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传统器乐中的曲牌
——以《八板》为例

2011-10-13黄凝薇江西科技师范学院音乐学院江西南昌330000

大众文艺 2011年11期
关键词:曲式曲牌变体

黄凝薇 (江西科技师范学院音乐学院 江西南昌 330000)

论传统器乐中的曲牌
——以《八板》为例

黄凝薇 (江西科技师范学院音乐学院 江西南昌 330000)

本文分四部分:第一部分中国传统音乐曲牌中极具代表性——“68板体”的历史渊源考析;第二、三部分“68板体”的曲式结构和变体;第四部分是分析与研究在不同类型乐曲中“68板体”的广泛运用。

曲牌;68板体;旋律;曲式结构

一、中国传统音乐曲牌与《八板》的历史渊源考析

曲牌是汉族传统音乐中的特有现象,它以其自身的形成发展轨迹已成为汉族传统音乐的主脉。在汉族传统音乐中,几乎是一个曲牌的“海洋”,存在于绝大多数琴曲,一部分琵琶、筝独奏曲。包括历史上的南北曲、散曲以及全部以曲牌为主的曲艺、戏曲曲种、剧种音乐、大多数民间器乐、一部分民歌(小调)及歌舞音乐所使用的单个“曲牌”。这一部分数量巨大,是曲牌的主体。其中传播甚广的曲牌《八板》(亦称《老八板》《老六板》),是一首极具代表性的、流行于中国各地区的民间曲牌。母体“原形”经长期流传发展又派生出千姿百态的100多个“子体”,留下了很多流芳千古的佳作。

追溯68板体乐曲的源头,目前所知最早的著作,即清乾隆二十七年(公元1762年)一素子《琵琶谱》抄本。该谱在《八板名源》中写道:“……讵知古人制作之初,有谱必有板,一谱合定六十八板,而六十八板中分为八节,节者段也,即落头句也……余于此缉,每谱之中必依八板分断八“○”,一“○”则一节令,令后之学谱者,得查其误,或对弹之下,必入八板。数句或一段令人之追我者,识寻其路由。是而弹,弹而熟,熟而通,通而变,变而化,化而分,分而合,庶不负予三辑之诚,亦不负古人制作之心也。”以上文字记载可以证实早在二百多年以前,68板体曲式结构已成为创作上的一种固定结构模式应用于民间,并且在要求上已经相当规范、严格。

关于68板体的各种变体要求,见于该乐谱《援琴三辩》中的记述:“……盖琴者贵在音,音出自法,法属谱,谱重板,一谱六十八板,八谱合成五百四十四板。清谱弹完行紧谱而收至五十六板,由五十六板而催至三十四,由三十四练至一十七,此谱板之尽头处也。”在《八谱名谱》中,又详细谈到由8首68板乐曲组成《八谱》时的艺术特点:“《八谱》之源自八板,从中变化生妙,当连者断,当断者连。连不失其断,断不失其连。当轮者点,当点者轮。相对之下,八谱八样,八名八序,有缓有紧,有淡有浓,有奇有古,有浊有清,五音翻覆,句无雷同,此本调正音之《八谱》也。”

根据一素子《琵琶谱》抄本所述,可以归结为:

1.68板体的乐曲必需由68小节组成;

2.68 板体乐曲的68小节分8个乐句;

3.68 板体乐曲每个乐句有8小节;

4.在第5乐句旋律(或5-6乐句)后要增加4小节。

二、68板体的曲式结构基本形式

根据以上原则,68板体乐曲的典型曲式结构模式为:

第1句 a 8小节 第5句 d 12小节(8+4)

第2句 a1 8小节 第6句 e 8小节

第3句 b 8小节 第7句 f 8小节(或a)

第4句 c 8小节 第8句 f1 8小节(或a1)

三、68板体曲式结构的变体

板体曲式结构其变体亦有严格的规范。即68板体的变体,首先是以"八谱"形式(即68×8)可组合成为544板;其次,从68板出发,其变体可收至56板;催至34板;练至17板。如下图示

544板←68板→56板→34板→17板

从流传下来的民间器乐曲来看,大量乐曲仍保留有这种结构特点,如北方弦索、河南大调曲子板头曲、汉乐、潮州弦诗以及琵琶小曲、筝曲等。《八板》(亦称《老八板》《老六板》)原是我国各地广为流传的一首器乐曲,由于它们结构、速度、节拍、调式及旋律等方面的差异、变体很多,故又有《八板头》《八板尾》《花八板》《花六板》《中花六》《流水板》等名称。在长期流传发展中,《八板》又衍变成为众多标题性器乐曲,如《昭君怨》《小桃红》《寒鸦戏水》《饿马摇铃》《阳春》《锦上添花》《金蛇狂舞》《高山流水》《汉宫秋月》等等。

四、《八板》在乐曲中

1.河南大调曲子板头曲中的68板体——《高山流水》

河南大调曲子板头曲虽然是独立的器乐曲,但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它仍然是依附于大调曲子的演唱而演奏的乐曲。它既可在开场前独立演奏一曲,用来调弦试唱,又可在唱了几个曲词之后,独立弹奏一曲,变换一下曲子场的气氛。

《高山流水》与山东筝曲、江浙筝曲、琴曲的《高山流水》属同名异曲。除合奏外,亦经常用于琵琶和古筝的独奏。《高山流水》是南阳板头曲的慢板名曲。常作为《劈破王》《满江红》《码头》《垛子》等大牌子唱曲的前奏曲,此外,也是曲友聚会时,经常演奏的一首乐曲。《高山流水》旋律来自民间乐曲《老六板》,但目前的演奏由于旋律的变化,已衍变为87小节,原节拍是一板一眼,琵琶演奏的《高山流水》已衍变为一板三眼。

