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梦5000万吨
2011-10-11侯瑞宁
■文/本刊记者 侯瑞宁
圆梦5000万吨
■文/本刊记者 侯瑞宁
28年来,中国海油坚持对外合作、科技创新与管理创新,实现了“海上大庆”的夙愿,使得中国昂首迈进了世界海洋油气生产大国的行列。
背负着希望,承载着未来,中国又一个“大庆油田”横空出世。
这是一个勘探开发难度极大的油田。油气资源分布在300万平方公里的海域,区块小而分散,而且有海风、海浪、海冰、海潮随时来袭。
这是一个精简高效的油田。 在市场经济、改革开放形势下,仅用6万人、2000口井完成了产量的快速提升,当年在松辽盆地则需要开展40万人、3万口井的石油会战。
2010年12月20日,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国海油)在北京宣布,公司国内油气当量突破5000万吨。至此,中国海域已成为我国油气开发最重要、最现实的接替区之一,我国能源开发从此步入“海洋时代”。而中国,也迈进了世界海洋油气生产大国的行列。
为了这一天,中国海油人奋斗了28年。
对外合作植入良好基因
1982年2月15日,没有鲜花、鞭炮,没有热烈的剪彩仪式,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在北京东长安街31号挂牌成立。走进这座三层小楼,第一任总经理秦文彩正在办公室凝神审阅着明天即将发布的第一批国际招标通知书。盘点仅有9万吨原油产量的家底,他对此次招标不敢怠慢,因为它关乎中国海域的尽快开放。
可以说,从成立的第一天开始,中国海油就已经趟出了一条对外合作的先河。“没有对外合作就没有中海油。”在采访中,海油人经常提到这句话。
对外合作的大门打开后,国际众多跨国石油公司带着资金、带着技术越洋过海来到中国。道达尔、埃克森、BP等国际石油企业的旗帜在中国海域从南插到北,平台上多了大胡子的“洋鬼子”,也出现了以前没有见过的物探船、钻井船、采油船……中国海一下子热闹起来。
然而,冲突与磨合也随之上演了。在北京,一场关于“对外合作是爱国还是卖国”的大讨论激烈地展开;在海上,“平台上为什么不能吸烟”、“以前我们就是这么干的,现在为什么不能”等不和谐音不断出现。最终,实践使海油人认识到“不承认落后就不是爱国主义”,他们发誓要不断学习。
南海西部海域是海洋石油行业对外合作的前沿阵地之一。1982年,道达尔公司发现南海第一个油田涠10-3,并于1986年开采出第一桶油,当年年产量近30万吨。1983年,莺歌海再传喜讯,中国海油与阿科公司在莺歌海发现储量近千亿方的崖城13-1气田,这是中国近海发现的第一个也是迄今最大的气田。
对外合作成果最显著的地区是南海东部海域。1990年,珠江口第一个合作油田——惠州21-1油田建成投产以来先后开发了14个合作油田,形成了我国最大的近海优质高产油田群。
28年来,中国海油勘探开发区块共计82个,其中对外合作区块多达72个,利用外资100亿美元。
在“海上大庆”建成之际,原石油工业部部长、现任世界石油理事会中国国家委员会主任王涛这样说道:“从诞生的那天起,中国海油就通过同世界最大的跨国石油公司合作,在自己的发展基因里注入了当代石油公司的经营管理理念和现代企业制度。”
也正因为这样,中国海油在对外合作中成为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弄潮儿”,也成为了中国工业企业的“特区”。
思想解放拓出勘探新天地
对外合作如同一架云梯,让刚起步的中国海油一下子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可是,这只是中国海油发展的一条腿,而且随时可能被抽离。“外国石油公司来中国的最初几年,因为没有大的勘探发现,所以有一些公司就开始撤离了。”中国海油总地质师朱伟林对此记忆深刻。立志要建立中国海洋石油工业的海油人认识到,在对外合作的同时必须自强筋骨,发展自营油田,要实现“两条腿走路”。
“要让自营勘探这条腿变长变粗,地质工作是关键。”这是大家的共识。其实,海上油田与陆上油田有些相似之处。从大庆油田、胜利油田、大港油田转战海洋的石油人也曾这样认为。“以陆推海”成为当时最具代表的勘探观点。然而,现实给了海油人一记耳光。“虽然我们已经开始和国外公司合作,而且不断吸收国内陆上油田一些经验,但并没有大的油气发现。”中国海油副总地质师、中国海油研究总院副院长邓运华回忆起当时的情况仍有些失望,“经过实践后,我们发现陆上油气勘探的很多经验在海洋里失灵了。”
