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出口贸易中绿色贸易壁垒的规避策略①
2011-10-18湖南化工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系黄艳群
湖南化工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系 黄艳群
1 农产品出口贸易中绿色壁垒的内涵及其对于农产品出口的影响及要求
农产品出口贸易中的绿色贸易壁垒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它是国家通过立法和制定强制性法规的形式以保护消费者身体健康和社会生态环境为宗旨,对国外进口农产品实行限制的非关税壁垒。它囊括了农产品生产、加工、包装、运输以及消费和循环再利用等一系列环节,通过技术标准、检验检疫、原产地认证以及商品包装和标签等手段强制性实施。特别是2001年加入WTO后,农产品贸易壁垒大有愈演愈烈之势,已经成为农产品贸易中相关主体必须加以认真对待和考虑的事情。
农产品出口贸易中的绿色贸易壁垒已经成为影响和制约农产品出口贸易的重要困难和障碍,如何增强和提高农产品企业对于绿色贸易壁垒的解读能力和风险识别防范能力成为了农产品出口贸易主体的当务之急。为此农产品出口贸易相关主体要建立健全识别和防范机制,农产品生产经营的产业链范围内要提高对于绿色壁垒的解读和认识水平,并建立风险共担利益分享制度,提高农产品生产经营的产业化程度和与国际通行绿色技术标准体系的接轨程度,同时积极扩展农产品出口渠道和领域,以躲避绿色贸易壁垒造成的影响和风险。
2 当前农产品出口贸易中对于绿色贸易壁垒的处理状况、存在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农产品出口贸易中我国农产品企业对于绿色贸易壁垒的关注和重视始于2001年,我国加入WTO带来的与国际农产品通行技术标准关系日益密切。数据显示,2001~2010年10年期间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中收到绿色贸易政策壁垒的频率平均每年增加7.8%,其中后5年指标值是前5年指标值的3~4倍以上,同时数据也显示,农产品出口贸易企业在绿色贸易壁垒上的投入也达到了年均4.5%的增加水平,其投入产出比明显得到了提高,其在农产品出口贸易中的由于绿色贸易壁垒等政策性的损失降低了27.3%,经济效益和应对绿色贸易壁垒的经验和水平也显著提高。但同时因多方面因素影响和制约,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中对于绿色贸易壁垒处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农产品出口贸易中对于绿色贸易壁垒的处理中由于缺乏对于绿色贸易政策壁垒的深刻认识和普遍的常识,使得农产品出口贸易企业对于其所带来的风险和不良影响缺乏基本识别防范和预警机制,与此相关的配套措施调整和优化工作也没有得到开展。根据对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中绿色贸易壁垒应对机制方面的调查统计显示,在2006~2010年期间,我国农产品出口企业中有着相对完善的绿色贸易壁垒风险防范以及相应预警机制的企业数量增加比率仅有年均4.3%的增加水平,且在该方面的投资中总体年均投入增长幅度不超过3.1%,以此为中心的相应辅助机制和业务流程的调整和优化,2010年底仅达到了总体水平的23.1%,与国外该项指标平均值76.8%相差悬殊。
第二,农产品出口贸易中,对于绿色贸易壁垒的处理由没有从农产品生产经营的整个上下游产业链的角度来进行分析和配置绿色贸易壁垒应对机制和权利义务关系,使得整个农产品产业链相关主体之间在应对策略上缺乏统筹,松散各自为战的状态不利于增加贸易中的话语权。根据对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中产业链应对机制方面的调查统计显示,2001~2010年期间,我国农产品生产经营的产业链在应对国际绿色贸易壁垒的行动中,每年增加的产业链成员数量和比率年均不超过2.3%,处在风险和投入最前沿的就是享有农产品出口权的外贸企业,另外在面对国外企业和机构的绿色调查和起诉中,超过63.1%的案例中产业链主体处于各自为战的松散状态,统筹机制和协调策略尚未得到建立和健全。
第三,农产品出口贸易中对于绿色贸易壁垒的处理中由于农产品生产经营的产业化程度和规模相对较低,从而造成了相关主体对于绿色贸易壁垒的处理积极性和处理能力都受到了较大限制,使得在于国外绿色贸易政策的博弈中缺少巨大利益的驱动和源动力驱使。根据对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中农业产业化经营方面的调查统计显示,在2005~2010年期间,农产品出口总额中来自国际公认规模和规模以上企业产出数额的比例仅为37.8%,这与美日欧盟该项指标平均值87.3%的水平相去甚远,由于分散化经营使得农产品出口主体应对绿色壁垒的能力连续5年中仅仅实现了年均3.4%的增加,与同期的农产品出口额的增加幅度极其不匹配和协调。
第四,农产品出口贸易中对于绿色贸易壁垒的处理中由于传统农产品贸易出口格局形成的惯性力量,使得我国农产品出口中日本、美国、欧盟等占据绝大部分比例,而这些国家和地区的绿色贸易壁垒又最为频繁和严格,所带来的影响和风险日益加剧。根据对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中产品输出国家和地区的格局方面的调查统计显示,2001~2010年10年中,对日本、美国和欧盟国家地区的农产品输出总量平均占农产品总出口量的63.4%左右,并且即使在金融危机后的2010年底对于上述三个国家的农产品出口总量达到了全年出口总量的70.1%,这种农产品贸易格局使得来自上述国家和地区的贸易政策变动风险增大。
