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明传奇用韵中鱼模、歌戈互押现象探析

2011-10-16

关键词:胡图押韵读音

彭 静

明传奇用韵中鱼模、歌戈互押现象探析

彭 静

明传奇从南戏发展而来,是中国戏曲发展的又一个高峰。很多明传奇作品中属《中原音韵》“鱼模”、“歌戈”部的字常在一起押韵,结合这些韵脚字在现代苏州方言的读音以及明代曲论家的论述,这种押韵现象反映的可能是明代吴语方言的特点。

明传奇 ;鱼模;歌戈;互押

明传奇从南戏发展而来,是中国戏曲史上的又一个高峰。明代流传下来数量庞大、种类繁多的传奇作品,具有文学史和语言学史的双重价值。对这类材料的挖掘、研究对近代汉语语音、词汇、语法史及汉语方言语音、词汇史的研究都是有益的补充。据李修生《古本戏曲剧目提要》载,现存的明传奇作品有199部,笔者随机挑选了其中60部作品进行用韵研究,发现很多明传奇的用韵反映了明代方言的特点,本文以其中鱼模、歌戈字互押的现象作说明。

一、明传奇用韵中鱼模、歌戈互押现象举例

明传奇作品中鱼模、歌戈互押的例子很多,如张凤翼的《红拂记》第1出〔西地锦〕叶“渡波火乌”,第17出〔东瓯令〕叶“窠坷渡固多波”,《祝发记》第14出〔楚江情〕叶“姑和波何罗殂跎跎过奴奴奴路,初和途夫蛾隅胡胡妇麽奴他暮”;沈鲸的《双珠记》第29出〔瑞烟浓〕叶“火堵路误卧”,〔排歌〕叶“苏枯罗多歌都虏胡图,过戈徒磨歌都虏胡图,夫河谟颇歌都虏胡图,孚和孤哦歌都虏胡图”〔三换头〕叶“可娥琐阻魔多何,素吾果坷途夫何,数何许府符无何”,《鲛绡记》第10出〔菊花新〕叶“多坡陀路,波罗窠妇”,〔皂罗袍〕叶“府土過河路夫鼓娥兔,《琴心记》第34出〔北端正好〕叶“饿脯苦我,剁戈虎火,过波鼓斧,大歌果苦”;高濂的《玉簪记》第8出〔节节高〕叶“萝多暮坐罗卧度度,珂河楚诉多大幕躲”;周履靖的《锦笺记》第37出〔生查子〕叶“左步”,〔滴溜子〕叶“娥雾舞无荷女讹”;许自昌的《水浒记》第9出〔黄莺穿皂罗〕叶“梭搓那睃苏路罗疏慕”,《灵犀佩》第17出〔懒画眉〕叶“敷鸪胡鹉河,罗萝波路婆,蕪波和朵姑,珂多罗暮卢”;王錂的《寻亲记》第13出〔五供养〕叶“素途暮卧物路诉祸”,《运甓记》第2出〔黄莺儿〕叶“吴舒赋谟戈播符图”,〔梁州序〕叶“素布铺播柯多户壶,垛虎和富多何户壶,芜虏扶怒摹么户壶,诛舞卧苦何屠户壶”,《焚香记》第5出〔生查子〕叶“可路”,第20出〔金钱花〕叶“波波湖湖科过呵”。

二、明传奇用韵中鱼模、歌戈互押现象探析

“鱼模”、“歌戈”相押的曲子的韵脚字包括《广韵》歌戈模各韵字,少数鱼虞韵字以及个别尤韵、侯韵字。这些字在现代的苏州方言中的读音可分为以下几类:

〔-_〕类:果摄合口一等字唇音字(明母除外):波播皤颇坡婆破;

遇摄合口一等、合口三等唇音字(明母除外):补布佈簿步铺蒲脯谱圃夫扶砆孚符俘膚敷郛凫抚妩无诬蕪舞侮瓿斧府腑辅赋釜父付咐附赴妇负富武鹉骛雾务。

〔 _〕类:果摄开合口一等非唇音字:阿大(白)那(文)他歌个科柯坷珂可课河何荷呵和贺鹅峨我莪蛾娥哦饿娑午(文)吴(文);戈窠多朵躲堕惰剁垛拖(文)跎沱陀妥罗锣萝螺左佐做挫搓梭唆睃莎锁琐果火夥货祸过坐座讹窝涡卧;

