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世元谈北京中药用药习惯
2011-10-18口述金世元整理金艳李京生锴
□口述 金世元 整理 金艳 李京生锴
▲菟丝子原植物
北京地区的中药用药习惯有其独特之处,但历史原因导致一些还值得研究的品种、炮制方法及其炮制规格都见不到了。现在老药师、老药工均已退休,年轻药师对北京的用药历史情况了解较少,而一些老中医的处方和一些文献资料上又常见这方面内容,往往因找不到懂行的人咨询而得不到满意的答复。为继承中药特色,笔者对北京历史上的一些用药习惯作出介绍。
菟丝子与菟丝子块
菟丝子块又称菟丝子饼,是菟丝子的一种炮制方法。菟丝子为旋花科植物菟丝子、欧菟丝子的干燥成熟种子。均系野生。主产于辽宁,吉林,河北,河南,山西等地。秋季果实成熟时割取植株,晒干,打下种子,除去杂质。药材以籽粒饱满、无杂质者为佳。炮制加工有两种方法:①菟丝子 取原药材,用清水漂净泥土及杂质,晒干。②酒菟丝块取净菟丝子,置容器内用黄酒拌匀,至酒被吸尽,再放入锅内加适量清水煮开花,用铲不断搅拌,待黏液水分将尽时,全部成黏丝状,速加白面搅拌均匀,取出放于洁净木板上,摊开,切成小长方块,晒干。其成品呈小长方形块,表面灰褐色或棕黄色,略具酒气。功效同菟丝子。每100kg菟丝子,用黄酒15kg、白面15kg。
淡豆豉的加工方法
用豆科植物大豆的成熟种子发酵加工而成。药材以气香者为佳。北京的加工方法有两种:①清瘟解毒汤加工法 取调配好清瘟解毒汤饮片,置锅内,用文火煎煮两次,每次加水10倍量煎煮约1小时,分次滤过,合并滤液,与净黑豆同置锅内煮沸,不断翻动,至汤被吸尽,黑豆膨胀时,取出。取青蒿与黑豆拌匀。置适宜容器内盖严,置适当温度下,待发酵后,取出,干燥,簸去青蒿。每100kg黑豆,用清瘟解毒汤一剂,青蒿15kg。清瘟解毒汤方:白芷、玄参、连翘、桔梗、黄芩、羌活、天花粉、葛根、淡竹叶、生姜、柴胡、川芎、赤芍、甘草等14味药。此法是北京特有的炮制加工方法,用清瘟解毒汤煮可以增加淡豆豉的解表作用。②桑叶青蒿加工法 将桑叶、青蒿各7kg,用文火煎煮两次,第1次加水10倍量,第2次加水8倍量,滤过,拌入净黑豆100kg中,待吸尽后,蒸2小时至透,取出,稍晾,再置容器内,用煎过的桑叶、青蒿渣覆盖,放入平均室温为23℃房间内发酵(约半个月),至生出白霉衣时,取出,除去药渣。洗净,置容器内再焖7天。至充分发酵、香气溢出时,取出,略蒸,干燥。成品呈椭圆形,略扁。长0.6~1cm,直径0.5~0.7cm。表面灰黑色或黑色,皱缩不平。断面黄棕色、灰绿色或棕黑色。气微香,味微甘。功能:解表,除烦,宣发郁热。
金线於术、鹤形於术、种术、冬术
於术之名首见于清代《本草纲目拾遗》,认为本品虽属术类,但健脾益气、开胃进食之功倍胜其他术类。上世纪50年代前,北京地区使用金线於术、鹤形於术、种术等品种。
金线於术 主产于浙江南部的龙泉、云和等地,原为温州药帮经营。本品系安徽“种术”的移植品种,经改进栽培技术和产地加工方法,形成特有的形状。此药起土后,将根茎揉搓,压紧呈圆球状,个如荔枝,顶端保留一段细长的地上茎,晒干后略比线粗,为其本品特征,故俗称“金线吊葫芦”,或称“金线於术”;其表面黄棕色,断面黄白色,显油润,布满红色油室,称“朱砂点”,气味辛香,略有苍术气味。此类於术主销北京地区中等药店。
鹤形於术 主产于浙江天目山脉的於潜、昌化一带,为深山野生,其性状似白术,但较瘦长,底部“云头”较白术为小,顶端留有一段地上茎,俗称“凤头鹤颈”,又称“鹤形术”。表面红润光泽,有纵皱沟纹,断面黄白色,布有红黄色点状油室,气极清香。此为术类珍品,以纸盒盛装,主销北京地区著名大药店,如同仁堂、达仁堂、鹤年堂、同济堂等。
种术 又称“徽术”。本品主产于安徽皖南地区,以徽州(今歙县)为中心的黄山、休宁一带,多为栽培,一般栽植两三年后,秋后起土,其形状不整齐,大小悬殊,大者如拳,小者如指。小个的称“小种术”,大个的称“大种术”。其根茎细长者,盘成球形,常以泥土粘连,外用稻草缠绕。本品表面棕褐色,断面与金线於术相同,气味较浊。这类於术,过去北京地区主销城乡小药店。
上述三种於术,新中国成立后货源均已断绝,为了解决该药的药源问题,上世纪50年代采用新昌、嵊县等地的白术种子,引种于浙江於潜县进行种植,用生晒方法加工者称为“於术”,栽培方法与白术相同,但为使於术个小,下种时开穴较深,使其根茎生长受到限制,栽培的“於术”其性状似白术而细长,“云头”较白术而小,表面黄棕色,较光洁,顶端也留有一段地上茎,断面呈黄白色。中心淡黄色,质地较嫩,气清香。