例:河南大调曲子板头曲《高山流水》第1、2句旋律,(琵琶演奏谱)

《高山流水》的曲式结构布局。

1-4句为乐曲呈示部分,商、徵乐句落音形成段落间的呼应;

5-8句为乐曲的发展部分,乐句结束时从商音落宫音;

9-10句为乐曲再现部分,恢复呈示部分的旋律与商、徵乐句落音关系。

最后3小节结尾使乐曲平稳地结束在徵调式上。

2.筝曲中的68板体——《寒鸦戏水》

筝曲六十八板结构上的一些主要特点是:

1.总的板数不变,为六十八板;

2.可划分为八句,旋律的扩充部分往往在第五句;

3.在素材上往往第一、第二句重复;第六、八句重复(或七、八句重复一、二、句)。因此在结构上有两种组合情况:

其一:

(第一、二句变化重复时,第六、八句亦变化重复。) 分起、承、转、合四个部分;

其二:

(第一、二乐句对仗时,第七、八乐句再现第一、二句。)

分起、转、合三个大部分,合实际上是起的变化再现。因此,第一、二句是传统两句乐段形式的基础;而第三、四、五、六四句则保持民间起、承、传、合四句头的结构形式;第七、八句在材料上与第一、二句吻合的情况不怎么普遍。

筝曲《寒鸦戏水》乐曲旋律别致幽雅,富于调式色彩变化的按音以及颤音,连滑的较多安排,旋律高低八度的交替变化,结合流利轻快的滑奏,别具一番意境。乐曲着意刻划寒鸦徘徊,嬉戏于水天一色,碧波荡漾之间的情趣。

其一,在曲式结构方面,乐曲的曲式结构属于典型的68板体。所谓68板体即全曲由68小节组成,分8个乐句,每个乐句8小节,第5乐句为8小节加4小节共12小节。

其二,在变奏手法方面,《寒鸦戏水》全曲分三个部分,这三个部分是同一旋律的变奏,其变奏手法即运用板式变化手法发展而成,在板式变奏中其节拍布局上有固定的模式

第一段, 68小节。二板(又称头板),为4/4节拍的慢板。这部分旋律可以单独演奏。

第二段, 68小节。拷拍(或称拷打),为1/4节拍的中板,旋律多为压缩后的切分进行。

第三段, 68小节。三板(又称中板),为1/4(或2/4)节拍的快板。

《寒鸦戏水》全曲分为三个部分。这三部分是用一个曲调运用板式变化手法而成,乐曲突出了旋律在节拍方面的变化。《寒鸦戏水》有时只演奏第一段慢板旋律。

例:《寒鸦戏水》各段旋律对比

3.琵琶曲中的68板体《阳春白雪》

阳春白雪:由民间器乐曲牌以《八板》(或《六板》)的多个变体组成的琵琶套曲。“八板头”变体的循环再现,各个《八板》变体组合在一起形成变奏的关系,后又插入了《百鸟朝凤》的新材料,是一首具有循环因素的变奏体的乐曲。《阳春》原曲但从音乐结构上来分析,可划分为起承转合四个部分,每个部分开始都以《老八板》的旋律出现作为明显的标志。

第一段(原曲第一段):主题呈示;曲首出现长达十七拍的“八板头”变体,它在以后三个部分的部首循环再现。原《八板》的旋律以“隔凡”和“加花” 等技法加以润饰,运用“半轮”“夹弹”“推拉”等演奏技巧,音响效果独物有趣,使花簇的旋律充满活力。

第二段(原曲第二、三段):主题略有展开的进一步巩固;这两个《八板》变体,在头上循环再现《八板头》之后,旋律两次上扬,在高音区上活动,表现情绪较为热烈。

第三段(原曲第四、五、六段):乐曲的展开部分;《八板》变体运用分割和倒装、变化节奏等方法加以展开,并在第六段中引入了新的音乐材料。在演奏上时而用扳的技法奏出强音;时而用摭分弹出轻盈的曲调,尤其是第六段围绕徵音弹出的一连串泛音,更如“大珠小珠落玉盘”,晶莹在四射,充满活力。第四段(原曲第七段):乐曲的再现与结束部分。

结语

从广义上来看68板曲牌影射至整个中国音乐曲牌都是经历了一个孕育、形成、发展、成熟、变化、创新、探索、淘汰、节选、吸收、融化、积累、汇聚的过程,这种漫长的历练使之成称为中国民族音乐的瑰宝。曲牌代表了中国人独特的音乐观、审美观和思维方法,及中华民族的音乐审美思想。本文中只是涉及了曲牌的一个很小部分,全面系统、深入地研究曲牌,或许能使我们更快地解开中国传统音乐的奥秘,现在应该是重新认识它的巨大价值的时候了。

[1]李民雄著.《民族器乐概论》.上海音乐出版社,1997.12.

[2]周仲康著.《中国民族器乐合奏曲集》.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7.

黄凝薇(1982—),女,江西丰城人,江西科技师范学院音乐学院助教,中国音乐学院硕士研究生毕业,主要担任钢琴和音乐理论等课程教学,研究方向:钢琴演奏教学和传统音乐教学。

猜你喜欢

曲式曲牌变体
试论昆腔曲牌的曲腔关系
基于DDPG算法的变体飞行器自主变形决策
曲牌性视角下的器乐曲《海青》
变体曲式的“再变”及结构范畴的结合
“《常用曲牌新谱》出版座谈会”在本社举行
【曲牌园地】
边缘曲式所属范畴的判断
论并列曲式的审美特征
非仿射参数依赖LPV模型的变体飞行器H∞控制
耀变体喷流高能电子谱的形成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