海洋到底有没有大油田,这些“金娃娃”藏在哪里?海洋石油人苦苦思考着、实践着、反思着,并强烈认识到必须逐步探索适合海洋油气自己的勘探理念与技术。
“三个重新研究”被适时提出:重新评价研究以往全部地震、钻井资料,分析总结以往钻采工艺技术;重新研究华北含油气盆地发于、发展充填史;重新研究渤海油气成藏特点和分布规律、渤中凹陷及其周围构造运动发育发展历史以及郯庐断裂活动对油气成藏的控制。
大海不负有心人。全新的勘探理念相继提出:“渤海湾盆地凹陷凸起油气聚集的差异性”、油气运移“中转站”模式、花岗岩潜山勘探理论……这些勘探理论的突破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到本世纪初带来了中国海油储量增长的高峰期,蓬莱19-3、蓬莱25-6、曹妃甸11-1、旅大27-2等十多个大中型油田群相继被发现。
“中国海油5000万吨的实现, 1995年~2004年的油气勘探储量发挥了巨大作用。”朱伟林告诉记者。
“找油气不是靠运气。”记者在采访中对邓运华副总地质师的一句话印象颇深。是啊,找油气不能靠运气,“海上大庆”的辉煌也不是靠运气。今天海上大庆的无限风光,其实早已肇因于15年前的勘探突破。同样,“十一五”期间,依靠大面积三维地震采集与处理等技术,中国海油自营勘探发现20余个大中型油气田,占新发现储量的60%,又为下一个“海上大庆”奠定了坚实基础。
科技利剑打造上产传奇
对人类来说,上天、入地、下海是最难的三件事。如果非要对三者进行排序,那么“下海”无疑是第一大难。对于海洋石油开采而言尤其如此,它远非“陆上多了层水”那么简单。
海洋油气开采成本比陆地开采高出6~10倍,最贵的深水井高达1亿美金。这么多钱投进去,很可能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如何保证打井的成功率?这是问题之一。其二,海洋油气勘探开发对精确度的要求比太空技术还要高,误差不能超过一米。这又如何保障?此外,在高投入、高风险的情况下,如何降低成本、如何提高技术含量?
一系列技术“坚冰”挡在海油人的面前。不断进行技术创新成为中国海油必须面对的重大课题。“中国海油28年的发展史实则是一部科技进步史。”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海油副总经理周守为表示。
简单一句话其实走过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可能只有身在其中的海油人能够切实体会探索的艰辛。当那些“大胡子”、“洋鬼子”用异样的目光审视着头戴狗皮帽、身穿“道道服”,土的掉渣的中国海洋石油队伍,并作为作业方颐指气使地命令中方员工做这做那时,致力于建设中国海洋石油工业体系的海油人暗下决心,一定要自强。
怎么自强?在一穷二白的时候,海油人虚心扮演着学生的角色。但他们明白,这只是“偷师学艺”,最终目标是自主创新。这四个字说起来简单,做起来不易。
中国海油的石油资源以稠油为主,这种装在瓶子里不会流动的油品占总产量的60%。当初,公司打算借鉴陆上辽河油田的稠油开采经验,但是发现根本不适用。陆上稠油开发采用密井网热采技术。这种方法要求打很多井,这对海洋油气井而言成本太高。其次用蒸汽热采,需要大量淡水,这对依海而建的海油工业而言成本太大。面对稠油“这个不听话的孩子”,外国公司放弃了。
可是中国海油没有放弃。在国际上无类似油田开发先例、外国公司不参与的情况下,经过无数个夜以继日,“海上稠油注海水强采技术”浮出水面。随后,长距离海底稠油混输技术、海上油田早期注聚技术等一系列配套技术也新鲜出炉,并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在这些利器面前,稠油这个坏孩子被驯服了。2010年,中国海上原油产量60%来自稠油,为“海上大庆”的建成立下了汗马功劳。这项技术也让渤海油田的稠油产量超过了世界其他地区稠油的总产量。如今,这项中国海油完全自主创新的技术被国际公司阿纳达科借鉴,并将此应用在了巴西类似的稠油油田。
海上优快钻完井技术,是中国海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又一科技创新案例。该技术应用于稠油开发的生产实践后,钻井效率提高了3~4倍,完井效率提高了2~3倍,如今已经成功应用于666口井,节约直接投资92亿元。“如果没有这项技术,中国海油的原油产量可能达不到现在的一半。”周守为曾经这样表示。