遇摄合口一等非唇音(牙喉音、舌音)字:孤姑呱辜鸪古蛊贾鼓故固顾枯呼壶垆胡狐醐弧瑚湖糊虎户护護乌污坞吾梧五苦伍悟误恶都堵渡度塗途徒图屠土吐兔奴弩怒卢炉罏庐鲁橹虏掳卤露路鹭祖粗徂措错苏诉素遇摄合口三等庄组字:所组阻殂俎初锄楚疏数。

〔-。〕类:暮墓母魔麽磨谟幕慕摹嫫

〔- 〕类:止开三、遇合三知章组字:诛主除蜍书舒疎翥杼刍雏储处躇树池。

〔- 〕类:遇合三牙喉音字:居鱼隅与语虚墟许车絮据躯渠衢去女御围(白)毺雨羽虡余驹娱。

〔- 〕类:遇合三来母、舌音字、齿头音字:侣缕虑、泥、取、儿臂棋戏

此部入韵的绝大多数是〔-_〕类和〔 _〕类的字,对于〔-_〕类和〔 _〕类的押韵,我们可以在丁邦新先生《一百年前的苏州话》一书中找到证据。丁先生在此书中对比总结了民国时期陆基编的 《苏州方言同音字汇》(以下简称《字汇》)和1998年葉祥苓编写的《苏州方言志》)(以下简称《方言志》)语音的六点差异,其中第五点涉及到歌戈韵字与鱼虞模韵字的语音,抄录如下:

《字汇》的-_《方言志》分成-_和- _

丁先生说:“《字汇》的-_韵在《方言志》中唇音声母后仍然保存,但在其它声母之后都变成- _了。”[1]126

这样看来,〔-_〕类和〔- _〕的分道扬镳是近一百年来的事情,它们在早期的读音是相同的。16世纪的苏州方言中它们韵母主元音的读音应该都是〔_〕。沈宠绥《度曲须知》教吴人度曲时说:“歌戈,莫混鱼模。”[2]205並在“同声异字考”一节中对比这两类字,如:“虎非火;胡非何;可非苦;戈非姑;珂非枯;贺非户;故非过。”[2]285这也可以证明明代苏州方言的读音中,“虎”=“火”,“胡”=“何”,“可”=“苦”,“戈”=“姑”,“珂”=“枯”,“贺”=“户”;“故”=“过”。 清人刘禧延说:“歌戈,此韵与沽模收音相似,而出音则不同,今人呼此韵,竟有与沽模混者。”(《新曲苑》第三十种)

〔-。〕类字都是明母字,在《字汇》中这类字韵母的读音也是“〔-。〕”(引用丁邦新先生根据《字汇》中陆基的注音符号所作的标音。(见 《一百年前的苏州话》第55页),与“麻”字读音相同。这有两种可能的解释:一是因为-_和-。语音相近,所以可以在一起押韵;二是因为这些字的韵母本来也读成-u,受到双唇鼻音声母∓-的影响变读成-。。笔者认为,第二种解释的可能性更大些,因为如果按照第一种解释,就难以解释为什么没有“麻”类字和“模”、“戈”类字相押。

〔- 〕类、〔- 〕类的入韵可能是受官话影响所致。〔- 〕类的入韵或许是音近相押。

三、结语

明代曲论家及近代曲学家一般都以 《中原音韵》作为传奇用韵的标准,对传奇用韵中不符合《中原音韵》的地方,他们认为是杂韵、犯韵或借押。笔者认为,明传奇用韵非常复杂,其中很多不按照《中原音韵》押韵的现象或许并非“杂韵”、“犯韵”或“借押”,而很可能与作者的方音有关。

[1]丁邦新.一百年前的苏州话[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2]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五)[G].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

H113.9

A

1673-1999(2011)09-0106-01

彭静(1971-),江苏沛县人,云南师范大学(云南昆明650092)国际语言文化学院讲师。

2011-03-14

猜你喜欢

胡图押韵读音
押韵押出韵味儿
“那”与“哪”的读音
字词篇
买猪千口
画葫芦
我给小鸡起名字
我是小字典
Watch Out
一字之差
“箪食”之“食”读音考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