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创新基地的发展与需求分析
——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工程中心的调查研究
2011-09-29程广宇段小华
刘 彦,程广宇,段小华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北京 100038)
我国创新基地的发展与需求分析
——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工程中心的调查研究
刘 彦,程广宇,段小华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北京 100038)
本文以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为主要对象,分析了我国创新基地的发展特点。认为我国创新基地建设实现了按重点学科和创新链的基本布局,“十二五”应在现有基础上,加快面向国家战略需求进行重点布局,建设一批国家重大创新基地,提升创新基地的创新能力。
创新基地;工程中心;重点实验室
创新基地指具有较强创新能力并对某一领域或产业创新与发展具有较大引导和支撑作用的创新组织,是一个国家创新能力的重要标志。建设创新基地是提高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
1 我国创新基地建设的基本框架
1.1 创新基地的分类
创新活动可分为基础研究、技术开发、工程化、产业化等不同的创新环节,每个创新环节实现特定的创新功能,各个创新环节相互衔接和相互作用,构成完整的创新链。创新基地根据其创新功能,可分为综合性创新基地和专业性创新基地。综合性创新基地可完成从研究开发直至产业化的创新全过程。专业性创新基地主要承担创新链中某一环节的创新活动,如研究开发、实验观测、中试、推广示范、产业化及创新服务等。从创新链角度,专业型创新基地可分为6种类型:
①研究基地:主要从事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
②实验观测基地,如野外观测台站等,通过长期观测实验,积累科研数据;
③公益性科技服务基地:提供检验检测服务、信息服务、标准服务等;
④中试基地:为科研机构和企业的技术成果提供中试等工程化服务;
⑤推广示范基地:通过示范性生产应用,使创新产品更适合市场需求,促进技术成果推广应用,推动产业升级和传统产业改造;
⑥产业化基地,或称生产基地,主要从事创新产品的规模化生产。
1.2 我国创新基地建设思路
我国创新基地建设从1980年国家科学中心、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开始,陆续建设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科技企业孵化器、大学科技园、生产力促进中心、技术转移中心、产业化基地和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等。通过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重点加强了大型科研仪器设施、科学数据与信息、自然科技资源、标准计量检测等研发条件支撑体系和共享机制建设。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提出了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框架,即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科学研究与高等教育有机结合的知识创新体系、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国防科技创新体系、各具特色和优势的区域创新体系和社会化、网络化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国家发改委、科技部、教育部《国家自主创新基础能力建设“十一五”规划(2006—2010年)》提出,重点从研究实验体系、科技公共服务体系、产业技术开发体系、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创新服务体系五个层面加强自主创新基础能力建设。其中,研究实验体系加强国家科学中心和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建设一批依托大科学装置的综合研究基地、跨高校的科学研究中心;产业技术开发体系加强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工程中心建设,建设一批科技创新基地;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加强企业技术中心建设;创新服务体系加强技术转移中心、技术创新服务中心、科技企业孵化基地、国家大学科技园、生产力促进中心建设。
1.3 我国已形成较完整的创新基地体系
科技体制改革以来,我国根据国家和企业创新需求,建设了一批创新基地:
(1)建设重大科学工程、国家科学中心、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形成了一批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研发基地。
(2)将原行业研究院所转制为科技型企业,加强了行业创新基地建设。
(3)建立技术转移中心、科技企业孵化器、生产力促进中心、大学科学园等创新服务机构和科技条件平台,形成了一批公益性创新服务基地。
(4)促进产学研合作,创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组织,形成了一批产学研联合的创新基地。
(5)建设国家高新区和火炬特色产业基地、火炬软件产业基地等,形成了一批创新成果产业化基地。