3 农产品出口贸易中绿色贸易壁垒规避策略的建议和对策
根据农产品绿色贸易政策壁垒基本内涵及其对于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的影响和要求的概述,在分析了目前农产品出口贸易中对于绿色贸易壁垒处理的基本现状、存在问题及其原因分析的基础上,结合相关绿色贸易壁垒政策知识特别是对WTO贸易规则和政策的深刻解读,同时借鉴其他农产品出口大国对于农产品绿色壁垒的处理经验和模式,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农产品出口贸易中绿色壁垒的规避建议和对策:
第一,农产品出口贸易中对于绿色贸易壁垒的处理中应该从农产品出口企业自身长远发展的战略规划高度和层次上去认识其带来的影响和风险,从而建立健全对于绿色贸易壁垒所带来风险的识别防范和相应的预警机制。随着农产品贸易中越来越多的绿色贸易政策壁垒的增加速度及其带来的影响和数额日益加大,这些都对农产品出口贸易形成了实质性的影响和危害,为此农产品出口企业要从自身长远发展的战略高度和层次去认识国际市场中不断出现和日益升格的特别是针对农产品出口的绿色贸易壁垒,对于绿色贸易壁垒的规避,首要的是对贸易壁垒风险的识别和防范,并在此基础上实现绿色贸易壁垒的信息发布协调机制,从而为建立相应的风险预警机制做好准备。
第二,农产品出口贸易中对于绿色贸易壁垒的处理中应该从农产品生产加工经营的上下游产业链的范围内,根据绿色贸易壁垒的内容和要求建立共同的投入风险分担和利益共享机制,依靠整个农产品产业链绿色科技意识的增强和整体协调配合来提高整体博弈能力。由于现代化农产品生产和经营的社会化程度日益提高,特别是在出口环节中将农产品出口企业单独放在应对国际市场绿色贸易壁垒的地位,是不适当也是不公平的,根据产业链价值创造和价值增值的业务流程分析,在农产品出口贸易中需要将农产品上下游产业链各相关经营主体和利益相关方纳入到共同应对国外绿色贸易壁垒的博弈中,并以战略合作机制来协调相关各方的行动,以达到在整体协调所产生的合力基础上增强自身的议价能力和话语权。
第三,农产品出口贸易中对于绿色贸易壁垒的处理中应该改变传统的农产品生产经营的分散和小规模经营的特点,依靠现代绿色农业生产技术和管理手段开展与其绿色贸易政策要求相匹配的现代产业化经营的农产品生产经营新模式。农产品生产的产业化是农产品产业的发展趋势,也是推广现代绿色农业生产技术和生产标准提高农产品生态环境和人类友好程度的重要途径,而目前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摩擦不断增多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生产标准和生产环境与国际公认标准相比相差甚远,而这种状况由于农产品分散经营和较低的产业化经营水平迟迟得不到明显改善,使得国内农产品企业感觉到国外绿色贸易壁垒的日益苛刻和加剧,而在探索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过程中重要的问题是对权责利关系进行理顺和调整。
第四,农产品出口贸易中对于绿色贸易壁垒的处理中应该积极探求和拓展农产品出口的新市场,开发新的目标客户群体和新的需求,以减少对于传统农产品出口市场的依赖程度,并降低由此而引发的居高不下的绿色贸易壁垒所带来的不利影响和风险。我国目前农产品出口贸易的地理格局和国家类别具有很大的惯性趋势和依赖性,而数据也同时显示:来自这些传统农产品出口大国和地区的绿色贸易政策壁垒正快速增长,因此农产品出口贸易绿色贸易壁垒规避策略中就应该探求和开拓新的产品输出市场和渠道,以减少由于其不断增加而日益苛刻的技术标准带来的难以预测贸易风险和变数,转而向需求规模和购买能力不断提高而相关质量技术标准要求较低的发展中国家进行转移产能。
4 结语
随着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中由于国际市场绿色贸易壁垒带来的贸易摩擦和纠纷的不断增多,如何合理地采取策略进行规避,不但有利于贸易的正常进行而且还有助于我国农产品产业的发展。本文主要提出了农产品出口贸易中对于绿色贸易壁垒的规避策略,农产品企业应该建立对于绿色贸易壁垒的风险识别防范和预警机制,从战略上重视绿色贸易壁垒的影响;在农产品生产经营销售各产业链环节中建立对于绿色贸易壁垒的应对机制和响应策略,以实现统一认识和风险共担;提高农产品的产业化经营程度和规模,相关主体之间应该实现信息互换和共享,以集体的形式提高在绿色贸易壁垒前的议价能力;同时需要拓宽农产品出口渠道和市场领域,降低市场变化带来的风险和损失。
[1]周涛.技术壁垒对农产品出口的影响及对策[J].当代经济,2006(08).
[2]刘翠萍.我国出口农产品突破绿色贸易壁垒的对策[J].山东财政学院学报,2006(04).
[3]谭蓉娟.国际绿色贸易壁垒及其突破对策探析[J].特区经济,2006(05).
[4]窦全勇.我国农产品遭绿色贸易壁垒的原因[J].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05).
[5]张贵英.绿色壁垒对我国产品出口的影响及对策分析[J].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10(01).
[6]黄燕华.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纺织品出口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法制与社会,20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