺其算寿二十年,星光殒灭,其人困笃,或遭刑狱;夺其算寿三十年,其星流散,其人则死。时去算尽不周天年,更殃后代子孙,子孙流殃不尽,以至灭门。”
人的行为通过阴阳关系与灾祸相联系,构成了道教人类行为与自然灾异的互动关系。“人生象天属天,人卒象地属地。天,父也。地,母也。事母不得过父。生,阳也。卒,阴也。事阴不得过阳。阳,君道也。阴,臣道也。事臣不得过于君。事阴过阳,即致阴阳气逆而生灾。事小过大,即致政逆而祸大。阴气胜阳,下欺上,鬼神邪物大兴,而昼行人道,疾疫不绝,而阳气不通。君道衰,臣道强盛。是以古之有道帝王,兴阳为至,降阴为事。夫日,阳也。夜,阴也。日长即夜短,夜长即日短。日盛即生人盛,夜盛即鬼神盛。夫人以日俱,鬼以星俱。日,阳也。星,阴也。故日见即星逃,星见即日入。故阴胜即鬼神为害,与阴所致,为害如此。”
虽然这种将人类行为道德化,通过宗教系统将其上升到天地灾异的神学方式,在现代社会看来已经属于不经之谈。但是,道教这种思维模式确有其深刻的启示作用。在灾难频发的今天,依然值得我们思考。因为,诸多的灾难确实是因为我们人类的行为不当所造成,甚至是人类无法满足的欲望所致。减少人类活动对自然的破坏,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从这个角度来说,道教的这种思维模式,确实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在道教来说,攘除灾难的方法比较多。以道教法事禳灾除魔是最基本的方法。因此,在《道藏》中记保存了很多这类经书,记录了历代道士帮助多灾多难的古代人民与灾难斗争的经历。但是,《太平经》却独辟蹊径,采用了与道教传统法事禳灾除魔方式有所不同的方法。太平经在应对灾害方面形成了自己独到的“乐”的观念。并辟有专题《以乐却灾法》来讨论,如何用“乐”去消除灾。基于灾害是阴阳失和所致,因此,《太平经》日:“夫乐于道何为也?乐乃可和阴阳”。又云:“故乐者,天地之善气精为之,以致神明”。又曰:“诸乐者,所以通声音,化动六方八极之气,其面和则来应顺善,不和则其来应战逆。夫音各有所属,东西南北,甲乙丙丁,二十五气各有家。或时有集声,相得成文辞,故知声。聆声音以知微言,占吉凶,举音与吹毛律相应,乃知音弦声,宫商角羽,分别六方远近,以名字善恶云何哉?精者,乃能见其精神来对事也。故古者圣贤调乐,所以感物类,和阴阳,定四时五行。”将天地阴阳,以致灾异祸福归结为“乐”确有夸大了乐的功效之嫌。但是,《太平经》通过“乐”这个概念,所表述的阴阳相合,天地康泰情形,确实是一个灾异不生,人民安乐美好图景。“乐,小具小得其意者,以乐人;中具中得其意者,以乐治;上具上得其意者,以乐天地。得乐人法者,人为其睫喜;得乐治法者,治为其平安;得乐天地法者,天地为其和。天地和,则凡物为之无病,群神为之常喜,无有怒时也。是正太平气至,具乐之悦喜也。”乐所带来的喜悦,依照所得到的层次不同,而有不同,最高一层当然是天地乐。“故元气乐即生大昌,自然乐则物强,天乐即三光明,地乐则成有常,五行乐则不相伤,四时乐则所生王,王者乐则天下无病,行乐则不相害伤,万物乐则守其常,人乐则不愁易心肠,鬼神乐即利帝王。”《太平经》特别注重“乐”的功能,并将其与阴阳五行等结合起来,完成其神学系统的和阴阳、调五行,最终达到人民安居乐业,灾害不生的效果。
在后汉人类认识自然水平不高的年代,采用“乐”的方法,去除灾害,看似荒诞。剔除这些技术层面的问题,我们深入道教理解世界的思维模式来看,道教的思考确实有其指导意义。首先,“三才”的思考方式,将人与天、人与地并列起来看待,也即是人的活动,不仅仅影响人本身,亦会对天地万物造成影响。人不能再忽视自己的行为,有些行为可能会对自己和他人,甚至是社会造成不可弥补的伤害。人必须检省自己的行为,否则无端的过错会对社会和他人招来灾祸。“三才”的这种思维模式,不是将人类与自然对立起来,而是把人融入天地,构成一体,三者互动,这种思维方式,与征服自然等思考模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第二,虽然“乐”的这条路径基本是行不通的一个方法,但是,它提示我们:在灾难发生之后,采用和阴阳,疏通阴阳关系的方法确是实值得借鉴的。阴阳可以理解为两个股对立的力量,相互制约,共同生长。如果有一方过于强大,打破原有的平衡,就会有灾难发生。沿用道教的这种思维模式,我们就能更好的理解诸如,低碳环保、节能减排等这些政策了。我们人类的这些努力,都是企图减小过于强大的“阴”或者“阳”的势力。以控制强大一方为手段,达到阴阳调和灾害不生的目的。可以说,道教的某些技术问题,在今天看来或许是可笑的,但是他的思维模式确实是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和学习的,直到今天,道教的思维模式依然具有实际的指导作用和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