从发现到建成一个海上中等油田,国际上要5~6年,中国海油只需要3年,很大程度上就是得益于“优快钻井技术”。它使得中国海油的技术集成实现了一次跨越。
如果要列举中国海油的科技创新成果,还可以列出一个长长的清单。2010年,中国海洋油气勘探开发科技创新体系建设荣获国务院企业技术创新工程类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目前,中国海油已形成我国近海油气勘探开发的十大核心技术和十大配套技术,具备了在近海油气开发的全套技术能力。
管理创新激活海油动力
“中国海油的管理模式更符合现代化、国际化,实现了扁平化和专业化的高效运作,保证了我们以6万人之力实现5000万吨产量。”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中海油)执行副总裁陈壁告诉记者,“如今,中海油渤海油田实现3000万吨油气当量,但天津分公司只有1000人左右。”
陈壁所说的管理模式是指中国海油探索形成的“专业化发展、市场化运作、差异化竞争、集团化管理”。为了适应国际化形势的发展,中国海油利用十年时间,完成“三步走”。第一步是,3%的员工和80%的优良资产组成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登陆国际资本市场,实现上市。接着,37%的人员带着12%的相对优良资产重组海油工程和中海油服两家专业服务公司,并完成上市,油公司和服务公司互相支持。第三步,60%的员工带着8%的相对较差资产,于2004年重组综合性支持和服务公司。
至此,中国海油形成了精简高效、协调发展的良好格局。陈壁这样表示:“协调发展是中国海油区别于国际石油公司的最大优势。它以最大力量保障了5000万吨的快速实现。”
创新是一种扬弃,对既有利益格局势必会产生影响,也势必会受到很多阻碍。“当时海油的技校被取消了,有很多学生就在门前烧纸。”不愿具名的海油人告诉记者,“不过现在看来,当时的决定是正确的。如今,中海油的存续部分整合成为‘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盈利很不错,听说也要上市了。”
其实,中国海油的管理创新贯穿于公司发展的28年整个历程。从上世纪八十年的“总经理负责制”到本世纪初的“用工薪酬制度改革”,中国海油很多管理创新都走在国企前列,趟出了一条具有国有企业特色的发展之路。如现任总经理傅成玉所言:“管理创新是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这些管理上的改革为“十一五”的快速上产铲除了“拦路虎”。中国海油这只大象开始具备了跳舞的活力。不过,让这头大象冲刺5000万吨的过程,还有一种管理不得不提——“三约管理模式”。
“十一五”开局之前,中国海油的国内油气产量为3364万吨。如果要在五年实现5000万吨,那将是一个不小的挑战。而作为“海上大庆”的上产重镇,渤海油田要让900万方油气当量,在五年时间内提升到3000万方油气当量,肩上的责任更是艰巨。
一定要从管理上解放生产力。时任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总经理陈壁发现:“当时公司从勘探、评价、开发、生产等一系列环节下来,虽然界面清晰、利于专业化管理,但是这种列车式的管理模式使车头看不到车尾,各部门之间工作容易脱节,相互之间难以形成合力,给工作带来了很大阻力。”
经过不断地摸索,“以地质油藏为核心,勘探开发生产一体化体系的管理体系形成了,概括起来被称为三约模式,即高度集约、合理简约、严格制约。”陈壁说。这种管理模式大大提高了勘探开发质量与效率。往常这样亿吨级的油田从发现到生产需要5~6年时间,现在只需要2~3年时间,而且产量远远超过了设计方案预期。2010年底,渤海油田在种种自然灾害的阻挡下,仍然超额完成目标,实现油气当量3200万立方米。
…… ……
可以说,管理创新已经成为中国海油的一种本能。仅在“十一五”期间,中国海油就获得了国家级管理创新成果奖十余项。正是因为持续不断地管理创新使得中国海油在市场经济的海洋里乘风破浪、永立潮头。
安全固牢海上大庆根基
