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十大健康卫士事迹”集粹
2011-10-18
生命之针——陈敏华
她在研究肝癌射频消融技术的道路上,孜孜不倦从不懈怠,困难面前绝不退缩,待患者似亲人,待自己近于苛刻,她为了拯救患者生命与时间赛跑!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超声科首席专家、博士生导师陈敏华,从事超声诊断及超声介入诊治30余年。她勇于创新,率先开展超声对胸肺、食管、颅脑等领域应用研究。
10余年来,她克服重重困难,在肝癌微创消融治疗及早期诊断两大领域取得突破,以精湛的医术、高尚的医德赢得国内外医患的信任。
她刻苦钻研,利用廉价有效的超声引导射频消融治疗肝癌。她率领团队经过数百次实验计算,创建了精准优化的规范化消融方案及10余项新技术。突破国际只能消融3厘米肿瘤的共识,完成5~6厘米大肝癌及难治性肝癌的个体化治疗方案及策略,被国际会议主席团评价“为肝癌射频消融作出重大贡献”。她亲自治疗1200余例难治肝癌,肿瘤灭活率达96%,5年生存率47%,患者多保有较高生活质量,创世界治疗难治性肝癌的新水平。
她和团队夜以继日致力于超声造影对肝癌研究,最先建立适宜中国乙肝肝硬化背景的应用指南、早期癌诊断标准、指导射频消融等,被国际权威机构认可并据此修改了国际标准。她呕心沥血主编100余万字的世界首部《肝癌射频消融》专著,受到国内外医学权威的高度评价,为普及推广肝癌射频消融规范化治疗作出重要贡献。
她经常以每天超过16小时的忘我工作全身心投入到肝癌诊治研究中。她拒收红包,多次资助肝癌大学生的事迹感人。她身患心肌病却为射频消融事业放弃安装起搏器,以吸氧服药维持。她发表论文近300篇,主编3部专著,获部市局级科研奖励16项,其中市科技进步二等奖5项。
战“痨”人生——马玙
年逾古稀,防痨战线55载有荣光;已是名医,耐心谦和无傲气。韶华易逝,研究成果屡付梓;医德永存,默默奉献少言说。
马玙,1955年大学毕业后来到北京市结核病胸部肿瘤研究所,一直从事结核病临床与科研教学工作。55年来,她从临床大夫到科主任,从住院医师、主任医师、知名教授、中央保健局专家到享誉国内外结核界的权威专家。
马玙认为,一个好的医生只有高尚的医德还不够,还要有精湛的医术。文革中,她利用给大队医生讲课的机会,用一年的时间将内科的基础知识完全掌握。正是这种生命不息、学习不止的精神,让她攻克无数疑难杂症。山西太原有一位患者失声,被全国很多大医院诊断为癌症,马玙教授却诊断为淋巴结核,并断言一年半以后病情便会好转。患者一年半以后来复查时说到,所有情况都在马玙教授的预测之中。
今年,马玙教授已是78岁高龄了,但仍然服务在临床一线。她是北京市有突出贡献的专家,全国卫生系统劳动模范,获得国务院特殊津贴,被北京医学会授予医学成就奖等。面对荣誉,她总是很淡然,常用“老牛自知夕阳晚,不用扬鞭自奋蹄”自勉。因为用有限的时间做无限的、有价值的事,是她一生的追求。
传递友谊的使者——赵爱民
危难降临,他慷慨无畏,使命召唤,他身先士卒,他的医术和医德穿越国界,将生命之光点亮。
赵爱民,北京世纪坛医院的普外科副主任医师,中共党员。2007年11月,他参加了中国第21批援几内亚医疗队,并被任命为拉贝医疗点点长、党支部委员。
拉贝生活条件极其艰苦,医疗队住的是40年前盖的小平房。屋顶多处漏水,蚊蝇乱飞,污水横流,米面发霉长虫,蔬菜只有土豆、洋葱和圆白菜。面对与国内环境的巨大差异,队员们情绪波动很大。赵爱民沉着应对,他带领大家打扫卫生,改善驻地环境,在院子里种上蔬菜,增加饮食品种,改善生活,稳定队员情绪。
艾滋病、疟疾等是当地常见的传染病,赵爱民克服了最初的恐惧心理,手术超过360例,术中还被针扎过五六次。他在日记中写道:“能否被传染,我不知道,也不去想它,回国后检查万一真的感染了,我早就考虑好了:直接回拉贝,继续服务于当地贫穷的人民。”
赵爱民带领的医疗小分队,是唯一一个集体放弃回国休假,连续工作两年的医疗队。
在接受几内亚电视台采访时,赵爱民用法语熟练地说:“我们为了中几人民的友谊来这里工作,我们牢记医务人员的职责是治病救人。”
医院的“特种兵”——梅雪
他是奔跑在急诊室里的人,为了挽救一个又一个生命,他总是耐心沉着,不言放弃,让死神却步是他最大的心愿,让生命再次跳跃是他的不懈动力。
梅雪,39岁,中共党员,北京朝阳医院急诊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
一名38岁的男性患者心脏骤停后被送到朝阳医院急诊科。梅雪医生接诊,他一边奋力做着心脏按压,一边不断地向护士下达医嘱。然而,20分钟过去了,患者依旧毫无反应。按照指南,此时医生可以宣布临床死亡。然而,面对年轻的生命,梅雪始终不忍放弃。再试一次,再试一次……他咬着牙用已经麻木的双手不停地做着心外按压,和同志们一起,与死神展开了拉锯战。终于,半个多小时后,患者的心脏开始有了短暂的室性逸搏。最终患者的心脏终于跳出了生命的曲线,并痊愈出院。
急诊科医生是医院的“特种兵”,危急险重的一线就是梅雪的“战场”。2003年,SARS肆虐。4月10日晚,一位高度疑似SARS的患者突然呼吸骤停,在万分危机的情况下,梅雪推开前面的同志,只穿着普通的隔离衣为老人实施气管插管。老人得救了,他却染上了SARS。病床上的他说:“我好了,希望还能回来干!”