冬术 此药应用的历史不长,首见于清代《得配本草》,称“冬白术”。本品为白术采收后选择较大根茎进行晒干而得,所以又称“生晒术”或“晒冬术”。该品以质地柔润、断面红黄色、香气浓郁为特征,以往多采取奉化白术进行加工。该地因土壤关系,其产品质嫩筋少,为佳品,冬术主销江南各大城市或出口,北京地区用量不多。
川芎、山川芎及茶芎的鉴别与应用
川芎 为伞形科植物川芎的干燥根茎。栽培。主产于四川等地。药材以个大、饱满、质坚实、香气浓、油性大者为佳。川芎的炮制规格有川芎片、酒川芎片等。
山川芎 即川芎在山区育种时剪下“芎苓子”后剩下的根茎“母子”。本品较川芎个小,疙瘩显著,凸凹不平,油性小,质地枯燥,不丰满,故有“山疙瘩”之名,香气淡,质量次。本品以前北京地区不作川芎药用,主要作香料使用。现今在药材市场常见混入整川芎销售,也有切片后掺入川芎饮片中销售。
茶芎 又称抚芎。江西、湖南、湖北等省栽培,为同科植物抚芎的根茎,系川芎的栽培变种。其根茎呈结节状团块,并有多数须根。表面灰黄色至黄棕色,有数个瘤状突起,顶端中央有突起的圆形茎痕,不凹陷。关于抚芎历史上就有这个药名,北京也有这个品种,按处方要求分别入药。抚芎的功效是长于疏肝解郁。实际上北京应用的抚芎是用小个川芎加工成小方块,产品为不规则小块状。抚芎已经有其名而无其实,建议应研究恢复正品抚芎这个品种。
黄芪与红芪的性状与应用
黄芪 为豆科植物膜荚黄芪、蒙古黄芪的干燥根。野生或栽培。主产于山西、内蒙古及东北等地。产于山西浑源、应县的膜荚黄芪,内蒙古产的蒙古黄芪以根条粗直、粉质好,味甜具有浓郁的豆腥气为地道药材。
黄芪由于产地土壤不同,规格名称各异,如产于黑龙江、吉林等地的黑色土壤生长的黄芪,表皮呈棕褐色,俗称“黑皮芪”;产于齐齐哈尔的称“卜奎芪”;产于宁安的称“宁古塔芪”;产于山西、内蒙古的黄芪,表皮颜色相对较浅,多呈淡棕色,故称“白皮芪”。
膜荚黄芪、蒙古黄芪因植物品种不同,其形状也有差异,如膜荚黄芪(产于山西者)根头多膨大,多空心,尾部渐细,质地韧而重,蒙古黄芪(产于内蒙古者),芦头粗细均匀,质地较嫩而柔软,俗称“鞭竿芪”或“箭杆芪”,为著名的地道药材。
黄芪以前根据国内外应用习惯的不同要求,由产地加工厂将黄芪加工成多种规格,如炮台芪,冲正芪等。①炮台芪 选用优质黄芪的上中部,粗细均匀的部位,用沸水烫过,再用木板搓直,两端用绳捆紧,扎成小把,两端切齐,底部削成略尖,整把长约30cm,顶端直径约10cm。形如炮台形,故称“炮台芪”。②冲正芪 选条匀皮细的黄芪,用乌叶﹙为无患子科植物栾树的叶片)、黑矾、五倍子等制成液体,将黄芪表皮染成蓝黑色(仿制东北产的黄芪)再捆成小把。主销东南亚各国。这些黄芪加工厂设在山西浑源、内蒙古、天津市河北区三条石等地。
黄芪的炮制方法有黄芪片、蜜炙黄芪,以前北京还用过黄芪皮,取黄芪上部老枯心部分,用水浸泡2~4小时润透后,剥下外皮,切中段,干燥,过筛。
黄芪皮为不规则的段。外表面淡棕黄色或淡棕褐色,有细网纹,纤维性强。气微,味微甜。黄芪皮,补气利水,用于气虚水肿,化湿乏力。
红芪 又称“红皮芪”。《中国药典》已经将黄芪与红芪分开。本品为豆科植物多序岩黄芪的干燥根。主产于甘肃武都、岷县、舟曲、临潭、漳县、西和、礼县、武山等地,主销甘肃、广东、福建并出口。
北京不习惯用红芪,在上世纪70年代北京市黄芪货源紧张时由甘肃调进过红芪,作为黄芪使用。
红芪大部分为栽培品,野生很少,习惯认为栽培品质优,野生品种植后挖,一般在10月份起采收,除净支根、须根、芦头,堆闷发热,至体柔软时,用木板搓直,使其结实顺直,晒干即可。
红芪呈圆柱形,少有分枝,上端略粗,长10~50cm,直径0.6~2cm。表面灰红棕色,有纵皱纹、横长皮孔及少数支根痕,外皮易脱落,剥落处淡黄色。质硬而韧,不易折断,断面纤维性,并显粉性,皮部黄白色,木部淡黄棕色,射线放射状,形成层环浅棕色。气微,味微甜,嚼之有豆腥味。
红芪以条粗均匀、表面红棕色、质坚韧、断面黄白色、粉性足、味甜、有豆腥气味者为佳。功能主治同黄芪。
天雄的来源与炮制
李时珍云:“天雄有两种,—种是蜀人种附子而生出长者,或种附子而尽变成长者。生其形长而不出子,故曰天雄。”其来源为毛茛科植物乌头的干燥块根。当今,天雄之药是有其名、无其实的品种。过去曾以形长而肥壮者为天雄,现凡大个的附子皆可加工为天雄。本品主销香港、台湾以及日本等地,多作补火助阳药应用。
其他的炮制方法还有煨法,如煨木香、煨葛根、煨生姜、煨草果等,现在已见不到了,甚至很少有人会炮制操作,令人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