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父母与孩子在日常交际中的礼貌程度调查分析

2011-10-16周莉清

关键词:陈述句规约礼貌

周莉清

父母与孩子在日常交际中的礼貌程度调查分析

周莉清

Blum-Kulka把言语直接程度分为三类:直接策略、规约性间接策略和非规约性间接策略。通过问卷调查分析父母在与孩子交流中的言语行为直接程度,结果表明:大多数父母习惯使用直接言语行为策略(严肃甚至训斥性的话语)和孩子交流。文化程度偏低的父母更倾向于使用直接言语策略,这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长。为更好地与孩子进行沟通和交流,父母应当更多地使用间接言语行为策略。

言语行为;直接策略;规约性间接策略;非规约性间接策略

语言交流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在日常交流中,我们总在有意识无意识遵循着礼貌原则。礼貌原则的社会功能在于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化解矛盾,促进合作。

语言是父母和孩子交流的桥梁和纽带,是父母控制和调整孩子行为的媒介。因此,语言交流在孩子的家庭教育和成长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由于父母和孩子之间的特殊关系,以及父母在这个关系中的绝对控制地位,使得父母在家庭交际中总处于强势地位。我们知道,父母的言语行为会对孩子的成长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父母通过自己的绝对言语行为表达着对孩子的态度、看法和希望。他们的任何微小的言语行为改变都会对孩子的情感和心理产生巨大的影响。因此,作为父母就应该学会如何通过语言交流和孩子建立和谐的关系。而礼貌原则自然就成为父母在交流中应该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

为了对父母控制言语行为的现状进行调查,本研究选择三个不同学历层次的父母群体进行研究,每组群体的研究对象是200对父母。三个群体分别是太原市小店区北张村农民(初中或以下学历,包括当地的农民和外来务工人员)、山西路桥一公司(专科或本科学历)、山西大学老师(研究生学历)。

本论文的研究方法主要是问卷调查,调查对象是10岁以下孩子的父母。每组调查对象都要填写自己在每天的日常交流中对孩子讲得最多的10句话。根据Blum-Kulka对言语直接程度的三分法,即直接策略、规约性间接策略和非规约性间接策略,我们对所做的问卷进行了归纳和分析。

一、调查结果

(一)直接策略

在使用直接策略时,语言的内涵通过语言形式明确地表达出来。在句法表现上,直接策略通常是陈述句或其它控制言语行为的句子,比如明示行为句,强制陈述句,需要陈述句。

1.祈使句

例1:不要玩了,去做作业。(Stop playing and do your homework..)

例2:给妈妈买一包盐。(Buy a bag of salt for Mum,please.)

例 3:上床睡觉去。 (Go to bed,please.)

例4:快点,不然就迟到了。(Be quick or you will be late for school.)

有时,父母会用简单的词来加强语气。

例 5:安静。 (Be quiet..)

例 6:拉小提琴。 (Begin the violin.)

例 7:看这儿。 (Look here.)

2.需要陈述句

例8:我要你马上洗袜子。(I′d like you to wash your socks immediately.)

例9:立刻给我换上拖鞋。(I want you put on your slippers.)

例10:我建议你注意一下你的字。(I suggest you pay more attention to your handwriting.)

3.疑问句

在疑问句中,言语发表人敦促言语接受人立刻做出一个反应,也就是说执行一个言语行为。

例11:你为什么还在看电视?(Why are you still watching TV?)

例12:你在听我说话吗?(Are you listening to me?)

(二)规约性间接策略

在规约性间接策略中,话语包括建议性的套话和执行言语行为的准备条件,比如询问孩子的能力、愿望和完成言语行为的可能性。规约性间接策略包括两类句型:

1.情态动词疑问句

例13:你可以不要玩了来做作业好吗?(Will you stop playing and do your homework please?)

例14:你能帮妈妈买一袋醋吗?(Can you buy a bag of vinegar for Mum?)

例15:我们今天下午去公园好吗?(Shall we go to park this afternoon?)

例16:谁愿意帮妈妈洗碗?(Who would like to help me wash the dishes?)

2.非情态动词疑问句

这类句子主要的构成模式是“……怎么样?”建议性的套话或者询问可能性的话语“你准备得怎么样了?”

例17:你一个人呆在家里怎么样?(What about staying home by yourself?)

例18:你准备好了吗?(Are you ready?)

(三)非规约性间接策略

在这个策略中,听者(孩子)必须依靠语境和特殊情境才能准确理解父母的言语行为暗示。

例19:你认为你这样写这个单词对吗?(Do you think you are right to write the word in this way?)

例20:你今天已经看了很长时间电视了,不是吗?(You have watched TV for a longer time today,aren’t you?)

例21:难道你不知道父母挣钱有多难吗?(建议不要随便花钱)Don′t you know how hard for parents to earn money?(suggesting not to spend money freely)

二、三种策略的频度统计

下面的表格和频率分布直方图记录了三种策略的使用频率。从表1看,显而易见父母倾向于使用直接策略,比例是65%,远远高于其它两种策略的比重。非规约性间接策略的比例最小,仅占6.67%。而且,我们还发现学历越高的父母更多地使用非规约性间接策略。

表1 父母言语行为直接程度分布频率表

三、分析讨论

家庭日常对话有三个特点:首先,家庭交流涉及父母和孩子的互动。其次,父母和孩子的关系是亲密的但又是不平等的,如在社会地位、知识水平、权利分配等方面是不平等的。因此,家庭交流的第三个特点就是父母的言语行为在家庭交流中处于绝对的控制地位。而以上调查结果表明更多的父母倾向于使用直接策略。Brown认为,间接策略与礼貌原则相关,而直接策略则是不礼貌的。从直接策略向间接策略转化过程中,讲话者的言语行为给对方更多的空间来拒绝,这样保护了听者的尊严。间接策略对听者的尊严伤害和强制要求更小一些,当然也就更礼貌。

四、结论

许多父母抱怨他们不能和孩子很好地交流,他们不知道孩子每天在想什么?从以上调查我们可以看出,大多数父母习惯使用严肃甚至训斥性的话语和孩子交流,没有和孩子在平等的基础上交流,他们想要孩子遵守他们的命令而他们却不尊重孩子的想法。

因此,父母应当改变他们与孩子的谈话方式,使用更为礼貌的言语行为策略,如果父母能够平等地与孩子进行交流,那么,对孩子的心理和身体健康是非常有利的。这样不但有助于营造一个和谐的家庭氛围,也有助于建立一个和谐的社会关系。

[1]Blum-Kulka S.Cross-cultural Pragmatics:Request and Apologies[M].Alex Publishing Corporation,1989.

[2]Brown P,Levinson S C.Politeness:Some universals in language usage[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7.

[3]Anthony Woods,Paul Fletcher&Arthur Hughes,Statistic in Language Studies[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H146

A

1673-1999(2011)09-0119-02

周莉清(1974-),女,山西万荣人,硕士,山西财经大学(山西太原030031)经贸外语学院助教,从事英语语言文学研究。

2011-03-28

猜你喜欢

陈述句规约礼貌
满文简单句式之陈述句
西夏语陈述句到一般疑问句的转换方式
电力系统通信规约库抽象设计与实现
一种在复杂环境中支持容错的高性能规约框架
当诚实遇上礼貌
一种改进的LLL模糊度规约算法
礼貌举 止大 家学
基于XML的电力二次设备异构规约建模与转换*
附加疑问句要点搜索
礼貌举止大家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