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防范溢油,亚太总动员—访中海石油环保服务有限公司经理何玉川

2011-10-11张起花

中国石油石化 2011年3期
关键词:溢油应急资源

■文/本刊记者 张起花

防范溢油,亚太总动员—访中海石油环保服务有限公司经理何玉川

■文/本刊记者 张起花

区域溢油应急技术咨询组织的成立意味着打通了溢油应急的国界之门,探索出了应对海上溢油风险的经济策略和长效路径。

不是只有被老虎咬过才知道老虎的可怕。2010年BP一着不慎元气大伤,导致各国政府、各个石油公司提起海上溢油就为之色变。

无论是海上石油运输,还是勘探开发,都无可避免面临着溢油带来的系列风险,且因溢油事故发生的区域大小、位置、时间的不可预知性,如何科学而经济地配置应急资源,灵活应对各种不确定因素下的应急响应安排成为很大的挑战。

2010年12月16日,中海油环保服务有限公司积极倡导,与来自韩国、新加坡、泰

国、马来西亚和中国香港的6家工业环境安全组织及企业共同成立了区域溢油应急技术咨询组织(以下简称RITAG),旨在增强亚太海域溢油应急的快速反应能力。

此举意味着我国真正开启了溢油应急的国界之门,探索出了一条应对海上溢油风险更为经济的策略和长效的路径。对此,记者专访了中海石油环保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何玉川。

分级响应的需要

记者:何经理您好! RITAG是贵公司主动联系亚太其他国家结成的非政府组织,也是亚太地区首个以建立严密的海洋环境保护网为目的的组织。那么,贵公司是基于怎样的考虑促使这样一个区域间溢油风险防范组织成立的?

何玉川:2010年,远在大洋彼岸的墨西哥湾漏油事件及我国大连新港漏油事件都相继以惨痛的代价向各国发出警示,石油泄漏对自然生态环境、水产养殖、浅水岸线、码头工业等的损害非常严重。当前海上溢油事故无论从溢出量还是发生次数上,呈逐年上升趋势,溢油应急防范能力的提升迫在眉睫。

就海上溢油风险和各国溢油应急资源的配备来看,任何一个地区任何一个国家,资源的准备永远赶不上风险的变化。我们不知道它会以什么样的形式,以什么样的规模发生在什么样的时间和地点。配备无限多的资源去应对不可预知的风险,从经济性的角度来讲,没有谁愿意这么做。在溢油应急资源全球范围投入普遍不足的情况下,不同级别的应急响应组织应有效使用分级响应安排,根据油品特性、外部环境等情况,在第一时间迅速调集国内甚至国外的应急资源来控制风险,这种协作的办法可以说是最优途径。

重大事故发生时,国内资源的迅速调集难度不大,但国际资源的共享却需要一个沟通和协商的过程。鉴于这样的思考,倡导成立RITAG和我们将深水勘探开发作为未来开发方向的思路不谋而合。英国石油在墨西哥湾深水钻探遇到的风险我们同样也可能遇到,不得不未雨绸缪,做好准备。因此,先联合了亚太一些国家和地区的应急机构和企业制定并共同研讨出可共同遵守的章程,同时,也促成了去年末北京会议的召开。

记者:RITAG的成立对我国溢油应急力量的增强究竟有多大意义?

何玉川:中国沿海是沟通太平洋和印度洋、连接亚非拉的咽喉要道,处于国际海上航运最繁忙的交通线上。以南海为例,世界总货运量的将近1/3、世界一半以上的超级油轮和液化天然气总贸易量的2/3、中国能源进口的88%都经过这一海域。同时,我国管辖的海域蕴藏有丰富的油气资源,近海大陆架石油地质资源量约237亿吨、天然气地质资源量约15.8万亿立方米。随着我国石油企业勘探开发能力的增强,逐步具备从近海向深海挺进的条件,未来我国海上油气资源将成为国内重要的油气接替区。因此,从运输和勘探开发两方面来分析,我国海域面临的溢油风险非常大。