他在全市率先开展了床旁血液净化技术。朝阳医院使用该技术抢救危重症患者100多例。其中,急性化学品中毒的抢救成功率超过了95%。遇重大抢救任务时,他经常半夜从家中被叫来,指导血液净化中所遇到的难题。
母婴健康的“守护神”——黄醒华
她为生命剪彩,守护母婴安康,她是托起希望的天使,将爱撒遍四方。她温柔中透着刚强,谨慎中不乏大胆。她用微笑化解疼痛,守候每一个纯真的生命。
黄醒华,北京市妇产医院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生导师。她是我国围产保健学科带头人之一,是创立临床与保健、产科与儿科相结合的医学模式的典范。现任中华预防医学会妇女保健学会主任委员,全国围产医学会副主任委员,北京预防医学会妇女保健委员会常委。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从医50年来,她亲历亲为地抢救、手术和接产上万人次,她用温暖的爱心托起了万千生命。每一位孕妇检查后起身时,她都要用手扶一下;她曾口对口吸出患有肺结核产妇嘴里的污血,保证了病人呼吸道的畅通;当产妇生命垂危来不及进手术室时,她跪地两个小时手术,确保母婴平安;“O”型血的她多次紧急献血给被抢救的新生儿。迄今为止,80多个孩子的身体中流淌着她的热血。由于她经常给全国各地的医生讲课,很多医生都认识她,于是她家里就成了远程会诊中心。她被誉为母婴生命的“守护神”、永不熄火的“救护车”。
她不但在临床上创造出了突出业绩,而且在科研、教学、对外交流等方面都取得了可喜成果。她在医院率先成立了产科与新生儿科融为一起的围产医学科,开创了我国的围产医学;创立了产科服务新模式,建立了“一对一”陪产、康乐分娩、无痛分娩等快乐轻松的分娩方法,促进了自然分娩。
乙肝疫苗之母——陶其敏
她让肆意张狂的乙肝病毒望而却步,她用自己的生命挽起患者的希望,为患者筑起健康长城。她经历半个世纪青丝变银发,仍然用母亲的胸怀守护着人民的健康。
陶其敏,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肝病研究所主任医师、创始人和名誉所长,开启了我国预防乙肝的先河。
1975年7月1日,我国第一代血源性“乙肝疫苗”研制成功,可当时的中国不具备疫苗敏感性和安全性试验的条件。为了让疫苗早日应用于人体,陶其敏教授毅然伸出手臂,接种了第一支乙肝疫苗进行试验。她每周抽血检测,记录下第一手数据,3个月后抗体产生。她用自己的身体证明了乙肝疫苗的安全有效。
陶其敏教授带领团队,书写了多项中国肝病研究的第一:明确首例中国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研制出中国第一套乙肝检测试剂盒;研制出中国第一支血源性乙肝疫苗;研制出第一套丙型肝炎检测试剂盒;率先建立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丙肝病毒基因检测方法……
陶其敏教授先后获得国家级科技进步一等奖以及国家级、省部级科技成果奖31项。乙肝疫苗的研制项目入选《健康首都辉煌60年100件大事》,同时与载人航天和杂交水稻等一同被评为改革开放30年中国科技十大进步。
心系病人的好医生——蒋协远
他有仁爱之心,他有妙手回春之术,他能将笑容还给那些骨伤骨裂的病患,让他们重新自由地奔跑。他用冰冷的手术刀传递着内心深处的强烈使命感,让“医德”两字再次完美地镌刻在病人心中。
蒋协远,北京积水潭医院主任医师、副院长,多次参加抗震救灾的创伤骨科专家。他对患者,永远都是一副“热心肠”。
1985年,蒋协远来到北京积水潭医院创伤骨科工作,在创伤骨科的基础上成立了肘关节组,在国内率先开展了“肘关节僵硬松解和肘关节置换”两项技术,开创了国内该项技术临床应用的先河。陆续在国内外学术杂志上发表50多篇学术论文,撰写出版20多本学术著作,荣获10多项国家、卫生部奖项。
对待患者,蒋协远永远都是一副“热心肠”。他每年完成750例手术,从医25年来,已为上万名患者解除病痛。他总是本着“能做小手术,不做大手术;能不做手术,就不做手术”的原则,做出最为经济有效的治疗方案,让患者“花小钱看大病”。