2010年的墨西哥湾充满了惊险与眼泪,血淋淋的爆炸让十多条年轻的生命葬身大海,也让全球第二大石油公司BP元气大伤,几乎倾家荡产。这给世界所有石油公司上了沉重的安全课程。中国海油将这个案例研究了一次又一次,最后在“海洋石油981”钻井平台装上了“本质安全型防喷设计”。“这能保证我们不会发生墨西哥湾的惨剧。”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海油副总经理周守为告诉记者。
安全是中国海油领导最为关心的事情。因为没有安全,一切都会成为零,更别说是5000万吨快速上产。
在中海油天津分公司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一天,员工小李在检测油田生产时,发现存在安全风险,于是他毫不犹豫启动了ESED应急关断系统,使所有油气井停产一天。然而,事后相关人员检查发现当时并不存在安全作业风险,是员工认知有误。小李很忐忑,因为停产一天会给油田造成上百亿的损失。然而, 让人惊讶的是,天津分公司没有惩罚小李,反而对他给予了丰厚奖励。原因很简单,因为他是出于作业安全的考虑。
看似不合常规的安全规章在中国海油处处可见。中国海油有一项“五想五不干”的规章制度:一想安全风险,不清楚不干;二想安全措施,不完善不干;三想安全工具,未配备不干;四想安全环境,不合格不干;五想安全技能,不具备不干。每一次施工前,员工都会在一张卡片上逐条写明本次作业的风险,以及对于风险的掌控能力是否足够。在这个小卡片上赫然写着:“如果遇到风险,请您为自己和家人考虑,第一时间逃离。”
记者有些不解:“这不是和铁人跳进泥浆池的形象有些不符么?”
“以人为本,这是中国海油安全环保工作的基本出发点。”中国海油健康安全环保部总经理宋立崧告诉记者。
是啊,这是多么可贵的观念转变。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发生的“渤海二号事件”,现在仍然是海洋石油人不愿提及的隐痛。如今,中国海油在安全环保上不断借鉴国外公司的优秀经验,与国外同行在实践过程中同步推动体系建设。
目前,中海油已经形成了一套自己的健康、安全、环保体系,即HSE体系。首先有一套风险辨识过程的系列工作,识别风险后,会有针对性建立相应的规定和制度。HSE体系规定,相应的制度还有一套动态的监控实施过程,要能适应变化,包括范围变化、人员变化以及其他公司管理体系衔接上的变化,都需要进行事前的调整。还有相应的记录报表跟踪的过程,这样就保证了体系按照PDCA循环,就是规划、实施、检查和纠正这样一个过程使这个体系不断完善。
“即使再严细的制度,如果没有强有力的执行力,一切都是枉然。”宋立崧说到,“为此我们强调执行力,强调安全文化的构建。”
在提升执行力方面,中国海油从小事做起,逐渐把制度落实到行为,并内化为全体人员的习惯。比如,中国海油有一个规定,在平台上不准喝酒、不准抽烟,不准钓鱼、不准打架。
强有力的安全环保制度与安全文化理念的构建,让中国海油近年来没有出现过一次大事故,保证了5000万吨的安全上产。
谈起中国海油的安全环保工作,公司质量安全环保部总经理宋立菘自豪地说:“‘海上大庆’是不带血的5000万吨,是绿色的5000万吨。”
5000万吨不是一个简单的数字,而是一份夙愿、一个里程碑。至此,中国建成了完整的海洋石油工业体系,而且用不到30年的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海洋油气工业的百年历程。
链接
我为中国海油感到很骄傲,也备受鼓舞。经过历届领导班子和全体职工近29年的努力,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已经成为全国最优秀的企业之一,并且在国际上享有很高的声望。中国海油已连续6年被国资委评为A级企业;中国海油改革发展的历程与经验以全景式案例的形成进入了哈佛商学院的讲堂;最近,所属的油公司还获得国际能源界“奥斯卡”奖中的最高奖,即普氏年度最佳能源公司。
——原石油工业部部长、现任世界石油理事会
中国国家委员会主任王涛
中国海油作为我国海洋石油开发的主力军,多年来通过艰苦奋斗、科技创新,其实已能够与国外的海洋石油公司相媲美,它的一些勘探、开发技术已位于国际前列。
——中国工程院院士邱中建
中国最早的海洋石油工业建立在陆上石油工业的基础上,但是在中国海油人的努力下,不仅在很短的时间内形成了完备的自身体系建设,还在一些方面反过来促进了陆上石油工业的发展。海洋石油虽然起步较晚,但现在绝对具备了与世界大公司比肩的硬实力。
——中国工程院院士翟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