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泌乳素检测对诊断内分泌失调性不孕症的意义
2011-10-07钟勇
钟 勇
(长沙生殖医学医院 ,湖南 长沙 410205)
各种原因导致血清催乳激素(PRL)异常升高,>1.14nmol/L(25 μg/L),称为高催乳素血症(hyperprolactinemia,HPRL)[1]。它是育龄期妇女较为常见的内分泌疾病,其发病机制较为复杂。血清泌乳素激素水平的测定能有效判断疾病的性质,还能对病情的发展、疗效的观察及预后干预作出客观的评价。我们对我院一年来1000例非哺乳期女性不孕症患者进行的PRL测定进行分析,并以促卵泡生成激素(FSH)和促黄体生成素(LH)的测定结果作为辅助分析,探讨高泌乳素(PRL)血症与内分泌失调性不孕症之间的关系。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正常对照组为在本院体检的健康育龄妇女103例,无相关妇科疾病,年龄22~43岁,平均年龄29.1岁。不孕症组为收集我院2010年4月-2011年5月门诊女性患者1000例,平均年龄31岁,符合以下条件:(1)年龄 21~41 岁;(2)非哺乳期;(3)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标准,诊断为不孕症。
1.2 方法
确定所有患者1个月前未服用过性激素类和对PRL有影响的药物后,于月经第13~14天(月经周期的卵泡期第3天)上午8:00~10:00空腹抽取静脉血,分离血清,-20℃保存待用。用化学发光法做血清PRL检测。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雅培Axsym Plus)及配套的血清PRL试剂,均由美国雅培公司生产,检测应用MEIA原理严格按照PRL试剂盒说明书进行操作。LH、FSH检测均使用天津九鼎生物有限公司生产的试剂盒,按说明书操作,测量仪器用西安国营二六二厂生产的F J-2008PS全自动γ计数仪。
1.3 诊断标准与分组
HPRL的诊断按WHO推荐的标准。正常妇女血清 PRL 参考值为<25μg/L,当 PRL>30μg/L,则诊断为高PRL血症[2]。将1000例不孕症患者再按照泌乳素水平分作两组:正常泌乳素水平不孕组和高泌乳素水平不孕组。
1.4 统计学处理
实验数据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SPSS13.0统计分析软件中One-Way ANOVA过程进行各细胞组或剂量组间的两两比较,按照两两比较时的显著性水平为0.05(α=0.05),则两组间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患者血清泌乳素水平
1000例不孕症中检出高泌乳素血症165例,阳性率为16.5%,其余835例不孕症患者血清PRL水平正常。三项性激素检测结果见表1。高泌乳素血症不孕组患者与另外两组比较,PRL、LH、FSH在统计学上有显著差异,而正常水平泌乳素不孕组与对照组比较,PRL、LH、FSH在统计学上无差异。
2.2 患者血清性激素水平
从表1可见,165例高泌乳素血症不孕组有96例患者LH、FSH值明显升高,占58.2%。33例患者LH、FSH值均<正常,占20%。25例患者LH/FSH值>3,占15.2%,11例患者LH、FSH值为正常,占6.7%。
表1 两组患者与对照组血清性激素水平
3 讨论
人类的PRL基因位于6号染色体,由垂体催乳素细胞分泌和,是在生殖、哺乳和代谢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一种激素[3]。其主要作用是促进乳房发育成熟和乳汁分泌,它对性功能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抗促性腺激素,其中主要是抑制FSH分泌。PRL还影响排卵功能,由于PRL升高,垂体促性腺激素受,受卵巢周期停止,没有排卵[2]。垂体疾患是引起高催乳激素血症(HPRL)最常见的原因,以垂体催乳激素瘤最常见。临床表现为月经紊乱、月经少、稀发甚至闭经、溢乳等[5]。
LH和FSH由垂体前叶嗜碱细胞所分泌,在女性,LH能刺激卵泡成熟排卵并转变为黄体。FSH能促进卵泡成熟并与LH共同协调完成促进雌激素的分泌[4]。LH和FSH的分泌同时也受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的作用,在女性中主要是对卵巢的作用,在于促进卵泡的发育、成熟,调节性激素分泌功能,并使卵母细胞完全成熟[4]。
在我们的分析中,1000例不孕症中检出高泌乳素血症165例,阳性率为16.5%,提示HPRL是引起育龄妇女不孕症的主要原因之一。在这些高泌乳素水平的不孕症患者中,58.2%LH、FSH值明显升高,提示卵巢功能衰竭,可能有卵巢先天发育不全或卵巢早衰。20%LH、FSH值均<正常,提示下丘脑-垂体功能障碍。15.2%LH/FSH>3,提示多囊卵巢综合征。6.7%LH、FSH值均正常。因此,我们建议:应将血清催乳激素(PRL)做为不孕门诊中的常规检测项目,同时应考虑以LH和FSH检测作为辅助,PRL、LH和FSH的检测在诊断内分泌失调性不孕症的性质和治疗方案的选择上都将起着重要作用。
[1]乐杰.妇产科学(第7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322-323.
[2]俞霭峰,妇产科内分泌学(上册)[M].上海:上海科学出版社,1983.46-47.
[3]林守清,生殖内分泌学(第5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91-92.
[4]尹伯元,王金良,安志远.标记免疫分析临床应用手册[M].北京:原子能出版社.1994.14.
[5]王淑贞.实用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7.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