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产业结构调整的几点思考
2011-10-12尚晓晔
尚晓晔
近几年来,“产业结构调整”在国家到地方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无一不是重要的关键词。围绕这一主题,在实践中各地做了不少实际工作,在理论上经济学界也展开了深入的研究,均取得了一些阶段性成果,但这场战略性的产业结构调整战役打得尤为艰苦。从过程看国家宏观产业政策导向与现实产业经济发展走势并非完全趋同,从结果看迄今与国家宏观产业政策目标相比,尚有较大的差距。客观而言,实践中产业结构调整依然是任重而道远,产业结构调整政策尚待进一步完善。因而,必须理性地对产业结构调整进行重新再认识。
产业结构调整的主体及其动机
产业结构调整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产业结构的合理化,二是产业结构的优化。产业结构合理化是产业结构优化的基础,没有合理化的产业结构,不可能实现经济持续稳定增长;产业结构优化是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发展和提升,是产业结构合理化的高级形态,两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产业结构合理化是企业或企业集团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根据国际、国内市场变化调整自身生产经营,从而使产品乃至产业的组织结构向着合理化和有序化的方向发展。从这个角度讲,产业结构调整的主体是企业或企业集团。按照经济学的观点,企业生产经营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因此,可以这样说,产业结构调整在一定程度上是企业或企业集团在利益驱动下自主调整结果的集合,其动机是利润最大化。
产业结构调整的动力
根据以上分析,产业结构调整的动力来自两个方面:一是政府推动(外部推动);二是企业或企业集团自主推动(内部动力)。但是政府、企业或企业集团究竟依靠什么来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呢?从发达国家经济发展过程来看,最重要的是依靠科学技术进步,发展新兴产业,改造传统产业,从而带动整个产业结构的优化和提升。
从历史上看,科学技术重大进步都能引起产业技术革命,进而使产业结构、社会结构发生重大变革。18世纪中期,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引发了第一次产业革命,人类社会生产方式由机器大工业替代了工场手工业,英国、法国、德国以及欧洲其它国家先后建立了以工业制造业为主的支柱产业,一个工业化社会由此诞生。
19世纪70年代,电力的发明与应用引发了第二次产业技术革命,电力成为社会的主要能源,与电力密切相关的产业首先发展起来,与电力相关的技术在电力技术革命的刺激下纷纷得到发明和应用,逐步形成了新的产业部门,人类生产进入了以电力为基础的工业时代。
二战以后,以信息、生物、材料等为代表的“第三次浪潮”直接导致了一大批的高新技术产业的建立,对原有的产业结构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产业结构由此形成了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中心的新布局,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高技术产业成为经济发展中的主导性产业。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技术领域的新突破,一大批高新技术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由于高新技术产业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广泛的市场前景,又构成了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强大动力,因而使高新技术产业在短短的几十年里迅速成长为发达国家和较发达国家及地区的主导性产业。在二战前后,钢铁和能源工业曾是美国的支柱产业,而在今天,信息产业已成为美国经济的支柱产业。
第二,高科技注入传统产业,使传统产业得到提升。传统产业曾经是工业社会的标志,为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任何一个产业都摆脱不了复苏——高涨——衰退——萧条的周期性发展规律,而且新技术革命时代的到来,更加加速了这种周期性的变化,传统制造业只能是西山日暮了。传统产业的发展出路在于用高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包括它的设计、制造、工艺流程、管理方式等等。战后日本经济迅速崛起的一个重要因素,也是用高新科技改造传统产业,使它成为高技术化的新型产业。
第三,以高科技为基础的服务产业异军突起,迅速发展。由于经济、社会、生活领域日趋科学化、技术化、信息化,人们对于提供知识、信息、技术服务的社会需求急剧增加,导致了以各种形式提供信息、知识、技术服务的服务业得到了迅速发展。此外,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在服务业中的应用,也大大促进了服务业的发展。
综上所述,科学技术进步与产业结构调整的关系是一种必然的因果关系:一部分企业为扩大销售、提高利润,政府推动社会发展,都必然会进行科学技术创新,等到大部分企业都采用这类新技术发展生产或摆脱困境时,便会形成一个新的投资高潮,随之而来的是生产高潮,社会经济趋于繁荣;当原有技术创新停滞甚至开始衰退时,成本竞争成为产业内部竞争的主要特征,市场需求呈现相对平衡到严重失衡的状态,政府和一部分企业不得不开始酝酿新的科学技术创新,新的产业部门随之相继成立,产业结构的调整因此势在必然。科学技术进步与产业结构调整的周期性演进过程为:科学技术进步→新产业发展→产业结构调整→科学技术进步。