虽然,我国国内已经按照溢油量及溢油面积将溢油应急响应计划明确为三个级别,并按要求编制了启动程序,配备了资源,且还在不断完善中。但我国溢油应急计划并没有将周边国家的应急资源和力量考虑进来。当前与周边国家在溢油应急方面的合作也比较分散,没有形成广泛的联动。RITAG的成立意味着,我们已经很好地总结了经验教训,在我国四大海域应急风险和应急能力评估的基础上,开始在技术、设备、管理等资源的配备上寻找差距,并将国外的资源列入进来考虑,尝试着提早建立沟通和合作的机制。当重大溢油事件发生,我们可以第一时间通过我们组织的会员去协调所在国的相关资源,能节省大量时间和成本。

搭合作共享之基

记者:综合分析我国当前的溢油应急能力,您认为相比亚太其他国家,最大的缺口是什么?

何玉川:技术上的缺口不是很大,我国已经掌握了包括机械回收、化学处理、点火焚烧,以及岸线清理、生物修复等全套的方法,且已经过历次检验,运用比较成熟,可以说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没有什么明显的差距,最大的缺口还是应急资源和熟练使用这些资源的队伍。

我国南海一级共享联盟曾委托我们进行过一个有关海上溢油风险的全面评估。评估后得出的结论是,面对上千吨的大型溢油时,应急资源存在很大缺口,尤其是撇油器和围油栏。一旦遇到墨西哥湾那样的大型溢油事件,需要的缺口就更大。

记者:新成立的RITAG主要是基于这些溢油应急设备资源的共享吗?

何玉川:RITAG还是先着眼于软性资源的合作,也就是在技术、培训、咨询、学术交流、经验共享等方面的合作为主。

各国间的企业和机构通过RITAG的成立直接共享硬件资源还有一定难度。因为企业有自己的股东、上级主管单位,资源是为了满足自身溢油风险需求而准备的。如果动用到公共海域或者其他国家,需要一些审批程序和沟通。

软性资源的交流相对而言障碍较少,可以通过会议、论坛等方式建立互访和沟通的渠道,让各国间有一个相互了解的过程。这样至少可以为今后出现大型溢油事故时,征用其他国家的应急资源减少很多阻力。因为不少需要通过政府层面的沟通才能达成的合作,由我们的会员企业去和所在国政府沟通,便于开辟绿色通道,及时调动资源。

记者:如您所说,软性资源合作可以为硬件资源合作做铺垫。除此以外,在您看来,这种软性资源的合作还能发挥出哪些明显效用?

何玉川:海上溢油应急事件发生后,需要有专业人员第一时间在指挥中心内提出专业性的意见,制定溢油应急策略,调配适应性强的溢油应急资源,且能对民间征用力量给予最迅速的安全培训和提醒,对于可能发生的二次污染进行预测和评估。可以说,一个国家的溢油应急计划再好,如果没有一批良好的溢油应急设备,没有合格的指挥人员去启动、专业的人员去操作,那么溢油应急效果就会大大降低。

培养一个合格的海上溢油应急队员需要花费时间和精力。在区域性溢油应急风险管理已经成为世界性课题的当下,最先与周边一些国家达成合作,调动各国政府、机构、民间作业力量的积极性,共享专家资源,交流经验和研究成果,通过相互引入优质人力资源,开展系统培训,能极大丰富亚太地区各个国家在溢油应急方面的专家系统资源,且能极大提高专业溢油应急指挥人员及作业人员的素质和水平。

开放是活力秘籍

记者:新成立的RITAG除了韩国海洋环境管理工团是半政府性质的组织,其他一些机构要么属于企业,要么是几家企业出资成立的专业溢油应急机构,还有一些非营利性的民间机构。那么RITAG今后的组织及管理计划是什么?