2010年4月14日,青海玉树发生7.1级地震。蒋协远临危受命,担任北京医疗救援队队长。他带领队员冒着生命危险两上玉树,在地震灾区,诊治2000余名病人,完成重大手术5例,出色地完成了北京医疗队的救治工作,创造了零死亡率的生命奇迹。他的行为得到了当地政府和百姓的一致赞誉,也因此荣获“全国抗震救灾模范”称号。
甘于奉献的好村医——王金海
他虽然只是在条件简陋的乡村,但对中医执着的追求让他成为受人爱戴的好大夫。一位乡村中医,执着守卫乡村人民健康20年,只为让更多患者获得康复,享受生命。
王金海,房山区张坊镇的一名普通乡村医生。他自学中医,考取了国家执业医师证书,师从宣武医院中医胡杰教授,有幸成为这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教授唯一的乡村医生弟子,在理论和技术水平的提高上突飞猛进。
2000年,他用20年的行医积蓄,建起了占地2亩、建筑面积1000多平方米的村卫生室和100多平方米的中医脑血管康复室。建筑面积是标准化社区卫生服务站的10倍,为当地百姓提供了优质、便利的就医环境。
他还想方设法为群众减轻医药负担。他定期上山采药,降低药品成本;利用民间单方、验方,发挥中医的简便效廉的优势;在治疗中,他坚持能针灸和按摩,就不用药的原则,而且对针灸和按摩,他全部免费。对经济困难的患者,他仅收取必要的药费,有的甚至全免。每年仅针灸、按摩免除的费用在5万元以上。他购买自动煎中药包装机,免费代煎中药。他一心为百姓着想,全心为病人服务的事迹,在当地被传为佳话,每年的门诊量达到2万余人次,收到百余面锦旗。
他先后获得全国优秀乡村医生、北京市初级卫生保健先进个人、北京市优秀乡村医生、北京市优秀基层中医、首都健康卫士等先进称号。
“排雷”勇士——李兴旺
爱是温暖,融化传染病患者内心的坚冰;爱是使命,扛起奥运会医卫的重任。安危抛脑后,至善怀心头。笑看病魔全俯就,最是勇者显身手。
李兴旺,北京地坛医院主任医师、感染中心主任,从事传染病工作30多年,经历了多个第一:收治了医院第一例艾滋病患者;开辟了医院第一个非典病房;第一批奔赴安徽阜阳参与手足口病救治;确诊我国第一例甲流患者。他每天与传染病周旋,被同事们形象地誉为“敢于排雷的勇士”。
90年代初,大家对艾滋病十分恐惧,医院决定将艾滋病人收治在李主任的病房。病人是个北京小伙子,悲观、失望、终日发呆。李兴旺有意识地查房不戴手套、不穿隔离衣,查房后还和他聊聊家常,看见他嘴唇发干,就随手帮他倒了杯水,小伙子一看急了:“别碰!我的东西不干净!”李主任笑着说:“传染不上!”随后,李兴旺主动把家里的电话留给他。虽然小伙子最终还是去世了,但他留下遗嘱:遗体捐献给医院,用于科学研究。
哪里出现新发疫情,李兴旺就会出现在哪里。北京奥运会前夕,安徽阜阳接连发生几百名儿童不明原因的高热,短短几天时间里就有14名患儿死亡。李兴旺在接到通知后,连夜奔赴阜阳,连续奋战5天5夜,终于找到导致患儿死亡的元凶——EV71病毒。
居民健康守门人——杨若濒
在最平凡的社区医院播撒中医的种子,在最朴实的百姓心中传递踏实的欣慰。平凡磨不去青云之志,严寒酷暑褪不去事业热情之火,奋进是他青春的主旋律。
杨若濒,丰台区卢沟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副主任医师,1991年从北京中医药大学毕业后,在社区中医的岗位上一干就是20个年头,默默地守护着居民的健康。
作为中医科主任,他将“如何让中医的各种诊疗技术在社区大力开展”作为工作的最主要的努力方向。经过多年的努力,居民在小区里就可以享受到针灸、按摩、中药浸浴、熏蒸、音乐治疗等多种具有传统中医特色的治疗。他还将中医药服务与社区居民的健康管理相结合,每月开办健康大课堂,将中医简便的小技术传授给居民,获得了居民们的一致认同。
他每次面对患者,总是在为病人缓解病痛的同时,从精神上理解、心理上鼓励、行动上支持他们。长期在这种工作模式下进行医疗服务,他和社区居民的关系拉得更近了,像朋友一般无话不谈。大家也把他看做是他们身心健康的保护伞,随时随地进行咨询,用他们的话说就是“咨询完杨大夫之后心理就踏实了”。
2008年,中医科在他的带领下,被北京市中医管理局评为中医特色示范诊区,同年他还被评为丰台区经济技术创新标兵、获得国家一级心理咨询师资格,2009年被评为全国基层优秀名中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