产业结构调整的模式
从世界各国的实践经验来看,产业结构调整主要有三种模式:一是在市场经济国家,主要依靠市场来调节,同时辅之以相关的产业结构调整政策;二是在传统的计划经济国家,完全依靠政府行政手段进行直接干预;三是在转型期经济的国家,初期主要依靠政府的产业政策进行调整,同时辅之以市场调节机制。后两种模式在我国产业结构发展过程中都留下了深刻的痕迹:
一是从1953年的“一五”到改革开放,中央政府通过计划经济方式实行高积累,并将国内的社会经济资源向重工业倾斜。这一时期产业发展的主要特点是:一、重积累轻消费;二、重工业优先发展;三、依靠自我积累,提倡自力更生。经过20多年的时间,我国经济面貌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基本建立了完整的工业生产体系。国内生产总值中工业的比重由1952年的17.6%上升到1978年的44.3%。工业总产值中重工业的比重由1952年的35.5%上升到1978年的56.9%。
二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央政府通过不断加强和完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逐步过渡到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轨道上来,从而带动了新一轮的产业调整浪潮,过去长期偏重重工业的政策造成产业结构失调的状况,经过30余年的改革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服务业迅速崛起并大有占据半壁江山之势头。在产业调整过程中,政府发挥的作用不是大包大揽,而是侧重于对重点产业的倾斜与扶持。
当前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基本思路及对策
对于新时期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理论界基本上有以下三种思路:一是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经济逐步纳入世界经济体系,应以比较优势和国际分工为原则来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并通过促进资本的自由化和自由竞争来推进我国的产业结构的升级;二是能源、原材料等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不足,而加工工业增长过快是制约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矛盾,因此应以加大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的投入,同时抑制加工工业过快增长为思路来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三是加工工业的低水平循环是制约增长和发展的主要矛盾,因此加快产业结构升级是调整和优化我国产业结构的方向。但笔者认为,当前的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应放在战略性考虑上。也就是说,对我国的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来说,应以升级型调整为主,兼有适应型调整。在这种战略性的指导思想之下,具体到产业结构的调整上来,可以从以下方面来着手:
一、推进基础产业的规模化。对农业而言,就是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使农业向产业化方向发展,大力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推进农业的产业化、规模化经营。
二、提高支柱产业的技术化。也就是要加大调整和改造加工工业的力度以振兴支柱产业。这就要求国家必须确定有限目标择优扶持,尤其应注意在加强企业自主开发能力、形成规模经济、提高产品附加值和市场占有率上下功夫。通过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尽快使某些大型产业和企业集团达到或接近世界先进水平,并能够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一定的份额。
三、促进第三产业的规范化。第三产业发展的程度是产业结构优化、经济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因此,在我国的产业结构的调整中,要以第一、第二产业的发展为基础,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以使我国的产业结构形成合理的规模和布局。在此基础上,对第三产业的发展予以规范和引导,以促使其健康发展。
四、达到高新技术产业的优势化。高新技术的竞争将是我国今后要面临的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由于我国在高新技术产业上具有相当的人才优势,所以集中力量,有选择地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以争取在我国有相当或一定基础的领域建立和发展一批有实力的企业,并逐步培育和发展几个有国际竞争力的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另外,需要提醒的是进行产业结构调整还必须坚持“科教兴国”战略,切实解决我国经济发展依靠的主要力量问题。
(作者单位:贵州民族学院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