何玉川:RITAG是一个相对松散的组织,主要是在征求各成员国机构和企业意见的基础上,采取轮值主席国制度。每一年由一个成员国组织召开学术交流会议、主题论坛及专项培训。各成员国根据自己的特点共享一些软性资源,达到取长补短的目的。

虽然各国的组织背景、架构方式、文化背景是有差异的,但在溢油风险面前,差异显得微不足道。因此,我们的章程没有约束成员国组织的身份和企业的边界。我们希望将这扇国界之门敞开,越大越好,便于更多的组织和企业参与进来。

我们尊重各组织和企业自己的运作特点和管理模式。我们的理想状态是各成员国组织及企业能够遵守RITAG组织的纲领、章程及提出的任务,踊跃参加成员国组织的各种学术交流活动,愿意共享各自的经验和教训。

记者:让一个组织具有持续的生命力,并产生实实在在的效益,这是非常难得的,您是如何考虑RITAG今后的可持续性?

何玉川:近期,墨西哥湾漏油事件的调查报告已经公布,无论作业方、承包方还是政府管理部门,过失达150多条,这些过失有技术上的问题,有管理上的问题,也有设备上的问题。目前已经被推荐到世界石油天然气行业下属的各委员会,作为行业推荐性标准的修订依据。这表明墨西哥湾漏油事件的发生对很多国家而言都是非常大的警醒,各国都对海域管理及溢油应急计划的编制提出了新的要求,有强烈的意愿来提升海上溢油应急能力。这是支撑RITAG组织存在下去的基础,也意味着如果RITAG发挥的作用被各国认可后,得到各国政府支持的可能性非常大。

同时,RITAG在组织活动及会议的时候,本着开放的原则,允许成员国组织和企业邀请本国政府、环保及油气企业的一些官员、专家作为观察员列席,进而提高组织的影响力,扩展组织的资源范围。

此外,我们会鼓励成员国在相互了解的基础上,积极共享其他国家所需要而自己较为专长的一些资源,并形成一种氛围。如果来自不同国家的企业和组织都能在这种合作中有所收获,RITAG自然会有生命力,且有活力。

记者:在与亚太其他国家合作的过程中,贵公司现在可以开放哪些资源呢?

何玉川:我们是中海油全资控股公司,和石油天然气产业紧密联系,因此,我们不仅考虑事故发生后的溢油应对,还研究了大量立足于防范的溢油应急办法。比如对海上石油设施环境安全现场排查,对油气勘探开发及运输作业的规程和设备进行风险分析,风险量化基础上的溢油应急计划编制和管理方略完善等等。这些年,我们已经积累了一些良好的作业实践,且开始给在我国海域包括外国作业公司在内的作业者提供服务,这也许是其他成员比较感兴趣的领域。

同时,作为一家按国际惯例和标准运作、具备二级溢油应急响应能力的专业公司,我们在管理与运营方面探索出的一些经验和模式也可以向其他会员推荐。比如,我们采取俱乐部会员制的形式实现常态下溢油应急资源与社会资源的互通,使其效用最大化。同时,我们公司在为中国海域油气勘探开发及其他溢油提供国际化和专业化的溢油应急响应、设备维修与保养、技术咨询、培训服务的同时,大力开展溢油漂移轨迹预测、含油水处理、石油污染岸线生物修复等油污染防治技术的研究与推广,溢油应急专业特种船舶的建造和使用等。当然,其他会员也有各自的强项,如我们的合作伙伴KOEM在监测、科研、岸线清理等方面有明显的优势,而新加坡的OSRL,作为历史悠久的溢油应急机构,具备丰富的国际水域应急经验,在船舶溢油事故、应急策略和船舶管理方面的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RITAG 提供了很好的共同分享、取长补短的平台。

猜你喜欢

溢油应急资源
基于Petri网的深远海溢油回收作业风险演化分析
人民的期盼就是应急青年的使命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近岸溢油漂移扩散预测方法研究——以胶州湾溢油事件为例
基于GF-1卫星的海上溢油定量监测——以青岛溢油事故为例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资源回收
应急救援要诀“少 快 短”
应急管理部6个“怎么看”
资源再生 欢迎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