到2009年,我国共建成国家(重点)实验室220个,野外科学观测台站105个,国家工程实验室105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30个,企业技术中心575个,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279个、大学科技园和农业科技园98个、国家级生产力促进中心125个、国家级技术转移示范中心143个、各类产业化基地525个,国家高新区54个。形成了覆盖主要学科和技术领域,从研究与实验、技术开发与工程化、技术转移与创业服务到产业化的较完整的创新基地布局(见表1)。这些创新基地作为集聚创新资源、培养人才、转化成果的重要载体,优化了我国科技资源配置结构,提升了我国自主创新能力,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六大类创新基地中,有一部分是自身具备较强创新能力的组织,如研究开发和工程化基地。还有相当大的一部分是为科研和产业发展提供创新服务或创新条件的组织,如成果推广示范基地、产业化基地等。前一部分是政府按公共科技职能进行公共科技投入的重点支持对象,也是创新体系中最为活跃、最具有创新引领能力的组织部分,应是国家重大创新基地建设重点关注的对象。
2 国家重点实验室发展特点分析
国家重点实验室是我国创新基地中具有典型代表意义的部分。在其发展中经历了功能逐渐增强,参建单位不断扩大的过程,体现了按创新链、分阶段扩展的特点。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起建设国家重点实验室,经历了两个发展阶段。1984—2005年为第一阶段,将一批部门所属实验室提升为国家重点实验室,在重点学科建设了18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形成了以生命科学、工程科学、信息科学和地球科学为主体(占71.8%)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学科布局。2005年后,国家重点实验室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呈现出三个发展特点。
2.1 从基础学科布局向任务布局发展
从2005年起,按照国家研究实验基地“十一五”发展计划和工作安排,在人口与健康、农业、能源、资源环境、先进制造、工程与材料等国家重大需求领域及新兴交叉学科领域的24个方向开展新建实验室的遴选工作,面向国家重大工程和重大战略任务发展了一批国家实验室和工程实验室。
2005年,为建设若干队伍强、水平高、学科综合交叉的国家实验室,我国先后在海洋、航空航天、人口与健康、核能、新能源、先进制造、量子调控、蛋白质研究、农业和轨道交通等10个重要方向启动了国家实验室试点筹建工作。国家实验室规模较大,平均人员规模在260人。
2006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关于建设国家工程实验室的指导意见的通知》,启动建设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工程实验室是主要依托骨干企业、转制科研机构建立的产学研相结合的研究开发实体,主要任务是围绕国家重大战略任务、重点工程对技术进步的迫切需求,为突破重大产业结构调整和重点产业发展中的关键技术装备制约,开展重大工程及技术装备的设计和试验验证、产业关键技术攻关和重大新产品开发、重要技术标准的研究制定。
2.2 从部门建设向地方参与建设扩展
在部分省市建设地方属国家重点实验室,使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模式由部门建设扩展到地方参与建设。到2006年,上海市、山西省、四川省、河北省、陕西省等省市建设了地方属国家重点实验室。
2.3 从政府建设向企业参与建设扩展
2006年,为提高企业创新能力,科技部启动了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工作。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的主要任务是:瞄准国际高技术前沿、针对产业和行业发展中的重大需求,开展应用基础研究、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研究,提高行业技术水平和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组织重要技术标准的研究制定;培养高层次科学研究和工程技术人才;加强行业科技合作与交流,推动技术扩散和技术储备等。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主要依托转制院所建设。
到2009年,我国已建设国家(重点)实验室220个,形成了由国家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实验室和企业国家实验室组成的国家实验室体系,并取得了一大批创新成果。2009年,220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和试点国家实验室共获得国家级奖励66项,国内授权发明专利2557项,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34051篇,其中被SCI和EI检索收录论文24805篇,成为我国原始性创新的重要基地。
2009年,232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获得科技成果2258项,获得授权专利2683项,其中发明专利1062项。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立中试基地323个,转化科技成果6206项。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还与7530家国内外大专院校、科研机构、企业开展技术合作,成为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基地。
3 重点实验室与工程中心的建设布局
我国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工程中心建设在布局上有三个特点:一是主要按学科和技术领域布局,原则上一个学科和技术领域只建一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工程研究中心,到目前已覆盖了主要科学技术领域。二是按创新环节布局,在功能上都是重点加强某一创新环节的。如国家重点实验室加强基础研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加强工程化能力,技术转移机构加强技术成果转化能力(见图2)。三是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和科技资源密集的大城市,适当考虑区域布局,对中西部地区予以倾斜。
3.1 区域布局分析
工程中心的区域分布以东部地区为主,占63%,中西部地区各占14%和12%。
从省市区域集中度看,国家重点实验室高于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前三位省市拥有基地数量所占比重,国家重点实验室为52.3%,工程中心为40.7%;前六位省市拥有数量所占比重,国家重点实验室比工程中心高18个百分点;前十位省市拥有数量所占比重,国家重点实验室高达88.2%,比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高近20个百分点(见表2)。
从分布范围看,工程中心比国家重点实验室分布的省市范围更广。全国有工程中心的省市有28个,有重点实验室的省市只有22个。
3.2 主管部门分布
重点实验室从主管部门看,教育部和中科院所属的重点实验室最多,占重点实验室总数的84.1%,其中教育部占总数的一半,中科院占三分之一(见表3)。因重点实验室以基础研究为主,因而主要建设在教育部所属大学和中科院所属科研机构是符合重点实验室建设的资源配置要求的。
3.3 创新基地建设的组织形式分布
我国创新基地的组织形式主要有科研院所(独立科研院所、大学科研院所)、转制院所(科技型企业)、企业研发机构(如企业技术中心)、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中心。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按依托机构性质有四种类型:依托研究机构、依托大学、依托转制院所和依托企业(见表4)。
国家重点实验室按研究性质有六种类型,主要从事基础研究、公益性研究、产品技术、工艺技术、工程技术、或共性技术的重点实验室(见表5)。
国家重点实验室按建设方式有八种方式:在单个研究机构、大学、转制院所或企业建设国家重点实验室,或由两个以上机构共建重点实验室(见表6)。
国家工程中心按依托单位有八种类型:依托大学、综合类科研院所、基础类科研院所、公益类科研院所、开发类科研院所、企业、转制院所和管委会(见表7)。
总体看,我国创新基地建设形成了从国家到地方,从政府到企业,各部门共建创新基地的格局。
4 我国创新基地建设的发展需求分析
经过多年来的持续发展,我国创新基地建设虽然提高了研究机构和企业的创新能力,部分国家(重点)实验室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但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重大创新基地还较少,在一些环节上还难以支撑国家重大专项和战略性产业发展。特别是2009年国际金融危机后,全球经济格局发生重大变化,促使发达国家在调整财政金融政策的同时,也纷纷加大研发投入和科研基础设施建设,尤其加快了在新能源和环保、信息和互联网、生物和医疗、空间等战略性前沿领域的战略部署,力争在新一轮创新中占据竞争制高点。把握科技的机遇,在创新中转型已经成为各国共识。面向未来,我国应从四个方面加强创新基地发展。
4.1 加强重大专项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基地的布局
随着我国重大专项的实施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有关部门正陆续建设面向重大专项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创新基地。未来十年,我国需要在一些前瞻性领域、包括目前自身还不够强的领域作出开拓性的创新。如:随着节能环保政策执行力度加大,高耗能、高污染的落后产能将逐步被淘汰,成本费用上涨促使行业内资源向优势企业转移,在新技术应用过程中相关行业的整合将成为趋势。即便是在传统的采矿行业通过运用物联网、先进勘探、云计算、数据分析与优化等新技术新工具,将出现很多新的创新空间。“十二五”期间,应进一步集成科技资源,完成面向重大专项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国家重大创新基地的布局。
4.2 加强各类创新基地相互之间稳定的跨学科、跨领域的合作
目前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家工程中心大都依据学科和技术领域部署,正在实施和发展的重大专项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技术领域大都是跨学科、跨技术领域的。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开放式的协作非常关键。从产业内国际分工到产品内国际分工的形态演变,给后发国家建设现代产业体系营造了机遇和条件。突破传统思维的束缚,创造打破边界的跨学科、跨技术领域的合作环境和机制,激励本土自主的产品创新开发活动,加大与国际前沿研发团队的交流是形成自主创新能力的关键环节。
在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疗保健、高端制造业等市场发展迅速的领域需要更多的行业间、跨部门的技术合作和产业链合作。比如新能源产业、风能、太阳能发电和电动汽车都离不开智能电网;IBM公司连续17年成为世界上获得专利数量最多的公司,其中50%以上与新一代信息技术相关,很多是在布局于世界各地的研发中心取得的。因此,我国急需要建立现有创新基地之间有机衔接的合作机制,共同支撑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发展的需求。
4.3 加强对创新基地稳定的公共科技经费支持
据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课题组2009年对百家重点实验室和工程中心的问卷调查,73%的被调查者认为缺乏稳定的政府经费支持。如标准、计量、检验检测、认证认可等技术基础工作,具有通用和共性技术的特征,是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的基础;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工程实验室等研究试验基地、国家大型科学仪器中心、分析测试中心、质检中心、出入境检验检疫重点实验室等综合实验服务基地,渗透于各行各业,承担公共科技服务职能的机制需要创新,同时需要持续稳定的支持方式。
4.4 加强创新基地的创新基础能力建设
国家科学和工程学创新基地的成长,直接关系到产业技术竞争能力的提升,而具有世界水平创新基地的形成,需要持续不断的创新和积累,需要优秀人才的聚集。据课题组调研,目前国家重点实验室平均固定人员60人,人员规模最大的国家实验室不超过300人;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平均人员180人,在加快创新要素聚集、创新平台和网络的形成、创新成果的集成与扩散等方面,还存在着一系列软硬约束,需要继续完善资源共享机制,加强创新基础能力的建设。
因此,从加强创新基地整体发展,提高对国家重大任务和产业创新的科技支撑基础能力建设的角度,应着力在提高单个基地或某一类基地的创新能力的同时,提高公共科技资源和创新资源的聚集度和协同配置能力,加强现有基地的资源优化组合,加强不同类别基地的联合、协调乃至重组。
根据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和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对科技创新的需求,“十二五”时期我国创新基地建设要实现三个转变:在建设布局上,从以学科布局为主转向以国家战略任务需求布局为主;在基地功能上,要从按单一创新功能建设转向系统创新功能建设;在基地创新能力上,从一般创新基地建设转向国家重大创新基地(群)建设,发展一批具有世界一流创新能力、支撑国家发展战略任务的重大创新基地。
[1]科技部基础司.国家重点实验室在国家科技创新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J].中国基础科学,2003,(5):11-15.
[2]吴根,张延东等.国家重点实验室发展现状分析[J].中国科技论坛,2006,(3):30-33.
[3]孙晓兴.国家重点实验室学科布局浅析[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8,(9):14-17.
[4]科学技术部基础研究司.科学技术部基础研究管理中心[Z].国家重点实验室简介.2009.10.
[5]科学技术部.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年报(2009)[R].
[6]高志前,刘彦.“十二五”国家重大创新基地建设的基本考虑[A].中国高技术发展报告2010[C].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3.
[7]段小华,刘彦.高校创新基地发展中的经验、问题及建议[J].中国科技论坛,2010,(7).
[8]程广宇,刘彦,段小华.关于国家重大创新基地内涵、特征及功能的分析[J].科技创新与生产力,2010,(7):14-15.
(责任编辑 迟凤玲)
Analysis of the Development and Needs of Chinese Innovation Base——based on the Investigate of State Key Laboratories and National Engineering Research Center
Liu Yan,Cheng Guangyu,Duan Xiaohua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or Development,Beijing 100038,China)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development of innovation base including national engineering research center and state key laboratories.Then the paper proposes that achievements of innovation base construction have realized the basic layout of key subjects and chain of innovation.In “The 12thFive”,we should construct many key innovation base and try our best to enhance the capability of independent innovation,which must meet national strategic needs.
innovation base; national engineering research center; state key laboratories
G311
A
国家软科学计划研究项目“国家重大创新基地整体布局与管理机制研究”(2008GXS3K045)。
2011-01-25
刘彦(1953-)女,北京人,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研究方向:产业技术经济,科技政策。